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期中复习卷(1-2单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期中复习卷(1-2单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10 19:5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中复习卷(1-2单元)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种方法叫模型法。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p=ρgh B. C. D.
关于交流电和发电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生产、生活中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Hz
B.我国生产、生活中用的交流电,频率是100Hz
C.发电机是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
D.发电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氧化态的新纪录在铱的化合物中已经实现,今年,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紧密合作成功制备了四氧化铱阳离子(IrO4+),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铱的化合价为(  )
A.+6 B.+7 C.+8 D.+9
已知某石灰石(主要含CaC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杂质中不含有碳元素),则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  )
A.12% B.40% C.75% D.90%
如图所示,A、B 为质量均为 m 的两条形磁铁,静止于台秤的托盘上, 忽略台秤与磁铁间的磁力作用。当平衡时 B 对 A 的弹力为 F1 , 台秤的示数为 F2 , 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 F1=mg,F2=2mg B. F1>mg,F2=2mg
C. F1下列关于地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周围的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磁南极出发回到地磁北极
B.指南针总是指向南北,是因为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
C.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完全重合
D.我国朱代学者沈括正确地找到了地磁场产生的原因
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香烟的烟气中危害最大的物质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2
B.尼古丁由C、H、N三种元素组成
C.尼古丁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氮分子构成
D.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质量之比为60:7:14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名称是镁
B.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2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2
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是24.31g
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尼古丁由三种元素组成
B.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C.尼古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尼古丁中含有氮分子
(2020·浙江八年级月考)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灯泡不亮。用试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发现只有插入右孔时氖管才发光。用试电笔检测A点氖管发光,检测B点氖管不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泡断路 B.灯泡短路
C.进户零线断路 D.进户火线断路
图中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和生成的丙分子的个数比为(  )
A.5:1:2 B.2:1:2 C.3:1:2 D.1:1:2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读法错误的是(  )
A.FeCl2读作氯化铁 B.MgCl2读作氯化镁
C.AgCl读作氯化银 D.AlCl3读作氯化铝
有关指南针和地磁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指南针静止时指示南北方向,是因为指南针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B.地磁场的南极即是地理的南极点
C.如果地磁场消失,指南针还能指示南北方向
D.信鸽是靠绑在身上的小磁铁来实现导航的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氧气 B.水 C.蛋白质 D.脂肪
、填空题(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如图所示,A.B均为外形相同可能有磁性的钢棒,现将A挂在弹簧秤上,在B的上方从左端向右端匀速移动,若弹簧秤的示数始终不变,则   棒肯定无磁性;若弹簧秤的示数显示先由大变小,然后是由小变大,则   肯定有磁性。
元素概念的发展意义重大,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古代思辨阶段:恩培多克勒认为世界上的各种物质都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基本元素组成的。
经验分析阶段:人们通过实验分解物质来定义元素,如拉瓦锡通过实验定义“元素是任何方法都不能分解的物质”,并将元素分为气体、金属、非金属、土族四类。
原子理论阶段:道尔顿等科学家揭示了元素与原子的内在联系,认为元素就是同一类原子。
现代科学阶段:提出了元素的现代科学概念,并揭示了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1)恩培多克勒认为水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这与现代科学认为水是一种化合物矛盾。在你学过的知识中能说明“水不是基本元素”的实验事实是    。
(2)拉瓦锡的元素定义,实际上是将元素与物质的概念混淆了。其定义中的元素本质上是指物质分类中的    。
(3)对元素概念的定义,本质上是对世界本源的探索。现代科学认为,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该定义既符合物质由若干个要素组成的“要素说”,又符合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说”。下列观点符合“要素说”的是 (可多选)
A.恩培多克勒认为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按一定配比组成的
B.中国古代哲学家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C.17世纪的著名炼金术士帕拉塞尔苏斯认为,自然界万物都由硫、盐、汞转化而来
D.现代原子之父道尔顿认为,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原子构成
E.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自然界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大力进行氚氘热核聚变自持反应堆的研究开发,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氚和氘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以下反应:
(1)氦核中质子数是   ,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   和   
(2)该核反应不是化学变化,下列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B.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C.有能量的变化
直流电动机
(1)直流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能在磁场中   的原理制成的;电动机能把   能转化为   能。
(2)直流电动机的结构:   、    、   、   等。
(3)换向器的作用是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的   。
(4)线圈的转动方向取决于   和    。当磁场大小不变时,线圈的转动速度取决于   和   。
(5)电动机的优点:   、   、   、   。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保障生态环境,共建美丽家园,公民责无旁贷。
(1)前期,各大媒体关于多所学校塑胶跑道导致学生产生不良反应的报道,引起社会关注。随之,一种环保型新材料被塑胶跑道工程广泛应用,合成这种新材料的原料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其分子式为C15H10N2O2,在该物质中,共有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氮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烧烤是年轻人钟爱的食品之一,但烧烤问题也引发热议。露天烧烤若管理不善,不仅污染大气,更关乎食品安全。在烧烤的肉类食物中,还含有强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胺(C2H6N2O)和苯并[a]芘(C20H12)。这两种物质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前者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者。
(3)管道天然气已逐渐取代瓶装液化石油气进入居民小区,居民楼内发生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爆燃事故,造成人员受伤和建筑物严重受损的事件也见诸报端,警示大家注意燃气安全。在点燃的条件下,天然气在空气中爆燃的化学变化过程中最小的微粒:   。
(4)“珍爱生命,远离烟草,拒绝毒品”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理念。烟草中含有剧毒物质尼古丁(C10H14N2),“冰毒”(C10H15N)是一种毒性强烈的毒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①尼古丁和“冰毒”性质相同
②尼古丁和“冰毒”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③吸毒人员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戒除
④“冰毒”能使人兴奋,但千万不可尝试
A.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②③④
、实验题(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如图是小明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装置图,它由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带铁芯的螺线管和自制的针式刻度板组成。通过观察指针B偏转角度的大小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在指针下方固定一物体A,当用导线a与接线柱2相连,闭合开关后,指针B发生偏转。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2)指针下方的物体A应由 (填字母)材料制成。
A.铜 B.铁 C.铝 D.塑料
(3)实验发现:
①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指针偏转的角度将会   (填“变大”或 “变小”)。
②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当导线a由与接线柱2相连改为与接线柱1相连,闭合开关后,可发现指针B偏转的角度将会   (填“变大”或“变小”)。
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a粒子发生器——放射性物质放出a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多倍;
②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μ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③探测屏——a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a粒子却发生了的偏转,甚至有极少数a粒子几乎达到180°的偏转,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分析解释]
(1)卢瑟福推测“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其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结构中的   。支持卢瑟福推测的实验现象是   。
(2)卢瑟福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个__________。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
、解答题(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化肥为缓解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化肥生产和使用中,也伴随着能源耗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生物固氮作用的研究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大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叫做固氮作用。固氮作用的途径有三条:生物固氮、雷电固氮和人工固氮。
请回答:
(1)固氮生物大多属于细菌,细菌属于   (选 填“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
(2)资料显示一公顷林地平均每年固定氮元素的质量约为100千克。这些氮元素如果从NH4NO3中获得,则需要施加多少千克NH4NO3?(精确到0.1千克)
电梯为居民出入带来很大的便利,出于安全考虑,电梯都设置有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恒为6 V,保护电阻R1=100 Ω,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梯底架自重和电磁铁线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计。(g取10 N/kg)
(1)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其阻值减小,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从而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电梯超载时,衔铁被电磁铁吸住,触点K与触点   接触,电铃发出警报声。
(2)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达到20 mA时,衔铁刚好被吸住。若该电梯厢内站立总质量为1000 kg的乘客时,试通过计算说明电梯是否超载。
(3)如果想设置电梯最大乘客载质量为1000 kg,计算得出此时保护电阻的阻值应该设置为多少。
期中复习卷(1-2单元)答案解析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答案】B
【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解答】p=ρgh为公式,属于模型,B选项是标志不属于模型,C、D属于模型,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A
【解析】【解答】电磁感应最重要的应用是发电机,发电机在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一般我们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故答案为:A.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以及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D
【解析】【解答】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四氧化铱阳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其原子团的化合价为+1价.其中氧元素显﹣2价,设其中铱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4=+1,解得x=+9.
故选:D.
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四氧化铱阳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其原子团的化合价为+1价;据此结合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进行分析判断.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纯度的计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先计算出纯净的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再根据纯度=×100%,进行解答.
【解答】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石灰石样品中含碳元素9%,
根据纯度=,可知样品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故选C
C
【解析】对静止在B上的A磁铁进行受力分析,A受到向下的力有重力GA , 受到向上的力有排斥力F斥和B对A的弹力(支持力)F1 , 因为A保持静止所以GA=F斥+F1 , F斥>0,所以F1【答案】B
【知识点】地磁场、磁场
C
【解析】
【详解】
A.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14+14×2=162,故选项说法正确。
B.尼古丁由C、H、N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尼古丁是由尼古丁分子构成的,1个尼古丁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是(10×12):(1×14):(14×2)=60:7:1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D
【解析】从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A、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中间文字为元素名称,该元素为镁元素,不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中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所以该原子电子数为12,不符合题意;
C、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为12,不符合题意;
D、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符合题意;
故选D。
A
【解析】A、根据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物质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物质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解:A、尼古丁由C、H、N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一个尼古丁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是(10×12):(1×14):(14×2)=60:7:1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可知,尼古丁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尼古丁是由尼古丁分子构成的,不含氮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
【详解】
开关S闭合,试电笔检测插座只有右孔氖管发光,说明火线、零线没有故障;试电笔检测A点氖管发光,说明灯泡到火线没有故障;检测B点氖管不发光,且灯泡不亮,说明B点到A点间断路,即灯泡断路。
故选A。
B
A
【解析】【解答】解:A.在FeCl2中,铁元素显+2价,FeCl2读作氯化亚铁,故错误;
B.MgCl2读作氯化镁,故正确;
C.AgCl读作氯化银,故正确;
D.AlCl3读作氯化铝,故正确.
故选A.
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读作“某化某”,化学式中的下标表示构成这个分子的原子个数,有时不用读,有时为了区分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需要读出化学式中的下角标,如SO2、P2O5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A
【解析】根据有关地磁场的知识分析判断。
A.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指南针静止时指示南北方向,是因为指南针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故A正确;
B.地磁南极在地理的北极点附近,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故B错误;
C如果地磁场消失,那么指南针不再受到磁力作用而指针指南北方向,而是能停在任意方向,故C错误;
D.信鸽是靠地磁场来实现导航的,倘若在信鸽身上绑上一个磁体会干扰它飞行,故D错误。
故选A。
B
【解析】通常状况下,人的身体主要是由水、蛋白质、脂肪、无机物四种成分构成,普通成年人的正常比例是:水占55%,蛋白质占20%,体脂肪占20%,无机物占5%,据此解答。
【解答】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约占人体质量的55%,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填空题(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B;B
【解析】将A的一端从B的左端向右端滑动,若在滑动过程中发现弹簧秤的示数的大小不变,则说明B的两端不是磁极,则A是有磁性的;若发现弹簧秤的示数由大变小再变大,则说明B的两端是磁极,磁性较强,中间磁性较弱,B有磁性.
解:A挂在弹簧秤上,在B的上方从左端向右端匀速移动,若弹簧秤的示数始终不变,说明它们间的力的作用大小不变,则B棒肯定无磁性;若弹簧秤的示数显示先由大变小,然后是由小变大,说明B的两端磁性较强,中间磁性较弱,则B肯定有磁性.
故本题答案为:B;B.
(1)水电解能产生氢气和氧气
(2)单质
(3)A;B;C
【解析】(1)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分析;
(2)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3)根据对元素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1)能说明“水不是基本元素”的实验事实是:水电解能产生氢气和氧气;
(2)拉瓦锡的元素定义,实际上是将元素与物质的概念混淆了。其定义中的元素本质上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同一种物质,也就是物质分类中的单质 。
(3)A.恩培多克勒认为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按一定配比组成的,故A符合题意;
B.中国古代哲学家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故B符合题意;
C.17世纪的著名炼金术士帕拉塞尔苏斯认为,自然界万物都由硫、盐、汞转化而来,故C符合题意;
D.现代原子之父道尔顿认为,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原子构成,与“要素说”无关,故D不合题意;
E.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自然界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与“要素说”无关,故E不合题意。
故选ABC。
(1)2;氚;氘
(2)A;B
【解析】(1)根据氦核的结构图判断质子数;元素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即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过程;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都保持不变。
【解答】(1)根据氦核的结构图可知,它的原子核由2个中子和2个质子组成; 氚和氘的原子核都具有2个质子,所以它们是同种元素的微粒。
(2) 该核反应不是化学变化, 原因是:①原子种类发生改变;②元素种类发生变化,故选AB。
【答案】(1)转动;电;机械
(2)转子;定子;电刷;换向器
(3)电流方向
(4)电流方向;磁场方向;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
(5)构造简单;控制方便;效率高;无污染
【解析】(1)根据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解答;
(2)根据直流电动机的结构解答;
(3)根据换向器的作用解答;
(4)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影响因素,受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解答;
(5)根据电动机的优点解答。
【解答】(1)直流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能在磁场中转动的原理制成的;电动机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直流电动机的结构:转子、定子、电刷、换向器等。
(3)换向器的作用是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4)线圈的转动方向取决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 。当磁场大小不变时,线圈的转动速度取决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
(5)电动机的优点:构造简单、控制方便、效率高、无污染。
(1)4;45∶7
(2)大于
(3)C、H、O原子
(4)D
【解析】(1)在化学式中,一种符号代表一种元素;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之比;
(2)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比较;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根据化学式确定甲烷和氧气中的原子种类;
(4)①分子是决定物体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②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种类;
③根据毒品的成瘾性分析;
④根据毒品的危害性分析。
【解答】(1)根据化学式C15H10N2O2可知,该物质由C、H、N和O共4种元素组成。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4×2)=45:7;
(2)二甲基亚硝胺(C2H6N2O)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苯并[a]芘(C20H1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可见,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前者大于或者。
(3)天然气在空气中爆燃,其实就是甲烷和氧气发生反应,根据化学式CH4和O2可知,这个变化过程中最小的微粒:C、H和O。
(4)①二者的化学式不同,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变,故①错误;
②根据化学式可知,尼古丁和“冰毒”所含元素种类相同,都包括碳、氢、氧三种元素,故②正确;
③吸毒人员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戒除,故③正确;
④“冰毒”能使人兴奋,但千万不可尝试,故④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②③④。
故选D。
、实验题(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答案】(1)
(2)B
(3)变小;变大
【解析】(1)根据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解答;
(2)根据指针的摆动原理分析;
(3)①根据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方向确定阻值变化,进而判断电流变化,最终确定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变化,从而确定指针偏转角度的变化;
②根据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因素判断。
【解答】(1)滑动变阻器应该与开关串联,且接线“一上一下”,如下图所示:
(2)电磁铁吸引指针下方的物体A,从而使指针发生偏转。因为磁铁只能吸引铁、钴、镍,故选B。
(3)①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变大,而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减小,即电磁铁的磁场变弱,因此指针偏转的角度将会变小。
②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当导线a由与接线柱2相连改为与接线柱1相连,此时电流不变,但是电磁铁的线圈匝数变少,则电磁铁的磁场减弱,因此指针B的偏转角度将会变小。
(1)原子核;极少数a粒子几乎达到180°的偏转,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2)A
【解析】(1)原子由中间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很小,因此原子内部绝大部分都是空的。
a粒子带正电荷,而原子核也带正电荷,当二者靠近时,会产生排斥力。正因为原子核很小,所以排斥力的作用范围很小,则极少数a粒子几乎达到180°的偏转。
(2)根据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分析判断。
【解答】(1)卢瑟福推测“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其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结构中的原子核。支持卢瑟福推测的实验现象是:极少数a粒子几乎达到180°的偏转,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2)卢瑟福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个建立模型的过程,故选A。
、解答题(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原核生物
(2)N%=
m=100千克/0.35=285.7千克
(1)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和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解:细菌都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细菌的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答案】(1)B
(2)解:电梯底座受到的压力:
F=G=mg=1000kg×10N/kg=10000N,
由图乙知,当压力F=10000N时,对应压敏电阻的阻值R2=100Ω,
此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I= = =0.03A=30mA>20mA,
故此时电梯超载
(3)解:电磁铁线圈中电流为20mA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 = =300Ω,
由(2)知,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R2=100Ω,
则保护电阻的阻值应设置为R1'=R-R2=300Ω-100Ω=200Ω
【解析】(1)根据图甲分析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即可;
(2)首先根据F=G=mg计算电梯底座受到的压力,再根据图乙确定压敏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为 计算从通过控制电路的电流,并与超载电流比较即可。
(3)首先根据公式 计算出电流为20mA时的总电阻,再根据图乙确定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 R1'=R-R2 计算从此时保护电阻的阻值。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其阻值减小,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从而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电梯超载时,衔铁被电磁铁吸住,触点K与触点B接触,电铃发出警报声。
第 1 页(共 1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