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初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初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6-13 11:4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期末模拟测试精品试题
时间:60分钟 形式:闭卷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下表,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从“短命”的表象和本质来看,下列朝代与隋朝最相似的是
A.秦朝 B.西晋 C.西汉 D.唐朝
2.下列各项对隋朝的评价,准确的有
①是一个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朝代 ②是一个结束分裂、统一中国的王朝
③封建经济开始呈现繁荣局面 ④暴政导致其灭亡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常引用这句话警醒自己的原因是
A.唐太宗任贤纳谏 B.隋末农民起义的结果 C.隋朝灭亡的教训 D.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
4.以下史实与武则天有关的是
①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史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②统治期间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武状元 ③曾改国号为“周” ④发展生产,选拔贤才,国力增强21cnjy.com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地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物。”这种灌溉工具是www.21-cn-jy.com
A.耧车 B.秧马 C.筒车 D.曲辕犁
6.明经科考试中的“帖经”类似于今天语文考试中的
A.选择题 B.填空题 C.问答题 D.作文题
7.现在一些外国人仍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8.“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正是对右图古桥的真实写照,它是
A.玉带桥 B.赵州桥 C.泸定桥 D.卢沟桥
9.“三吏”“三别”是唐朝哪一位诗人的不朽篇章
A.杜甫 B.白居易 C.王维 D.李白
10.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A.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B.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建筑具有独特风格
11.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特点是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2.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下列事件与他们名字中的“靖”“康”有关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西夏的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13.下列农作物均是从国外引进的,其中属于北宋时引进的是
A.玉米 B.占城稻 C.马铃薯 D.花生
14.北宋东京城里的“瓦子”是
A.专供演出的“圈子” B.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C.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1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明朝
16.如果有人想了解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下列书籍你能介绍给他看的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17.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主权力采取的措施有
①设三省六部 ②设三司 ③设转运使管地方财政 ④设厂卫特务机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18.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
A.创立八旗制度 B.在中央设置内阁 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19.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分别是
A.辽东、临洮 B.山海关、嘉峪关 C.山海关、临洮 D.鸭绿江、嘉峪关
20.达到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二、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
21.581年,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同年南北重归统一。
错误: 订正:
22.继王羲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柳公权。
错误: 订正:
23.明太祖设立的专门侦缉官员言行的特务机构是东厂。
错误: 订正:
24.《农政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错误: 订正:
25.明朝时,徐渭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称。
错误: 订正:
三、辨析题(指出错误2分,说明理由3分,共5分)
26.在一次历史课堂上,老师提问道:“隋朝大运河,以哪些为中心?北至哪里?南至哪里?”,小明同学立即举手发言:“老师,我知道,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至余杭。”小明同学的回答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简要说明理由。【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错误:
理由:
四、材料解析题(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共25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节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元朝时候,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做出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畏兀尔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的一个新民族┅┅21·cn·jy·com
——节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清朝疆域图(右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朕”指的是谁?这一段话体现了他怎样的民族政策?请列举当时的一例史实说明。(3分)
(2)材料二中,元朝是哪一个民族建立的政权?“新民族”指的是哪一个民族?(2分)
(3)材料三中,清朝时,中央政府分别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新疆和西藏的管辖。(2分)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主题是什么?(2分)
(5)通过对以上材料的探究,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到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城市,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2·1·c·n·j·y
——节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节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路线(右图)
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www-2-1-cnjy-com
——节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1分)
(2)材料二中,宋朝政府设置什么机构来管理海外贸易?(1分)
(3)材料三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些地方?(2分)他能够实现远洋航行的最主要条件是什么?(2分)
(4)材料四中,乾隆帝为什么会认为“天朝特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与外夷互通有无”?(2分)基于这一认识,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2分)2-1-c-n-j-y
(5)通过对本题的探讨,你有何感受?(附加题,3分)
五、综合题(第29题10分,第30题10分,共20分):
29.
图一 戚继光 图二 郑成功 图三 雅克萨之战
??
⑴图一、图二中的两人都可以获得什么赞誉?(2分)请分别写出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
?⑵图三中雅克萨之战的作战双方是哪两国军队?(2分)结果如何?(2分)
?⑶通过上述人物事迹或历史事件,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30.自秦统一中国以来,我国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以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据此,请回答下列各题:21教育网
(1)我国封建统治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2分)
(2)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2分)
(3)为培养皇帝的忠实奴仆,明朝采取什么措施来选拔官吏?(2分)
(4)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的做法被称为什么?(2分)这一做法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2分)  21*cnjy*com
人教版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期末模拟测试精品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AACDC BABAC BCBBB BDDDC
二、21.同年 589年 22.柳公权 颜真卿 23.东厂 锦衣卫
24.《农政全书》 《天工开物》 25.徐渭 董其昌
三、26.错误: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2分)理由:隋朝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1分)并非以长安为中心,(1分)洛阳通过广通渠连接到长安。(1分)
28.(1)开放。(1分) (2)市舶司。(1分)
(3)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2分)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2分)
(4)我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2分)“闭关锁国”。(2分)后果:使中国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2分)【来源:21cnj*y.co*m】
(5)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国家才能强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其他言之有理即可,3分)【出处:21教育名师】
五、29.⑴民族英雄。(2分)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指挥“戚家军”,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寇;(1分)1661-1662年,郑成功率将士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分)
?⑵沙皇俄国与清政府(或大清帝国、中国)(2分),清军打败沙俄侵略军,中俄双方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不楚条约》(2分)【版权所有:21教育】
?⑶中国人民具有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2分)
30.(1)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分)
(2)秦始皇“焚书坑儒”;(1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
(3)八股取士。(2分)
(4)“文字狱”(2分)后果: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1分)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