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移动式划船机”在重庆市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学生创造发明一等奖。它改变了传统健身器材的局限性,如图所示是现场的操作演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操作划船机运动时,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下列物体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C.沿光滑斜坡滚动的小球 D.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3.金属球用细绳挂在车厢内,并相对于车静止,位置如图甲所示。下列选项中能导致球突然从如图甲位置变成如图乙位置的是( )
A.车向西起动 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车向西直线运动时减速 D.车向东直线运动时减速
4.如图,同一物体在拉力作用下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和斜面上匀速前进,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拉力、摩擦力分别为F1、f1 , 在斜面上受到的拉力、摩擦力分别为F2、f2, 则( )
A.F1>f1 , F2>f2 B.F1=f1 F2=f2
C.F1=f1 , F2>f2 D.F1=f1 , F2<f2
5.小华同学在科技馆观摩自行车走钢丝表演后回家做了一个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自行车对绳的压力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6.一个物体受到15N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时这对平衡力突然同时增大到30N,则物体 ( )
A.速度增大 B.按增大后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作变速运动 D.仍按原来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7.在做“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将木块A放置于水平木板B上,加载一个钩码,把一支测力计系在A上,如图所示.当向左拉动B时,测力计指针稳定.下列讨论中错误的是( )
A.此装置可研究滑动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B.A受B的摩擦力与测力计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A受到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4N,方向向左
D.若增大拉动B的速度,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
8.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2N 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 A、B 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地面对 B的摩擦力为 0
B.A和 B 之间摩擦力为0
C.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为 2N,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为 2N,方向水平向右
9.如图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到是( )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弹簧的弹力 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
10.如图所示,放在M、N两水平桌面上的P、Q两物体,分别在、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
A.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
B.P的速度一定大于Q的速度
C.P的质量一定大于Q的质量
D.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
11.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v1A.F甲F乙>F丙
C.F甲=F乙10.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体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该物体3~6秒内在做匀速运动
C.该物体0~3秒内速度为2米/秒
D.该物体在第5秒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4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7分)
13.(4分)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
A.轮胎上刻有花纹 B.车轮做成圆形 C.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D.脚踏板凹凸不平 E.刹车时用力捏闸 F.车轴处装有滚珠 G.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1)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 ;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 ;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 ;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而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 ;
(2) 用力踩动脚踏板使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朝________ (填“前”或“后”).
14.(2分)小谦投掷标枪,掷出手的标枪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标枪具有_____.标枪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后,最终要落到地面,是因为标枪受到_____的作用.
15.(2分)用大小为500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汽车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00N;假若正在行驶的汽车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汽车将会______________.
16.(4分)某工地的起重机吊装一个工件,该工件重。当起重机以匀速吊着工件上升时,起重机的钢绳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___;当起重机以速度匀速吊着工件下降时,钢绳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___。
17.(4分)如图16,两个重20N的相同的物体A、B叠放在一起,受到10N的水平推力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那么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将B取下与A并列,再让它们一起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B给A的作用力为______N。
图16 图17
18.(3分)如图17所示,水平传送带正将泸县产的优质大米从车间运送到粮仓,将重500 N的一袋大米静止放到传送带上,米袋先在传送带上滑动,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米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2倍.米袋在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________;米袋在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19.(3分)如图所示,物体重5N,一人用20N的力将它压在竖直墙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方向是______.
20.(3分)立定跳高可分解为下蹲、蹬伸和腾空三个过程.图为某运动员下蹲后在蹬伸过程中所受地面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据图可知,该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为_____N;他在_____(填“t1”“t2”或“t3”)时刻获得向上的最大速度.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21.(4分)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一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木箱没有动,请你在O点画出木箱所受力的示意图。
22.(4分)如图所示,一只重为100N的丹顶鹤正沿直线朝斜向上方向匀速飞翔,用O点表示丹顶鹤的重心,G表示丹顶鹤的重力,F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请画出该过程中丹顶鹤的受力情况。
23.(4分)如图所示,物块置于长木板上表面,两者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物块与木板始终保持相对静止。请在图中画出长木板对物块作用力的示意图(O点为力的作用点)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分)
24.(6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6)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想考虑如下的问题,如图,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 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______(选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5.(8分)如图所示,是小兰利用木块、滑轮和钩码等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
(1)为了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小兰先后设计了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四个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出她改进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其中在如图乙所示的方案中,当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拉力____________相等(选填“可能”或“一定”);
(2)如图丁所示是她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若卡片的重力对实验造成了影响,主要影响的是二力平衡条件中力的____________(选填“大小”或“方向”);
(3)实验中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____________,松手后观察____________(选填“释放瞬间”或“最终”)小卡片能否平衡;
(4)为了探究只有作用在同一直线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小兰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卡片__________平衡,小洋也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在相同的高度(如图戊所示),你认为能否用小洋的装置进行实验____________(两空均选填“能”或“不能”)。
22.(11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______运动。根据______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某同学开始拉木块时,水平拉力逐渐增大,但木块仍静止,木块所受的摩擦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木块被拉动,且越来越快,该同学读出某一时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他认为这是摩擦力的大小为2N,他操作中错误是______;
(3)在某次实验中正确拉动弹簧测力计,其指针位置如图丁,则物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1为______N;若使物块向右加速运动,则摩擦力f2______f1;(选填“>”“<”或“=”)
(4)分析图甲、乙可知,在______相同时,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5)有同学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关系:
实验设计如下,数据记录如下表。(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放置方式 木块对木板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①平放 10 4.0 4.0
②侧放 10 4.0 4.0
③切去一半后平放 5 2.0 2.0
比较______(填序号)实验数据,可得出正确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______;
(6)小丽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戊所示,发现效果更好,评估此改进方案的优点: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