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礼记》二则 之《大道之行也》分层同步练习(原卷)
(满分80分,时间45分钟)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
一、基础达标(22分)
1.解释加点的字。(12分)
(1)选贤与能( )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3)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
(4)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 )
(5)弗食,不知其旨也( )
(6)教然后知困( )
(7)男有分,女有归( )( )
(8)盗窃乱贼而不作( )( )
2.下列朗读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故人不独亲/其亲 B.然后/能自强也
C.是故/谋闭而不兴 D.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下列句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弗食,不知其旨也
C.其此之谓乎 D.弗学,不知其善也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选贤与能 与:同“举”,选举
B.讲信修睦 修:培养
C.不独子其子 子:以……为子
D.盗窃乱贼而不作 贼:小偷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大道之行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不独子其子 其真无马耶
C.天下为公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南冥者,天池也
6.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道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B.文章中“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斗争,使社会和平安定。
C.本文中“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个排比句,一贯而下,气势十足,让人感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能够安居乐业。
D.文章中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尽管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二、文言文阅读(5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7-10题。(13分)
大道之行也
《礼记》
大道①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②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③,男有分(fèn)④,女有归。货恶(wù)⑤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⑥闭而不兴,盗窃乱贼⑦而不作,故外户⑧而不闭。是谓大同⑨。
【注】①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②子:以……为子。③有所养:得到供养。④分,职分,指职业、职守。⑤货恶:宾语前置。恶(wù),憎恶。⑥谋:谋划,指不好的东西。⑦贼:盗窃,这里引申为害人。⑧〔外户〕泛指大门。⑨〔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 (2)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__)
(3)男有分,女有归(_____________) (4)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
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盗窃乱贼而不作/潭西南而望
B.天下为公/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故人不独亲其亲/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货恶其弃于地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11-14题。(15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大道之行也》
【乙】士尹池①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②止而觞之。南家之墙拥③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④经其宫⑤而不止。士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⑥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已食三世矣。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不徙。西家高,吾宫卑,潦之经吾宫也利,为是故不禁也。”士尹池归,荆适兴兵欲攻宋。士尹池谏于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得民,仁者能用人。攻之无功,为天下笑。”楚释宋而攻郑。孔子闻之曰:“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⑦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新序》)
【注】①士尹池:复姓士尹,名池。②司城子罕:司城,官名;子罕,宋国贤臣。③拥:遮蔽。④潦:积水。⑤宫:院子。⑥鞔(mán):鞋子。⑦折冲:制敌取胜。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女有归( ) (2)盗窃乱贼而不作( )
(3)潦之经吾宫也利( ) (4)已食三世矣(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文中构想的大同社会,人人得到社会关爱,人人安居乐业,在乙文中司城子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儒家“仁”的主张,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结合这两篇文章,请你谈谈施行仁心、仁政对百姓和国家的影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15-18题。(15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兼爱中》
1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讲信修睦( ) (2)不独亲其亲( )
(3)是谓大同( ) (4)家之与家之相篡( )
16.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甲文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其中对人才的选拔有什么标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甲乙两文的描写,你对“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3题。(15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挟①太山以超北海,语②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③,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④,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注释】①挟:(用胳膊)挟着。②语(yù):告诉。③折枝:按摩肢体。④王(wàng):统一天下。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独亲其亲( ) (2)男有分,女有归( )
(3)盗窃乱贼而不作( ) (4)货恶其弃于地也( )
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大道之行也 王之不王 B.是谓大同 是智也
C.为长者折枝 通计一舟,为人五 D.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王之不王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在【乙】文中摘录出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甲】文提出“大道之行”的目的是实现______________的理想社会。(1分)
(2)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乙】文的语句回答)(2分)
22 《礼记》二则 之《大道之行也》分层同步练习(答案卷)
(满分80分,时间45分钟)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
一、基础达标(22分)
1.解释加点的字。(12分)
(1)选贤与能( )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3)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
(4)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 )
(5)弗食,不知其旨也( )
(6)教然后知困( )
(7)男有分,女有归( )( )
(8)盗窃乱贼而不作( )( )
【答案】
(1)同“举”,选拔。
(2)同“鳏”,指老而无妻。
(3)意动用法,以……为亲,以……为子。
(4)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壮年人。
(5)味美
(6)困惑
(7)职分,职守 女子出嫁
(8)作乱 兴起
2.下列朗读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故人不独亲/其亲 B.然后/能自强也
C.是故/谋闭而不兴 D.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答案】A【解析】A项,正确的朗读停顿划分应为:故/人不独亲其亲。
3.下列句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弗食,不知其旨也
C.其此之谓乎 D.弗学,不知其善也
【答案】C【解析】C项,“其”是副词,表推测,大概。其他三项均是代词。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选贤与能 与:同“举”,选举
B.讲信修睦 修:培养
C.不独子其子 子:以……为子
D.盗窃乱贼而不作 贼:小偷
【答案】D【解析】D.句意: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贼”有“害人”之意;并非是“小偷”的意思。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大道之行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不独子其子 其真无马耶
C.天下为公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南冥者,天池也
【答案】D【解析】A.大道之行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标志);B.不独子其子/其真无马耶(其:代词,他的/助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C.天下为公/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表判断,是/介词,给);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南冥者,天池也(者:助词,都是用在句中主语的后面,表示停顿、判断,无实义);故选D。
6.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道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B.文章中“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斗争,使社会和平安定。
C.本文中“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个排比句,一贯而下,气势十足,让人感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能够安居乐业。
D.文章中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尽管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答案】A【解析】A.有误,“道家”错误,应该是“儒家”。故选A。
二、文言文阅读(5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7-10题。(13分)
大道之行也
《礼记》
大道①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②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③,男有分(fèn)④,女有归。货恶(wù)⑤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⑥闭而不兴,盗窃乱贼⑦而不作,故外户⑧而不闭。是谓大同⑨。
【注】①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②子:以……为子。③有所养:得到供养。④分,职分,指职业、职守。⑤货恶:宾语前置。恶(wù),憎恶。⑥谋:谋划,指不好的东西。⑦贼:盗窃,这里引申为害人。⑧〔外户〕泛指大门。⑨〔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 (2)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__)
(3)男有分,女有归(_____________) (4)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
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盗窃乱贼而不作/潭西南而望
B.天下为公/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故人不独亲其亲/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货恶其弃于地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1)同“举”,推举 (2)以……为亲 (3)女子出嫁 (4)所以、因此
8.B【解析】A.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B.为:动词,是;C.其:代词,自己/副词,用在句首,表推测;D.于:介词,在/介词,对,对于;故选B。
9.(1)因此,人们不仅以自己的亲人视作为亲人,不仅以自己的孩子视作为孩子。
(2)力气,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10.人人都能受得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11-14题。(15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大道之行也》
【乙】士尹池①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②止而觞之。南家之墙拥③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④经其宫⑤而不止。士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⑥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已食三世矣。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不徙。西家高,吾宫卑,潦之经吾宫也利,为是故不禁也。”士尹池归,荆适兴兵欲攻宋。士尹池谏于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得民,仁者能用人。攻之无功,为天下笑。”楚释宋而攻郑。孔子闻之曰:“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⑦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新序》)
【注】①士尹池:复姓士尹,名池。②司城子罕:司城,官名;子罕,宋国贤臣。③拥:遮蔽。④潦:积水。⑤宫:院子。⑥鞔(mán):鞋子。⑦折冲:制敌取胜。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女有归( ) (2)盗窃乱贼而不作( )
(3)潦之经吾宫也利( ) (4)已食三世矣(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文中构想的大同社会,人人得到社会关爱,人人安居乐业,在乙文中司城子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儒家“仁”的主张,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结合这两篇文章,请你谈谈施行仁心、仁政对百姓和国家的影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1)女子出嫁 (2)兴起 (3)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供养,谋生。
12.(1)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2)在朝廷做官能够修政理,在战场上能够制敌取胜,说的就是司城子罕这样的人。
13.子罕依靠仁慈贤明的治理赢得民心。(意思对即可)
14.甲文孟子构想了一个“大道之行”的社会,乙文通过写宋国相子罕体恤百姓的两件事,说明施行仁心、仁政,能使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15-18题。(15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兼爱中》
1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讲信修睦( ) (2)不独亲其亲( )
(3)是谓大同( ) (4)家之与家之相篡( )
16.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甲文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其中对人才的选拔有什么标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甲乙两文的描写,你对“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6.(1)培养 (2)以……为亲 (3)这 (4)掠夺
17.①施行大道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
②让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年轻人能够发挥自已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成长。18.有德行、有才能、讲信用、能和人和睦相处。(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也可)
19.人人能得到社会关爱;人人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社会稳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等。(每点1分,答对4点给满分)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3题。(15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挟①太山以超北海,语②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③,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④,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注释】①挟:(用胳膊)挟着。②语(yù):告诉。③折枝:按摩肢体。④王(wàng):统一天下。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独亲其亲( ) (2)男有分,女有归( )
(3)盗窃乱贼而不作( ) (4)货恶其弃于地也( )
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大道之行也 王之不王 B.是谓大同 是智也
C.为长者折枝 通计一舟,为人五 D.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王之不王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在【乙】文中摘录出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甲】文提出“大道之行”的目的是实现______________的理想社会。(1分)
(2)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乙】文的语句回答)(2分)
【答案】
19.(1)以……为亲 (2)女子出嫁 (3)兴起 (4)憎恨
20.C 【解析】C“为长者折枝 通计一舟,为人五”两句中的前者介词“给”,后者动词“雕刻”。A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这、此。D所以。
21.(1)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这是不(愿意)去做(它),不是不能做到(它)。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1)大同 (2)天下可运于掌
参考译文:(要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这人)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真的做不到。(要一个人)为老年人按摩肢体,(这人)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愿意)去做,不是不能做到。大王您没有做到(用道德)来统一天下,不是属于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的一类,而是属于为老年人按摩肢体的一类。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转(一样容易治理)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礼记》二则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大道之行也》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重点)
2.赏析文章多用对偶增强气势的特点。(重点)
3.理解“大同”社会的内涵。(难点)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重点)
2.赏析文章多用对偶增强气势的特点。(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大同”社会的内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家还记得《桃花源记》中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其乐融融的理想社会吗?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社会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的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去看看。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戴圣,字次君,生卒年不详,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
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经学大师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 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著作有《礼记》,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作品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礼记》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是孔子以后战国至秦汉之间儒家的作品,全书保存了先秦时代的重要史料。其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3、写作背景
《大道之行也》节选自《礼记·礼运》。《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课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中的一段,是孔子对学生言偃说的一番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4、读准字音
天下为公(wéi) 选贤与能(jǔ) 讲信和睦(mù) 矜(guān)
男有分(fèn) 货恶其弃于地(wù) 编纂(zuǎn) 门闩(shuān)
5、视频朗读,感知文意
6、全班齐读,读准停顿:读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三、课文释义
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集体讨论文意,教师适当指导。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为:是,表判断。
〔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推举,选举。
〔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修:培养。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子:以.......为子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憎恶。 藏:私藏。于:在。货恶:宾语前置。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憎恨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力恶:宾语前置。
(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故:所以。〔外户〕泛指大门。
而〔是故谋闭而不兴〕:连词,表并列。
〔闭〕用门闩插门。 谓:叫做。
〔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2、学生齐读译文。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择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够善终,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有残疾的人都能够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分,女子有归宿。财物,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收藏它但不是为了据为己有;力气,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样一来,奸诈之心闭塞不会产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兴起,(家家户户)门从外面带上而不关闭。这就是理想社会。
四、文言知识积累
1、出自本文的成语
选贤举能、天下为公、鳏寡孤独、夜不闭户。
2、通假字
①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选拔)
②矜、寡、孤、独(“矜”同“鳏”,老而无妻)
3、古今异义
①讲信修睦(古义:培养;今义:修改。)
②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归来,归属。)
③外户而不闭(古义:门;今义:户口,门户等。)
④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害人;今义:偷东西的人)
(古义:兴起。今义: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
⑤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道路。)
⑥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作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4、词类活用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 )
②不独子其子 ( )
③使老有所终( )
④壮有所用 ( )
⑤幼有所长 ( )
⑥故外户而不闭 ( )
5、一词多义
①为 天下为公(动词,是)
不必为己(介词,为了)
②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前一个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以……为亲;后一个是名词,指父母。)
③子 不独子其子(前一个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以……为子;后一个是名词,指子女。)
④闭:是故谋闭而不兴(闭塞)
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关闭)
⑤谓:是谓大同(动词,叫作)
予谓菊(动词,认为)
五、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可分为三层:作者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述方法。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根本特征),是总说。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六、精读细研
1.“大同”社会的纲领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分析。
【明确】:社会纲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①“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
②“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
③“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2.本文所描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
【明确】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明确】:基本特征: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②男有分,女有归。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这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①“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
②“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
③“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满足发展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满足精神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4.作者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明确】:“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5.你如何理解文中描绘的“大同”社会?
【明确】见解一:文中描绘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
见解二:文中描绘的“大同”社会,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构想出来的。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造反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社会,这当中折射出当时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七、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如下问题:
1.文中的“大同”社会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明确】“世外桃源”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二者都描绘了理想的社会蓝图。
①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男有分,女有归”。
2.本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请你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明确】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对偶精严,音韵(平仄)相对,简洁凝练。
②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句式相同,表意相对,顺承自然。
③男有分,女有归。 对举男女应该得到的“待遇”,简明有力。
④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对比面对财货浪费和力气付出的两种无私的态度,加重了推理的意味。
⑤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句子结构、表意风格具有对偶和铺排的特点。
运用对偶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说理的效果。
3.文中的“大同”社会理想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有何启示?
【明确】陶渊明《桃花源记》
康有为《大同书》
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
孙中山“天下为公”
“中国梦”“两个一百年”
八、拓展延伸
尽管“大同”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你知道有哪些名人对社会理想有何论述?
圣哲先贤话大同
(1)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马克思:“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
(3)康有为:财产公有,按劳分配,人人劳动,人人平等
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天下大同
(4)孙中山:“天下为公”
“三民主义”:“民族、民生、民权”就是对“大同学说”的继承和发扬。
(5)习主席: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九、文章中心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十、唱“大同”
十一、课堂检测
1.根据要求填空。
(1)《礼记》, 至秦汉间 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 编纂的。
(2)《大道之行也》阐述生活在大同社会里的每个人应该各尽其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3)《虽有佳肴》中,揭示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道之行也》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B.《兑命》曰:“学/学半。”
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父母) B.是故谋闭而不兴(动词,关)
C.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 D.天下为公(介词,为了)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弗学,不知其善也 B.故曰:教学相长也
C.故人不独亲其亲 D.使老有所终
5.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两篇课文都选自《礼记》。《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B.《大道之行也》是从“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C.《虽有嘉肴》一文开头以“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之后推出中心观点。最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加以佐证。
D.《大道之行也》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后来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与课文中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则是另一番景象。
【答案】1.(1)战国 儒 戴圣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3)教学相长也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A【解析】B.“兑”同“说”;“学”同“敩”C.“与”通“举”D.“矜”通“鳏”
3.C【解析】A项第一个“亲”应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B项“闭”应为“动词,闭塞”;D项“为”应为“动词,是”。
4.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B项“长”是动词,“增长”的意思,没有词类活用现象。
5.D【解析】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是根据课文中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十二、课堂小结
在追求“大同”社会的征途上,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努力实现“中国梦”,让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十三、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
十四、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2课 《礼记》二则之《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反复诵读,积累常用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3、初步理解儒家“大同社会”的理想。
学习过程:
达成目标1: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用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一、音形识记
天下为(wéi)公 选贤与(jǔ)能 讲信修睦(mù) 幼有所长(zhǎng)
矜(guān)、寡(guǎ)、孤、独 男有分(fèn) 恶(wù)
是故谋闭而不兴(xīng)
二、通假字
1、选贤与能:( )同( ),( )
2、矜、寡、孤、独:( )同( ),( )
三、古今异义
1、大道之行也 古义:
今义:宽阔的路。
2、不独子其子 古义:
今义:儿子。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古义:
今义:为一个词,单一,只有一个,独自一个人。
4、男有分,女有归 古义:
今义:返回。
5、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
今义:乱臣贼子。
四、一词多义
1、能 (1)选贤与能
(2)能以径寸之木
2、修 (1)讲信修睦
(2)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
(1)天下为公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为 (3)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4)不足为外人道也
(5)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4、独 (1)故人不独亲其亲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5、亲 (1)故人不独亲其亲
(2)故人不独亲其亲
6、子 (1)不独子其子
(2)不独子其子
7、分 (1)男有分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8、归 (1)女有归
(2)归来见天子
七、词类活用
1、选贤与能 ;
2、故人不独亲其亲
3、不独子其子
4、使老有所终
5、壮有所用
6、幼有所长
7、故外户而不闭
八、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表判断) (2)是谓大同。(“ ”表判断)
2、倒装句: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后置,正常语序应为“ ”)
九、名句积累+文言句子翻译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十、成语积累
1、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正确的社会政治理想。出自《礼记·礼运》。
2、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出自《礼记·礼运》。
3、夜不闭户:指夜间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出自《礼记·礼运》。
4、老有所终:意思是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出自《礼记·礼运》。
达成目标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时要注意重音、节奏、停顿的调配 ;随后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任务1、2和任务4、5。
任务1:整体感知——如果将文章分成三层,请思考每层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文章整体是按照( )——( )——( )的结构展开的。
第一层(第 句-第 句):
第二层(第 句-第 句):
第三层(第 句-第 句):
达成目标3:初步理解儒家“大同社会”的理想。
任务2:细读文章——深度理解。
1、本文是用哪两个字来表示理想社会的?
2、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大同”?二者有什么关系?
3、“大同”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社会面貌?请划出有关文字回答。
4、概括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任务3:巩固练习——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来回答问题。在大同社会中,
(1)选举什么样的人治理国家:
(2)提倡什么的人际关系:
(3)怎样对待弱势群体:
(4)具有什么样的物质财富观念:
(5)具有什么样的劳动观念:
任务4:拓展延伸——“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大道之行也》全文,熟记课下注释。 2、完成《课时练》相应习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3张PPT)
语文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礼记》二则
新课导入
大家还记得《桃花源记》中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其乐融融的理想社会吗?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社会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的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去看看。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02
第二课时
大 道 之 行 也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重点)
2.赏析文章多用对偶增强气势的特点。(重点)
3.理解“大同”社会的内涵。(难点)
作者简介
戴圣,字次君,生卒年不详,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
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经学大师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 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著作有《礼记》,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作品简介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它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内容分为两大类: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文章和关于礼乐制度的文章。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等各方面的内容。它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礼记》全书气势磅礴、结构严谨,言简意赅、意味隽永,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作品简介
点击播放:一分钟读懂《礼记》
作品简介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学记》写作于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yuè)正克。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写作背景
《大道之行也》节选自《礼记·礼运》。《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课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中的一段,是孔子对学生言偃说的一番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预习检查
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天下为公( ) 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 门闩( )
货恶其弃于地也( )
jǔ
mù
guān
fèn
wù
wéi
shuān
整体感知
点我放课文朗读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ɡ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整体感知
朗读指导
读音准确
富有节奏
读出情感
停连恰当
学生自由朗读诗文。要求:
疏通文意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mù)。
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指品德高尚。
指才干出众。
培养。
是。
同“举”,推举。
疏通文意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
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
用作动词,以……为亲。
指父母。
用作动词,以……为子。
指子女。
有终老的保障。
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
职分,职守。
女子出嫁。
同“鳏”,老而无妻。
老而无夫。
幼而无父。
老而无子。
有残疾而不能做事。
……的人。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分,女子要及时出嫁。
疏通文意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这样一来,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不会兴起,(家家户户)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图谋之心。
作乱害人。
兴起。
闭塞。
兴起。
从外面把门带上。
用门闩插上。
憎恶。
在。
私藏。
文言知识归类
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同“举”,推举。
同“鳏”,老而无妻。
1.通假字
文言知识归类
男有分,女有归
大道之行也
不知其旨也
讲信修睦
鳏寡孤独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
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大路。
古义:味美。 今义:意义。
古义:培养。 今义:修改。
古义:老而无子。 今义:一个,唯独。
2.古今异义
文言知识归类
独
故人不独亲其亲( )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副词,单,只
名词,老而无子的人
亲
不独亲其亲( )
不独亲其亲( )
动词,以……为亲
名词,父母
3.一词多义
文言知识归类
3.一词多义
子
不独子其子( )
不独子其子( )
动词,以……为子
名词,子女
闭
是故谋闭而不兴( )
故外户而不闭( )
动词,杜绝,闭塞
动词,用门闩插门,关门
文言知识归类
4.词类活用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②不独子其子
③使老有所终
④壮有所用
⑤幼有所长
⑥故外户而不闭
⑦谋闭而不兴
⑧盗窃乱贼而不作
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
形容词作名词,幼童。
名词作动词,从外面。
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奉养。
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抚养。
动词用作名词,奸诈之心。
动词用作名词,盗窃、作乱害人的事。
文言知识归类
判断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倒装句:不必藏于己。
“……也”表判断。
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不必于己藏”。
5.文言句式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
//
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景,表达了对“大同”社会的美好期待
整体感知
//
精读细研
1.“大同”社会的纲领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分析。
政权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不属于任何个人。
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而选举的标准是“贤”“能”,即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精读细研
2.本文所描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
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精读细研
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满足生存的需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男有分,女有归”
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精读细研
4.作者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精读细研
5.你如何理解文中描绘的“大同”社会?
见解一:文中描绘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
见解二:文中描绘的“大同”社会,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构想出来的。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造反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社会,这当中折射出当时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如下问题:
1.文中的“大同”社会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2.本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请你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3.文中的“大同”社会理想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有何启示?
合作探究
1.文中的“大同”社会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世外桃源”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二者都描绘了理想的社会蓝图。
“大同”社会中人人都能受到关爱的基本特征,在“世外桃源”中有具体的体现,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花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体现。大同社会的“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与世外桃源的没有战乱、和谐安定相似。
合作探究
2.本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请你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对偶精严,音韵(平仄)相对,简洁凝练。
②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句式相同,表意相对,顺承自然。
③男有分,女有归。
对举男女应该得到的“待遇”,简明有力。
合作探究
2.本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请你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④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对比面对财货浪费和力气付出的两种无私的态度,加重了推理的意味。
运用对偶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说理的效果。
⑤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句子结构、表意风格具有对偶和铺排的特点。
合作探究
3.文中的“大同”社会理想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有何启示?
陶渊明《桃花源记》
康有为《大同书》
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
孙中山“天下为公”
“中国梦”“两个一百年”
文章主旨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拓展延伸
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与“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五经”,“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也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
《诗》,又称《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书》,即《尚书》,是我国古代王室诰命、誓辞和追述古代史迹的著作汇编。
《礼》,又称《礼记》,今传有戴德本、戴圣本等。
《易》,又称《易经》,它不仅对了解商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还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书,按照年、月、日记载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时,故名《春秋》。
五 经
拓展延伸
圣哲先贤话大同
(1)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马克思:“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
(3)康有为:财产公有,按劳分配,人人劳动,人人平等。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天下大同。
(4)孙中山:“天下为公” “三民主义”:“民族、民生、民权”就是对“大同学说”的继承和发扬。
(5)习近平主席:“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唱“大同”
唱“大同”
课堂检测
1.根据要求填空。
(1)《礼记》, 至秦汉间 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
编纂的。
(2)《大道之行也》阐述生活在大同社会里的每个人应该各尽其力的句子是:
“ , 。”
(3)《虽有佳肴》中,揭示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道之行也》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战国
儒
戴圣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教学相长也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课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B.《兑命》曰:“学/学半。”
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解析】B.“兑”同“说”;“学”同“敩”C.“与”通“举”D.“矜”通“鳏”
A
课堂检测
3.下列对句子中加色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亲 (名词,父母)
B.是故谋闭而不兴 (动词,关)
C.其此之谓乎! (表推测,大概,恐怕)
D.天下为公 (介词,为了)
【解析】A项第一个“亲”应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B项“闭”应为“动词,闭塞”;D项“为”应为“动词,是”。
C
课堂检测
4.下列各句中加色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弗学,不知其善也
B.故曰:教学相长也
C.故人不独亲其亲
D.使老有所终
【解析】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B项“长”是动词,“增长”的意思,没有词类活用现象。
B
课堂检测
5.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两篇课文都选自《礼记》。《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B.《大道之行也》是从“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C.《虽有嘉肴》一文开头以“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之后推出中心观点。最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加以佐证。
D.《大道之行也》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后来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与课文中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则是另一番景象。
【解析】D项,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是根据课文中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D
课后思考与拓展
一、背诵《虽有嘉肴》,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全文语言精练,逻辑严密。
课后思考与拓展
二、背诵《大道之行也》,归纳一下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
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内容有:选贤任能,诚信和睦,普遍仁爱;全体社会成员各有所养、各有所用、各尽其职,行为皆出于公心;杜绝奸诈之心、害人之事,人们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课后思考与拓展
三、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从两篇中各举一例加以分析。
《虽有嘉肴》“故曰” 之前,全都是对偶句。第一组,以“虽有……,弗……,不知……”的句式类比论证,导出议题;第二组,用两个“……然后知……”的句式,构成对比,说明“学”与“教”的两种困境;第三组,用两个“知……然后能……”的句式,进一步论述“学”与“教”的情境。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
《大道之行也》中的对偶句,如“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对偶精严,音韵(平仄)相对,简洁凝练;“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句式相同,表意相对,顺承自然;“男有分,女有归”,对举男女应该得到的“待遇”,简明有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对比面对财货浪费和力气付出时两种无私的态度,加重了推理的意味;“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虽然不是严格的对偶,在语词上不——相对,但句子结构、表意风格上仍具有对偶和铺排的特点。这些对偶句的铺排效果和气势,与《虽有嘉肴》大致相同。
课后思考与拓展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古今意义的区别和联系。
1.故曰:教学相长也
2.不独子其子
3.男有分,女有归
4.货恶其弃于地也
5.盗窃乱贼而不作
1.教学:教与学。现代汉语中指“教书”或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大致相当于古代汉语中的“教”。2.子:子女。现代汉语中专指“儿子”,词义范围缩小。3.归:女子出嫁。现代汉语中用作“返回”“归还”“由”“属于”等意思,均由“出嫁”这个本义引申而来。4.货:财货。现代汉语中一般指货物或商品,词义范围缩小。5.贼:伤害。现代汉语中一般指偷东西的人,词义发生了转移。
课后思考与拓展
五、下面是《礼记·学记》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查阅工具书,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理解。
1.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3.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4.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1.学习年龄过了然后才去学习,那么就算劳苦也难有成就。(强调学习的时效性)
2.独自学习而没有学友(一起研讨),就会孤陋寡闻。(提倡共同探讨交流,相互启发、增广见闻的学习方法)
3.人们学习时,有的失于贪婪求多,有的失于孤陋寡闻,有的失于肤浅而不知深究,有的失于自以为是而故步自封。(指出学习者容易犯的四种过失,告诫我们要时时反躬自省)
4.善于提问的人,总是像攻治竹木,先治容易的地方,然后攻治关节处。
在追求“大同”社会的征途上,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努力实现“中国梦”,让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愿人常行好事
愿天常生好人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大道之行也
大同
社会纲领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基本特征
互相关爱
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理想社会
谋闭不兴
盗乱不作
外户不闭
点击播放微课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