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大单元综合作业(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大单元综合作业(湘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10 18:2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地理下册大单元教学设计(湘教版)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十、单元大作业设计
一.完成主题活动——“探究家乡地理环境”相应各组汇报工作。汇总成手抄报或报告会跟同学老师交流学习。
二、选择题组
(2023春·河北保定·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体现了东北三省物产丰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据材料推断,这里能成为重工业基地的原因是( )
A.人口众多 B.矿产资源丰富 C.科技发达 D.土地肥沃
2.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为保障粮食安全,东北三省应( )
①秸秆还田,养护土地②培育良种,抵抗病害③少用农药,降低污染④利用耕地,投资建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春·河北唐山·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东北地区物产丰富,地域特色鲜明。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有关东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三面环山,平原广阔 B.河流稀少,含沙量大
C.地处内陆,交通闭塞 D.纬度较高,热量充足
4.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地产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农作物一年可以两熟 B.①地农作物是水稻和甘蔗
C.②地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D.②地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5.下列对东北三省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清水秀,树木常绿 B.黄沙漫漫,戈壁广布
C.雪山连绵,湖泊星罗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023春·江苏盐城·八年级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央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读“东北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6.以下属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A.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
B.河湖面积广,水产业发达
C.经济作物有大豆、棉花、甜菜等
D.耕作制度主要为一年一熟
7.下列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不在该地区的是( )
A.满族 B.朝鲜族 C.傣族 D.赫哲族
8.据图可知,该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主要以( )
A.重工业为主 B.轻工业为主
C.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综合性工业为主
(2023·云南临沧·统考一模)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B.降雨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C.农作物的熟制多为一年三熟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0.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原因不包括( )
A.平原广布,适宜机械化耕作 B.黑土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C.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D.地广人稀,余粮较多
(2023·山东东营·统考一模)材料一:黑龙江省人口密度远小于全国平均数据,但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72%,粮食作物的耕种、收割基本实现机械化,粮食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内和国外市场。大面积的湿地对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二:东北地区工业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设备老化、矿产品利用率低、高耗能企业多、工业排污严重、工业产品没有竞争力。材料三:东北地区相关信息示意图。读“我国东北三省相关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阴影区甲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人均耕地面积大 B.本地消费市场极度广阔
C.机械化程度高 D.水源较充足
12.下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中,最不妥的是( )
A.充分利用技术力量,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及产品附加值
B.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
C.大量利用湿地建设工业新区
D.注重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和谐同步
(2023春·广东河源·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读东北地区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据图可知,甜菜主要分布在( )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海河平原、松嫩平原
C.辽河平原、海河平原 D.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14.以下属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A.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 B.经济作物有大豆、棉花、甜菜等
C.河湖面积广,水产业发达 D.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15.A地区现在实行退耕还湿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这些措施不是为了( )
A.防止低温对作物的冻害 B.保护湿地的多种功能
C.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D.避免环境的继续恶化
二、解答题
16.(2023·福建漳州·统考一模)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最适宜耕作的土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中国和美国黑土分布区的自然特征。
比较项目 中国 美国
纬度位置 ①____ 大约38°N-49°N
地形区 松嫩平原和②____平原 中部平原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河流 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 ③____河
(2)这两大黑土分布区自然特征相似,都位于北半球____纬度地区,气温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____季,地形以____为主,河流众多。
(3)请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东北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____。
17.(2023春·河北唐山·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东北地区不仅是“中国饭碗”,也是“国之重器”。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以________(水田/旱地)为主。
(2)东北平原从昔日“北大荒”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大仓”,分析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
(3)我国把10月16日所在的周设为粮食安全宣传周。2021年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大力发展粮食产业,东北地区应( )
A.养护黑土,培育良种 B.多用农药,提高产量
C.砍伐森林,扩大耕地 D.利用耕地,投资建厂
(4)据调查,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为了避免“餐桌上的浪费”,说说生活中你的做法。
(5)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_________(重/轻)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6)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煤炭、石油、铁矿等矿产资源枯竭,传统工业优势逐渐丧失。国家决定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有( )
①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②发展工业旅游③停止工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④发展创新产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2023春·四川宜宾·八年级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7月10日,中科院发布《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强调东北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被誉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图为东北区域图。
(1)A山脉是____,其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为主。
(2)B是____海,C是____(邻国)。
(3)D平原的主要糖料作物是____,农作物的熟制是____。
(4)五常大米被《舌尖上的中国》评为中国最好的大米之一。请从土壤、气候角度分析五常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____。
(5)东北地区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根据伊春的工业结构图,说出其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
(6)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合理措施有哪些?(列举一条)
19.(2023秋·四川宜宾·八年级统考期末)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工业基地是_____(填字母)。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甲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____(重或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中有全国最大的城市_____。
(3)乙工业基地位于____(辽宁或吉林)省的中南部。该地区丰富的____、____资源,便利的_____(铁路或内河)运输,是乙工业基地发展_____(钢铁或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
(4)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201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值为2000年的7倍多。我国的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______ 被誉为中国的“硅谷”,驰名海内外。
20.(2023·山东东营·统考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利用下列自学任务单,并结合图1“俄罗斯矿产和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图2“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冶金工业的分布图”图3“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图”。自主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主题:工业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探究过程:
(1)俄罗斯的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等工业部门为主,据图1说明工业部门分布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2)据图2分析澳大利亚东南沿海的悉尼、纽卡斯尔发展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
(3)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据图3分析影响其形成发展的有利条件。
归纳提炼: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有:资源、交通、劳动力、科技等。除此之外,市场、环境、政策等因素也影响工业分布。
实战演练:
(4)据图4分析巴西重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原因是____。
拓展提升:
(5)进入21世纪,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哈尔滨建成“中国云谷”——云计算中心基地、应用创新研发基地、产业发展基地等。云计算中心基地的云存储对电能的消耗比较大,数据中心需要不断地降温来达到恒温的环境。哈尔滨建设“中国云谷”的有利条件是( )
A.气温季节变化显著 B.夏季高温,雨热同期
C.气温低,低温时间长 D.气温年较差大
参考答案:
1.B 2.A
【解析】1.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该地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为当地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B正确;东北地区属于我国地广人稀的地区,A错;东北地区科技水平不高,C错;土地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不是形成重工业基地的原因,D错。故选B。
2.通过秸秆还田,养护土地,可以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①项正确;培育良种,抵抗病虫害,可提高粮食质量和产量,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②项正确;在粮食生产中,少用农药,可降低污染,提高粮食质量,③项正确;建用地不能随便占用耕地,④项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故选A。
【点睛】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有利于发展重工业,这里有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3.A 4.D 5.D
【解析】3.读图可知,东北地区三面环山,分别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中间的东北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面积广大,A正确;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环绕或穿过,河流众多,植被茂盛含沙量小,B错误;地处我国东北地区,临渤海和黄海,海陆交通便利,C错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是影响农业生产不利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A。
4.读图可知,①是三江平原,②是辽中南地区,两地农作物熟制都是一年一熟,A错误;①地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甜菜,B错误;②地工业以重工业为主,C错误;②地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D正确。故选D。
5.山清水秀,树木常绿是南方地区的景观,A错误;黄沙漫漫,戈壁广布是西北地区的景观,B错误;雪山连绵,湖泊星罗是青藏地区的景观,C错误;东北三省地理环境的特点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D正确。故选D。
【点睛】东北三省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马蹄形”;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
6.D 7.C 8.A
【解析】6.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A错误;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少,不适合发展水产业,B错误;东北地区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等,不适合棉花生长,C错误;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耕作制度主要为一年一熟,D正确。故选D。
7.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满族是当地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区,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大小兴安岭一带,长期以渔猎为生。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根据题意,选择分布不在该区的少数民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读东北地区简图结合图例可知,辽中南工业基地矿产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发展与煤炭、铁矿相关的产业,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和重工业基地之一,也是中国以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东北地区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东部的区域。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东南至西北,由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水绕山环、沃野干里是东北地区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
9.C 10.C
【解析】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A正确;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雨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B正确;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一熟,C错误,符合题意;山环水绕,沃野千里,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故选C。
10.东北地区平原广布,适宜机械化耕作;黑土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地广人稀,余粮多,都是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ABD不符合题意;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是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的不利条件,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工业基础良好。①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②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畅福扳凰殖好帮瞳爆困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2)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利于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外向型农业。(3)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良好的生态条件资源条件,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11.B 12.C
【解析】11.读图可知,图中阴影部分是东北平原,这里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面积大,人斤粮食消费量少,地形平坦,机械化程度高,水源较充足,所以能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12.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的摇篮,东北地区目前出现了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为了振兴老工业基地,我国采取了充分利用技术力量,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及产品附加值、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 注重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和谐同步等措施。大量利用湿地建设新工业区,会破坏生态环境,是不可取的。故根据题意选B。
【点睛】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气候冷湿;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3.A 14.D 15.A
【解析】13.据图可知,甜菜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故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4.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故A错误;东北地区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等,东北地区不适宜棉花生长,故B错误;东北地区河湖面积小,水产业不发达,故C错误;东北地区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
15.退耕还湖、还湿地主要是为了维护该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湿地的多种功能和避免环境的继续恶化,但无法防止低温对作物的冻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6.(1) 40°N~55°N范围内给分 三江 密西西比
(2) 中 夏 平原
(3)自然条件: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夏季雨热同期:冬季漫长严塞,作物生长期长,品质高;
社会经济条件: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机械化程度高;地广人稀,商品率高;国家政策支持等
【分析】本题以中美国两国黑土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到中国和美国黑土的分布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我国东北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分析比较不同地区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1)由图可以看出,我国的黑土主要在东北平原,纬度位置主要分布在40°N ~55°N之间,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流经美国中部平原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
(2)由图可知,中国和美国两大黑分布区都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气温都是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众多。
(3)关于东北黑土地商品粮生产的条件及特点,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黑土肥沃,粮食产量大;地形平坦开阔、土地集中连片,适于机械化耕作;纬度较高、作物的生长期长,质量好,当地地广人稀、本地消费少,粮食的商品率高。
17.(1)旱地
(2)地形平坦,气侯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
(3)A
(4)剩饭莱打包带回;实施“光盘行动”。
(5)重
(6)C
【分析】本大题以东北地区示意图及其他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六道小题,涉及耕地类型、三江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东北地区发展粮食产业的措施、避免浪费生活中的做法、我国的工业基地、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
【详解】(1)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耕地多分布在平原,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甜菜、玉米等。
(2)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物产富饶。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有:该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等。
(3)为大力发展粮食产业,东北地区应养护黑土,培育良种,A正确;多用农药,提高产量;砍伐森林,扩大耕地,这些方式都不正确,BC错误;利用耕地,投资建厂会造成耕地减少,D错误。故选A。
(4)如今 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餐桌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避免“餐桌上的浪费”,我们生活要做到:剩余的饭菜打包带回、实施“光盘行动”。
(5)东北三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再加上便利的海陆交通,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也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6)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有: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工业旅游、发展创新产业等都可以,①②④正确;停止工业生产是错误的做法,③错误。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8.(1)大兴安岭 林地
(2)渤 俄罗斯
(3)甜菜 一年一熟
(4)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
(5)工业结构特点:以钢铁,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为主(以钢铁为主);原因:附近有丰富的煤
(6)开发新能源;更新设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旅游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节能减排等。
【分析】本题以东北区域图为材料,涉及东北地区的地形、农业、地理位置、工业特点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A是大兴安岭,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其所在的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读图可知,B是渤海,是我国内海之一,C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3)读图可知,D平原是松嫩平原,与北部的三江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共同组成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根据所学知识,该地区种植的糖料作物是甜菜,由于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农作物一年一熟。
(4)五常大米之所以深受欢迎,因为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适合水稻生长、气温较低、生长期长;同时东北地区黑土广布,水稻的质量好。
(5)读伊春工业结构图可得,伊春工业以钢铁工业为主,结合东北区域图中伊春的地理位置可知,其原因是该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6)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差等原因,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可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发展多样化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措施。
19.(1)C
(2) 综合性 上海
(3) 辽宁 煤 铁 铁路 钢铁
(4)北京中关村
【分析】本题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位置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及发展的条件、主要类型、我国的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
【详解】(1)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从北向南依次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沪宁杭)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读图可知,甲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甲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中有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3)读图可知,乙工业基地为辽中南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辽宁省的中南部,该地区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铁路运输,是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4)我国的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中关村被誉为中国的“硅谷”,驰名海内外。该地区周围有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人才和技术支持。
20.(1)分布在矿产资源附近
(2)附近煤、铁、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沿海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开发历史悠久等。
(3)港湾优良,高等院校集中,科技发达,人才众多等。
(4) 东南沿海地区 巴西东南部人口稠密,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东南部地区铁矿和煤矿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原料;东南部地区临海,海上交通便利
(5)C
【分析】本大题以俄罗斯矿产和主要工业区分布图、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冶金工业的分布图和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工业部门分布与矿产资源的关系、工业发展的条件、工业的分布及原因、哈尔滨建设“中国云谷”的有利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图文资料的分析运用能力。
【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俄罗斯的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附近有丰富的石油、铁等矿产资源,以石油、钢铁、机械等工业部门为主,据此可知,俄罗斯的工业部门多分布在矿产资源产地附近,因为就近布局,可以节约运输成本。
(2)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的冶金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悉尼、纽卡斯尔等地,因为该地区附近煤、铁、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城市与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开发历史悠久。
(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因为该地区多优良港湾,高等院校集中,人才众多,科技力量雄厚。
(4)据图分析可知,巴西的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为巴西东南部人口稠密,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东南部地区铁矿和煤矿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原料;东南部地区临海,海上交通便利。
(5)据题干可知,云计算中心基地的云存储对电能的消耗比较大,数据中心需要不断地降温来达到恒温的环境,而在哈尔滨建设“中国云谷”,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纬度高,气温低,且低温时间长,可以帮助数据中心不断地降温来达到恒温的环境,C符合题意;气温季节变化显著,夏季高温,雨热同期,气温年较差大都不是在哈尔滨建设“中国云谷”的有利条件,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试卷第16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