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4-10 09:3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
(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15年3月19日,我国首次用水下机器人在南海3000 m深的海底插上国旗,若不计海水密度的变化及水的阻力,机器人在下潜过程中
A.受到的重力逐渐减小 B.受到海水的浮力逐渐减小
C.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D.受到海水的压强逐渐增大
2.将塑料块、铁块、冰块和空心铁球放入一盛有水的容器中,静止时它们的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冰完全熔化后,铁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减小
B.冰完全熔化后,空心球处于漂浮
C.在水中加盐,铁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
D.在水中加盐,塑料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会变大
3.将重为,体积为的物体投入一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当物体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取)(  )
A.物体悬浮, B.物体漂浮,
C.物体漂浮, D.物体沉底,
4.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小球甲、乙、丙、丁,静止在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这四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则( )
F甲=F乙 B.F甲<F丁 C.F乙>F丙 D.F丙>F丁
5.如图所示,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2N,竖直向上 B.3N,竖直向下 C.5N,竖直向上 D.8N,竖直向上
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溢水杯盛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挂一个实心铁块,示数为F1;将铁块缓慢浸没水中(未接触溢水杯),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p甲<p乙 B.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C.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F2﹣F1 D.小烧杯中水的重力G=F1﹣F2
7.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密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在两杯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A.甲杯盐水的密度较大
B.鸡蛋在两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
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8.如图所示是重庆八中八十周年校庆放飞的彩色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球加速上升时,重力大于浮力
B.气球飞得越高,受到的大气压强就会越大
C.气球会上升是因为内部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D.气球飞向高空,最终有可能会被里面的氢气撑破
9.边长为4cm、密度为2×103kg/m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ρ水=1.0×103 kg/m3,g=10 N/kg)( )
A.橡皮泥块的质量是l2.8 g
B.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 N
C.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 N
D.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l.28×10-4m3
10.如图甲为盛水的烧杯,上方有弹簧测力计悬挂的圆柱体,将圆柱体缓慢下降,直至将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8N
B.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
C.圆柱体的密度是
D.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700P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11.(2分)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浸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的重为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N;
12.(4分)人们在端午节会吃粽子,康康把粽子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锅中,发现粽子完全浸没水中且沉在锅底,这说明粽子的密度______水的密度,此时粽子对锅底的压力______粽子受到的重力。(以上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粽子的体积为,则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13.(2分)质量相等的木块(ρ木=0.6×103kg/m3)和冰块投入足够多水中静止时,木块所受的浮力 ______ 冰块所受的浮力,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______ 冰块排开水的体积(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4.(2分)如图所示,把两个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由图可知:两个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甲__________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________ρ乙(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15.(4分)如图所示,将边长为5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1N,此时木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为______;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______kg,该正方形木块的密度为______g/cm3。(ρ水=1.0×103 kg/m3)
16.(3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 乙两个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水中分别漂浮着大 小两个材料相同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木块A B 则两个木块受到的浮力FA__FB(选填“>” “=”或“<”),水对木块底面的压强pA___pB(选填“>” “=”或“<”),缸对桌面的压强
p甲___p乙(选填“>” “=”或“<”)
17.(6分)“东方之星”大型豪华游轮突遇龙卷风,在一两分钟之内倾覆倒扣的水中,造成大量人员溺亡.我国党政军救援速度之快、投入人员之多,世界罕见,其实船在运行和失事施救过程所用的技术几乎都是我们学过的.如图救援人员通过敲击船体探找水下船舱是否有活人就利用了声学知识,此时水下船舱里空气压强________ (大于/小于)大气压强,如果龙卷风从船体左边通过,则船应向________ (左/右)翻倒,该船正常航行时质量为2600吨,正常航行时船受的浮力为________ N,失事倒扣水中,如果船体未触江底,则此时船受的浮力为________ N,这个力的平衡力是________ .(g=10N/kg)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8.(5分)()如图,一金属块沉入水底(金属块未紧密贴合容器底部),请画出金属块受到力的示意图.
()小球重,悬浮在水中,如图所示,请画出小球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分)如图甲所示,圆柱形容器中盛有适量的水,其内底面积为100 cm2.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着一个正方体花岗岩,将花岗岩从容器底部开始缓慢向上提起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花岗岩下底距容器底部的距离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 N/kg)求:
(1) 在花岗岩未露出水面前所受水的浮力大小;
(2) 花岗岩的密度;
(3) 从开始提起到花岗岩完全离开水面,水对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强.
20.(12分)将边长为10厘米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600克的水,如图所示。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1.(9分)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如图所示,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在饮料罐未完全浸入水中时,饮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到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猜想______;(选填序号)
(2)为了研究猜想1和猜想2,运用了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圆柱体,测得B和C的重力分别为4.4N和5N.然后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
①圆柱体A的重力为______N,在序号b的实验中物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
②比较序号______三次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③进一步分析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______;(ρ盐>ρ水>ρ酒精)
④比较序号a、b、c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______关;
为了研究猜想3,小明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小船和小球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发现小船浮在水面上而小球沉入水底。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你认为这结论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主要原因是______。
22.(11分)某中学两支物理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方案一,小刚用石块按如图1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由图1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__N,排开水的重力G排=___________N,发现F浮≠G排,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序号);
A.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
B.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
C.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
(2)方案二,如图2,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当小明逐渐调高升降台,发现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示数变化量,从而证明了F浮=G排;为了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方案_________(选填“一”或“二”)的操作更加简便;
(3)然后小明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
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12mL,如图乙;
③将烧杯中12mL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
④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36mL,如图丁;则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在第(3)问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