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教学设计+课件+课时练

文档属性

名称 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教学设计+课件+课时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0 12:25:52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李大钊 刘胡兰 董存瑞
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董存瑞 生于1929年,河北省怀来县人。他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多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在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中,被桥型碉堡火力所阻,董存瑞挺身冲到桥下,托起炸药包,炸掉暗堡,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他牺牲时只有19岁。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什么是暗堡?
董存瑞为什么要炸掉暗堡?
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事情发展顺序
思考:课文讲述了哪几部分内容?
1
2
3
4
5
6
7
8
炸暗堡的原因
炸暗堡的经过
炸暗堡的结果
我会读
狡猾 迸射 战壕 扑哧 匍匐 隐蔽
凹地 坚毅 封锁 嘹亮 震撼 郅顺义
地动山摇 接二连三 昂首挺胸
bèng
háo
pú fú
āo
chī
zhì
明确学习任务。
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诗篇。董存瑞就是其中的一位。默读课文,说一说董存瑞是一个怎样的战士。再找出描写董存瑞神态、言行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任务一
默读课文,说一说董存瑞是一个怎样的战士。
英勇无畏
不怕牺牲
机智勇敢
视死如归
……
舍生忘死
任务二
默读第2—7自然段,找出描写董存瑞神态、言行的句子读一读,并作简单批注。
小组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梳理过程
想一想董存瑞炸暗堡的过程可以分成几步?
请求炸暗堡
逼近暗堡
舍身炸暗堡
请求炸暗堡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2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对敌人的憎恨和炸暗堡的决心。
逼近暗堡
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出战壕,冲了上去。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郅顺义再扔一阵,董存瑞再跃进几步。跟在后面的战友把一捆捆手榴弹送到郅顺义手里。
动作描写
英勇无畏
不怕牺牲
机智勇敢
动作敏捷
5
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激起了点点尘土,四周冒起了白烟。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这时,他离暗堡只有几十米了。他隐蔽在一小块凹地里。郅顺义接二连三地扔手榴弹。趁着腾起的黑烟,董存瑞猛冲到桥下。
6
动作描写
英勇无畏
沉着机智
为了革命事业,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即使受伤,也没有退缩。
舍身炸暗堡
默读第7自然段,结合教材插图,想一想董存瑞是怎样炸掉暗堡的?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在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无法炸毁暗堡。
7
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安放炸药包。
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
大部队已经冲上来了,如果还不炸掉暗堡,就会有更多的战士死去,炸掉暗堡已经迫在眉睫。
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是怎么做的?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视死如归的精神
崇高的革命理想
舍身为国 永垂不朽
板书设计
起因(1)——暗堡封路
经过(2~7)——舍身炸暗堡
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结果(8)——解放隆化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刘胡兰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进犯文水县城。刘胡兰以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来,组织群众掩埋粮食,并配合武工队镇压了反动村长。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的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敌人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刘胡兰毫无惧色,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尚未满15周岁。毛主席专门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假如你来到董存瑞烈士的陵墓前,你想对英雄董存瑞说些什么呢?
作为小学生,你认为我们可以为祖国做些什么呢?
搜集、摘抄关于不怕牺牲的名言警句。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4.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5.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方志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革命先烈和新中国建设发展中的模范人物,提升爱国情怀。
语言运用:学习抓住重点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思维能力:领悟课文内容,从言行体会董存瑞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为人民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审美创造:品味文字的情真意切,体味书中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光辉形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细读文本,抓住描写董存瑞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句子,从言行体会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为人民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细读文本,抓住描写董存瑞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句子,从言行体会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为人民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内容,从言行体会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为人民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知题目 走进中人物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李大钊、刘胡兰、董存瑞,还有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今天,我们来学习董存瑞的故事。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出示董存瑞资料。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什么是暗堡?董存瑞为什么要炸掉暗堡?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理解董存瑞炸暗堡的原因。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
2.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1)炸暗堡的原因。
第二部分(2—7)炸暗堡的经过。
第三部分(8)炸暗堡的结果。
3. 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
4.根据“学习提示”,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5.默读课文,说一说董存瑞是一个怎样的战士。董存瑞是一个英勇无畏、不怕牺牲、机智勇敢、舍生忘死、视死如归的人。
6.默读第2—7自然段,找出描写董存瑞神态、言行的句子读一读,并作简单批注。小组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7.想一想董存瑞炸暗堡的过程可以分成几步?
董存瑞炸暗堡的过程可以分成3步:请求炸暗堡、逼近暗堡、舍身炸暗堡。
8.找出董存瑞请求炸暗堡的句子,把你印象深刻的地方勾画出来,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体会。
预设1:神态:瞪着 迸射 动作:跑 说 语言:连长,我去炸掉它!
预设2:这句话抓住了人物董存瑞的神态描写,说明了董存瑞对敌人的憎恨和炸暗堡的决心。
9.认真读一读董存瑞逼近暗堡的段落,运用了什么描写?可以从中看出董存瑞是个什么样的人?
预设1:动作描写:抱起 跃出 冲 跃进几步 再跃进几步
从中可以看出董存瑞是一个英勇无畏、不怕牺牲、机智勇敢、动作敏捷的人。
预设2:动作描写:忽左忽右、匍匐、向前滚
从中可以看出董存瑞是一个英勇无畏、沉着冷静的人。
预设3:动作描写:身子一震、他用手一摸、猛冲
从中可以看出董存瑞即使受伤,也没有退缩。为了革命事业,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10.默读第7自然段,结合教材插图,想一想董存瑞是怎样炸掉暗堡的?
从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安放炸药包。
(2)教师出示课件: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
教师引导:当时的形势怎么样?
大部队已经冲上来了,如果还不炸掉暗堡,就会有更多的战士死去,炸掉暗堡已经迫在眉睫。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是怎么做的?他的心里怎么想的?
预设:视死如归。
小结:为了炸暗堡,董存瑞宁愿“舍身”,他舍身为国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五、主题概括,拓展延伸
1.教师出示刘胡兰资料。
刘胡兰:1946年10月,国民党军进犯文水县城。刘胡兰以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来,组织群众掩埋粮食,并配合武工队镇压了反动村长。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的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敌人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刘胡兰毫无惧色,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尚未满15周岁。毛主席专门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2.你想对董存瑞说些什么?作为小学生,你认为我们可以为祖国做些什么呢?
3.课后大家还可以去搜集、摘抄关于不怕牺牲的名言警句,进一步感悟英雄的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一、找出表示董存瑞动作的词语,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条马肉(节选)
副官处的同志非常担心毛泽东的身体,他们发现警卫战士的粮袋中只剩下很少的一点儿青稞麦了,便坚持要给毛泽东同志留下两指宽的一条马肉。警卫战士们悄悄收下了。
做饭的时候,战士们拿出了那条马肉,准备混在野葱、野菜中煮汤吃。毛泽东见到马肉后,语带责备地说道:“你们又打埋伏了!”但他知道警卫战士们的良苦用心,况且战士们也是很长时间没沾荤腥了。他不忍再说他们什么了。于是,他便帮着战士们生火、煮菜。忽然间,他又想起了什么,吩咐战士们说:“马肉不能全吃尽,要给戴天福同志留下一些!”
戴夭福是警卫班中年龄最小的战士,在过大渡河的时候,他不幸患了疟疾,紧接着爬雪山,又劳累过度,身体更加虚弱了。一路上,毛泽东对他格外照顾。
战士们说:“小戴是重病号,他一定能分到一份。”
毛泽东说:“还是留下一些好,万一他分不到马肉,不就可以补救啦!”
正谈着的时候,奉命去照顾戴天福的钟福昌气喘吁吁地走了过来。毛泽东问:“小钟,戴天福同志呢 ”钟福昌再也忍不住眼泪,他哽咽着说:“他……牺牲啦……”他边说边将一个纸包递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接过纸包,轻轻地将它打开,里边包着的竟是一条马肉。他明白了,这是分给戴天福的那条没有来得及吃的马肉。毛泽东托着纸包的手微微地颤抖起来。
(选自《红军长征的故事》蓝天出版社)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气喘吁吁:
写出三个结构(ABCC式)的词语:
2. “你们又打埋伏了!” 这句话中“打埋伏”的意思是 。
3. “他……牺牲啦……”前后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前面的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后面的表示表静默或思考 。
B.前面的表示表语言的中断,后面的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C. 面的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后面的表示表静默或思考。
4.“毛泽东托着纸包的手微微地颤抖起来”此时,主席的心情是怎样的?
5.从这篇文章,我们能从毛主席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格?
【参考答案】
一、昂首挺胸 站在 托起 顶住 猛地一拉
说明董存瑞没有丝毫犹豫,用自己的身体做支架,决心要和暗堡同归于尽。
二、1. 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示例:天网恢恢 大名鼎鼎 怒气冲冲 忧心忡忡
2. 想把马肉混在野葱、野菜中煮汤吃
3.A
4.面对临终战士留给自己的马肉,此刻主席是感动、悲愤、心疼、惋惜的心情
5.示例:官兵一致、同甘共苦、互助友爱、勤俭朴素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