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五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2分)下列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是( )
A.星星 B.月亮
C.阳光下的镜子 D.火焰
2.(2分)水钟、机械摆钟、原子钟、日晷这四类计时工具中,精确度最高的是( )
A.水钟 B.机械摆钟 C.原子钟 D.日晷
3.(2分)在完全无光的房间桌面上放一个白色的球,站在房间里的我们用肉眼( )
A.能模糊地看到球
B.刚开始看不到球,过一会儿就能慢慢看到球
C.看不到球
D.能清晰地看到球
4.(2分)把筷子插入方形透明玻璃杯中(如图),从前面观察筷子出现的现象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A. B.
C. D.
5.(2分)我们在岸边看到小鱼的位置和它在水中实际的位置不一样,主要是因为( )
A.光沿直线传播 B.发生了折射
C.发生了反射 D.镜面反射
6.(2分)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是用灯光照射普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表演过程中主要利用了( )
A.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B.光的折射原理
C.光的反射原理
D.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7.(2分)关于潜望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潜望镜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B.上下两块镜子要平行
C.镜面与盒底成45°
D.潜望镜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
8.(2分)下列镜子中,运用的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倒车镜 B.额镜 C.潜望镜 D.放大镜
9.(2分)小华打算把太阳光分散为七种颜色的光,应该选用的材料是( )
A.平面镜 B.凸面镜 C.三棱镜 D.凸透镜
10.(2分)河流中的泥沙在入海口堆积成沙洲,它的形成原因是泥沙发生了( )
A.侵蚀 B.沉积 C.搬运 D.切削
11.(2分)歌词“大河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反映了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是( )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B.地形多样
C.东高西低、呈阶梯状 D.陆地多、海洋少
12.(2分)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脑的是( )
A.长时间玩游戏、熬夜
B.保证充足的睡眠
C.乘坐电动摩托车时戴好头盔
D.数学题长时间解不出来,休息一会儿再思考
13.(2分)影响水钟准确性最关键的因素是( )
A.水流速度 B.水越多越好
C.容器越大越好 D.水的颜色
14.(2分)小科要制作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做好后发现一分钟只摆了55次,他可以采取的调整方法是( )
A.把摆锤减轻 B.把摆绳变短 C.把摆绳变长 D.把摆幅变大
15.(2分)放假了,爸爸带小明去野外寻找“三叶虫”化石,他们应该首先寻找( )
A.花岗岩 B.大理岩 C.页岩 D.浮石
16.(2分)瓶中装了300毫升的水,流出前100毫升用了1分钟,继续流完剩下的200毫升水要用的时间( )
A.约2分钟 B.1.5分钟
C.远远多于2分钟 D.1分钟以内
17.(2分)下列关于精确计时的重要性叙述错误的是( )
A.航天器发射时需精确计时
B.百米赛跑需精确计时
C.精确计时可以让生活更有秩序
D.路口处的红绿灯可以不用精准计时
18.(2分)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被称为近代物理学之父,以下关于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他是一个敢于质疑前人观点的人
B.他的很多成就完全都是靠想出来的
C.他会为了自己的猜想寻找证据
D.他首先用望远镜发现了月球上的山脉
19.(2分)人生的几个时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是( )
A.胎儿期 B.青少年时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20.(2分)情绪对人有重要影响,下列属于负面情绪的是( )
A.乐观 B.高兴 C.自信 D.焦虑
21.(2分)当我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很大压力时,不恰当的减压方法是( )
A.暴饮暴食 B.与好朋友聊天、倾诉
C.听音乐 D.进行体育运动
22.(2分)一个人的健康是指( )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 D.没有感染新冠病毒
23.(2分)当眼睛突然被强光照射时,我们的“指挥中心”会快速得到信息,这个过程中信号传递的正确顺序是( )
A.感受刺激→传出神经→神经中枢
B.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感受刺激
C.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刺激
D.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24.(2分)用筷子、橡皮筋、线绳制作运动模型,筷子模拟的是( )
A.肌肉 B.骨骼 C.关节 D.大脑
25.(2分)下列计时工具中,利用太阳来计时的是( )
A.水钟 B.燃香钟 C.沙漏 D.圭表
二.看图填空(每空2分,共12分)
26.(6分)脑的结构
27.(6分)地球内部结构
三、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26分)
28.(4分)如图,为研究光的传播路线,科学小组分别在1、2、3号纸张上打孔,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若要让手电筒的光照到4号纸上,应该让1、2、3号纸 。
A.小孔的高度一致
B.小孔的尺寸大小相等
C.小孔的高度一致且成一条直线
(2)如果在4号纸上出现一个光斑,说明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会发生反射
C.光会改变传播方向
29.(6分)为了研究植物对侵蚀的影响,科学小组准备了两个山丘模型,一个有植物覆盖,其余条件相同,模拟降雨
(1)科学小组判断土地侵蚀程度的依据是 。
A.植物是否长高
B.土壤是否变潮
C.降雨带走的泥沙量
(2)本实验中观察到没有植物覆盖的“山丘”侵蚀严重,说明 。
A.有无植物覆盖与土地侵蚀程度无关
B.有植物覆盖的土地易发生水土流失
C.植物对土地有保护作用
(3)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可行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是 。
A.减小土地的坡度
B.减少水量
C.多植树造林
30.(10分)五一班科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了摆动快慢的影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30秒摆动次数记录表
一号摆 二号摆
第1次 14次 22次
第2次 14次 21次
第3次 15次 22次
平均数(保留整数) 14次 22次
(1)从实验装置图可以判断出,他们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 的关系,这是一个 实验。
(2)要选择一号摆和二号摆的摆锤质量,他们应该选择的是 。
A.3克和6克
B.4克和12克
C.5克和5克
(3)组员小华觉得一号摆和二号摆只需各做一次就行了,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
(4)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1.(6分)用吸耳球、塑料管、水槽、水等材料模拟心脏泵血实验。
(1)塑料管模拟的是 。
A.心脏
B.血管
C.血液
(2)实验时,往水中滴几滴红墨水的目的是因为红墨水 。
A.与血液颜色相似
B.能让我们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
C.颜色更漂亮
(3)挤压吸耳球模拟的是 。
A.心脏休息
B.心脏舒张
C.心脏收缩
四、资料分析题(每空2分,共12分)
32.(6分)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的西北边缘。魔鬼城属于风蚀地貌。裸露的岩石在风的长期作用下被雕琢得奇形怪状,有的像古堡。起伏的山坡上,布满了血红、湛蓝、洁白、橙黄等各色石子,有时会听到鬼哭狼喙般的嘶叫,情形十分恐怖。
(1)夜晚出现在魔鬼城中的声音,形成的原因是 。
A.动物活动
B.地壳运动
C.空气流动
(2)魔鬼城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因素是 。
A.水
B.动植物
C.人
D.风
(3)结合“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学习我们发现,魔鬼城的地形是不断 的。
33.(6分)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王国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发生猛烈喷发,首都务库阿洛法出现1.2米高的海啸。卫星图像显示,从蓝色的太平洋海域升起。
(1)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开采矿物
B.地球内部运动
C.海浪冲刷海岸
(2)下列关于火山喷发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火山喷发会带来严重的灾难
B.火山喷发会导致大气受污染
C.火山喷发对人类而言没有任何好处
(3)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岩石是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五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2分)下列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是( )
A.星星 B.月亮
C.阳光下的镜子 D.火焰
【解答】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火焰自身能发光;月亮,能反射光;天空中有的星星本身能发光,属于光源,例如金星,所以星星不一定是光源。
故选:D。
2.(2分)水钟、机械摆钟、原子钟、日晷这四类计时工具中,精确度最高的是( )
A.水钟 B.机械摆钟 C.原子钟 D.日晷
【解答】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是日晷、水钟、石英钟。日晷是最早的计时工具;水钟利用水流的稳定性计时,它们只能提供大致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计时的准确度,精度可以达到每2000万年才误差1秒。
故选:C。
3.(2分)在完全无光的房间桌面上放一个白色的球,站在房间里的我们用肉眼( )
A.能模糊地看到球
B.刚开始看不到球,过一会儿就能慢慢看到球
C.看不到球
D.能清晰地看到球
【解答】根据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光遇到周围的物体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如果在完全无光的房间里桌面上放一个白色的球。故C选项正确。
故选:C。
4.(2分)把筷子插入方形透明玻璃杯中(如图),从前面观察筷子出现的现象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A. B.
C. D.
【解答】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但是当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读图可知、图B,图C中从前面观察筷子时,图中出现的现象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故选:C。
5.(2分)我们在岸边看到小鱼的位置和它在水中实际的位置不一样,主要是因为( )
A.光沿直线传播 B.发生了折射
C.发生了反射 D.镜面反射
【解答】光从水斜射向空气,在界面处发生折射,我们站在岸边看水中的鱼,故B正确。
故选:B。
6.(2分)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是用灯光照射普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表演过程中主要利用了( )
A.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B.光的折射原理
C.光的反射原理
D.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答】光源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在传播途中被不透明的“皮影”挡住,形成与皮影形状完全相同的影子。故A正确。
故选:A。
7.(2分)关于潜望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潜望镜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B.上下两块镜子要平行
C.镜面与盒底成45°
D.潜望镜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
【解答】A.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而不是光的折射原理,故A符合题意;
B.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构成,上下两块镜子要平行放置,故B不符合题意;
C.平面镜的镜面与盒底成45°角,该说法是正确的;
D.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该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A。
8.(2分)下列镜子中,运用的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倒车镜 B.额镜 C.潜望镜 D.放大镜
【解答】光在传播途中遇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叫做光的反射,会发生折射现象、医用额镜;放大镜能够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2分)小华打算把太阳光分散为七种颜色的光,应该选用的材料是( )
A.平面镜 B.凸面镜 C.三棱镜 D.凸透镜
【解答】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光线会发生折射,可以将太阳光发生色散现象、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凸面镜。故C选项正确。
故选:C。
10.(2分)河流中的泥沙在入海口堆积成沙洲,它的形成原因是泥沙发生了( )
A.侵蚀 B.沉积 C.搬运 D.切削
【解答】沙洲是水流、波浪堆积作用、岩石等堆积物堆形成的堆积地貌,主要是由于河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故选:B。
11.(2分)歌词“大河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反映了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是( )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B.地形多样
C.东高西低、呈阶梯状 D.陆地多、海洋少
【解答】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盆地,东部多平原。所以歌词“大河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反映了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高东低,A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A。
12.(2分)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脑的是( )
A.长时间玩游戏、熬夜
B.保证充足的睡眠
C.乘坐电动摩托车时戴好头盔
D.数学题长时间解不出来,休息一会儿再思考
【解答】在自然环境固定的情况下,尽量确保大脑工作的能量充足,大脑需要休息。分析选项可知,乘坐电动摩托车时戴好头盔,休息一会儿再思考有利于保护大脑健康、深夜上网、熬夜,A符合题意。
故选:A。
13.(2分)影响水钟准确性最关键的因素是( )
A.水流速度 B.水越多越好
C.容器越大越好 D.水的颜色
【解答】水钟是利用水流的稳定性实现计时,水流速度是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最关键的因素。
故选:A。
14.(2分)小科要制作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做好后发现一分钟只摆了55次,他可以采取的调整方法是( )
A.把摆锤减轻 B.把摆绳变短 C.把摆绳变长 D.把摆幅变大
【解答】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反之摆长越短。小科要制作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他可以采取的调整方法是把摆绳变短。
故选:B。
15.(2分)放假了,爸爸带小明去野外寻找“三叶虫”化石,他们应该首先寻找( )
A.花岗岩 B.大理岩 C.页岩 D.浮石
【解答】沉积岩中常常含有化石,通过研究化石、结构,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发展的过程,沉积岩包括砾岩、砂岩等、浮石属于岩浆岩,所以放假了,他们应该首先寻找页岩。
故选:C。
16.(2分)瓶中装了300毫升的水,流出前100毫升用了1分钟,继续流完剩下的200毫升水要用的时间( )
A.约2分钟 B.1.5分钟
C.远远多于2分钟 D.1分钟以内
【解答】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滴漏中的水位有关,水位越高,水滴得快,压力变小。所以300毫升的水,随着水位的下降,剩下200毫升水流出需要的时间要远远多于2分钟。
故选:C。
17.(2分)下列关于精确计时的重要性叙述错误的是( )
A.航天器发射时需精确计时
B.百米赛跑需精确计时
C.精确计时可以让生活更有秩序
D.路口处的红绿灯可以不用精准计时
【解答】A、航天器发射过程需精确计时。A的说法正确。
B、百米赛跑需精确计时。B的说法正确。
C、精确计时可以让生活更有秩序,提醒我们准时到达。
D、路口处的红绿灯需要精准计时。D的说法错误。
故选:D。
18.(2分)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被称为近代物理学之父,以下关于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他是一个敢于质疑前人观点的人
B.他的很多成就完全都是靠想出来的
C.他会为了自己的猜想寻找证据
D.他首先用望远镜发现了月球上的山脉
【解答】伽利略是一个敢于质疑前人观点的人。在17世纪。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有关”的结论是错误的,同时抛下塔,推翻了权威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所以伽利略是一个敢于质疑前人观点的人,ACD观点正确;B观点错误。
故选:B。
19.(2分)人生的几个时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是( )
A.胎儿期 B.青少年时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解答】人在生长过程中,大致经历胎儿期、学龄期、成年期。其中青少年时期是青春期。身体形态的改变、心理活动的成熟主要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我们的身高,为了健康,我们需要全面,强壮的体魄。
故选:B。
20.(2分)情绪对人有重要影响,下列属于负面情绪的是( )
A.乐观 B.高兴 C.自信 D.焦虑
【解答】对人的行为起着促进,增力作用的情绪就叫正面情绪。凡是对人的行为起着削弱,这种情绪会产生不良的结果,焦虑属于负面情绪、高兴。
故选:D。
21.(2分)当我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很大压力时,不恰当的减压方法是( )
A.暴饮暴食 B.与好朋友聊天、倾诉
C.听音乐 D.进行体育运动
【解答】要善于调节、避免和克服过度紧张的心理、转移注意力。当感到学习压力大时、倾诉、到室外进行运动适合用来缓解压力;暴饮暴食不适合用来缓解压力。
故选:A。
22.(2分)一个人的健康是指( )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 D.没有感染新冠病毒
【解答】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健康包括身体健康,C符合题意。
故选:C。
23.(2分)当眼睛突然被强光照射时,我们的“指挥中心”会快速得到信息,这个过程中信号传递的正确顺序是( )
A.感受刺激→传出神经→神经中枢
B.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感受刺激
C.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刺激
D.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解答】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我们若突然被强光照射,神经中枢做出闭上眼睛的指令,以保护眼睛不受伤害,我们的“指挥中心”会快速得到信息。
故选:D。
24.(2分)用筷子、橡皮筋、线绳制作运动模型,筷子模拟的是( )
A.肌肉 B.骨骼 C.关节 D.大脑
【解答】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器,骨大多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在制作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时,模拟关节的是被线绳缠绕的部分。
故选:B。
25.(2分)下列计时工具中,利用太阳来计时的是( )
A.水钟 B.燃香钟 C.沙漏 D.圭表
【解答】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圭表是利用太阳计时的、沙漏利用了物体流动的稳定性来计时。
故选:D。
二.看图填空(每空2分,共12分)
26.(6分)脑的结构
【解答】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大脑由左。大脑皮层是覆盖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小脑位于脑干背侧。
故答案为:
27.(6分)地球内部结构
【解答】科学家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科学家根据探测结果。其中,是岩浆的发源地,温度和压力极高、地幔。
故答案为:
三、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26分)
28.(4分)如图,为研究光的传播路线,科学小组分别在1、2、3号纸张上打孔,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若要让手电筒的光照到4号纸上,应该让1、2、3号纸 C 。
A.小孔的高度一致
B.小孔的尺寸大小相等
C.小孔的高度一致且成一条直线
(2)如果在4号纸上出现一个光斑,说明 A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会发生反射
C.光会改变传播方向
【解答】(1)根据光的传播实验可知,若要让手电筒的光照到4号纸上、2、6号纸上的小孔高度一致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2)让手电筒的光射进1号卡纸的小孔,如果在4号纸上出现一个光斑。
故答案为:(1)C。
(2)A。
29.(6分)为了研究植物对侵蚀的影响,科学小组准备了两个山丘模型,一个有植物覆盖,其余条件相同,模拟降雨
(1)科学小组判断土地侵蚀程度的依据是 C 。
A.植物是否长高
B.土壤是否变潮
C.降雨带走的泥沙量
(2)本实验中观察到没有植物覆盖的“山丘”侵蚀严重,说明 C 。
A.有无植物覆盖与土地侵蚀程度无关
B.有植物覆盖的土地易发生水土流失
C.植物对土地有保护作用
(3)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可行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是 C 。
A.减小土地的坡度
B.减少水量
C.多植树造林
【解答】(1)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其它条件是相同的。
(2)本实验中观察到没有植物覆盖的“山丘”侵蚀严重,说明植物对土地有保护作用。
(3)分析实验,可以发现植物对土壤的保护有重要的作用,茎叶可以减小雨水对土地的冲击,所以可行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是多植树造林。
故答案为:
(1)C。
(2)C。
(3)C。
30.(10分)五一班科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了摆动快慢的影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30秒摆动次数记录表
一号摆 二号摆
第1次 14次 22次
第2次 14次 21次
第3次 15次 22次
平均数(保留整数) 14次 22次
(1)从实验装置图可以判断出,他们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 摆绳长短 的关系,这是一个 对比 实验。
(2)要选择一号摆和二号摆的摆锤质量,他们应该选择的是 C 。
A.3克和6克
B.4克和12克
C.5克和5克
(3)组员小华觉得一号摆和二号摆只需各做一次就行了,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不赞同,只测试一次受偶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
(4)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
【解答】(1)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从实验装置图可以判断出,他们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
(2)要选择一号摆和二号摆的摆锤质量,他们应该选择的是7克和5克,这样才符合对比实验的要求。
(3)组员小华觉得一号摆和二号摆只需各做一次就行了,我不赞同这种做法。
(4)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动越慢,摆动越快。
故答案为:
(1)摆绳长短;对比;
(2)C;
(3)不赞同,只测试一次受偶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4)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绳越短。
31.(6分)用吸耳球、塑料管、水槽、水等材料模拟心脏泵血实验。
(1)塑料管模拟的是 B 。
A.心脏
B.血管
C.血液
(2)实验时,往水中滴几滴红墨水的目的是因为红墨水 B 。
A.与血液颜色相似
B.能让我们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
C.颜色更漂亮
(3)挤压吸耳球模拟的是 C 。
A.心脏休息
B.心脏舒张
C.心脏收缩
【解答】(1)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心脏的工作的方式。洗耳球相当于心脏,输送的水相当于血液。心脏的心肌收缩,心肌舒张。
(2)实验中会在水中滴加少量红墨水,原因是模拟血液的同时。
(3)实验中挤压吸耳球的动作是模拟心脏的收缩。
故答案为:
(1)B。
(2)B。
(3)C。
四、资料分析题(每空2分,共12分)
32.(6分)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的西北边缘。魔鬼城属于风蚀地貌。裸露的岩石在风的长期作用下被雕琢得奇形怪状,有的像古堡。起伏的山坡上,布满了血红、湛蓝、洁白、橙黄等各色石子,有时会听到鬼哭狼喙般的嘶叫,情形十分恐怖。
(1)夜晚出现在魔鬼城中的声音,形成的原因是 C 。
A.动物活动
B.地壳运动
C.空气流动
(2)魔鬼城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因素是 D 。
A.水
B.动植物
C.人
D.风
(3)结合“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学习我们发现,魔鬼城的地形是不断 发展变化 的。
【解答】(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不同乐器发声原理不同,是由于空气流动过程中。
(2)地球表面地貌是多样的,形成的原因也不相同,又称风蚀垄槽,因干缩裂开,裂隙越来越大。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3)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魔鬼城的地貌类型属于雅丹地貌。
故答案为:
(1)C。
(2)D。
(3)发展变化。
33.(6分)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王国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发生猛烈喷发,首都务库阿洛法出现1.2米高的海啸。卫星图像显示,从蓝色的太平洋海域升起。
(1)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是 B 。
A.人类开采矿物
B.地球内部运动
C.海浪冲刷海岸
(2)下列关于火山喷发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火山喷发会带来严重的灾难
B.火山喷发会导致大气受污染
C.火山喷发对人类而言没有任何好处
(3)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岩石是 A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解答】(1)火山是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地壳之下100﹣150千米处,区内存在着高温,即岩浆,就形成了火山。
(2)火山喷发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利与蔽。火山喷发会污染空气、房屋,引起海啸,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在火山常发的地区,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C符合题意。
(3)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
故答案为:
(1)B。
(2)C。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