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理解内涵(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理解内涵(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0 18:3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说专题训练------分析内涵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布姆的春天
格尼
过红绿灯时,央金一眼看见布姆。康定城小,时常拥挤着游客,那也容易撞见熟人。自从饭局上朋友带来布姆,数不清路上遇见她多少次。布姆身宽体胖,偏偏头小,央金总是一眼看见她那扎着高马尾的小脑袋。原本,央金没来由地喜欢布姆灵巧机智的小脑袋,每次相遇总轻轻敲她额头,结伴而走时总顺势挽着布姆的胳膊,布姆便将小脑袋靠在央金肩上,有时还够着啄一下央金。可是,自从她管央金借钱以后,央金有点烦她。
钱是两年前借的,两年了,布姆还没想起。布姆是去学校接孩子。她没去大路,走的步游道,左边靠山,右边是折多河。
“要不是娃娃明天考试,我们又去喝一台。”布姆说。
“现在钱真不禁用,物价涨太凶,我们两个喝一台要几百块。钱还是省着花吧!”央金忽然说出这话,像做了亏心事,脸自顾红了,就偏头看树丛。“哦哟,好多鸟。”
有心人在山脚的石墙投放了麦粒、米饭、玉米饼之类的食物,树丛中的乌前来啄食。有几只画眉在一起吃玉米饼,一只麻雀挤过来,插空啄一口,但画眉们紧紧围着,很少有空隙。有只大点的画眉不时啄一口返身给麻雀。央金惊呼:“啊,好有爱哦。”布姆呆呆盯着那只麻雀。
“它为啥非要去当讨口子吃人家的,这边这么多吃的。”央金捡起另一个玉米饼扔给麻雀,麻雀飞走了,又飞回来,还挤在画眉那,时不时蹭一下大画眉的尾巴。
布姆没说什么,默默朝前走。央金以为布姆听明白了关于钱的事,这时该趁热打铁。央金追上布姆,用力咳了咳。
布姆挽起央金胳膊,小脑袋靠过来。“阿姐,我的好阿姐,爱死你了。”央金要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我们两个太有缘了,出来就碰到,出来就碰到,真不晓得老天咋安排的,我们前世肯定是亲姊妹。你不晓得,我本来该晚一小时出门,结果阿妈想喝酥油茶,家里没有酥油了,我想买了酥油再接娃娃。其实买酥油也耽搁不了多久,原来就是为了遇见阿姐啊。嗯哼,我的亲阿姐。阿姐,接孩子还早,我们结伴逛会儿吧!”布姆歪头在央金脸上啄了一口。
央金心里直叫苦,这还怎么说出口。
她们来到溜溜城。央金走累了,真想歌歇脚,就坐在长椅上。溜溜城有许多长椅,两个硕大的金色转经筒,央金坐在靠近转经筒的长椅上。布姆在椅子上坐了坐,就去转经了。央金想,跑,往哪跑,今天跑不脱的,一会儿直接朝你要。
叮——叮——央金有些疲乏。朦胧中,那些脚一直转啊转啊,没个头尾。又看见什么东西发着光,润润的,不刺眼,却一直在眼前发亮。央金揉揉眼,发现是转经筒的木质扶盘,每个转经的人挨扶过的地方。它的光亮让眼睛极为舒适。是人们心中的念想通过手掌,变成热,变成汗,变成茧,让那光亮持久润泽。央金也想发个念注入扶盘,就走进转经队伍。可是,发什么念呢,转了几圈也没想起该起什么念,反倒有些眩晕。在康定生活了几十年,央金第一次认真转经。一阵冷风吹来,央金还在想究竟起什么念,奇怪,真正转经,脑子怎么忽然一片空白。就又回到长椅坐下。
一位阿爷在央金旁边坐下来,脱下厚外套,自言自语说抽支烟好转经。又一辆送外卖的摩托停在奶茶店门口,央金看见穿长衫的人也在那。老康定人都知道他是乞丐,从小到老行乞,央金曾给过他两次,第三次拒绝了,谁都知道他比工薪族有钱,与时俱进,他不再拿盘子碗装钱,脖子上扶着二维码。送外卖的小伙子在扫二维码,央金对阿爷说:“老讨口子又在骗人了,他是假穷。”
阿爷说:“不要紧,慈悲心不管他是真的假的,他在要,就是需要。”“他没完没了,没个完的。”“慈悲心哪有完的呢?”阿爷笑着说。
央金一愣,类似的话早听阿爸阿妈说过,什么时候忘记又是什么时候改变了呢。“他在要,就是需要。”“慈悲心哪有完的呢?”身边的阿爷去转经了。央金回头,看见四方形墙边的长椅上坐着刚刚转经的人,他们的脚终于停下了,可是手里的念珠没停。央金想,是啊,慈悲是没有终点的,哪怕脚步停下,手里的念珠还在转。
央金快步走进转经队伍,双眼微闭,一圈,两圈,三图。突然,耳边响起布姆的声音:“阿姐,我要接孩子了。”
央金又转了三圈才走出转经队伍,不紧不慢到布姆跟前。“急啥,今天是个好日子,好日子哪是急出来的。”“我必须走了,娃娃肯定等起了。”
布姆走出十几米,央金喊:“等下,等下!”
央金疾步追去,按住布姆的小脑袋,弓起食指在她额头敲了一下。布姆发着愣。央金转身要走,布姆拉住她。
“阿姐,你晓得那只麻雀为啥自己有吃的非要当讨口子吗?它缺爱,我就是那只麻雀。谢谢阿姐,我的亲阿姐。”布姆转身走时又在央金脸颊啄了一口。
央金想起布姆没有兄弟姊妹,五岁时阿妈生病去世,七岁时阿爸出了车祸,吃百家饭长大,直到结婚才有喊阿爸阿妈的机会。央金摸着热辣辣的脸颊,被摸过的地方湿漉漉的,像有泉水从哪冒出来。
(有删改)
1.麻雀和画眉鸟抢食吃的画面,在小说中有什么内涵,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画狼
袁炳发
那天金铭还没起床,便接到林场发小的电话,说是他们在清林的时候,抓到一头狼崽。
发小对金铭说,你不一直想画狼吗?这只狼崽子就送给你当画模吧!
金铭听此消息,连饭也没吃赶紧驱车前往林场。
林场坐落在山脉的下梢儿,在两片人工林的夹持中,一条公路逶迤通过直指林场的场部。深秋的天空十分清澈,和陆地上刚刚晕染阳光的老黄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看起来既温馨又不失厚重,同时也给人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渴望。
还没等金铭下车,发小就已经拎着一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子等在路边。金铭谢过发小,简单地询问一下,便在林场的居民区住下了。
这是一头只有不到五十厘米长的未成年公狼,所有的雄性特征已经很明显,虽然四肢捆缚着绳索,可是依然狺狺地发出类似于狗的疲惫而又绝望的叫声。当它和金铭对峙的一瞬间,目光极其凶恶,金铭仿佛感受到了来自大山深处成年公狼对自己的生命威胁,但金铭还是有些可怜它甚至是心疼它。
据发小说,狼崽的母亲因为袭击清林工人而当场被打死了,这头狼崽已经成为孤儿。也就是说,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在未知的生命中要经历多少磨难,它显然一无所知。金铭在和它对视的时候,忽然想起了自己一生颠沛流离的遭遇,竟然不知不觉地流出了眼泪。
金铭是那种草班出身的画家,在美术界风雨兼程二十年,应该说在当地算是腕儿级的画家了。几次举办画展,电视台跟踪报道,为他赢得了很多微友粉丝的热捧。可他知道这些都是虚假的,都是镜花水月的自我安慰,要想得到国家级一些大咖的认可,必须要有极富个性、极具思想内涵的美术作品。这时候他想到了画狼。他认为一个优秀的画家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绘画域场,像徐悲鸿画马、齐白石画虾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根植于画家灵魂深处、涂鸦在纸上的神秘符号。
狼这种动物聪明智慧,具有很强的爆发力,而且无论在怎样的险恶环境下都能求得生存,金铭觉得这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个性写实。可遗憾的是,他虽然在林区生活过,多次见到过狼,可对狼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他需要生活,需要对狼的进一步认识。在这样渴望一举成名的大背景下,金铭只有感动。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带来的新鲜兔子肉剁碎了,装在瓷盆里,然后倒上酱油,端到狼崽的跟前。
狼崽叫着,声音特别的凄厉。金铭终于不忍,把捆缚狼崽前腿的绳索解开了。
狼崽看着金铭甩了几下前爪,似乎在示好,又似乎是挑战。金铭抓住这一瞬间立即开始素描。
吃完兔肉的狼崽忽然扬起前爪抓向金铭,金铭躲避不及,手腕子上立即留下两道血红的印子。金铭有些生气地举起巴掌,可当巴掌举到半空又缓缓地落下了。
此时,狼崽的目光居然有了温情,那种无所归依的神态就像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看着十分的可怜。金铭顾不得疼痛,立即举起手机把这幅画面收藏起来。
接下来,金铭和狼崽朝夕相处,手上的抓伤一茬接着一茬,它明明知道金铭对它没有恶意,可就是不能接受金铭。
金铭为了和狼崽增进感情,除了在饮食上特别用心,舍得花钱,晚上便让狼崽睡在他的床头,而且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海绵垫子。
金铭把自己画狼的作品发到公众号平台上,引发了无数微友的热议和好评,都说他画的狼形态很逼真。
一天早晨金铭正在睡觉,迷迷糊糊地忽然感觉自己的脸上似有虫子在蠕动,他立即睁开眼睛,发现狼崽正在床头,伸出血红的舌头舔舐他的面颊。
金铭吓得一骨碌爬起来,这时候狼崽的两条后腿立起来,一双前爪接连向下弯曲,不断地向金铭作揖。
金铭真的被感动了,他一下子蹿到地上双手使劲儿地环住狼头,他觉得有一股温热的情愫在内心涌动,这时候的狼崽温顺得像个孩子一样依附在画家胸前,整体的画面既亲切和谐,又有那么一点儿荒诞。
狼和人的心灵应该是相通的。金铭忽然有所感悟,终于找到了画狼的秘密符号。
狼崽好像已经理解画家的需要,在金铭新一轮的绘画中故意摆出各种神态迥异的姿势让金铭选择,金铭在感动中,多次停笔去抚摸狼崽,和它作肢体上的交流。
两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一张浸润着画家智慧和心血的《百狼图》栩栩如生地摆在画家的画案上。金铭激动不已,觉得自己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可他接连报名参加了两次全国性的大型赛事,《百狼图》都落选了。
金铭百思不得其解。
业内一位大咖在评论金铭的画作时,毫不客气地说:金铭画的狼不像狼,倒像是一条狗。
(摘自《北京文学》,2021年第7期)
2.如何理解文中“狼和人的心灵应该是相通的”这句话的内涵?请结合文章结尾处金铭的《百狼图》落选进行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情未了
石钟山
自从有了狗的陪护,老人便给狗起名叫手,狗不仅成为他的另一只手,也是他生活的伴儿。
一位老人,一条狗,住在山上。日子似乎仍然如前,但其实却不同了。他已经没有力气去山林里转悠了,更多的时候是立在家门前的空地上,浑浊的目光望向屋后的山林。山林依旧,在风的吹拂下,很繁盛的样子。呆呆地望上一会儿,他收了目光去望那片墓地,似乎就看见了她们,她们仍然是那么年轻,活蹦乱跳地出现在他的眼前。他慢慢地移动着脚步,向墓地挪去。
五十年了,每天如此,去看她们,在她们中间坐一坐,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他扶着她们的墓碑,依次地停一停站一站,想起当年参加担架队时的情景,那会儿他才二十岁,浑身有使不完的劲。阳光正好,暖暖地晒在他的身上,他在她们面前坐下,又想起了当年设在他家的战地医院,篱笆墙上晒满了洗过的绷带和纱布。张小草、苏婉婉、马花花……她们奔跑着,忙碌着,接过一个又一个运下来的伤员,快速处理他们的伤口。不知何时,他也成了伤员,躺在担架上……
每天早晨,手的脖子上都吊着篮子去山下的小胡超市,为他“买”回一天的吃食。吃食就在篮子里放着,连同小胡找回的零钱。他伸手在手的头上拍了拍,手受到了鼓励,伸出舌头在他手上舔几下。
镇政府民政助理小李来了,他招呼小李坐下,手从门里叼出一只小凳放在小李身旁。小李就笑着说:“老前辈,手真通人性。”小李坐下探过头又说:“老前辈,前几天镇领导又开会研究了,觉得还是让您下山住合适。养老院有人伺候您,吃的穿的用的都不用您操心。”
他不看小李,摇了摇头。好多次了,小李、小李的前任、镇领导都劝他下山,但他哪也不想去。五十年前,他退伍回来,不留大城市,只求回到二龙山做一个护林员,就是只想守着她们——他的战友、亲人。那场伏击战后,是他亲手掩埋的她们。
他知道属于自己的日子不多了。第二天他打发手下山时,在字条上给小胡捎了句话请小胡上山一趟。
这么多年,他很少和人打交道,除了镇领导,主要就是开超市的小胡了,小胡称他“老革命”。他从怀里掏出一摞报纸包裹的钱,这是他这么多年的退休金,还有政府给他的伤残军人补贴,除了按月交的党费和日常开销,其他的都在这里了。他把钱递给小胡,说:“你拿着,我有话说。”
看着小胡犹豫着把钱接了,他才说:“我要不在了,求你两件事。一是帮我照看手,它听话懂事,这几年,多亏它陪我。”
小胡点头,望了眼静立在一旁的手道:“老革命,您放心,手我一定会收留,您平时怎么待它的,我一定能做到。”
他把目光投向她们的墓地,说:“另外,我这三间房子十几年前修过了,不值几个钱,有房子在就是个家,你帮我照看着,抽空打扫一下,让她们累了也有个歇脚的去处。”
小胡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看见了那片墓地,转过头来时,就语塞了。望着他,小胡突然明白,老革命这么多年守在这里不下山的理由。自己年轻,没亲眼见证过那次伏击战,但伏击战的故事常听老辈人讲,生在二龙山脚下的人,没人不知道那场战斗以及长眠在山上的烈士。
小胡把钱塞回他怀里,直起身道:“老革命,这两条我都依您,也保证做好,可这钱我不能收。等您真的百年了,我给您送终。”他摇摇头:“政府会给我送终。”小胡眼里有了泪水,别过头去抹了一把。
不久的一天早晨,他仍像往常一样,从床上下来挪到门口。太阳出来了,照在他的身上。手把篮子挎在脖子上,等他往篮子里放字条和钱,他却没动,目光越过手去望那片墓地……
太阳偏西一些的时候,小胡上山了,手里提着菜。他等了一天没等到手,便有了不好的预感……
他的后事果然是政府一手操办的,火化后依他的遗嘱葬在那片林子里。他的墓地在他屋后的上方,越过他的房顶,正好可以清晰地看到那几个女兵的基地。
手不肯离开,小胡想了各种办法想把手领到山下去。他把它领下去,它又跑回来……小胡每天上山一趟,给手带来食物和水,再打扫一下院子。
清明节的时候,依然有学生也有政府机关的人到山上来祭奠烈士。他不在了,民政助理小李便成了解说员。政府在小院门前立了石碑,上书:二龙山伏击战遗址。
手每天进出小院,叼着小凳,来到他的墓前,把小凳放在他身旁,然后趴下身去守着他。
太阳升起又落下,落下又升起……
(有删改)
3.小说标题“情未了”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麻雀和画眉鸟抢食吃的画面表现了动物之间爱的传递,温馨而动人;还表现了布姆对爱的渴望和珍惜,布姆像麻备一样不是缺乏物质,而是缺乏爱;更深刻地表现了央金和布姆之间呵护与被呵护的美好关系和情感。
2.①“狼和人的心灵应该是相通的”是金铭在与狼长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的感悟,也是他发现的画狼的秘密符号。
②在与狼相处的过程中,金铭发现狼既有凶狠的一面,又有温情的一面,《百狼图》所展示的便是狼的真实面目。
③然而,金铭的这种基于生活的认识与传统意识里人们对狼的认识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使业内大咖也认为他的《百狼图》未能画出狼的本性,因而落榜。
3.①老人对战友情未了:老人与那几个女兵是战友、更是亲人,为她们守墓几十年。②狗对主人情未了:在主人生前身后忠诚相伴,不离不弃。③普通人对老革命情未了:小胡被老人情怀感动,信守承诺。④缅怀先烈情未了:政府立碑,人们到山上祭奠烈士,革命精神世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