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九下历史《第16课 冷战》
一、基础巩固
1.《走向全球主义》一书作者安布鲁斯指出,“尽管国家在全世界保持着优势地
位,但美国领导人在1945年夏对未来有三怕”,其中一“怕”是经济上的。
为此,美国在经济方面提出了( )
A.杜鲁门主义 B.铁幕演说
C.马歇尔计划 D.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2.《新全球史》指出:世界开始重建,而另一战争也开始了。曾经击败德国和日
本的联盟也解体了,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已
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它表明( )
A.联合国为美国所操控
B.马歇尔计划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C.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冷战形成对峙
D.柏林危机爆发
3.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 )
A.北约组织的建立、苏联解体
B.铁幕演说、华约组织的建立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
4.英国人约翰·M·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令人耳目一新。能够支持这个观点的主要史实是( )
A.“冷战”期间没有发生新的局部战争
B.“冷战”期间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C.“冷战”期间爆发“柏林危机”
D.“冷战”期间美国制订“星球大战计划”
5.1945年5月9日晚,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激情犹酣之时,美国驻苏联参赞乔
治·凯南发出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加横线的两个“战争”分别是指(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冷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战事、古巴导弹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星球大战计划”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战事、冷战
6.下列各项属于美苏争霸中美国所为的是( )
①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②出兵越南
③出兵阿富汗 ④成立“华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7.如果上网找关于“冷战”的资料,下列哪一人名适合作为搜索关键词( )
A.莎士比亚 B.罗斯福
C.西乡隆盛 D.艾森豪威尔
二、拓展延伸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仍然生活在敌对的“资本主义包围之中”,从长远来说,与资本主义持久和平共处是不可能的。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
材料二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与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饱经沧桑的城市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铁幕演说”
材料三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国会两院经过辩论后,分别于4月和5月通过关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法案,拨款4亿美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政府。“杜鲁门主义”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美国外交战略虽然有一系列不同的标签,但其总战略遵循杜鲁门主义的遏制战略。
——王芝《略论“杜鲁门主义”在战后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与作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苏联“与资本主义持久和平共处是不可
能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思考“铁幕演说”与冷战的关系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思考杜鲁门主义的影响是什么?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以后,推行了“重振国威”的全球战略,对苏采取强硬态度。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以此作为排挤苏联势力的主要手段。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苏从数量竞争转为质量和技术竞争。鉴于70年代苏联已经在战略核武器的数量方面赶上美国,美国打算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为此,里根于1983年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
——叶霖《里根主义对美国政策的影响及历史命运》
材料二 我非常理解您以及美国人民对于您所称为进攻性武器所感到的忧虑,这的确是一种可怕的武器。您和我都了解,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武器。为了尽快地消除这一危及和平事业的冲突,为了给渴望和平的各国人民以保证,苏联政府除了此前已下达的在武器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的命令外,现又下达新命令拆除您所称为进攻性的武器,并将它们包装运回苏联。
——赫鲁晓夫
材料三 如下图
——手太脏,方成作(1)结合所学知识,将三则材料按照时间顺序排序。
(2)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的具体表现。
(3)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三、合作探究
以表格形式,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自己动手总结美苏争霸的具体表现。通过总结,提高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四、学习心得
学习了本课,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五、自主预习
请你自主学习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思考问题。
1.欧洲国家联合的原因是什么?
2.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具体表现分别是什么?
3.你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五单元 第16课 冷战
一、基础巩固
1.C 2.C 3.C 4.B 5.D 6.A 7.D
二、拓展延伸
8.(1)美国认为它的制度和观念是最优越的,苏联认为美国是潜在的防御对象,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2)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9.(1)材料二、材料三、材料一
(2)美苏双方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3)人类社会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大国应该放弃争夺世界霸权,相互携手合作,维护世界的和平和稳定。
三、合作探究(略)
四、学习心得(略)
五、自主预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