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石室白马中学成都石室白马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石室白马中学成都石室白马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20 20:3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基础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梵文(fàn) 木讷(nà) 望风披靡(mí) 半身不遂(suí)
B. 讣告(fù) 嫉妒(jì) 管窥蠡测(lí) 大腹便便(pián)
C. 咋舌(zé shé)渐染 (jiān) 咎由自取 (jiù) 量体裁衣 (liàng)
D. 伶俜(lín pīng)肄业(sì) 浩浩汤汤(shāng) 载歌载舞(zài)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倾泻 坐阵 饮鸠止渴 运筹帷幄
B.旋律 寒喧 再接再励 周公吐哺
C.葱笼 安祥 虚无飘缈 坚如磐石
D.震憾 题纲 两全齐美 积腋成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开学两个月了,他的状态一直不好,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2·1·c·n·j·y
C.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D.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www-2-1-cnjy-com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2-1-c-n-j-y
B. 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C. 中南大学特批大三学生刘路硕博连读,为其专门制订培养方案,将其作为后备人才,进入侯振挺教授的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D. 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应用偏差的重要保证。
二、(9分,每小题3分)
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题9—11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www.21-cn-jy.com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liǔ)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
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戮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5.作者认为,“有关《诗经》的现有 ‘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和《左传》都没有提到“采诗”说,大、小雅中的讽刺之作应该不是“献诗”。
B.司马迁虽然说到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但没有提供证据。
C.《诗经》的作者是个大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D.朱东润先生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且理据充分。
6.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
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
C.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是为了说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年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造成的。
B.《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进《诗经》美丽的境界。
C.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殚精竭虑不胜疲惫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
D.不仅仅是《诗经》,古代诗歌由于史料很少,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了。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
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21·世纪*教育网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 http: / / www.21cnjy.com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节选自《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伐其功 伐:夸耀 B.争宠而心害其能 害:害怕
C.赵不内 内:通“纳”,接纳 D.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诋毁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高余冠之岌岌兮 B.虽放流,眷顾楚国/虽九死其犹未悔
C.是以见放/府吏见丁宁 D.娴于辞令/仕宦于台阁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前两段主要交代了屈原写作《离骚》的外因和内因,并对《离骚》的写作动机作了高度概括。
B.屈原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这些都表现在他的《离骚》当中,文如其人,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 【出处:21教育名师】
C.与屈原同列的上官大夫企图强取屈原草拟的宪令底稿,目的是要抢占屈原的功劳,在楚怀王面前与屈原争宠。21*cnjy*com
D.渔父所述种种,对屈原来说都是从正面烘托,目的是为了表现屈原的高尚志行和坚贞品德以及“美政”的政治理想。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28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4分)
天 下 分 争 所 谓 豪 杰 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 易 乱 为治 者 上 也 保 民 达 变 识 所 归 者 次 也 负 固 偷 安 流 毒 生 民 身 死 不 悔 斯 不 足 论 矣。(节选自《国初群雄事略》)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 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 卫风 氓》)
(2)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屈原《离骚》)
(4)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5)____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6) 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7)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8) 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五、(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黄河之水
赵丽宏
①“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的诗句并不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凭空杜撰。在黄河的上游,我看到了从蓝天和白云中流下来的黄河。那是一条碧波荡漾的大河,能看到水底下的卵石,看到在清澈的流水中嬉戏的小鱼。世界上的江河,原本都这样清澈。21教育网
②在西北的黄土高原,黄河变得浑 ( http: / / www.21cnjy.com )浊,浑浊得像一条泥浆河,像一条桀骜不驯的黄龙。面对这浊浪滚滚的黄河,我并没有觉得它受到了污染,我想,这是流水和高山大地亲热的结果,是天作之合,是自然。大自然在亿万年的运动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规律,我们没有理由责备自然。21·cn·jy·com
③在兰州,我站在那座有名的大铁桥上,俯 ( http: / / www.21cnjy.com )瞰在桥下奔流的滔滔黄河,河水打着漩涡,像万马咆哮,奔向它们向往的既定目标。就在我默默凝视黄河的时候,站在我身边的一个穿着时髦的女郎随手把一个可口可乐罐扔进了黄河。我吃了一惊,下意识地问:“你怎么能这样乱扔?”女郎朝我一笑,答道:“这么脏的河水,有什么关系。”那个红色的可乐罐在黄色浊浪中冒了几下,就不见了踪影。【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④在黄河边,每天有多少人把手中的废物随手扔进黄河?
⑤黄河流到甘肃临夏境内时,水势稍稍变得平缓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再往下游,就是刘家峡水库,水库大坝把汹涌的河水拦住了。在这里,我坐游船去看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黄水在船舷边翻卷,涛声惊心动魄,两岸峰峦千奇百怪,像无数奇妙的雕塑排列在岸边。这些雕塑,是黄河的杰作,是流水冲击山峦的结果。热情的船主用黄河鲤鱼招待我,在甲板上,我们吃鲤鱼肉,喝鲤鱼汤,当然还有酒和饮料。几个年轻的船员很豪爽,几乎能一口气喝完一瓶啤酒。喝完酒之后的动作使我吃惊:他们一甩手,就把酒瓶扔进了黄河。当然,那些装饮料的瓶瓶罐罐,也无一例外,通统被扔进了黄河。他们的动作,自然得就像随便撩一下头发搓一下手掌,这样的动作,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如果我大惊小怪地对他们的这种习惯表示惊愕,大概会被他们嗤笑。不过,我还是表示了我的看法。我喝完了一罐饮料,船员们把他们的瓶子扔进黄河时,我一直把空罐捏在手里。一个船员来收我的空罐时,我告诉他,我要把空罐带上岸去。船员惊奇地问我为什么。我说:“我不能污染黄河。”船员以为我说笑话,一边把手里的瓶子扔下船,一边哈哈大笑着走开了。  21*cnjy*com
⑥我看着手中的空铁罐,生不出一丝一毫幽默感。再看身边的黄河,只见黄浪滔滔,似乎所有一切都会被它们席卷而去,留不下任何痕迹。【来源:21cnj*y.co*m】
⑦看完炳灵寺石窟,坐一艘快艇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刘家峡大坝。快艇驶近库区时,河面越来越宽阔,水流越来越平缓,河水也由黄转绿,越来越清。进入库区后,只见天蓝水绿,风平浪静,快艇滑行在碧波粼粼的水面上,那条浊浪汹涌的黄河彻底消失了,河水变得像它的上游一般清澈。当水平线上出现刘家峡水电站巍峨的大坝时,我突然发现,绿色的水面上有一线黑色迎面而来,就像是天上的一大片乌云,罩住了碧绿的水面。这是什么?等快艇驶近,真相便大白了:原来,这正是人们一路往黄河中抛撒的污物,它们汇聚在这里,浮在水面上,黏稠乌黑,壅集着人间的污秽,散发着臭气。在这片乌云中,有空铁罐空酒瓶,还有那些永远也不会腐烂的塑料盒塑料袋……在它们的覆盖之下,任何流水都不再有清澈可言。我不知道,当这片乌云涌进水电站时,会出现怎样的景象。人类破坏自然,必定会遭到惩罚,此刻,这可怕的报应已经展现在我的眼前。
⑧面对黄河中这片乌云,我的心情沉重。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啊,你是中国人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大自然恩赐予我们的伟大杰作,而你的子孙竟把你当成了垃圾箱!惭愧!
1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从清澈的黄河起笔,从黄河水的变化和人们的行为两方面作了细致形象的描述,最后表达了作者面对聚集污秽、散发臭气的母亲河的沉重心情。
B.“他们的动作,自然得就像随便撩一下头发搓一下手”,作者运用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形象而生动地突出了人们的乱扔垃圾的行为已经成为了习惯。
C.开头两段分别写了黄河源头河水的壮阔清澈和黄河在黄土高原的自然浑浊,突出了黄河的自然状态,引出本文话题,与下文黄河被污染形成强烈对比。
D. 文章③—⑦段作者主要写了黄河由清澈变成浑黄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不重视环境保护,随便乱扔垃圾,而使黄河受到严重污染。
E.文章结尾卒章显志,表现了黄河的伟大,表达了作者对人们把黄河当成垃圾箱的惭愧之情,这样既照应了文章开头,又使文章具有首尾圆合的特点。
16.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黄河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 ___
17.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5分)
(1)船员惊奇地问我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似乎所有一切都会被它们席卷而去,留不下任何痕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
18. 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
六. 名著阅读(8分)
19.《家》中的主人公觉新遇事总是采取“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试举小说中的一个事件加以简要的阐述。(4分)【版权所有:21教育】
答:
20.《家》这部小说写了觉新、___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觉慧三兄弟:主人公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的典型,觉慧的大哥觉新养成了______②_ ______ 的性格,《家》还刻画了其他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如敢于以死抗争的纯洁的丫环___③___,温顺善良吞咽着旧礼教恶果的梅芬,善良厚道的瑞珏,专制家长___④____,败家子克荒淫的假道学冯乐山等。(4分,1空1分)
      六.语言运用(4分)
21. 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将下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句补充完整。
  江南文化与西北文化是特色迥异的两大体系。比之以人物,若江南文化是眉清目秀、伶牙俐齿的才女,西北文化则是粗犷豁达、驰骋沙场的武将;比之以季节,若江南文化是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西北文化则是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之以宋词,若江南文化是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文化则是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
22.根据下面几个句子,给“科技文献”下一个定义,可适当删减文字,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1.科技文献是一种物质实体。
2.它是通过将科技信息、知识记录在各种载体上所形成。
3、常用的记录手段包括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
4.常用的载体包括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
5.一些记录有科技信息和知识的网络资源也可以称之为科技文献。
答:
七.作文(60分)
22. 有人说:“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
  这句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呢?请联系自身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抄袭或套作。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