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下册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下册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4-10 11:0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单元综合测试题
(时间:50分钟 满分: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B.扛着米袋慢慢爬上楼梯
C.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 D.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2.甲、乙两台机器,甲的功率比乙的大,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功比乙做功快一些 B.甲做的功比乙做的功多
C.甲做功所用的时间更少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正在匀速上升的观光电梯,关于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4. 如图所示,在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研究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不需要控制钢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
B.当木块最终静止时,木块的惯性也会随之消失
C.如果木块滑行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木块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篮球是空心的,所以它没有重心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的惯性越来越小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相互平衡
D.鱼跃出水面上升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6. 如图所示,单摆中的小球在A、B、C间不停地往复运动,如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在A,C处的势能最大
B.小球在B处只受重力作用
C.小球由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小球运动到C处时,如果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将保持静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7.水平地面上一静止木箱重800 N,某人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木箱前进10 m,撤去推力后木箱又继续前进了2 m,全过程中,水平推力做功为 J,重力做功为 J,推力撤去后,木箱受的摩擦力 (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8.如图所示,小红背着书包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随着扶梯一起上行,在上行过程中,小红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小红对书包 (选填“做了功”或“没做功”)。
9. 甲、乙两人登上同样高度的楼层,甲重400N,乙重500N。 若甲上楼用20 s,乙上楼用105,则甲、乙两人做功之比为 , 做功的功率之比为
10.如图所示,a、b为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石块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随高度变化的两条图线(不计空气阻力).其中 (选填“a”或“b”)是重力势能一高度关系图线,小石块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m,小石块在最低点时的动能为 J 。
11.如图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A.B两点高度相同,小球在A点的动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动能,分析图片中的情景可知弹跳过程中机械能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12.功率相同的甲乙两辆汽车,如果在相同时间内匀速通过距离之比为s甲:s乙=2:5,那么两辆汽车的牵引力之比为 ,两辆汽车做的功之比为 。
13.如图所示,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酒水作业,在工作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 ,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 如图所示,在一个金属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盖和底的小洞并固定起来,使小铁块悬于罐体内。做好后将罐子从不太陡的斜面滚下,罐子和小铁块的动能会转化为橡皮筋的 ,滚动一段时间后罐子停下来,然后再沿斜而向上滚动,此时罐子的重力势能会 (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5.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省用负压救护车转运患者,进行集中隔离治疗。该车配置了负压装置,负压仓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将内部空气“吸人”排风净化装置进行处理,有效避免了病毒的传播。某次转运病人时,救护车以90 kW的恒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54 km,用时30 min。请解答下列问题:
(1)救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
(2)救护车匀速行驶54km动力做的功。
16.李明在体操比赛时的助跑距离约30m,用时约4s,助跳板到马面的高度差约1.3m,李明体重约50 kg. g=10 N/kg,求:
(1)李明所受重力;
(2)李明起跳腾空环节克服重力做功。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6分)
17.骑自行车走上坡路时,人们往往在上坡前用力快速蹬几下,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这样做
18. 2020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把“高空坠物”纳入了违法行为,使受害者能依法追责。请从能量的角度解释高空坠物存在巨大危险的原因。
19.图甲中小孩荡秋千的过程可简化为图乙所示,分析她从A点荡到C点的能量转化(阻力忽略不计)。
五、实验与探究题(共24分)
20.(5分)一天,小军、小丽和小华在商场里面买学习用品,小军同学乘自动扶梯从一楼来到二楼,小丽同学想测量自动扶梯对小军同学做功的功率。
(1)除了磅秤外,测量所需要的器材还有: 和
(2)小丽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 (填序号)。
A.测出小军同学的质量
B.测出自动扶梯的总长度
C.测出一楼到二楼的竖直高度
D. 测出小军乘自动扶梯从一楼来到二楼所用的时间
E.算出自动扶梯对小军同学做功的功率
(3)扶梯停运后体重相同的小军和小华都从商场的-楼爬上三楼小军慢走上去,小华很快跑上去。比较他们上楼所做的功,W小军= W小华;比较他们上楼的功率,P小军 P小华。
21.(7分)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沿斜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直至停止。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 米说明钢球对木块 的多少, 从而判断出钢球具有的动能的大小。
(2)木块被撞击后沿水平面运动的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对术块做功的功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探究物体的动能与 之间的关系。 在图甲、丙中,m 2>m1,则钢球下滑到斜而底端时的速度:v1 v2(选填“> ”“或” “=”),且 s2>s1,由甲、丙两图可得出结论:初速度一定时, 质量越大, ,通过实验结论可知,开车时要注意不能 (选填“超载”或“减速”)。
22. (7分)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
(1) 图甲是让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 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放在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该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若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球对木块的推力 越多,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2)图乙是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据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3)本实验装置的水平面如果绝对光滑,还能得出结论吗 ,理由是
(4)若质量不同的小球分别从斜面的不同高度静止自由释放推动同位置的木块,则 (选填“能”或“不能”)根据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初始重力势能的大小。
23.(5分)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容器中装有沙子和小桌,A和B为实心铁块,A的质量比B小)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的。
(2)由 两图可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结论是:当 时,物体被举起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某同学发现由甲两图不能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理由是
(4)利用本实验装置除了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之外,还可以探究
参考答案
B 2.A3.A 4.C 5.D 6.B
7.500,0,不变
增大,做了功
4:5;2:5
B,4,2
大于,减小
5:2,1:1
变小,变小
势能,增大
15.解:(1)救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v=s/t=30 m/s.
(2)救护车匀速行驶54 km动力做的功:W= Pt= 90X 103 WX30X60s=1.62X108J。
答:(1)救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是30 m/s;
(2)救护车匀速行驶54 km动力做的功是1.62X108J。
16.解:(1)李明所受重力:G= mg=50 kgX 10 N/kg= 500 N;
(2)李明起跳腾空环节克服重力做功:W= Gh=500 NX1.3 m=650 J
答:(1)李明所受重力为500 N;
(2)李明起跳腾空环节克服重力做功为650 J。
17.答:骑自行车上坡前,往往要用力快速蹬几下,这样可以增大自行车的速度,车的动能就会增加,上坡时就会有更多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这样自行车上坡就更容易。
18.答:高空坠物的物体具有较大重力势能,在物体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下落高度越大,物体质量越大,落地时具有的能量越大,如果砸到行人或车辆,容易造成较大伤害。
19.答:A点到B点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点到C点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0.(1)刻度尺,秒表 (2)B (3)=,<
21.(1)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做功
(2)变小
(3)速度 ,=,动能越大,超载
22.(1)质量,做功,越大
(2)质量相同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不能;小球和木块不会停止,会永远运动下去
(4)能
23.(1)桌腿陷入沙子的深度
(2)甲、乙;物体的质量一定
(3)实验中没有控制物体的高度相同
(4)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