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课后练习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一、单选题
1.两极冰川面积越来越小,是以下哪个现象造成的( )
A. B.
C. D.
2.假如一轮船从长城站出发,按顺时针方向环绕南极洲一圈,某游客观察到的现象与事实相符的是( )
A.轮船依次经过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为了采光,长城站的门窗朝向南,中山站朝向北
C.当地土著居民—因纽特人居住的房屋为雪屋
D.沿岸很多地方可以看见北极熊
3.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B.淡水资源贫乏
C.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
D.酷寒、狂风、降水丰富是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4.南极洲的自然资源中位居世界首位的是( )
A.煤矿 B.动物资源 C.淡水资源 D.铁矿
5.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地区中心为陆地,周围为海洋;而北极地区中心为海洋,周围为陆地
B.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科学考察宝地
C.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小
D.极地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6.关于两极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气候严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B.南极地区周围有三大洋,北极地区周围有四大洲
C.G岛是世界最大的岛屿,属于欧洲
D.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北极呈顺时针,在南极呈逆时针
7.中国南极长城站邻近的南极半岛( )
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
C.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 D.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8.到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时 B.印度盛行西南季风时
C.我国学生过暑假生活时 D.我们这里气温最高时
2022年10月26日上午,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启程,将在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沿线开展冰雪环境监测、天文观测。结合南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①②③分别示意(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10. 下列关于极地科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我国在南极的科考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B.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是6~8月
C.科考站建筑底部架空是为了美观
D.极地地区为我们提供了天然实验室
11. 极地地区是“地球的最后一片净土”,科考人员在极地地区科考时,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
A.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 B.随意丢弃垃圾
C.大规模植树造林 D.和平使用,遵守《南极条约》
二、填空题
12.南极洲主要气候特征是 .
13.我国南极各考察站中,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 。
14.气温很低,终年积雪,世界上唯一没有人定居居民的大洲是 。
15.北极地区包括 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 、 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16.南极圈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 洲及其周边的 .南极洲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素有:“ ”之称.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 ,地上储存着大量的 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 .目前,已有 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 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我国于1985年和1989年分别在乔治王岛和南极大陆上建立了 站和 站.
三、综合题
17.下图是南极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一年中,中山站的夜长最长可达到 小时。
(2)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 方向。
(3)一天中,长城站随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4)企鹅是该地区的代表动物,企鹅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保护层主要是为了抵御 的气候特征。
(5)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如果你是南极科考队中的一员,谈谈你是怎样对南极地区进行环境保护?
四、图文分析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冰海霸王”——北极熊】
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1)探究一生物与环境
北极熊即白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素有“冰海霸王”之称。北极熊毛长而稠密,全身白色,稍带淡黄,皮下脂肪层厚达6~7厘米。
根据北极熊的体貌特征,推测其栖息地的自然环境。
(2)探究二环境与生活
读图说出北极熊栖息地所涉及的大洲、大洋。
(3)探究三气候变化与环境
北极熊常在较低纬度陆地和较高纬度海区之间南北迁徙,海冰是其在海上觅食、繁殖、休憩的主要场所,冬季是北极熊海上捕食的黄金期,主要以海豹为食;夏季海冰大量消退时,北极熊南撤回到陆地,主食植物。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极地地区环境发生变化,意味着北极熊必须游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找到结实的冰层,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影响。
气候变化对北极熊栖息地的影响很大,简析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
(4)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提出合理化建议。
19.2022年是中国和阿根廷建交50周年,两国在农产品贸易、能源开发、极地科考等领域持续深入合作。图为阿根廷及周边地区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农贸合作优势尽显】
阿根廷农产品品质优良,樱桃、苹果等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1)阿根廷北部有南回归线穿过,南部与南极洲隔海相望,南北气候差异 ,农产品种类丰富;位于 (填“南”或“北”半球),可向中国供应反季节农产品。
(2)【携手共进开发水电】
“基塞”水电站是世界最靠南的水电站,由中国企业承建。工程施工期间将创造近2万个就业岗位。建成后,发电量预计可满足150万个家庭的日常用电,每年为阿根廷节省大笔油气进口开支。
说出“基塞”水电站建设的有利影响。
(3)【世界尽头南极驿站】
乌斯怀亚是阿根廷南部的港口城市,也是南极科考的重要补给站。我国“雪龙”号科考船多次在这里停靠补给。
乌斯怀亚成为南极科考重要补给站的原因是 ,推测科考船在此补给的物品主要有 。
(4)列举科考船从乌斯怀亚前往南极地区可能遇到的困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地球上越来越热了,就是因为人类过多的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放出二氧化碳气体,阻隔了地球上热量向外层空间的发散,形成了温室效应,根据题意,故选:B。
【点评】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2.【答案】A
【解析】【分析】从长城站出发,向东绕南极洲航行一周,轮船先后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选项A正确;为了采光,一年中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长城站的门窗应朝北方,中山站的门窗应朝向南方,选项B错误;南极地区内没有常住人口,选项C错误;沿岸很多地方可以看见企鹅,北极地区有北极熊,选项D错误。
3.【答案】C
【解析】【分析】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这里的代表动物是企鹅;以冰川形式存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酷寒、狂风、干燥是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降水十分稀少。
故答案为:C
【点评】本小题考查的知识点属于理解记忆类,其中解题的关键是“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这一要点。
4.【答案】A
【解析】【分析】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储存在两极地区,南极洲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多以冰雪的形式存在。
【点评】 南极地区诱人的资源很多,首先应当推南极大陆的矿产资源,煤矿储藏量约为5000亿吨,南极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储藏地区。位于南极大陆的铁矿蕴藏丰富,含铁品位高,有“南极铁山”之称 。
5.【答案】C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中心为陆地,周围为海洋;而北极地区中心为海洋,周围为陆地,故A正确。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科学考察宝地,故B正确。
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气温高,降水多,风力小,故C错误。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进行分析解答。
6.【答案】A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极地区纬度高、海拔高,气候严寒,多狂风,风力强劲,降水少,A正确。南极地区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环绕,北极地区被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大洲环绕,排除B。G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属于北美洲,排除C。地球自转方向在北极呈逆时针,南极呈顺时针,排除D,故选A。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7.【答案】D
【解析】【分析】按照方位准确掌握海洋与南极大陆的相对位置,南极大陆地区被大洋包围。根据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为依据,相对于南极地区来说与其相反的方向为北方,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中国长城站所在的南极半岛的东西两侧所临大洋东临大西洋,西邻太平洋。四个选项中,A、B、C描述有误,只有D答案描述正确。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通过巩固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判断极地地区海陆的相对方位。在南极地区,经线汇聚于南极,指向南反向北,据此判断其他方向,明确南极地区海陆相对位置。
8.【答案】A
【解析】【分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来回运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去南极考查最佳时间应选择在南半球的夏季,也就是我们北半球的冬季,当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在12月22日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适合去南极考查。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是南半球的夏季,B、C、D是我们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故选A。
【答案】9.A
10.D
11.D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9.结合经度位置及轮廓,图中心为南极点,①位于南极半岛东侧,且0°经线位于该海域,故是大西洋;90°E穿过②,②是印度洋;180°经线位于③海域,故是太平洋,故答案为:A。
10.我国南极四个科考站中,长城站位于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A错;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12-2月,B错;科考站建筑底部架空是为了科研需要,C错;极地地区为我们提供了天然实验室,D对;故答案为:D。
11.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符合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其它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2.【答案】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解析】【分析】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故答案为: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点评】南极洲面积约1 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 720米。
13.【答案】长城站
【解析】【分析】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有昆仑站、长城站和中山站,只有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故没有极昼极夜现象,而中山站和昆仑站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点评】记住有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4.【答案】南极洲
【解析】【分析】南极洲纬度高,气温很低,终年积雪,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人定居居民的大洲。
故答案为:南极洲。
【点评】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主要气候特征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15.【答案】北冰 ;欧洲;北美洲
【解析】【分析】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洲、欧洲、北美洲的陆地和岛屿。故答案为:北冰;欧洲;北美洲。
【点评】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16.【答案】南极 ;海域 ;冰雪高原 ;矿产资源 ;固体淡水 ;海洋生物 ;20 ;150 ;长城 ;中山
【解析】【分析】南极圈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南极洲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我国于1985年和1989年分别在乔治王岛和南极大陆上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故答案为:南极;海域;冰雪高原;矿产资源;固体淡水;海洋生物;20;150;长城;中山.
【点评】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 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 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 察的最佳时间.
17.【答案】(1)24
(2)东南
(3)从西向东/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转动
(4)酷寒/严寒/寒冷/低温
(5)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不过度猎杀极地野生动物;
从保护环境污染角度:外出考察不乱丢垃圾、把垃圾带回考察站或带回本国处理。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一年中夜长最长可达到24小时。(2)根据经纬网可知,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中山站是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3)一天中,长城站随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4)企鹅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保护层主要是为了抵御南极地区严寒的气候特征。(5)对于南极地区,要做到不过度捕杀极地野生动物;把垃圾带回本国处理等。
故答案为:(1)24;(2)东南;(3)从西向东/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转动;(4)酷寒/严寒/寒冷/低温;(5)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不过度猎杀极地野生动物;从保护环境污染角度:外出考察不乱丢垃圾、把垃圾带回考察站或带回本国处理。
【点评】(1)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的移动着。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时,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的现象; 而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时,南极圈内会出现极夜的现象。
(2)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判断,属于比较重要的考点。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3)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在侧视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一般是在地轴北端或沿赤道用一个自左向右的箭头表示。在极地俯视图上,如果是在北极点俯视,地球为逆时针方向自转;如果是在南极点俯视,地球为顺时针方向自转。
(4)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5)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于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18.【答案】(1)冰雪世界;严寒;大风;干燥等
(2)亚洲;北美洲;欧洲;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
(3)人口不断增加;滥砍乱伐;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工业废气;空调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等
(4)植树造林;减少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推广清洁能源;废气经环保处理后排放;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环保意识;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垃圾分类等。
【解析】【分析】(1)北极熊是现今体型最大的陆上食肉动物之一,由图可知,北极熊脂肪很厚,可推测其栖息地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是冰雪世界;严寒;大风;干燥等。
(2)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由图可知,北极的位置为亚洲、北美洲、欧洲的北极圈内的部分地区,北极所在的地区的大洋主要是北冰洋,还有大西洋、太平洋的北极圈内少部分海域。
(3)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由材料可知,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极地地区环境发生变化,意味着北极熊必须游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找到结实的冰层,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影响。导致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有:人口不断增加,生活生产的需要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使气温上升;滥砍乱伐,破坏森林,气候失调;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工业废气,空调大量使用破坏了臭氧层;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等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4)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我们应该植树造林,让森林调节气候;减少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减少大气污染;推广清洁能源;废气经环保处理后排放,较少污染;加大监管力度,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提高环保意识;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垃圾分类等,维护好地球环境,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19.【答案】(1)大;南
(2)增加就业岗位;缓解能源短缺;节省油气进口开支;优化能源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距离南极地区近;港口设施完善;物资丰富。;食物;淡水;燃料。
(4)大风、低温、海冰等影响科考船的航行安全。
【解析】【分析】(1)阿根廷北部有南回归线穿过,南部与南极洲隔海相望,南北气候差异大,农产品种类丰富;位于南半球,可向中国供应反季节农产品。
(2)“基塞”水电站,这个世界最南端的水电站项目诠释着“一带一路”的合作内涵。水电站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可达49.5亿千瓦时,预计可满足150万阿根廷家庭的日常用电,每年为阿根廷节省近11亿美元的油气进口开支,甚至可以实现对巴西、巴拉圭等邻国的电力出口。除缓解阿根廷能源短缺问题,“基塞” 水电站在解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也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3)乌斯怀亚成为南极科考重要补给站的原因是距离近,从这里一直向南就可以到达南极半岛。科考船在此补给的物品主要有加油、加水、采购食品、蔬菜供应。
(4)科考船从乌斯怀亚南前往南极地区可能遇到的困难是需要克服酷寒、干燥、烈风等残酷的气候,以及浮冰等困难。
【点评】(1)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部,西部是纵贯南美大陆的安第斯山脉,东部是相间分布的平原和高原,其中世界第二长河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这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支流最多,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南美洲的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没有寒带,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2)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