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常见的文言字词。(重点)
2.把握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民本思想,感受其“王道”的社会理想。(难点)
3.梳理孟子的论证思路,感受其取善譬巧喻,层层深入的语言特色,学习课文用到的各种论证方法。(重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假如你穿越到了战国时期,成为了孟子,你面对的是这样的一个世界:各国混战,战乱频繁,大国吞并小国……
面对这样的局面,你的“王”也想成就霸业,而你却要向王推行你的“王道”,你将会如何向王论道?(同学们可自由发言)
预设:同学们的发言估计会带有极强个人主观色彩,极富理想主义。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孟子究竟是如何向王推行“王道”的,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齐桓晋文之事》
二、反复诵读,疏通文意
1、读准字音
则王(wànɡ)乎 胡龁(hé) 衅钟(xìn ) 觳(hú)觫(sù) 褊(biǎn)小 彼恶(wū)知之 庖厨(páo) 忖(cǔn)度(duó) 便(pián) 嬖(bì) 莅(lì)中国 商贾(ɡǔ) 放辟(pì)邪侈 惛(hūn ) 畜(xù)妻子 衣(yì)帛 鸡豚(tún) 狗彘(zhì) 庠(xiánɡ)序 孝悌(tì)
2、学生个人自由读,分小组朗读,齐读,熟读课文。
3、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通假字
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
然则废衅钟与: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王说:说,通“悦”,高兴
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
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
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控诉、控告
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2)识记重点字词含义
放、辟: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放荡;邪辟,不老实)。
诸:不识有诸?(兼词,“之乎”的合音)。
异: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方: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方圆)
孝、悌:申之以孝悌之义。(恭敬父母是孝,尊敬兄长是悌)。
若:如此。就:接近,走向。
然则:既然如此,那么就。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动词,称王、实行王道
吾不忍其觳觫。 因恐惧而发抖的样子
若无罪而就死地。 走向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吝啬的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痛惜,哀怜
则牛羊何怪焉? 区别
有复于王者日。 禀报,禀告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视力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被
(3)重点句子翻译。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译:通过安抚百姓(的方式)称王,没有谁能抵御他。
2.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翻译: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境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3.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翻译: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想法。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内心真是有所触动啊!
4.吾力足以举百钓,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奥薪。翻译: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翻译: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
6.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翻译:(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施加到他人身上罢了。
7.杈,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翻译:称一称,这样之后才能知道轻重:量一量,这样之后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
8.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翻译:难道大王您要兴师动众,使大臣和士兵们陷于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之后心里才痛快么?
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翻译:是因为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呢?轻软暖和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各种色彩不够看呢?
10.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翻译:(您)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凭借这样的做法,去谋求您所想要的东西,就像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二、文本对话解读,分析理解孟子仁政思想和高超的论辩艺术
(一)对话第一阶段
1.对话过程
齐王问霸道——孟子引导“王道”。
2.孟子策略
避开霸道引入正题。
3.问题思考:仲尼明明谈论过桓文之事,却为何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补充材料:孟子撒了谎,孔子曾多次与弟子谈论齐桓、晋文,论及齐桓公就有 4次,论及晋文公有 1次,论及桓公股肱之臣管仲的也有11次.《孟予》中也多处记录了孟子关于齐桓、晋文事的言论,孟子“说谎”的原因或许有以下两点.
其一,孔子的大一统和尊王攘夷政治理想。孔子基于所处的时代,称道管仲桓文之徒是在于维护诸夏之团结与中国之稳定,孔子心中的理想政治可以分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三王之道——完美的圣君
第二层次:商汤,周文、周武——仁义的贤君
第三层次:齐桓、晋文(晋文又次于齐桓)——尊王攘夷但骄傲的诸侯第四层次:五霸中的其他霸主——表面尊王但不听指挥的诸侯第五层次及以下:其他诸侯——都是目无天子的垃圾孔子在文化上是崇周的,认为周是集上古文化之大成,而在政治上,是尊三王的,其次是商汤和文武,他们的特点是国家权力集中于天子,天子既是名义上又是事实上的领袖,齐桓、晋文虽然表面上尊敬周天子,但作为诸侯,势力过大难免骄横,《春秋》中有几处记载了齐桓、晋文对周天子不敬。孔子觉得他们尊王攘夷的功绩值得肯定,但这种臣大于君的模式并不可行。所以“齐桓、晋文之事”恰好是孔子眼中“世衰道微”的表现
其二,孟子的拨乱反正政治理想。孟子的时代,诸侯纷纷称王,而周天子的力量已经微不足道,当时各诸侯王向往桓文称霸,想的已不是团结诸夏,维护中国的“王道”,而是攻城掠地,扩大自己的地盘,致使征战连缩,民不聊生。齐宜王也想以武力服人称霸天下。而孟子周游列国则为推行“王道”--崇尚和推行仁政,以德服人使天下人民心悦诚服地归顺,所以孟子不但不称道桓文、管晏之徒,甚至以相提并论为可耻。
因此,孔孟谈“齐桓、晋文事”时,也是采用“拿来主义”,只取符合儒家“王道仁政”的精华,删除“霸道”的精粕。
(二)对话第二阶段
1.对话过程
齐王问王道——孟子提出“保民而王”——齐王问保民——孟子问“以羊易牛”——王肯定事实——孟子提出“爱与不忍”——齐王解释——孟子问“牛羊何择”—一齐王笑——孟子提出“仁术即不忍”。
2.孟子策略
肯定齐王善心取得齐王信任。
3.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以羊易牛”
4.问题思考:“以羊易牛”中的仁。
这部分孟子挖掘了齐宣王身上具备的行王道的潜质—一仁心。
补充资料:南宋理学家朱熹说:“仁,心之德,爱之理也。”儒家讲爱,不同于佛教讲的慈悲、墨家的兼爱、基督教的博爱,而是一种有等差的爱,分别是亲亲、仁民、爱物。《孟子集注》卷十三第四十六章讲“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的解释物是“禽兽草木”,爱是“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意思就是,君子对于禽兽草木这样人类以外的动植物,只是道照生物的生长时令,有节制地取用,并不需要像对待人一样对待它们,人的本能是最爱自己的亲人,其次是其他人类,再其次是动植物,齐王能够表现出对牛对动物的爱,这一种爱就是爱物,爱物的心是可以上升为仁心的,一个爱物的人是可以成长为仁民之人的,所以孟子说“是心足以王矣”,有这仁心,你就可以治理好天下了,但是这种成长是要修炼的,齐宣王就不能算是一个仁君,因为他“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你的恩惠可以施加给禽兽,却不能给百姓恩惠,能有对物的爱却没有对百姓的仁,齐宣王肯定亲亲,如今又做到了爱物,那么只要在做到仁民,就算仁君了,
(三)对话第三阶段
1.对话过程
齐王悦再问王道—一孟子以比喻“一羽、秋毫”设问——王否定——孟子提出“不为与不能”——王问不为与不能之异——孟子提出“推恩于民”——孟子问“快心”。
2.孟子策略
巧设比喻指出问题。
3.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一羽之不举、與薪之不见”比喻“百姓之不见保”
对比论证:恩足以及禽兽VS功不至于百姓。不能按太山以超北海vs不能为长者折枝。推恩足以保四海vs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引用论证:《诗经》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4.本段重点:如何将爱物、亲亲升华为仁民。
本部分重点解释爱物的齐宜王不能爱民的原因,是他没有“推恩”的意识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之“己所欲”就应该施于人,亲亲是人的本能,你不需要像爱自己的父亲一样爱天下人的父亲,但你应该将感情降低一点,给予别人的父亲略少一点的爱,这样就够了。齐宣王能做到却不做,还找借口说做不到。
(四)对话第四阶段
1.对话过程
王提出“求大欲”——孟子问大欲——王笑而不言——孟子追问大欲——王否定——孟子揭露王之大欲并指出错误——王问理由——孟子警告有灾——王问原因一一孟子以邹楚之战发问——孟子再提“发政施仁”。
2.孟子策略
步步紧逼陈述利弊,
3.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缘木求鱼。
类比论证:邹人与楚人战——齐国以一服八。
假设论证:今王发政施仁……
4.问题思考:孟子民本思想的理论依据。
这一部分解释了为何齐宣王有爱物的仁心,却不能行仁政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因为他想靠武力强取天下,孟子说你这是缘木求鱼。你以为用武力夺取天下就能获得万民拥戴,但你恰好理解反了,应该是获得万民拥戴的人才能统一天下。
农业时代的国家,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人口越多,劳力越多,产品越多,税收越多,兵源越多,人才越多……农业时代的国家要发展就需要扩大人口,而扩大人口一般就两条路:等待人口自然繁衍,和掠夺别国人口。通过战争来扩大土地、掠夺人口的方式会使得天下各国陷入无限战争中,最终使得天下总人口下降。抢来的人口如果不善待他们,他们也无法安心生产、繁衍,反而可能会流亡到别的国家,或者成为本国的不稳定因素。
于是孟子提出了第三条路:以仁政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吸引外来人口。
国君要爱百姓,要分土地给百姓,要不影响百姓生产。慢慢的别国的百姓就会主动来投奔,商人会主动来经商,人才会主动来做官.总之,国君不能只想着利己,不能肆意压迫、剥削、残害百姓,要把重视百姓,要把百姓的利益放心上,把百姓视为国家发展的根本,这就是著名的“民本思想”。
(五)对话第五阶段
1.对话过程
王三问王道——孟子提出“恒产恒心”、“制民之产”和“驱而之善”。
2.孟子策略
正反对比有理有据。
3.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明君制民之产 VS 今也制民之产。
4问题思考: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措施
孟子在这一部分具体阐述了怎么做才能吸引人口孟子认为国君应该规定每个国民的土地面积,使国民能养活自己和家人。有了稳定工作的人就会有稳定的生活,有了稳定生活的人就会有稳定的思想,有稳定思想的人就可以引导他向善,人民向善则国家发展。反之,没有固定工作的人思想不稳定,这些思想不稳定的人机会成为流民。流民为了生存,或是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被法律惩罚,或是会流亡到别的国家。无论哪一种都会导致国家损失人口,这就是“有恒产者有恒心”,然后“驱而之善”的逻辑顺序。这一思想哪怕在今天无疑也是很有道理的,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国的失业率,因为失业人口会变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那么应该分多少土地给国民呢?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有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这段文字所描绘的就是西周的“井田制”。把一块田划成“井”字,八家各分均等的一百亩,种出来的收成归自己(也要交税):中间的一百亩是公田,由八家轮流耕种,种出来的收成归国家。孟子认为井田制能保证所有国民有均等的田产,国家也有稳定的税收,能避免医土地兼并而产生流民,也可以给外国来投奔的流民分配土地。要注意的是,井田制的土地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农民拥有稳定的占有、使用、经营国有土地的权力,从而对抗土地私有制下的土地兼并。
农民有了土地后,孟子还有指导生产经营的较为具体的方针。第一项是蚕桑纺织业,在五亩的宅园中种桑养蚕,经营得好,50 岁的人可以“衣帛”。第二项是家畜饲养业,如果适时地经营好这项事业,70 岁的老人可以“食肉”。第三项是农业耕作如果国家不要用兵役、福役侵夺农时,农民把百亩之田种好就可以使八口之家“无饥”如果这三项生产事业都经营好,一户农民就可过上较富裕的生活。每家都富裕了,国家就会兴旺。
课文节选到这里。其实后文还有关于改革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的论述可以说,孟子虽然是儒家,但他心中是有完整的建设小农经济模式的设想。
三、根据文章内容提炼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文中,孟子向齐宣王系统阐述了“行王道”的步骤:
1.君王“爱物”,就具备“不忍之心”,就具备了行仁政的基本素质。
2.君王“亲亲”,就应该“推恩于民”。
3.“推恩”的首要措施是“制民之产”
4.“制民之产”可以使百姓有“恒产”,有“恒产”的百姓就有“恒心”
5.等百姓有了“恒心”,君王就能“驱而之善”。
6.做到了以上措施就是“保民”,“保民”就能“行王道”。
四、归纳孟子对话技巧
本文以王的九次提问引出孟子的一系列仁政治国主张。看似是王的提问推动了对话,其实除了第一问,王其他的提问都是在孟子的诱导下问出的。孟子一共七次抛出设问,引导王的从维,使王认识到问题,认同条子的愿想。
1.善于通过表扬来获取对方信任
2.善于通过提问来引导对方思维
3.善于通过比响来闻述抽象道理
五、思考探究
1.齐宜王虽然被孟子说服了,但并没有实施孟子的主张, 也没有给孟子一官半职,只是把他当作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来尊重,而不是想实现他那一套政治理想。你觉得孟子的思想有哪些不足,使得齐宣王不执行呢
参考示例:忽视了恶劣的国际形势,各国混战,没有国家会给齐国闭门发展的机会:高估了小农经济的效果,对影响生产的各种风险缺乏预估,对人好逸恶劳、投机取巧的劣根性认识不足;最重要的是,误以为爱动物的人就会爱同类,对人的欲望(尤其是占有欲和暴力欲)认识不足。有些人喜欢动物,但对同类的人却很残忍,随意地就能做出暴力行为。
2.从梁惠王、到齐宣王,凡是和孟子对话的君王都会被孟子说服。如果你是君王,要如何应对才能不被孟子占据主动
参考示例:
只能在语言交际层面想办法,不能利用王的权力
不听孟子讲故事:尽量不要提问;避免回答问题。
3.补充孟子生平简介及作品。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
孟子其人:
约前 372一前 289 出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绯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候,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类》、《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孟子思想:
(1)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 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
(1)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草。
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