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知识点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2022年云南昆明)1915年后,各地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刊物纷纷出版,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口号,使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日益广泛和深刻。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B.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C. 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D.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2.(2021年四川自贡中考真题)20世纪初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认为,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由此他们发动了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廓清蒙昧,启发理智。这里“新的启蒙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3 .(2021年辽宁大连中考真题)近代前期,面对内忧外患,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运动。下列人物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李鸿章——洋务运动 ②康有为——戊戌变法
③孙中山——辛亥革命 ④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2022年广西贺州)组图的四位历史人物在中国近代发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
知识点二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重难点】
5.(2022年湖南湘潭)胡适曾被美国《展望杂志》推举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百位名人之一,理由是“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
A.创办《青年杂志》 B.主张使用白话文
C.发表《狂人日记》 D.宣传马克思主
6.(2022年山西)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这说明
A.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 B.男尊女卑现象得以根除
C.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发展 D.男女平等已经完全实现
7.(2022年山东菏泽)对下图反映的时代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民族危机的加剧 B.近代化的探索
C.中国人民的觉醒 D.西方列强的侵略
8.(2022·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以下是一份杂志的部分文章题目节选,请判断这份杂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复辟与尊孔……“陈独秀(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狂人日记……鲁迅(1912年,兼任北家大学讲师)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教)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1919一1922年,《新青年)中“民主”出现次数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反映出(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国民大革命的进行 C.新文化运动的结束 D.中国社会性质变化
10.(2022年山东滨州)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探索。这些探索的共同作用是( )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实现了国家的富强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
11.(2022年江苏宿迁)一百多年前,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拉开了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的大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袁世凯推行独裁统治,从1912年到1914年公布了一系列法律和命令,规定总统或地方督军可以宣布“戒严”警察有权监控社会团体和出版物。特别是1915年帝制运动期间,当局大量查封反对派报刊,北京的日报减少到20家左右,上海的减少到5家,汉口则只剩下2家了。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后,陈独秀受到很大刺激。他认为中国进行政治革命意义不大,中华民国不过是一块招牌。中国必须“从思想革命开始”。要做到这一点,就办杂志宣传新思想。
——摘编自刘统《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材料二
材料三 1920年6月,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在《新青年》编辑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组织,即后人所称的“中共上海发起组”。其后,《新青年》成为党的刊物,陈独秀邀请早期党员陈望道、李汉俊、李达等先后加入编辑部。9月,《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出版,内容突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发表了陈独秀的《谈政治》和《对于时局的我见》,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剖中国社会、政治。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
——摘编自田子渝、徐方平、马建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背景、演进历程和著作回顾》
(1)据材料一概括《青年杂志》创办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别指出李大钊、鲁迅批判的矛头指向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能力点一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重难点】
1.(2022年福建)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赞美家乡风光的《山中即景》:“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绝无人迹处,空山响流泉。”他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得益于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思想 B.抨击旧道德 C.主张男女平等 D.倡导白话文
2.(2020年甘肃天水)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序,但都属兔)。”“三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A.自强与求富 B.维新与变法 C.自由与平等 D.民主与科学
3.(2020年青岛)“皇帝倒了,民国创建了,共和实现了,但民主、自由、博爱、独立等一切具有外部因素的新鲜主张,好像都与中国主体人群无缘。中国没有从国体变更这样大的历史调整中重建秩序,更没有构建出中国人可以普遍接受的信仰,中国人精神困惑更加严重。”为解决“精神困惑”,中国人掀起了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2022年江苏苏州)1920年,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新取向,否定“生存竞争.优胜劣汰”,趋向于互助进化、财产公有、平民主义、大同主义。这一变化与李大钊一篇文章的影响有关,这篇文章是
A. 《变法通议》 B.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 《敬告青年》 D.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能力点二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易错点】
5.(2022年四川成都)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列选项与图中序号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A.①近代的屈辱与抗争 ②戊戌变法 ③地主阶级 ④三民主义
B.①近代的屈辱与抗争 ②辛亥革命 ③资产阶级 ④民主与科学
C.①近代化的探索 ②辛亥革命 ③资产阶级 ④三民主义
D.①近代化的探索 ②戊成变法 ③地主阶级 ④民主与科学
6.(2022年四川泸州)民国初期,部分人士抨击“旧体育”的专制和落后,认为“新体育”应谋求“身体自觉”“科学运动”和“合作精神”等现代社会亟需的公民品格。这一主张
A. 成为了戊戌变法的理论依据 B. 加速了封建王朝的覆灭
C. 表明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D. 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7.(2022·福建·厦门双十中学八年级期末)梁启超曾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这段话可以体现( )
A.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
B.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C.中国近代不同阶级探索救国救亡的近代化历程
D.中国近代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历程
能力点三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易错点】
8.(2020·江西九江七中八年级期中)对新文化运动,毛泽东曾作出这样的评价:“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这段话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存在的缺陷是( )
A.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化的倾向 B.尚未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
C.没有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D.矫枉过正是文化改革运动的通病
9.(2022·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国初建,百姓起初欢呼雀跃,许多人家的门口都贴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旋即,军阀混战,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对联遂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
材料二:……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特别是青年学生在启蒙思潮的影响下,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1920年,国内的中小学都开始使用白话文语文教材。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文化运动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作出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文化运动存在的局限性。谈谈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0.(2020·湖北黄冈市·思源实验学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编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摘编自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材料一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据材料分析陈独秀提倡拥护这两位先生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素养点一 北大与新文化运动——历史解释
1.蔡元培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革命家,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力办学方针,聘请陈独秀等进步学者任教,促进北京大学的发展,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之一,他还支持学生的五四运动。上述材料反映出新式教育
A.培养了促进国家发展的人才
B.促进先进思想传播和近代民主革命发展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素养点二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历史解释
2.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场文化启蒙
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使人们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奠定了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
素养点三 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时空观念
3.(2022·安徽淮北·一模)下图为八年级李明同学做的历史笔记,其中①应填写的历史事件是( )
护国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知识点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2022年云南昆明)1915年后,各地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刊物纷纷出版,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口号,使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日益广泛和深刻。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B.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C. 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D.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A项正确;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但并不是兴起的标志,排除B项;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是新文化运动的表现,但并不是兴起的标志,排除CD项。故选A项。
2.(2021年四川自贡中考真题)20世纪初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认为,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由此他们发动了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廓清蒙昧,启发理智。这里“新的启蒙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由此他们发动了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廓清蒙昧,启发理智”可知该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促进思想解放,结合所学可知是新文化运动,故选C;戊戌变法在1898年,排除A;辛亥革命领导者没有陈独秀,排除B;五四运动是一场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反帝爱国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D。
3 .(2021年辽宁大连中考真题)近代前期,面对内忧外患,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运动。下列人物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李鸿章——洋务运动 ②康有为——戊戌变法
③孙中山——辛亥革命 ④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经历了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过程。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等;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有孙中山、黄兴等;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有陈独秀、鲁迅、胡适和李大钊等,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4.(2022年广西贺州)组图的四位历史人物在中国近代发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
【答案】C
【解析】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牵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代表有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胡适和鲁迅。C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等领导,排除A项;孙中山等领导辛亥革命,排除B项;国民革命是国共第一次合作下进行的大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
知识点二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重难点】
5.(2022年湖南湘潭)胡适曾被美国《展望杂志》推举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百位名人之一,理由是“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
A.创办《青年杂志》 B.主张使用白话文
C.发表《狂人日记》 D.宣传马克思主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主张使用白话文,开辟了中国文学的新天地,B项正确;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鲁迅 发表《狂人日记》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6.(2022年山西)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这说明
A.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 B.男尊女卑现象得以根除
C.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发展 D.男女平等已经完全实现
【答案】A
【解析】题干反映了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结合所学,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蔡元培此举反映了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冲击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有利于女性提高社会地位,A项正确;男尊女卑现象“根除”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也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排除B项;杰出人物推动社会发展,但不能说起决定性作用,决定性作用通常是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排除C项;男女平等“完全实现”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也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排除D项。故选A项。
7.(2022年山东菏泽)对下图反映的时代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民族危机的加剧 B.近代化的探索
C.中国人民的觉醒 D.西方列强的侵略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具体史实,中国的近代化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由表及里,层层深入,B项正确;民族危机的加剧和西方列强的侵略在题干中未体体现,排除AD项;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民开始觉醒,排除C项。故选B项。
8.(2022·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以下是一份杂志的部分文章题目节选,请判断这份杂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复辟与尊孔……“陈独秀(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狂人日记……鲁迅(1912年,兼任北家大学讲师)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教)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D项正确;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是中央是奕 ;地方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排除A项; 康有为、梁启超是戊戌变法代表人物,排除B项; 孙中山是辛亥革命代表人物,排除C项。故选D项。
9.(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1919一1922年,《新青年)中“民主”出现次数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反映出(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国民大革命的进行 C.新文化运动的结束 D.中国社会性质变化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自1917年俄国通过十月革命成功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快速传播并产生深远影响,A项正确;1924至1927年国民大革命的进行,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的结束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1919至1922年中国社会性质为未发生变化,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10.(2022年山东滨州)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探索。这些探索的共同作用是( )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实现了国家的富强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反映了了中国不断向西方学习,挽救民族危机,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过程,D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排除A项;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B项;改革开放实现了国家的富强,排除C项。故选D项。
11.(2022年江苏宿迁)一百多年前,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拉开了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的大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袁世凯推行独裁统治,从1912年到1914年公布了一系列法律和命令,规定总统或地方督军可以宣布“戒严”警察有权监控社会团体和出版物。特别是1915年帝制运动期间,当局大量查封反对派报刊,北京的日报减少到20家左右,上海的减少到5家,汉口则只剩下2家了。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后,陈独秀受到很大刺激。他认为中国进行政治革命意义不大,中华民国不过是一块招牌。中国必须“从思想革命开始”。要做到这一点,就办杂志宣传新思想。
——摘编自刘统《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材料二
材料三 1920年6月,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在《新青年》编辑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组织,即后人所称的“中共上海发起组”。其后,《新青年》成为党的刊物,陈独秀邀请早期党员陈望道、李汉俊、李达等先后加入编辑部。9月,《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出版,内容突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发表了陈独秀的《谈政治》和《对于时局的我见》,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剖中国社会、政治。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
——摘编自田子渝、徐方平、马建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背景、演进历程和著作回顾》
(1)据材料一概括《青年杂志》创办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别指出李大钊、鲁迅批判的矛头指向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答案】(1)原因: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复辟帝制,对外卖国,辛亥革命失败:以陈独秀代表的先进中国人努力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2)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封建道德(或旧道德、或封建礼教)
(3)意义: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组织基础并作了骨干力量准备。
【解析】
(1)根据材料一“袁世凯推行独裁统治,从1912年到1914年公布了一系列法律和命令,规定总统或地方督军可以宣布“戒严”警察有权监控社会团体和出版物”可知,《青年杂志》创办的原因是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复辟帝制,对外卖国,辛亥革命失败;“陈独秀受到很大刺激。他认为中国进行政治革命意义不大,中华民国不过是一块招牌。中国必须“从思想革命开始””可知,《青年杂志》创办的原因以陈独秀代表的先进中国人努力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2)根据材料二“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李大钊《民彝与政治》”可知,李大钊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根据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鲁迅《狂人日记》”可知,鲁迅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道德或旧道德、或封建礼教。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组织基础并作了骨干力量准备。
能力点一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重难点】
1.(2022年福建)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赞美家乡风光的《山中即景》:“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绝无人迹处,空山响流泉。”他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得益于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思想 B.抨击旧道德 C.主张男女平等 D.倡导白话文
【答案】D
【解析】阅读题干诗句可知,李大钊的《山中即景》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因此,该诗句具有白话诗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D项正确;由此可知,李大钊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得益于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诗句无法体现民主、平等及抨击旧道德,排除ABC项。故选D项。
2.(2020年甘肃天水)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序,但都属兔)。”“三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A.自强与求富 B.维新与变法 C.自由与平等 D.民主与科学
【答案】D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由关键信息胡适、北大、蔡元培、陈独秀,可知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答案选D,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维新与变法是戊戌变法,自由与平等是西方启蒙思想。
3.(2020年青岛)“皇帝倒了,民国创建了,共和实现了,但民主、自由、博爱、独立等一切具有外部因素的新鲜主张,好像都与中国主体人群无缘。中国没有从国体变更这样大的历史调整中重建秩序,更没有构建出中国人可以普遍接受的信仰,中国人精神困惑更加严重。”为解决“精神困惑”,中国人掀起了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D
【解析】通过题干分析,“皇帝倒了,民国创建了,共和实现了”,说明材料描述历史事件发生在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后,即1912年以后。“民主、自由、博爱、独立等一切具有外部因素的新鲜主张,好像都与中国主体人群无缘”、“中国人精神困惑更加严重”,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915年掀起的新文化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D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90年代,A排除;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B排除;辛亥革命是一场政治革命,C排除。故选择D。
4.(2022年江苏苏州)1920年,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新取向,否定“生存竞争.优胜劣汰”,趋向于互助进化、财产公有、平民主义、大同主义。这一变化与李大钊一篇文章的影响有关,这篇文章是
A. 《变法通议》 B.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 《敬告青年》 D.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答案】D
【解析】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宣传方向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其中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得到广泛传播。材料中“趋向于互助进化、财产公有、平民主义、大同主义。这一变化与李大钊一篇文章的影响有关”可知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项正确;《变法通议》是梁启超的文章,排除A项;《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章炳麟的文章,排除B项;《敬告青年》是陈独秀的文章,排除C项。故选D项。
能力点二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易错点】
5.(2022年四川成都)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列选项与图中序号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A.①近代的屈辱与抗争 ②戊戌变法 ③地主阶级 ④三民主义
B.①近代的屈辱与抗争 ②辛亥革命 ③资产阶级 ④民主与科学
C.①近代化的探索 ②辛亥革命 ③资产阶级 ④三民主义
D.①近代化的探索 ②戊成变法 ③地主阶级 ④民主与科学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思想近代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思维导图梳理的是近代化的探索,所以①处为近代化的探索;根据材料“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变法图强”、“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资产阶级领导的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可以判断,②处为戊戌变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③处为地主阶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解放国民思想,④处为民主与科学,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6.(2022年四川泸州)民国初期,部分人士抨击“旧体育”的专制和落后,认为“新体育”应谋求“身体自觉”“科学运动”和“合作精神”等现代社会亟需的公民品格。这一主张
A. 成为了戊戌变法的理论依据 B. 加速了封建王朝的覆灭
C. 表明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D. 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民国初期部分人士抨击专制和落后,主张科学、合作精神,深受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观念的影响,D项正确;戊戌变法当时已经失败,排除A项;当时是民国初期,封建王朝已经覆灭了,排除B项;材料没有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2·福建·厦门双十中学八年级期末)梁启超曾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这段话可以体现( )
A.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
B.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C.中国近代不同阶级探索救国救亡的近代化历程
D.中国近代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历程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人民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先后经历了器物层次,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先后建立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制度层次,19世纪末,面对民族危机,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通过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制度,孙中山主张通过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都是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的表现,思想文化层次,20世纪初,资产阶级又发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这是向西方学习思想文化的表现。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曲折发展的历程”,排除AB项;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五四运动,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能力点三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易错点】
8.(2020·江西九江七中八年级期中)对新文化运动,毛泽东曾作出这样的评价:“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这段话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存在的缺陷是( )
A.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化的倾向 B.尚未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
C.没有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D.矫枉过正是文化改革运动的通病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属理解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正确解读。根据材料信息“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可以判定新文化运动的缺陷是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化的倾向。故选A项。
9.(2022·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国初建,百姓起初欢呼雀跃,许多人家的门口都贴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旋即,军阀混战,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对联遂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
材料二:……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特别是青年学生在启蒙思潮的影响下,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1920年,国内的中小学都开始使用白话文语文教材。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文化运动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作出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文化运动存在的局限性。谈谈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答案】(1)①军阀混战,政治黑暗;②政治革新不足以拯救中国,需进行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①动摇了封建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思想解放;②为五四运动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③推动文化转型和白话文的普及。
(3)局限性:对传统文化持完全否定态度,过于激进;态度: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1)根据材料一“……军阀混战,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对联遂改为‘‘’国万税,天下太贫‘”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军阀混战,政治黑暗;政治革新不足以拯救中国,需进行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根据材料二“……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可得出新文化运动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作出的贡献:动摇了封建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二“……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特别是青年学生在启蒙思潮的影响下,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可得出贡献:为五四运动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根据材料二“。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1920年,国内的中小学都开始使用白话文语文教材”可得出贡献:推动文化转型和白话文的普及。
(3)根据材料材料三“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若是决计革新,一切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可知,新文化存在的局限性:对传统文化持完全否定态度,过于激进;本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
10.(2020·湖北黄冈市·思源实验学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编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摘编自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材料一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据材料分析陈独秀提倡拥护这两位先生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答案】(1)德先生、赛先生:民主和科学。目的: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2)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既要去其糟粕,更要取其精华等。
(3)意义: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推动爱国青年思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对民主和科学的一个形象的称呼,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两面旗帜。其中“德先生”即“Democracy”,德莫克拉西(音译),意为“民主”,所谓“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赛先生”即“Science”,赛因斯(音译),意为“科学”,所谓“科学”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据材料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分析陈独秀提倡拥护这两位先生的目的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2)据材料二“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可知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结合所学知识,传统文化虽然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不合时宜的成分,但是也有优秀的内容,我们应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据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可知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据“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可知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可知新文化运动推动爱国青年思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素养点一 北大与新文化运动——历史解释
1.蔡元培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革命家,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力办学方针,聘请陈独秀等进步学者任教,促进北京大学的发展,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之一,他还支持学生的五四运动。上述材料反映出新式教育
A.培养了促进国家发展的人才
B.促进先进思想传播和近代民主革命发展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答案】B
【解析】蔡元培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鼓励新思想战胜旧思想的阵地,使得北京大学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而蔡元培支持五四运动,有利于近代民主革命发展,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新文化运动起到思想解放作用,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C;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排除D。故选B。
素养点二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历史解释
2.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场文化启蒙
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使人们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奠定了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可知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15年进步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等,向尊孔复古的封建礼教进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C正确;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A排除;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B排除;三民主义奠定了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D排除;故选C。
素养点三 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时空观念
3.(2022·安徽淮北·一模)下图为八年级李明同学做的历史笔记,其中①应填写的历史事件是( )
A.护国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答案】B
【详解】依据笔记内容“1915年,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对应的历史事件开始于1915年,在当时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由此可以判断①对应的历史事件为新文化运动,B项正确;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排除A项;五四运动爆发时间是1919年,排除C项;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排除D项。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