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纲要(下)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文档属性

名称 【学案】纲要(下)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11 15:3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展示 核心素养要求 学习目标
1.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 2.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1.从唯物史观角度出发,认识列宁主义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深远意义。 2.理清俄国十月革命的基本历程,概括十月革命的特点和伟大意义,增强时空观念。 3.综合运用史料,认识苏俄(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曲折性和渐进性,增强史料实证的能力,并运用唯物史观评价苏联模式。 十月革命的背景与意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知识梳理
十月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背景
思想:列宁主义的诞生
背景
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政治:沙皇专制统治却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阶级: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与工人运动的开展
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标志:1903年,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意义: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组织:布尔什维克的建立
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过程
二月革命:1917.3,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是资产阶级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四月提纲的提出:1917.4,指明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推进的战略和策略(和平方式)
七月流血事件:1917.7,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革命方式由和平转为暴力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11,攻打冬宫,召开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建立苏维埃政权,宣告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意义
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时间 1918~1921 1921~1925 1925~1953
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内战爆发; 粮食短缺、经济困难 经济政治危机 列宁逝世,斯大林上台 国际形势严峻
目的 巩固苏维埃政权 解决危机,巩固政权 实现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内容 余粮收集制;国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普遍义务劳动 固定粮食税 国家资本主义 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
方式 直接过渡 间接过渡 优先发展重工业,计划经济
影响 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发的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世界瞩目。 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启示
经济体制改革要适应本国国情
生产关系改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制度要在改革发展中自我完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
难点突破
一、全面理解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三种模式
直接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布尔什维克党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怀着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希望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忽视了苏俄落后的国情,造成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最终被迫走上了间接过渡的道路。
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恢复并运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等一向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其本质是发展生产力,以便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模式
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剥夺了农民的土地、农具、牲口,剥夺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独立自主权。
取消市场机制,实行指令性计划体制,实行超高速度的重工业化、军事工业化。这种做法使苏联成为军事强国,但是也造成居民日用消费品的严重短缺,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
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军事动员型的计划经济体制。
苏联模式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特点
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利益以实现工业化;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忽视民主法制。
问题
单一的公有制和人为的平均主义,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企业缺乏自主权,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最终又制约了重工业发展。
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得不到保证。
忽视轻工业发展,造成消费品供应不足,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为积累资金,对农民索取过重,农业发展长期停滞落后。
为追求集体化,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经济粗放发展,效益低下,造成国家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
政治上的高度集权,导致个人崇拜,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使文化艺术发展受到压制。
课时训练
1.1917年,列宁在《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中明确指出:“在一个小农国家里,只要绝大多数居民还没觉悟到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就决不能提出‘实施’社会主义的目的。”由此可见,列宁(  )
A.获得农民阶级的广泛支持 B.推动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
C.促成工兵代表苏维埃成立 D.从俄国国情出发制定战略
解析 根据材料“在一个小农国家里,只要绝大多数居民还没觉悟到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就决不能提出‘实施’社会主义的目的”说明列宁尊重俄国现实的情况下制定战略,故选D项;材料说明的是列宁的看法不是农民阶级的看法,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没有推动民主革命发展到社会主义,排除B项;促成工兵代表苏维埃成立是二月革命,排除C项。
答案 D
2.(2022·宿迁期末)加米涅夫在1917年4月8日《真理报》的一篇短评中写道:“至于列宁同志的总公式,我们认为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它的出发点是承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这里的“总公式”是指(  )
A.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政权归工农苏维埃
D.通过暴力方式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解析 据材料“承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可知,列宁在《四月提纲》指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而加米涅夫认为当时俄国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故选A项;“二月革命”已经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排除B项;“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满足人民“和平”要求,与“承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不符,排除C项;通过暴力方式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七月流血事件之后提出的,排除D项。
答案 A
3.1918年年初,列宁在起草相关文件时提出:“为了保证劳动群众掌握全部政权和根除剥削者政权复辟的一切可能,特命令武装劳动者,建立社会主义工农红军,彻底解散有产阶级的暴力机器。”这表明,列宁的主张是(  )
A.创建革命军队,进行卫国战争
B.解除旧俄武装,巩固革命成果
C.镇压敌对势力,建立工农联盟
D.组建工农红军,推翻临时政府
解析 “建立社会主义工农红军,彻底解散有产阶级的暴力机器”指的是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代表劳动群众的国家机器,以巩固革命成果,故选B项;卫国战争指的是反法西斯战争,而不是发生在1918年的年初,排除A项;1918年年初的时候,工农联盟早已经建立,上述主张是为了巩固革命成果,排除C项;临时政府已经在1917年十月革命时推翻,所以1918年已经不再有临时政府,排除D项。
答案 B
4.(2022·湖南卷)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
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方面是应对国内战争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为了“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意图就是想让苏维埃政权直接进入共产主义,D项正确;该学者并没有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不符合实际,反而认为是“国内战争的需要”,排除A项;该学者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适应了国内战争的需要,排除B项;正是因为战后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了政治经济危机,才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排除C项。
答案 D
5.(2022·宿迁期末)1921年,列宁在一次演说中明确提出:“让我们重新考虑一下工人同农民的关系吧。”列宁认为,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真正做到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吸引千百万农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为此,苏俄实行(  )
A.余粮收集制 B.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收购制
解析 据材料“1921年”“吸引千百万农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其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故选B项;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种,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排除A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推行的政策,排除C项;赫鲁晓夫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排除D项。
答案 B
6.(2022·济南期末)苏联的某项经济举措改变了苏联农村的所有制结构,被斯大林认为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必要举措。这一举措(  )
A.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B.满足战争的特殊需要
C.损害苏联农民的利益
D.适应了经济发展规律
解析 根据题干内容中“改变了苏联农村的所有制结构”,可知该政策是斯大林统治时期所实行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政策损害了苏联农民的利益,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它与农业集体化运动无关,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满足了三年国内战争的特殊需要,这与农业集体化运动无关,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属于违反经济发展规律的表现,排除D项。
答案 C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实现国有化是列宁的根本想法,这就决定了在国家工业政策方面,是工业生产的军工化和国家经济的军事化,是随之而来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战时共产主义”性质。在粮食和农业领域的国有化中,余粮征集制的实质就是一场对“富农”的斗争,一种广义上的对俄国农村农民的战争。意识形态“国有化”是个精神问题,它涉及人们的信仰、传统、习俗、道德、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统一和集中。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形成了不砸烂旧传统、旧文化,就不能建设新传统、新文化,不砸烂旧基础,就无法建设新的高楼大厦的思想和行动。
——摘编自闻一《俄罗斯通史(1917—1991)》
材料二 在斯大林的发展思路中,五年计划是通过指令性计划贯彻其建立高度集中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意图。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基本上形成了非市场取向的、以指令性计划为操作工具、以中央部门垂直管理为主要形式,建立在国家所有制基础上、高度集权的统制型经济。如果说,这种被简称为“计划经济”的特殊经济体制在一定时段和一定条件下也能取得某些突出的成就,那么,这种体制模式的缺陷也是明显的。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时期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基本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斯大林时期苏联模式的共同影响。
解析 (1)据材料一“实现国有化是列宁的根本想法,这就决定了在国家工业政策方面,是工业生产的军工化和国家经济的军事化,是随之而来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战时共产主义’性质”可知工业领域,实行工业国有化;据材料一“余粮征集制”可知农业领域,实行余粮征集制;据材料一“意识形态‘国有化’是个精神问题”可知思想领域,建立意识形态“国有化”。
(2)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据材料一“实现国有化是列宁的根本想法,这就决定了在国家工业政策方面,是工业生产的军工化和国家经济的军事化”和材料二“五年计划是通过指令性计划贯彻其建立高度集中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意图”可知集中全国力量实现了经济目标;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巩固了苏俄(或苏联)政权;据材料一“余粮征集制的实质就是一场对‘富农’的斗争,一种广义上的对俄国农村农民的战争。意识形态‘国有化’是个精神问题,它涉及人们的信仰、传统、习俗、道德、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统一和集中”和材料二“苏联基本上形成了非市场取向的、以指令性计划为操作工具、以中央部门垂直管理为主要形式,建立在国家所有制基础上、高度集权的统制型经济”可知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损害农民利益;不利于农业发展;致使国内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答案 (1)基本内容:工业领域,实行工业国有化;农业领域,实行余粮征集制;思想领域,建立意识形态“国有化”。
(2)积极影响:集中全国力量实现了经济目标;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巩固了苏俄(或苏联)政权。消极影响: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损害农民利益;不利于农业发展;致使国内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