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古诗文默写精讲巧练
《愚公移山》
【要点存盘】
《愚公移山》(《列子》)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移山的目标,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愚公移山解决方法是: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4.愚公移山的方式是: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6.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句子是:“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7.愚公自信能移走山的理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8.《愚公移山》中智叟自作聪明劝愚公改变主意的句子是:(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9.智叟嘲笑愚公的理由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0.愚公评价智叟的观点是: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11.侧面看出愚公取得论辩胜利的是:(说明愚公驳倒智叟的一句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12.《愚公移山》中愚公用对比的方式批驳智叟的质疑,指出人力无穷,移山有望的句子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3.山被移走的最终原因是:帝感其诚。
14.《愚公移山》中描绘了愚公一家劳动场面的句子是: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5.《愚公移山》中写智叟嘲笑愚公愚昧的句子是: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16.《愚公移山》中写愚公斥责智叟的句子是: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17.在全面夺取小康社会建成胜利的过程中,面对各种困难,我们要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的信心与勇气。
18.《愚公移山》中用“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赞美持之以恒的移山精神。。
19.《愚公移山》中写智叟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的句子是: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0.《愚公移山》中写愚公移山具体的解决方法是: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文化常识】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精选习题】
一、情景默写
1.理解性默写填空。《愚公移山》
(1)愚公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山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面对的困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愚公解决土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愚公移山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接性默写填空。《愚公移山》
(1)惩山北之塞,__________________。
(2)吾与汝毕力平险,__________________,可乎?
(3)以君之力,__________________,如太行、王屋何?
(4)叩石垦壤,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汉之阴,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语句填写。
(1)愚公之所以决心平山,是因为:_______,______。
(2)愚公坚信山能被移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晋代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_”这一句而言的。
4.按要求填空。
(1)《愚公移山》的体裁是_____,出自《列子》,这则故事反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表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甘拜下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而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
(1)愚公移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智叟嘲讽愚公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愚公认为山可以移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愚公移山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课文原句填空。
(1)表明愚公移山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愚公移山运送土石路途遥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愚公认为移山定能成功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直接默写
7.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愚公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愚公移山的信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愚公移山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提示填空。
(1)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2)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愚公移山》中描写愚公移山情景的句子是“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在《赤壁》中强调天时重于人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文默写。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__________,__________。(《愚公移山》)
(4)在《浣溪沙》中,晏殊既惆怅于春光流逝的不可抗拒,又欣慰于美好事物的重现,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豫南、冀、陇断、魁、焉、诸、垦壤、箕、畚”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2.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何苦而不平冀之南无陇断焉
【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迂、豫、魁、箕畚、匮、冀、陇断”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河曲智叟亡以应
【解析】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匮”“孀”“龀”“亡”等字词的书写。
4.(1)寓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3)河曲智叟亡以应(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解析】试题分析:(1)(2)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3)(4)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迂”“豫”“叟”“反”等字词的书写。
5.(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3)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5)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根据要求默写文言句子的能力。此类题型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这一题型对考生有较高的要求,在注重知识迁移的同时,还要求考生能利用已知的知识进行联想,写出最准确的答案。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根据提示填空即可。注意“塞”不要写成“赛”,“陇”不要写成“拢”。
6.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解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此题要注意“惩”“塞”“入”“反”“匮”等字不要写错。
7.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解析】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豫、惩、匮、冀、陇、焉。
8.学诗谩有惊人句烽火连三月提携玉龙为君死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力。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重点字“谩、烽火、提携、垦壤、箕、畚、铜雀”的书写。
9.悠然见南山折戟沉沙铁未销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解析】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处注意“悠”“戟”“销”“反”等字词的书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