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古诗文默写精讲巧练
《陋室铭》《爱莲说》
【要点存盘】
(一)《陋室铭》(刘禹锡)
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7.读《陋室铭》,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中,我们明白即使身处简陋的环境中,也要保持自己高尚的品格。
8.“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出无妨有卧龙”与《陋室铭》中“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两句意思相近。
9.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先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10.刘禹锡《陋室铭》中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1.刘禹锡《陋室铭》中以淡雅之色展现盎然生机,表现作者的恬淡之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出居室主人交往人物博学儒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3.刘禹锡《陋室铭》中用类比方式,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就借“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清幽环境,道出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
15.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1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就借“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清幽环境,道出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
17.因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所以《陋室铭》的作者认为“陋室不陋”。
18.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如何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9.《陋室铭》写交往人物不凡,衬托屋主人才学高品德美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0.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语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援引古人古迹、古语自慰自勉,妙趣横生,意味深长。
21.《陋室铭》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2.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刘禹锡《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再次证明了这一道理。
23.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环境更美了,刘禹锡《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就印证了这一点。
(二)《爱莲说》(周敦颐)
1.周敦颐《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周敦颐《爱莲说》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 《爱莲说》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方面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 《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 《爱莲说》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语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9. 《爱莲说》中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0. 《爱莲说》中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1. 《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爱莲说》中借莲出于污浊之中却傲然挺立的形象,表达自己“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人生志趣。
13.陶渊明爱菊花,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爱莲说》中有一句话印证了这一点:晋聊渊明独爱菊。
14.《爱莲说》中分别从嗅觉、视觉角度写莲花气味芬芳、洁净挺立的句子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15.《爱莲说》中的两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赞美莲花洁身自爱、天真自然、不显媚态。
16.很多人常以“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为由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帮助他们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17《爱莲说》中与王昌龄诗云“一片冰心在玉壶”意思一致的两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8.《爱莲说》中借笔直洁净的莲花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容亵渎态度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9.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曾称赞《爱莲说》的作者“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我们也可以用《爱莲说》中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概括他的高洁品格。
20.《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爱莲说》一文中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年龄有关的文学常识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儿童2/3岁。
垂髫:指儿童3/4岁至8/9岁。
总角:指少儿8/9岁至13/14岁。
豆蔻:指女子13/14岁。
及笄:指女子年满15岁。
束发:指男子年满15岁。
弱冠:指男子20岁左右(加冠)。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始室:男子30岁。
半老徐娘:女子30岁
而立:指人30岁。
不惑:指人40岁。
知天命:指人50岁。
六九年:即54岁
花甲:指人60岁(耳顺)。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
还历寿:61岁的寿辰
古稀:指人70岁。
从心之年:70岁
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dié] :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米寿: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
耄耋:指人80/90岁。
鲐背:指九十岁。
上寿:90岁为上寿。
白寿: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期颐:指人100岁。
茶寿:指人108岁
双稀、双庆:140岁
【精选习题】
一、情景默写
1.(2021·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___,___”两句表明希望自己有机会竭尽所能,铲除奸邪势力。
(2)在初三毕业晚会上,有好友为即将到来的离别而泪眼婆娑,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两句勉励他收起眼泪,趁青春年少,奋发有为。
(3)《陋室铭》中“____,____”两句描写了陋室环境清幽、色调淡雅,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志趣。
2.读《陋室铭》,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
②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________
③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
④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
(2)《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周敦颐《爱莲说》一文中表意与之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最能体现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品格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________。
6.在课文《爱莲说》中找出一句骈句:________,________。
7.《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______。
8.理解课文《爱莲说》,填空。
(1)“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9.填空。
(1)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陋室”环境雅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按提示默写填空
(1)《爱莲说》以花喻人,托物言志。“________,________”表现莲花的纯洁质朴,喻君子的洁身自好;“________,________”呈现莲花的体态正直,喻君子的行为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莲花的端庄美好,喻君子的志洁行廉。
(2)全文主旨句是:________。
(3)语含讥讽,表现对世俗鄙夷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1.(2021春·七年级课时练习)名句默写填空。
(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援引古人古迹、古语自慰自勉,妙趣横生,意味深长。
(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莲说》中比喻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句子默写
12.(2021春·江苏镇江·七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将下面古诗文默写完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参考答案:
1.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解析】本题中的“陛、效、歧、苔”等字词容易写错。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解析】略
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宜、淤、濯、涟。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解析】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淤、染、濯、涟、植、亵、焉。
5.莲,花之君子者也
【解析】“莲,花之君子者也”意为:莲花是花里的君子。作者以君子来喻莲花,高度概括了莲花的志行高洁,仪态端庄的品性。所以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骈句的理解。骈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它要求文字的对偶,重视声韵的和谐。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因此,在《爱莲说》中,典型的骈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考查对文章句子的理解。《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思是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与题干中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及“不孤高自许”表达的意思一致,由此可知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会让自己也变好,接近坏人会让自己也变坏。《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思是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由此可知“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爱莲说》中,作者在最后一段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用“莲,花之君子者也”概括了莲的高贵品质。
9. (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解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题必须填写与所设情境相符合的名句。
(1)“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和它意思相近的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表达的意思相反的应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开头的两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主人交往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尤其还要注意不要写错别字,特别是以下几个词:淤泥、染、濯清涟、苔痕、鸿儒。
10.(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莲,花之君子者也(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解析】默写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淤、濯、涟、直、蔓、植、亵”等字词的书写。
1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葛、庐、陋、蔓、清、植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1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注意“陋、惟、苔、鸿、儒”的正确书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