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九下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一、基础巩固
1.1929年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它首先在哪里爆发( )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2.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影响到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了工业、农业、商
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这最能反应危机( )
A.波及范围特别广 B.持续时间比较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来势比较猛烈
3.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获胜演说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当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大恐怖”的危机来临时,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改变”表现为( )
A.建立法西斯专政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实行冷战政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4.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
5、“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在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材料中“战争”的领导者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杜鲁门
6. 在美国面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罗斯福曾经说:“为了永久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主义秩序的新运用。”由此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
A.用提高国家干预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
B.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的状况
C.用对外扩张来消除经济危机
D.在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7.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念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评价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动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人民生活”。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罗斯福新政使经济危机完全在美国消除
B.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C. 罗斯福新政改变了公众的生活状况,缓解了社会危机
D. 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框架内革除弊端的一次经济和社会变革
二、拓展延伸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43年美国失业率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人教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罗斯福政府针对这一失业率状况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 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法规,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国会要求企业按部门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的目的。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中期,有人在纽约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爱欢迎,他的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票数还远远落后于罗斯福。
——摘编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的原因。
(4)阅读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或启示?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人们陶醉于经济的繁荣,以为进入了千年盛世。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了。
【危机大爆发】
材料一 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指出1929年由美国开始的这场危机的特点。这场危机给资本主义各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新政脱危机】
材料二 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蔡跃蕾、张伟《史海回眸:罗斯福“新政”复兴美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三个R”的具体措施。结合新政的目的和结果谈谈你对罗斯福新政“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的理解。
【创新显活力】
材料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两个伟大人物进行了两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即列宁在苏俄采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3)有人认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属于成功的政策。你认为二者有何相似之处?
三、合作探究
经济大危机给美国乃至世界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德国日本因此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而美国则通过罗斯福新政的的实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从危机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罗斯福的“新政”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四、学习心得
学习了本课,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五、自主预习
请你自主学习《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思考问题。
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确立的标志和对外扩张的表现?
2.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和德国对外侵略扩张的表现?
3.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和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表现?
第四单元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一、基础巩固
1.C 2.A 3.B 4.C 5.C 6.D 7.A
二、拓展延伸
8.(1)状况:失业率急剧上升。措施: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2)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3)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带领美国逐渐走出了危机,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完善。
(4)制定经济政策要符合国情和实际;要重视经济规律;政府应当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调控。(言之有理即可)
9.(1)特点: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影响:经济危机导致工业产量下降、贸易额减少、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
(2)改革:国家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复兴:整顿金融体系、调整农业政策。救济:推行“以工代赈”、发展社会福利。理解:罗斯福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3)①二者都是在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推行的。②二者都发挥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③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调整生产。④都一定程度上使国家渡过了危机。
三、合作探究(略)
四、学习心得(略)
五、自主预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