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七章 了解地区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1.运用地图,认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与地理位置特点。
2.学会在极地俯视图中辨别极地的方向。(难点)
3.知道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并分析其形成原因。(重点)
4.(2022版新课标)根据南极、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
性,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重点)
教学目标
思维导图
认真阅读课本P60~67,完成下列各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一、冰雪世界、独特的野生动物
1.范围
(1)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 、
大陆和 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2)南极地区:大部分位于 (填重要纬线)以南,包括
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 洋、
洋和 洋的一部分。
南印度
南大西
南太平
南极
南极圈
北美
亚欧
北冰洋
知识梳理
2.位置
(1)北极地区
①纬度位置:纬度最 、跨经度最 ,最北的地区。
②海陆位置:“一洋三洲”——以 洋为主,包括
洲、 洲和 洲的北部。
亚
欧
北美
北冰
广
高
(2)南极地区
①纬度位置: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最 的地区。
②海陆位置:“一洲三洋”——以 洲为主,包括
洋、 洋和 洋的南部。
太平
大西
印度
南极
南
3.气候特征:极地 ,多 ,降水 。(南极地区被誉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
4.地形
南极地区:南极洲平均海拔2 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
的一个洲。南极大陆被誉为“冰雪高原”。
最高
稀少
狂风
酷寒
5.资源(三大资源)
(1)矿产资源:南极洲 资源储量丰富,还有丰富的铁矿、石油和天然气。
(2)淡水资源:地球上68%的淡水以 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3)生物资源: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
企鹅
北极熊
冰雪
煤炭
6.居民
(1)北极地区:原住居民主要是 人和 人。
(2)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拉普
因纽特
2.极地定向(先定南北,后定东西)
(1)昆仑站位于南极点的 方向。
(2)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 方向。
西北
1.中国科考站
(1)北极地区:黄河站。
(2)南极地区: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罗斯海新站(在建)。
正北
图7-5-1
二、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图7-5-2
近几年“极地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图7-5-2为“北极地区略图”。读图,完成1~3题。
冰雪世界
1.北极地区旅游通常选择北冰洋周围的陆地为起点,图中经线a所穿越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北美洲
2.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是( )
A.泰山站 B.黄河站 C.长城站 D.中山站
3.北极点附近常年覆盖坚厚冰层的原因是( )
A.纬度高、严寒 B.海拔高、缺氧
C.淡水资源丰富 D.年降雨量丰富
A
B
A
4.图片甲和图片乙中的动物分别是( )
A.鸭嘴兽 袋鼠 B.鸵鸟 野骆驼
C.天鹅 大熊猫 D.企鹅 北极熊
图7-5-3
D
读图7-5-3,完成4~6题。
独特的野生动物
5.这两种动物主要栖息地为( )
A.寒冷的高山地区 B.干燥的沙漠地区
C.酷寒的高纬地区 D.湿润的沼泽地区
6.近几十年来,图示两种动物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威胁,主要是因为( )
A.人类活动占用栖息地 B.大型天敌越来越多
C.海洋鱼类资源锐减 D.两极地区冰川融化
D
C
图7-5-4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罗斯海新站预计于2022年建成。读“南极地区略图”(图7-5-4),完成7~9题。
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7.罗斯海新站位于(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北寒带 D.南寒带
8.在南极地区修建罗斯海新站将会遇到的困难是( )
①酷寒 ②烈风 ③干燥 ④多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D
9.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特征及其原因的搭配,正确的是( )
A.淡水宝库——降水丰富、河湖众多
B.白色荒漠——沙漠面积广大
C.冰雪高原——冰川覆盖、海拔高
D.科研宝地——企鹅、北极熊等独特生物多
C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据报道,2022年3月15日,南极地区面积约1 200千米2的康格冰架发生崩解,这是历史上首次有这么大的冰块坍塌。
图7-5-5
材料二:“南极地区略图”(图7-5-5)。
(1)康格冰架位于泰山站的 方向,濒临 洋。
(2)图中的五个科考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位于 (填“东”或“西”)半球。
(3)我国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试分析其原因。
此时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白昼时间长,便于建站工作的开展。
西
长城站
印度
东北
(4)南极地区冰川正在加速融化,该现象可能导致的危害有哪些
南极地区冰川加速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频发;生态环境恶化;极地地区的动物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