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第二组6 冬阳·童年·骆驼队第一课时真香!太困了~~好听吗?给我留点儿!走近作者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作家。父母曾在日本经商,出生后不久回到台湾,但旋即又举家迁往北平居住,就读北京城南厂甸小学、春明女子中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与笔名何凡的作家夏承楹结婚,后来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以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发表)闻名。《城南旧事》是关于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六则小故事,曾改编成电影。自学字词 ⑴借助工具书给课文后面的生字注音。
毡( ) 卸( ) 咀( ) 嚼( ) 漠( )
寞( ) 袄( ) 袍( ) 傻( )
⑵给本课的生字组词。(要原创,不能抄袭原文。)
毡( ) 卸( ) 咀( ) 嚼( ) 漠( )
寞( ) 袄( ) 袍( ) 傻( )
⑶给本课生字找形近字。(与原字比较异同。)
毡—— 卸—— 咀—— 嚼—— 漠——
寞—— 袄—— 袍—— 傻——
⑷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
咀嚼 寂寞 侵犯 幼稚 情趣 清脆思考题1 ⑴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哪件事给作者印象最深?
⑵文章中通过几件事的叙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⑶文章不仅仅是写“我”和骆驼之间的乐趣,还写了“我”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请从文中找出这句话。第二课时思考题2 ⑴这部分共写了哪几件事情?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⑵这部分写的几件事中,哪件事使作者印象最深?你是怎么知道的?
⑶爸爸说,骆驼戴上铃铛是为了防止狼的侵犯,“我”说那是骆驼耐不住长途寂寞,增加行路情趣。你认为呢?谈谈你的看法。
⑷“我”问妈妈,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妈妈答不上来,你能答出来吗?不妨试试。
⑸“我”从骆驼的生活习性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请找出这句话读一读。
第三课时思考题3 ⑴为什么“我”在看骆驼咀嚼时“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⑵爸爸给“我”做了骆驼挂铃铛的解释后,“我”为什么要否认爸爸的说法而自己做出新的解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⑶妈妈反问道:“谁?”从这个简单的字可以看出妈妈当时怎样的心理?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拓展延伸1.说童年。
每个人都有自己金色的童年,童年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有着懵懵懂懂的聪明、永远不息的活力、强烈的欲望……
⑴请你将自己童年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说给同学听听。(同桌交流。)
⑵请你说一句有关赞颂童年的名言(或诗句)。
⑶请调动你的积累,说出一首歌唱童年的歌名。(如罗大佑的《童年》。)
2.写童年。
请将你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事写成一个片段,给同学看看。(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