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 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 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10 07:3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如图图片中可选为参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为主题的图片展览的是(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中国土地法大纲》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 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 抗美援朝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最可爱的人”,黄继光、邱少云等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代表。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A. 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的红船精神 B. 忧国忧民、敢于斗争的五四精神
C. 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上甘岭精神 D.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
4. 美国一本陆军官方战史说:“中共一个引人注目的收获是,从去年(指1950年)冬天的战斗胜利中得到的。这些胜利提高了毛泽东政权的威望,并为之赢得了军事强国的地位。”与这场战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抗美援朝战争 D. 万隆会议外交上的空前成功
5. 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下列人物哪些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  )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张自忠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美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还提到此次战争在当时造成的影响:“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这说明这场战争( )
A.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强国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D.改变了中国的落后面貌
7.“这场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经此一战,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这段话赞扬的“这场战争”是( )
A.抗美援朝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北伐战争
8.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和首都30万军民隆重举行开国典礼
②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肯定了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世界历史意义
9.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下列关于新中国的成立表述有误的是( )
A.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B.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C.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10.某次班会上,同学们讲述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据此判断,这次班会的主题是( )
A.“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B.“向雷锋同志学习”
C.“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D.“谁是最可爱的人”
1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等662人出席,商讨筹建新中国事宜,会议强调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担起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这体现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主共和制度
D.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原则
12.流行词汇是时代的反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从“人民解放军”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这表明我国( )
A.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D.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13.某导演准备拍摄一部反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其中,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可选的画面是( )
A.淮海战役   B.渡江战役
C.开国大典 D.西藏解放
14.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依次为( )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③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④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15.下列是在某场战争中牺牲的山东省商河县籍部分革命烈士名录。据此分析,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 )
张书禄(1933-1952) 付其河(1927-1952) 宋学多(1928-1953) 马尚祥(1927-1952) 信维杨(1933-1953) 刚守兰(1921-1953)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人民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16.下表为新中国评选的部分特级战斗英雄。他们共同的精神特质是( )
人物 事迹
董存瑞 解放战争,舍身炸碉堡
杨根思 抗美援朝,抱着炸药包冲向敌群
邱少云 抗美援朝,潜伏任务时在烈火中牺牲
黄继光 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枪眼
张国福 抗美援朝,在全连牺牲的情况下,一人坚守阵地七天八夜
罗光燮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舍身排雷
于庆阳 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牺牲
岩龙 对越自卫反击战孤胆英雄,一人歼敌56名
A.勇于牺牲,保家卫国
B.严于律己,保守秘密
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无私奉献,敢于创新
二、非选择题
17. 辨别下列史实正误,在题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定,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抗美援朝中,邱少云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最后英
勇牺牲。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961年初,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
方针。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中共十五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材料三
翻身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上述两则材料均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华北人民甚至喊出了“解放军打到了哪里,我们就支援哪里!”的口号。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筹粮 挑子 船只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48万吨 20.6万副 8500只
——摘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五 有一位海外学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库存的黄金、白银、美钞的价值空前未有,并且拥有400多万美式装备的军队,配有飞机千架,舰艇如云,但为时不过3年就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条唐太宗为了避免“覆舟”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采取的措施,结果如何?
(2)根据材料二、三、四、五,分析这四则材料存在的内在联系。
(3)综合上述所有材料,你有何感悟?
18.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盛典?材料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
(2) 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4)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出自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5)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答案
1-5DCCC 6-10BADCD 11-16BCCBDA
17、(1)× 错在“新中国的成立”改为“三大改造”。
(2)× 错在“邱少云”改为“黄继光”。
(3)√
(4)× 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为“邓小平理论”。
18.(1)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2)材料二和三的土地改革,受到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拥护,而材料四中的淮海战役是在人民支持和拥护下取得胜利的,材料五的国民党军队因为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即使有钱财和精美的军事装备也会失败。
(3)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有理即可)
19、(1)开国大典。毛泽东。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3)中国人民志愿军。目的: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结果: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
(5)主题名称: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