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吨有多重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1吨有多重(认识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用具:
各种秤、小黑板
教学设计:
温故知新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表示物体质量的两个单位,是什么呢?(贴:千克、克)
关于1克让你想到什么?那么1千克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当质量单位出现时,我们应该想到相对应的物体有哪些?比如看到1克要想到它的质量是1枚2分硬币的质量。1千克是2袋500克的盐、5个苹果、4块肥皂……那么重。
充分体验
感受不同重量的物体
今天小赵老师也带来了五样东西,我想请一些现在坐得最棒的同学来拎一拎,拎了
还要说一说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些物体都是生活中孩子们所熟悉的,以生活中的事物来教学,把数学与生活接近,把吨这个概念和孩子们拉近。而且是实物展示,让孩子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
“自己错在哪往往找不出,但别人错在哪孩子们就会努力去寻找”,这个环节我利用的是“幸灾乐祸”的心理,只有这样才会在自己以后应用这部分知识时想到曾经用错单位时,自己笑破肚皮,也让自己避免同样错误的发生。
(1)1个2千克的蜜柚
(2)一壶5千克的油
(3)一袋25千克的大米
(4)这第四样东西嘛,那就是我了。(出示自己的照片)
A、请***(力气比较小)上来抱起我,可要使出你全身的力气哦?
B、请***(力气比较大)上来抱起我,坚持住。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地意识到数学课原来也可以这样上的。对于老师的体重,孩子们肯定是充满着好奇。当说出体重时,孩子们还会意识到我的体重相当于两袋面粉的质量。
现在请你说一说你的感受?
(5) 这是一桶100千克的汽油,看到它,你想说什么?
有2个小赵老师那么重。
如果有这样的10桶呢?那就有100×10=1000(千克)
你能换句话来说说这些油的质量吗?
1000千克就是1吨
你怎么知道的?(我是从……)真是个小能人,能从上获取了新的知识。
确实1000千克就等于1吨,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他的成果吧。
设计意图:让孩子意识到原来很多东西并不是只有老师教才可能知道的,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来学习知识,特别是在这网络发达的时刻,我们可以好好地利用这一工具。也让知道了这个知识点的孩子有一些自豪感。
读一读
千克我们可以用“㎏”来表示,那么吨是用英文字母“t”表示,拿出右手在桌上写一写“t”。
你现在知道了这就是1吨,你想说什么?
再次体验1吨
那么刚才的物体要多少才有1吨重呢?
(1)现在请每个同学选其中的一样,说说你所选的物体要有多少才有1吨重?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汇报
※1000÷2=500(个)
你们哇什么?如果***家每天坚持吃一个这样的蜜柚,这些蜜柚可以吃上500天,1年多呢。
※1000÷5=200(桶)
小赵老师家三口人一个月用一壶5千克的油,可用200个月,16年多呢。
※1000÷25=40(袋)
如果一个月吃一袋米,1吨米可以吃40个月,可以吃3年多呢?
※1000÷50=20(人)
设计意图:孩子们每了解到一个数据就让孩子们眼前呈现,这就让所学的知识形象化,更加深了他们对1吨有多重的认识。
回顾
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1吨有多重?每个2千克的蜜柚要400个,每壶5千克的
油要200壶,每袋25千克的大米要40袋,20个小赵老师才是1吨。
设计意图:这是知识的再现,也让孩子们可以好好地理一理这些知识。
说说你的感受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地方要用到吨呢?哪些物体的质量我们用吨来作单位比较合适?一起欣赏:
巩固练习
看来你们和这些质量单位已经成为好朋友了,就让我们一起来练练吧。
1、4千克=( )克 3吨=( )千克 5000克=( )千克
( )t=2000 kg 18 t=( )kg ( )kg=6t
7吨500千克=( )千克
3210千克=( )吨( )千克
2、在○里填上“>”“<”或“=”。
8000千克○8吨 4500克○4千克 3 t○3600 kg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说得真好,小赵老师要奖你一个小故事。
他就是曹操的儿子曹冲,有一次外国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大家都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可是谁也想不出办法。
聪明的曹冲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叫人把大象牵到河边。河边正好有只空着的大船,曹冲说:“把大象牵到船上去。”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曹冲说:“齐水面在船帮上划一道记号。”记号划好了以后,又叫人把大象牵上岸来。接下来曹冲叫人挑了石块,装到大船上去,挑了一担又一担,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曹冲看见船帮上的记号齐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块又一担一担地挑下船来。
(停)你知道他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吗?
石头装上船和大象装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记号上,可见,石头和大象是同样的质量;再把这些石块称一称,把所有石块的质量加起来,得到的总和不就是大象的质量了吗?
现在石头已经称好了。先估一估大象有多重?
船上的石头称了8次才称完,记录表如下:
第几次 1 2 3 4 5 6 7 8
质量/kg 280 220 250 300 230 250 270 350
请正确算出大象的质量是多少?
280+220+250+300+230+250+270+350=2150(千克)
=2吨150千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一个孩子来讲这个故事,短短的几句话给这节课一个新意,也让这节课的氛围更轻松愉快一些。
它们能一起过桥吗?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吨=1000千克
1300千克>1吨 不能一起过。你有什么好办法?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揭题:1吨有多重
到底有多重呢?
我们已经认识了三个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让它们排好队走进你们的心里。
作业
1、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2、小糊涂日记
(用夸张的语气和肢体语言进行再现)
今天早晨起床后,我喝了一杯150克的牛奶,吃了一个55千克的鸡蛋,吃得饱极了。然后背起3吨重的书包向学校跑去。在路上,一辆大货车满载7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把我吓了一大跳!
“你想对小糊涂说些什么?”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不乱用这三个质量单位吗?
设计意图:“自己错在哪往往找不出,但别人错在哪孩子们就会努力去寻找”,这个环节我利用的是“幸灾乐祸”的心理,只有这样才会在自己以后应用这部分知识时想到曾经用错单位时,自己笑破肚皮,也让自己避免同样错误的发生。
板书设计:
1 吨 有 多 重
1吨 = 1000千克 1t = 1000kg
2㎏ ×500个 5㎏ ×200壶
25kg ×40袋 50kg ×20个
自已
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