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各种形式的能量
设计理念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激发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学什么?
谁来学?
怎么学
一 学什么
单元教材内容
本课教材内容
二、谁来学
能量对学生而言,是抽象的。但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对能量有一定的认识。四年级时,在《运动的小车》这一课中,已经感知到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学生对“能量”学习起点
学生对“能量”学习起点
学生对“能量”学习起点
能量是让物体运动起来的东西、能让机器、汽车运动起来
太阳、汽油、风、电、水里面有能量
食物中有能量
4. 能量是一种力
能量是一种我们看不到,但能感受到的东西
控制自己玩手机时间,就是能量
7. 让人恢复力量的就是能量,能帮别人
正确的认知
能感受到能量,但不知道如何描述
不正确的认知
1. 知道自然界中的声、光、电、热、磁等都是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
2. 知道机械能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
科学观念
态度责任
探究实践
科学思维
1.分析收集的观察到的现象,推理能量的存在,及能量的相互转移、转化。
1.乐于关注生活中的能量现象,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有关能量的可行性研究问题。
1.通过参观“能量博物馆”,寻找不同的能量形式及存在的证据。
重点:通过交流,认识到自然界存在着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
难点:通过观察,能够发现物体变化时能量转化的证据。
教学重点难点
三 如何学
环节一 激趣导入,聚焦问题
环节二 探究实践,寻找证据
环节三 集体论证,形成共识
环节四 论证梳理,提出可研究的问题
环节一
聚焦问题
1.出示一个能量发射装置,演示发射,请生注意观察,并说说观察到了什么?
2.提问:“杯子发射出去的能量来自哪里?”
3.聚焦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形式的能量,也会让物体运动起来?
意图:用一个十分明显的“爆炸”现象推动杯子飞出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感知巨大的能量会推动物体运动,从而聚焦到“生活中还有哪些其他形式的能量,也能让物体运动起来?”由一种能量产生的某种效应,迁移出更多的能量效应。
参观指南
探究实践
环节二
探究实践
1.学生参照参观指南和研究报告,到相应展区参观体验,寻找不同的能量形式及存在的依据。
2.整理收集到的证据,完成参观报告,基于体验,提出对于能量的疑问。
意图:给学生留足空间和时间进行探究体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各种形式的能量,学生会找到能量存在的证据,知道物体发生变化伴随着能量转化。
环节三
集体论证
1.发现了哪些形式的能量?他们让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向更多的能量形式及其产生的效应。
2.通过探究你有什么发现?指向物体发生改变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3.关于能量你有什么新的疑问?指向学生探究后产生的新问题。
意图:1.集体研讨可以从孩子们的集体观察和语言表达交流中引发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在不断的分享和交流中,逐渐丰富对事物的认识,本环节中,学生在参观不同的展台后,选择3种最想和全班分享的内容进行分享,进一步丰富对能量的认知,及感受到能量形式多样和相互转移。
2.学生在探究体验后,会产生关于能量的一些新问题,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环节四
提出问题
1.小组论证,提出本小组最有价值,且可研究的小组问题。
2.将小组问题粘贴在黑板上全班论证,形成班级最有价值,可研究的问题。
环节四
提出问题
意图:课堂中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空间和时间,创设给学生提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本环节中通过小组论证和全班论证,最终梳理出可研究且具价值的班级能量问题,为能量单元后续的研究提供思维导向,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起到单元起始课的作用。
四 板书设计
特色分析
一堂课,开始于一个问题,结束于更多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本节课要达成的一个理念,引领学生从众多问题中,论证梳理出可研究且具价值的问题,促进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
THANKS
感谢聆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