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会说话的手(一)》教学案例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关于“手”的造型表现训练课。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手形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对生活中相似事物的联想,通过手形作品的欣赏,理解作业要求和表现形式,让学生探索手形画的装饰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创造性地运用材料表现自己的所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本课分2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写生手,第二课时手形彩绘。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以活动方式为主,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和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培养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 认识手的结构,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能够用线描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对手进行写生。
2. 仔细观察手的形状、纹理,初步了解手的结构,通过比较不同的手,了解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手的不同。学生进行写生,能用线描的方式表现手。
3.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手。
教学重点
仔细观察手,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不同姿态的手。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手的基本结构并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师:课件、范作、素描纸、勾线笔等。
生:水彩笔、勾线笔、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我们来猜个谜语好不好?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猜猜是什么?(生:是双手)
师:真棒,你猜对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你的双手在哪儿呢?举起来给老师看一下,真棒,手放下。其实啊,我们的手还会说话,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会说话的手(一)》。(板书)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增加了趣味性。通过对“手”的猜谜,能快速形象地导入本课的课题,为学习本课很好地渲染了课堂气氛。
2、组织新授
1、师:老师啊,还收集了很多手的图片,你能说出这是什么人的手吗?(生:是婴儿的手)
师:那你怎么看出是婴儿的手的?你来说。(生:因为婴儿的手很小、很白还很嫩)真了不起,回答得真好!
2、师:这是谁的手呢?一起说。(生:老人的手)你们怎么看出来的?(生:因为他的皮肤上已经有了一些皱纹)你的眼力真准,有着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下子看出来了。
3、师:我们再来看一幅,他可能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非洲黑的手)虽然他的手很黑,但这并不是黑人的手(这是一个非常辛苦,非常劳累的人)你怎么知道的 (因为他的手非常脏,还有很多裂纹,说明他一直要干活,一直会把手弄脏)太棒了,我们来给他点掌声好不好。这位同学真了不起,想看看这是位什么人的手吗?这是我国著名画家罗中立画的《父亲》中父亲的双手,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出饱经岁月沧桑的父亲。
4、师:再来看看,这是谁的手呢?(生:这是一个年轻妇女的手)大家可真了不起,分析能力非常的强,这确实是一位年轻妇女的手,这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中蒙娜丽莎的手,她的微笑被誉为世界上最迷人的微笑,她的手当然也是非常的柔美。
设计意图:通过仔细的观察,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手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手的大小、形状、纹理、颜色等细节上。
三、深入学习
1、师:刚才呀,同学们的观察能力非常的强,能从手的大小、形状、纹理猜出主人的一些情况,说明手是人的第二张脸,它不但能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还会说话,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大屏幕,注意有两段舞蹈,请你看的时候要特
别注意观察舞蹈者的手型。
这是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跳的孔雀舞,表现了一直美丽的孔雀在百鸟从中迎风挺立的形象。她跳的美吗?(生:美)美在哪儿呀?(生:她的手型很美,一直在动。就像一直孔雀)大家评价地非常好,想不想学习一下孔雀的姿态啊 (生:想)请大家伸出手,模仿一下,太棒了,这几组都学的很好,好,把手放下。
师:请大家继续看一段录像,这段舞蹈叫什么名字啊?这段舞蹈表演的是佛教当中千手观音的形象,它告诉我们,当人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要伸出双手去帮他,如果大家都能伸出双手去帮助的话,那么人世间就会充满爱的阳光。你知道跳这些舞的什么人吗?(生:是聋哑人)对,他们是聋哑人,她们的嘴巴平时不能说话,会用她们会说话的手来交流彼此的心声。
2、师:生活中我们也会用手来表达心声,老师觉得你们今天表现很棒,就竖起来大拇指,竖大拇指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手势。你们还会其他的手势吗?(弱小、打电话、耶)还想说呀,我们课后再交流。
3、师:大家举起自己的一只手,看看这五个伙伴哪个最高?(生:中间的指头)我们称它中指。哪个最胖(生:拇指)哪两个看起来差不多(生:食指、无名指)哪一个是最瘦?(生:小拇指)
师:再看看自己的手心和手背,你看到了什么?(生:有纹路)跟同桌比比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生:大小)你们观察地课真仔细呀!其实手的学问可不少呢,不仅每个手指有名字,手掌也被明显的手纹分成了几部分。老师还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你们看,手指和手掌的长度差不多大,这样,我们画起来就方便多了。
设计意图:通过杨丽萍和千手观音的表演视频,使学生了解手是人的第二张脸,它不但能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还会说话。深入学习手的结构能使学生在绘画时更好地把握手的造型。
四、教师示范
师:看了这么多也学了这么多,老师按捺不住在课下画了两张,可我总是觉得不满意,你们能给我提提建议吗?(一幅太小,一幅太大)原来问题在这里呀。老师再来画一次好不好?
师:我的手随便摆一个姿势,今天很开心,就摆一个耶的剪刀手吧。首先我要确定构图,不能出现刚才的错误,既要留白,又要让画面看起来饱满,我轻轻地标注一下,我们称这些线条为辅助线。刚才我们已经知道,手指和手掌的分割线大概在中间,那我再画一条辅助线,这样方便调整修改:接下来,轻轻地把手的轮廓画出来:下一步补充纹路等细节:最后,用黑色的水彩笔或勾线笔勾线就完成了。这节课我们主要是用线描的方法来描绘手。
设计意图:教师的两幅“不理想”的画,引导学生正确构图。通过辅助线和细节的刻画能帮助学生掌握部分绘画小技巧。
四、学生练习
师:你们想不想来试试呢?首先把图画本打开到新的一页,打开的同学眼睛看到大屏幕,我们来看看要求:伸出你的左手,做出一种手势,用单线条把它画下来,注意抓住手的结构特征和细节。教师巡回指导。
评价:展示作品进行多元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练习,能够引导学生认识手的结构,感知手形的变化,并能使学生大胆地用线描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对手进行写生。
五、小结拓展
师:我们的手还会变身呢,瞧!
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相信大家今后只要动手、动脑,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下面请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说再见吧。
板书设计
会说话的手(一)
不同人的手 手的结构 展示平台
教学反思
《会说话的手(一)》的教学中有亮点也有诸多不足,现将这节课的反思总结如下:
我是以谜语进行导入的,让孩子们通过猜谜激起学习本课的兴趣。接着就是出示手的图片让学生们通过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并且知道手可以做事、玩游戏、做手势,让学生知道手,是人的第二张脸。下个环节播放精彩的手影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手的巨大魅力!激起孩子对作业的创作热情。
这节课孩子们对本课学习的热情是极大的,他们也带着疑问在学习本课,手怎么会说话呢,也引起了孩子们很大的好奇心。在这节课我觉得好的地方就是孩子们配合的比较好,所有孩子都能根据我的思路在学习在思考,整节课上下来也比较顺畅,应该说孩子们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动力。
学生作业要有思考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上,我示范完就让孩子们画了,孩子们的作业效果还可以,但是有创意的作品却很少。课后的反思使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在这个环节中应该给孩子们一些思考的时间,你想创作一个什么作品,这不仅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交流的过程。通过孩子们的回答,其他孩子就有一个参考,我还可以创作什么样的作品,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发散性思维。时间长了,孩子们就会形成这种习惯和思维方式。
在教师的成长路上,我们需要用心准备好每一节课,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来得到改进,才能在一节课中有所知有所获!一堂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能够长期的潜移默化,美育才能得以真正的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