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1 08:3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测试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踩成(chǎi) 白桦(huà) 蘸着(zhàn) 簇新(zù)
B.隐匿(ni) 蜗行(wō) 淤滩(yū) 驳船(bó)
C.虔信(qián) 胚芽(pī) 深邃(sui) 装饰(shi)
D.栖息(qī) 颤抖(chàn) 骸骨(hái) 蓬蒿(gāo)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疲惫 装饰 搏大 绯红 B.干瘪 寂莫 海鸥 簇新
c.淤滩 谎言 隽永 喷薄 D.烽烟 飞窜 悲哀 笑蜗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小王的男中音和老张的手风琴的伴奏相得益彰,极富艺术感染力。
B.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说他们两人间不容发。
C.几个少先队员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给抱小孩的阿姨让座。
D.这件事发生得非常蹊跷,他决心要把真实情况弄个水落石出。
4.下面的诗句、作者、诗的题目搭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芦荻——《风雨吟》
B.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C.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戴望舒——《断章》
D.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卞之琳——《租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5.下面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2分)( )
A.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B.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C.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D.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卞之琳,现当代诗人、翻译家,新月派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鱼目集》《雕虫纪历》等。
B.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著名女诗人,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等。
C.戴望舒,生于浙江杭州,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抗日战争时期,因宣传革命,被日军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著名诗篇。
D.高尔基,苏联作家,代表作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海燕》原题为《海燕之歌》,是其短篇小说“幻想曲”《夏天的旋律》的开头部分。
7. 名著阅读(4分)
次日起马,范进独自送在三十里之外,轿前打恭。周学道又叫到跟前,说道:“‘龙头属老成。’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发达。我复命之后,在京专候。”
(1)此文段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本回目主要写了两人科举高中,一人是范进,另一人是 。
(2)吴敬梓在创作本书时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 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批判。书中还通过描写少数淡泊名利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 的追求。阅读此类作品要注意体会批判精神,欣赏 笔法。
8.默写。(5分)
(1)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 、你的 、你的
(2)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3)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4)投身革命即为家, .
(5)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
9.仔细观察下面的这幅漫画,回答问题(8分)
(1),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2).请你就漫画中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给家长提一条合理的建议。(5分)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阅读《海燕》节选完成后面的问题。(12分)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0.请你概括选文所描绘的画面。(2分)
11·找出选文中描写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
12.在选文第5段中,"大海"最终战胜了"闪电",这样写有什么深刻的含义?(2分)
13.谈谈你对文章结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11分)
呵,母亲
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14.这首诗第一节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3分)
15.诗人为什么说原来“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而现在“戴着荆冠”却“不敢呻吟”?(4分)
16.诗人用“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比喻自己对母亲的怀念,这样写有什么深意?(4分)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小偷、车夫和老头
萧红
①木柈车在石路上发着隆隆的重响。出了木柈场,这满车的木柈使老马拉得吃力了!但不能满足我,大木柈堆对于这一车木柈,真象在牛背上拔了一根毛,我好象嫌这柈子太少。
②“ ……十块八块木柈也能丢。”
③我被车夫提醒了!觉得一块木柈也不该丢,木柈对我才恢复了它的重要性。小偷眼睛发着光又来抢时,车夫在招呼我们:“来了啊!又来啦!”
④郎华招呼一声,那竖着头发的人跑了!
⑤“这些东西顶没有脸,拉两块就得啦吧!贪多不厌,把这一车都送给你好不好?……”打着鞭子的车夫,反复地在说那个小偷的坏话,说他贪多不厌。
⑥在院心把木柈一块块推下车来,那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把车钱给了他,他才说:“先生,这两块给我吧!拉家去好烘火,孩子小,屋子又冷。”
⑦“好吧!你拉走吧!”我看一看那是五块顶大的他留在车上。
⑧这时候他又弯下腰,去弄一些碎的,把一些木皮扬上车去,而后拉起马来走了。
⑨只要有木柈车进院,铁门栏外就有人向院里看着问:“柈子拉(锯)不拉?”
⑩那些人带着锯,有两个老头也扒着门扇。
这些柈子就讲妥归两个老头来锯,老头有了工作在眼前,才对那个伙伴说:“吃点么?”
我去买给他们面包吃。
柈子拉完又送到柈子房去。整个下午我不能安定下来,好象我从未见过木柈,木柈给我这样的大欢喜,使我坐也坐不定,一会跑出去看看。最后老头子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的了!这时候,我给他们工钱。
我先用碎木皮来烘着火。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气。没有点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
我又到窗外去拾木皮,我吃惊了!老头子的斧子和锯都背好在肩上,另一个背着架柈子的 木架,可是他们还没有走。这许多的时候,为什么不走呢?
“太太,多给了钱啦?”
“怎么多给的!不多,七角五分不是吗?”
“太太,吃面包钱没有扣去!”那几角工钱,老头子并没放入衣袋,仍 在他的手上,他借着离得很远的门灯在考察钱数。
我说:“吃面包不要钱,拿着走吧!”
“谢谢,太太。”感恩似的,他们转过身走去了,觉得吃面包是我的恩情。
我愧得立刻心上烧起来,望着那两个背影停了好久,羞恨的眼泪就要流出来。已经是祖父的年纪了,吃块面包还要感恩吗?
【注】该篇创作于一九三五年三月至五月间,之前萧红从封建地主家庭出走,在哈尔滨过着饥寒交迫、漂泊无定的生活。柈:bàn,大块木柴。
17读完文章,如果请你用批注的方法来写阅读本文的感受,你觉得下面哪句更恰当?为什么? (2分)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8.下面的句子和词语分别是从原文第②段和第 段中摘录出来的,结合上下文仔细推敲,从下面选择合适的句子或词语填在文章相应的空白处,并说出理由。
①原文第②段空白处: (2分)
A.“丢了两块茎木柈!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
B.“丢了两块茎木柈?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
②原文第 段空白处: (2分)
A.攥 B.拿 C.呈
19.文章描写非常简洁,但第 段画横线的句子描写却很细腻,请赏析其表达效果。(3分)
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气。没有点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
20.萧红在文章结尾处写到了“愧”,从她的“愧”中你读到了什么?(3分)
21.作品标题为“小偷、车夫和老头”,语言简洁却意蕴丰富,请说说标题的巧妙之处。(3分)
22.萧红去世后,诗人戴望舒作了一首悼亡诗《萧红墓畔口占》,一诗中写道:“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如果有一天你站在史铁生或杨绛的墓前,你会选择送什么花?结合作者的生平或作品简要陈述理由。(3分)
三、写作(5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发挥想象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记叙文。
听说省博物馆展出了一艘从海底打捞出来的古沉船我和妈妈前往参观。一进展厅这艘传说中的古沉船就映入我的眼帘,我驻足凝望思绪飞扬心也随船起航穿越时空回到了几百年前如梦境般经历了一场奇幻之旅。这段旅程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妈妈的催促下我离开了。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