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 单元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 单元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10 18: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 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新疆民居比江南民居墙厚,窗户小,原因是( )
A.建筑技术不同 B.新疆昼夜温差大,多风沙
C.新疆降水较多 D.民族风俗不同
2.2021年12月16日上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开幕,参加第二届互联网大会的代表在乌镇能看到的景观是( )
A. B.C. D.
3.下面所列旅游胜地中以水为主题,小巧玲珑,清秀典雅的旅游景点是( )
A.苏州园林 B.杭州西湖 C.西双版纳 D.桂林山水
4.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饮食习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方主食是馒头、饺子
B.青藏地区的人爱喝酥油茶
C.西北牧民爱吃手抓肉
D.南方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年糕
5.王明在直播中看到以下四省市彩车,他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
①是北京彩车,有世界自然遗产“天坛”造型②是山东彩车,有巍峨壮阔的“太行山”造型③是福建彩车,有“落地生根的榕树”造型④是安徽彩车,有“粉墙黛瓦的传统民居”造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电视剧《山海情》以宁夏永宁县闽宁镇的真实建设故事为背景,讲述了从1996年开始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宁夏和福建结成了帮扶对子,其中,一朵小蘑菇见证了两地持续20多年的“山海情”。
剧中来自福建的扶贫干部非常想念家乡的味道,请你为他们挑选一道福建的特色美食_____(单项选择)。
A. B.C. D.
7.下列地区与饮食习惯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山西------食醋 B.湖南------炖菜
C.东北------吃辣 D.新疆------米粉、年糕
8.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福字。以下四个福字将各省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了福字的设计中。它们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 )
A.秦、湘、黔、新 B.陕、川、贵、滇 C.京、渝、蜀、云 D.闽、蜀、渝、沪
9.我国北方房屋大多坐北朝南,墙体较厚,屋内以火炕代床,其主要原因是( )
A.降水较多 B.冬季气温低 C.降水较少 D.夏季气温较高
10.我国八大菜系中,以麻辣、鲜香、味厚著称的是(  )
A.苏菜 B.川菜 C.浙菜 D.徽菜
11.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文化遗产的是( )
A.敦煌石窟 B.九寨沟 C.故宫 D.丽江历史文化名城
蓝印花布于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位于濠河风景区,与“六桥”相得益彰。下图为蓝印花布博物馆及周边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2-13题
12.文化宫桥在蓝印花布博物馆(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13.蓝印花布能够在南通地区传承的有利条件是( )
①适宜棉花和蓝草的生长 ②地区纺织业发展兴盛
③历史文化保护意识较强 ④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沙县考察时说:“沙县小吃非常受欢迎……我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继续引领风骚!”历史上,随着北方中原人民多次南迁,沙县逐渐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汇集地。目前全国的沙县小吃门店超过8.8万家,带动了30多万人就业,并拓展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此,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沙县小吃非常受欢迎,是因为它( )
A.芸萃了南北饮食文化 B.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C.门店装修豪华上档次 D.是福建美食的典型代表
15.沙县打造“小吃”名片,有利于( )
①发展农业,实现食材全部自给自足②带动就业,促进食品加工业发展
③寻根追味,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④扩大影响,传播中华的饮食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徐霞客一生态在四方,“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被称为“千古奇人”。《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旅游日”。
据此完成下列16-18题。
16.徐霞客在考察了云南后,对这一带的地貌作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竟颖”。与之相对应的旅游资源是
A.滇池风光 B.西双版纳
C.丽江古城 D.石林景点
17.腾冲一带“架竹为巢,下畜牛豕”。这种建筑反映了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降水较多 B.干燥少雨 C.四季分明 D.长冬无夏
18.云南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大,民族众多,风俗各异,《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了当地少数民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和生活场景。下列属于该地区少数民族风俗的是
A.雪顿节 B.泼水节 C.那达慕大会 D.元宵节
粽子是用箬叶包裹糯米、馅料而成的传统美食。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盛行不丧,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习俗之一,随华人、华侨传播至世界各地。据此完成下面19-20小题。
19.下列图片与食粽习俗相关的是( )
A.贴对联 B.吃汤圆C.赛龙舟 D.吃月饼
20.从文化传播角度推断,食粽习俗最易传播到( )
A.东南亚 B.西亚 C.拉丁美洲 D.欧洲西部
二、解答题
21.读“中国铁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暑假期间,长春市中学生夏令营组织一次旅游活动,即到①北京故宫、②秦陵兵马俑、③泰山、④成都都江堰、⑤最大的商业中心上海、⑥昆明附近的滇池等地旅游,最后返回长春。
请你为他们设计一条便捷又经济的旅游路线,将浏览的序号填在下面横线上。
长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春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带领我们共同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的起点瑞金位于____省,途经东南丘陵、A____(地形区)、四川盆地等最终到达甘肃会宁,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2)当年红军长征路途艰辛,穿越众多山脉、河流,困难重重,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有____,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至少两点)。
(3)红军在陕北吴起镇胜利会师,当地的传统民居是____。
(4)结合革命老区的特色,当地政府决定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请简述其对当地的积极影响。(至少三点)
23.利用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材料: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
(1)图中中国传统民居主要分布的地形区是①____,②____,③____。地面最为平坦的是____(地形区)
(2)传统民居所在的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填序号),说明民居特点与其降水量少有何联系⑥ 。
(3)三种传统民居中,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⑦(填序号),说明民居特点如何适应当地气温特征 ⑧ 。
(4)乘坐运行在 ⑨ 铁路干线上的列车容易看到①民居,③民居可在 ⑩ 铁路干线沿线看到。
参考答案
1.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大,冬季冷,且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漠多,所以房屋墙厚、窗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隔热、保温、防风沙,江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冬季气温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所以其民居墙体薄,屋顶坡度较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是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B图所示的江南水乡景观,C图所示的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D图所示的是西亚和北非的民居。浙江省乌镇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以上旅游胜地中,以水为主题,小巧玲珑,清秀典雅的旅游景点是苏州园林,是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故选A。
4.刀削面和年糕应该是北方的特色食品,故选择答案D。
5.天坛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而不是自然遗产,排除①;太行山不在山东省,排除②。故选D。
6.蚵仔煎的原料是海蛎,福建临海,海产丰富,蚵仔煎是福建特产,A正确;福建位于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锅盔馍属于面制品,主要原料是小麦,小麦主要种植于北方地区,B错误;手抓羊肉是西北地区特产,福建位于南方地区,C错误;黄河鲤鱼是黄河流域特产,福建不在黄河流域,D错误。故选A。
7.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水中的钙含量多,人们喜欢食醋;湖南省气候较潮湿,人们喜欢吃辣,东北人喜欢吃炖菜,新疆以畜牧业为主,喜欢吃牛羊肉,故选A。
8.根据福字的特色结合区域特色可知,第一幅为北京福,融合了天安门、故宫和京剧等元素,彰显了北京的地位和文化特色,北京市简称京;第二幅是重庆福,有火锅、有城轨,都是重庆的特色,重庆市简称渝;第三幅为四川福,一只胖胖的国宝大熊猫捧着根竹子,旁边还有一棵竹子,寓意四川小伙伴,新的一年丰衣足食,越长越可爱,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第四幅为云南福,充满了民族风情,结合了云南当地的民族舞蹈和山水景色,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四个福字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京、渝、(川)蜀、云(滇),对应的选项是C,C正确。故选C。
9.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气候寒冷,所以北方房屋大多坐北朝南(接受更多的太阳光线),墙体较厚,屋内以火炕代床(有利于保暖),故选B。
10.我国八大菜系中以麻辣、鲜香、味厚著称的是川菜。川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国饮食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川菜讲究色、香、味、形,尤其在“味”上风格独特,川菜味浓油重,以酸、麻、辣脍炙人口,调味离不开三椒(辣椒、花椒、胡椒),以味型多样、变化精妙、用料之广、口味之厚为其主要特色。故选B。
11.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世界文化遗产全称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其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为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作出积极的贡献。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不属于文化遗产,B符合题意。敦煌石窟、故宫、丽江历史文化名城均属于文化遗产,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据蓝印花布博物馆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可知,图中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所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文化宫桥在蓝印花布博物馆西南方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南通地区的气候适宜,适合棉花和蓝草的生长,①正确;南通地区纺织业基础好,纺织业的发展兴盛有利于蓝印花布的传承,②正确;南通地区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较强,对于蓝印花布的传承也很有利,③正确;劳动力价格显著提升不利于蓝印花布的传承,会加大资金投入, 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根据材料“历史上,随着北方中原人民多次南迁,沙县逐渐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汇集地”可知,沙县小吃芸萃了南北饮食文化,所以深受世界各国人民欢迎,A正确;“沙县小吃”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是结果,不是原因,B错误;门店装修豪华上档次不是沙县小吃受欢迎的主要原因,C错误;福建美食的典型代表有佛跳墙、七星鱼丸等,沙县小吃受欢迎并不因为它是福建美食的典型代表。故选A。
15.沙县小吃芸萃了南北饮食文化,食材涵盖南北,各种食材生长所需的气候不同,所以沙县不可能实现食材全部自给自足,①错误;大力发展“小吃”能够带动一系列与之有关的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就业与食品加工业的发展,②正确;打造“小吃”名片,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使很多人慕名而来,从而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③正确;沙县小吃芸萃了中国南北饮食文化,打造“小吃”名片有利于扩大其影响,促进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播,④正确。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对应的选项是D,故选D。
16.云南省的旅游资源丰富,有滇池风光,西双版纳,丽江古城、石林景点,徐霞客的总结中峭峰离立指的是石林。D符合题意。
17.腾冲一带“架竹为巢”,说明建筑材料多为竹子,下畜牛豕说明下面潮湿,不适宜居住,所以当地降水较多;A符合题意。
18.雪顿节是藏族的风俗习惯,该民族位于青藏地区
泼水节傣族的风俗习惯,该民族位于云南地区;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该民族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汉族的元宵节,位于我国东部地区;
选B。
19.根据所学知识,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C项正确;贴对联是春节的习俗,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习俗,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习俗,排除ABD项;故选C项。
20.地缘距离越近,文化传播的难度越小,东南亚与我国距离最近,故食粽习俗最易传播到东南亚,A项正确;西亚、 拉丁美洲、 欧洲西部离中国距离较东南亚远,相比东南亚不易传播食粽习俗,排除BCD项;故选A项。
21.(1)走最便捷的路,将路线设计成环形,最佳的是长春→③泰山→⑤最大的商业中心上海→⑥昆明附近的滇池→④成都都江堰→②秦陵兵马俑→①北京故宫。长春-泰山-上海-昆明-成都-西安-北京-长春。
22.(1)由图可知,瑞金位于江西省,红军长征途经东南丘陵、A表示的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最后到达甘肃会宁。
(2)红军长征过程中,穿越众多山脉、河流、困难重重,可能遇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是途经山区、地形崎岖,途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起伏大,对地表侵蚀强,地势险峻,地壳不稳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
(3)吴起镇所在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且黄土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强,有利于建造具有冬暖夏凉特点的窑洞。
(4)结合革命老区的特色,可以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增加就业机会;发展生态旅游,加快脱贫致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3.(1)①表示窑洞,在黄土高原;②表示云南竹楼,在云贵高原;③表示蒙古包,在内蒙古高原。地面最为平坦的是内蒙古高原。
(2)传统民居所在的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③(蒙古包),蒙古包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以游牧业为主,蒙古包容易安装和搬迁。
(3)三种传统民居中,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②云南竹楼,当地是热带季风气候,依山的云南竹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下层关牲口或用来堆放杂物,上层通风、干燥、防潮,适应当地的是居室;适应当地的湿热、闷热的气温特征。
(4)陇海线从连云港到兰州,穿越黄土高原,容易看到①表示黄土高原的窑洞;包头到兰州的包兰铁路沿线可以看到③蒙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