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10 17:1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把绿豆芽种在花盆里,过几天后,小心观察绿豆芽的根,它会向那个方向生长?( )
A.向水分多的方向 B.向阳光多的方向 C.向温度高的方向
2.小明在研究完蚯蚓后,应该如何处理这些蚯蚓更为合适呢?( )
A.放回大自然 B.放入垃圾桶中 C.随丢掉
3.大雁每年都要迁徙,导致大雁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分的多少 B.温度的变化 C.空气的质量
4.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少量的水,这个实验设计( )。
A.科学 B.不科学 C.我不知道
5.某地大量捕捉青蛙,导致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食物链
6.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A.3 B.4 C.5
7.大马哈鱼洄游属于动物的( )行为。
A.夏眠 B.迁徙 C.冬眠
8.取一个盒子,如右图所示放入蚯蚓,盖好盖子,过几分钟后,会发现( )。
A.在土壤较干的地方蚯蚓多 B.在土壤较湿的地方蚯蚓多 C.两端的蚯蚓一样多
9.在做探究绿豆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选用两颗一样的绿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一样的容器里
B.一个容器里不加水,另一个容器里保持适量的水分
C.一个容器放在阳光下,另一个容器放在冰箱里
10.蚯蚓雨后要爬出土壤的原因是________。
A.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B.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C.蚯蚓喜欢潮湿的地方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1. 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______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______互相影响的。
12.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
13. 食物链都是从______开始到______结束。
1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_______的变化。
15. 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______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______。
16. 在一个湖泊中,象泥士、鱼、水草等这些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它们就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如果其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整个就会失去平衡。
17.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在野草、老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_________。
18. 研究“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保持相同的条件是___________。
19.为了保护一定区域内的生物不被人类影响,人类建立了___________。
20.(本题4分)阳光下的绿豆芽茎 _______(粗细、颜色),叶_______(颜色),黑暗中的绿豆芽茎_______(粗细、颜色)、叶_______(颜色)。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 食物网反映了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
22. 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玻璃皿里放3粒绿豆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
23. 香蕉树、松树、仙人掌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
24. 食物链中箭头代表“被谁吃”,箭头指向的是捕食者。( )
25. 青蛙冬眠是为了适应天气的变化。( )
四、实验题(共14分)
26.(8分)下表是“探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的实验记录单,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编号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记录
1 不加水,置温暖处 不发芽
2 加少量水,置温暖处 发芽
3 加过量水,置温暖处 不发芽
4 加少量水,置冰箱冷藏室 不发芽
(1)(2分)实验中,需要改变种子所处的环境,上表中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2分)分析1、2两组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若要研究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可以选择___________组和___________组。
(4)(1分)你认为3组没有发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分)如果2组也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某小组在探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明亮环境的实验中,记录了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蚯蚓数量如表:
环境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明亮/条 1 0 0
中间/条 2 2 0
黑暗/条 2 3 5
27.(2分)根据数据分析,发现多数蚯蚓爬到______处;本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
28.(2分)为得出较准确的结论,本实验最好( )。A.多做几次 B.只做一次
29.(2分)实验结束后,应将蚯蚓放回到湿润的土壤中。蚯蚓一旦离开这样的土壤,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这是因为(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五、连线题(共6分)
30.把植物与之相应的内容连起来。
香蕉 针叶 山地
仙人掌 阔叶 沙漠
松树 叶刺 雨林
六、简答题(共14分)
31.(4分)田野里有很多的生物,这些生物间存在着复杂的食物关系。请你写出其中的三条食物链。
32.(6分)实验设计: 研究问题:蚯蚓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还是干燥的生活环境?
(1)我的猜想:_________。
(2)要改变的条件:_________。
(3)不改变的条件:_________。
(4)试验方法:_________。
(5)我的发现_________。
(6)我的结论_________。
33.(4分)从本节课种子发芽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七、综合题(共24分)
(8分)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根据此图回答问题。
34.(2分)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共有( )种生物。
A.6 B.5 C.4
35.(2分)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青蛙,那么短期内出现的现象是( )
A.蜘蛛的数量保持不变 B.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C.蝗虫会大量繁殖
36.(2分)该食物网中的能量最终会流向( )。
A.食虫鸟 B.蛇 C.蜘蛛
37.(2分)食物网中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吃与被吃 B.互相竞争 C.互相利用
38.(8分)麻雀真的是“害鸟”吗?
麻雀是我们最常见的鸟类之一,它们总是成群结队的在房顶、树上、墙上、电线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而且如果你走到田里,通常会有成片的麻雀从中飞出。不可否认的是,麻雀确实会吃农作物的种子(粮食),但是,粮食绝对不是麻雀的主食。
麻雀一直以来被人视为“害鸟”的代表之一,原因有两个:一是成群的麻雀确实经常出入农作物的田里,而且它还是杂食性鸟类;二是固有的印象。麻雀是“害鸟”的固有印象是从20世纪中期开始的,它被划入了“四害”之中,与老鼠、蚊子和苍蝇同级别,而原因就是人们误认为它主要吃粮食,在缺衣少穿的那个年代,人的温饱都是问题,所以抢粮食吃自然就被人痛恨。据统计,在麻雀没有从“四害”除名之前,全国范围内捕杀的麻雀数量超过了10亿只。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麻雀大面积减少并没有让粮食增产,反而因为大多数昆虫缺少了天敌造成了严重的病虫害。因此,了解到真相之后,麻雀被列入了“三有名录”中。
(1)以上资料表明,麻雀作为生态系统的成员之一。如果是这个环节被破坏,那么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___________。
(2)造成麻雀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完资料,我认为现在麻雀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当成害鸟而除掉。
(4)麻雀的大面积减少并没有让粮食增产,反而造成严重的病虫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8分)学校科学小组在绿豆种子发芽后将绿豆苗移植到阳光充沛的花坛里进行继续培育,在同学们的松土、施肥、浇水等精心照料下,绿豆苗涨势喜人,但是过段时间大家看到绿豆苗的叶子上出现了许多小洞,用放大镜仔细看,原来是许多蚜虫在吃叶子,旁边还有一些草蛉虫的幼虫在吃蚜虫。
(1)同学们松土、施肥、浇水分别为绿豆苗生长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阳光充沛的花坛表示绿豆苗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除此之外绿豆苗的生长还需要___________。
(2)请写出这个花坛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条食物链中能量的来源是___________。
(3)这个花坛中的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B 4.B 5. 6.B 7.B 8.B 9.B 10.B
11. 自然 依赖
12. 空气 水 温度
13. 绿色植物 凶猛的肉食动物
14.环境
15. 多种生物 许多种生物
16. 生物 非生物
17. 生产者 消费者 野草
18. 水分 光照
19.自然保护区
20. 粗、淡绿色 深绿色 细、白色 黄色
21.× 22.√ 23.× 24.√ 25.√
26. 水分 温度 种子发芽必须有水 2 4 水太多,没有空气 种子坏了
27. 黑暗 对比
28.A
29.B
30.
31.草→兔→鹰;草→鼠→狐;草→鼠→蛇→鹰。
32. 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土壤的湿度 盒子、光线、蚯蚓、土质、温度、空气等 在长方形盒子的一端放干燥的泥土,另一端放潮湿的泥土,将蚯蚓放在中间,让它们选择,5分钟后看蚯蚓爬到哪儿去了 湿润环境中的蚯蚓要多 蚯蚓喜欢湿润的生活环境
33.种子发芽需要合适的温度、水等条件。
34.A
35.C
36.B
37.A
38. 平衡 人类的大量捕杀 不能 昆虫缺少了天敌,从而大量繁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39. 空气 矿物质 水分 阳光 适宜的温度 绿豆苗→蚜虫→草蛉虫的幼虫 绿豆苗 生态系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