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可爱的企鹅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可爱的企鹅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10 18:5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问题引领 追溯解法
——《可爱的企鹅》一课的学习路径设计
◆ 课前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 2011 )》提出在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 培养的基础上, 还要注重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 学生演绎推理能力的基础上, 还要注重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不仅是学 生当前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未来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
在《可爱的企鹅》这节课的教学中, 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摆一摆、 说图意、算一算和归纳推理的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 生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不仅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理 解, 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还启迪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因此, 本节课的设计 源于对以下问题的思考:
1. 怎样促进学生更好地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 如何培养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 怎样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 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 教材分析
《可爱的企鹅》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的第 10 课的内容, 本节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8、9 以内的加减法”之后呈 现的内容, 主要是利用“可爱的企鹅”这一学生熟悉的有趣情境, 引导学生初步 学习一些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增强应用意识, 积累解决加减法实际问题的经验, 同时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 一定要注意结合情境图引导学生从直观形象的实物观察和操作探究慢慢建立数 学建模,从而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帮助学生丰富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所学, 对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有了初步理解, 而且, 对于 8、9 的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建立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有一
1
(
游戏引入
激发兴

) (


致用
过关斩将
) (

顾小结

美激励
)
定认知障碍,对于计算方法的表述也会存在表达上的问题。
◆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巩固有关 8 和 9 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计算。
2.结合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 经历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 培养学生应用数 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结合问题情境提出并解决问题, 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体会整体与 部分的关系,初步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 学习路径
探究发现 建立模型
图 1 学习路径图
◆ 教学流程
图 2 教学流程图
◆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师: 同学们,想玩猜谜语的游戏吗
预设: (齐说)想。
师: 白衬衣, 黑大褂, 走起路来左右摆, 冰天雪地也不怕。猜猜是什么动物
2
预设:企鹅。
师:你们喜欢企鹅吗
预设:喜欢。
师:知道企鹅生活在哪里吗
预设:南极。
师:〔出示挂图企鹅生活在南极的图片〕明天,心爱的企鹅离开了我们的身 边,想请你们去帮助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谁情愿去呢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引入, 达到增加课堂趣味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 的。用小朋友们喜欢的小动物企鹅引领学生走进数学学习, 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 境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观察图, 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自己获取信息、整理信 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 探究发现, 建立模型
活动一:仔细观察,引发问题
师:比一比,看谁今天帮小企鹅解决的问题多。
师:仔细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前面有 3 只企鹅,后面又来了 5 只企鹅。
师:那么谁能协助小企鹅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预设 1:一共有多少只企鹅?
预设 2:前面的企鹅比后面的企鹅少多少只?
预设 3:后面的企鹅比前面的企鹅多多少只?
师:同学提的问题真多呀!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吧!
活动二:自主探究,模型助力思考
问题一: “一共有多少只企鹅?”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①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②全班交流订正,分享想法。
师:哪个同学愿意说说你的想法呢
预设:我的想法是 5+3= 8(只),雪地上一共有 8 只企鹅。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3
预设:还可以写 3+5= 8(只)。
(教师在此引导学生用“前面的 3 只”“后面的 5 只”类似的语言阐述自己
的方法,强调把两部分和在一起是“一共的企鹅只数”,再次感受加法的意义。)
4
教师板书:后面的企鹅

前面的企鹅

一共有多少只企鹅?
用加法: 5+3= 8(只)或 3+5= 8(只)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利用分层递进, 借助问题丰富学生对加法意义的 深入理解。通过独立解决和交流环节, 学生体验“把两部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 体”,从而为下面进行问题串二“从整体中去除一部分”做好必要的铺垫。
活动二:合作交流,多元表达
师:(PPT 展示小企鹅运动过程)好动的小企鹅又开始了他们的旅程。咦? 怎 么只剩下两只?其它的企鹅呢?
预设:(教师引导)一共有 8 只企鹅,它们排着队往前走,有一些小企鹅走 进了冰山后面,被冰山挡住了,所以只看到 2 只。
师:那你还能帮助小企鹅们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一共有 8 只企鹅,只看到 2 只,冰山后面有几只企鹅?
师:那冰山后面有几只企鹅?现在请小组长在信封学具内拿出 8 个小圆片, 与组员一起利用 8 个小圆片和 1 号信封通过摆一摆的方式, 完整地展示企鹅藏进 冰山的过程, 再在学习单上用画一画的方式表示出企鹅的数量的关系, 最后列出 算式。
预设小组作品展示:
预设作品 1: 预设作品 2: 预设作品 3:
图 3 预设作品展示图
生: 8-2= 6(只)。
师:请同学们看第一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 1:我看见了 3 只小鸡。
预设 2:问号打在躲起来的小鸡上,表示求躲起来的有几只小鸡。 师:那么这里的 9 代表什么?
预设:一共有 9 只小鸡。
师:你是怎样求出躲起来的有几只小鸡? 请你与同桌摆一摆, 说图意,再列 式计算。
预设: 9- 3= 6 (只)。
(请学生看第二幅图,让学生摆一摆,说图意,再列式)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 一方面通过问题引领深入减法探究,丰富学生对 减法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 通过合作交流与方法分享的流程安排, 引导学生利 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和算一算的方式,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整体 与部分的关系, 从直观形象的实物观察慢慢建立“从整体中去除一部分得到另一 部分“的模型。
活动三:小结促进融通,解法越辨越明
师: 看来生活中有些问题需要用加法解决, 有些问题需要用减法解决。那么 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呢 请小组讨论一下,再汇报。
预设 1:小明有 2 支红笔和 5 支铅笔,求一共有多少支笔?可以用加法解决。 预设 2:我有 8 个苹果, 吃了 3 个,求还剩下多少个苹果?可以用减法解决。 预设 3:操场上有 5 个男生, 4 个女生,求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
以用加法解决。
师生小结:
①通常情况下,求一共有多少就是表示几个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②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问题用减法计算。
师:同学们又聪明又能干,通过这些画面,就可以发现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还想出了好办法解决,真优秀啊!
【设计意图】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己想一想、 说一说和议一议的环 节,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数 学的过程和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 三 ) 学以致用,过关斩将, 我能行。
5
师: 今天, 同学们帮助小企鹅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 它们非常满意, 它们请 老师转告大家, 如果你们能在数学王国里连闯五关, 它愿意留下来做我们的好朋, 你们欢迎吗 大家努力吧!
第一关: 看图列算式。练习点: 摆一摆、 说图意、画一画, 并独立列式计算, 师:森林里有一些小猴子,在欢快地嬉戏,你能告诉我,它们玩的情况吗
第二关:说一说。练习点:摆一摆和说图意。
第三关: 房子里有几只?练习点: 通过摆一摆和说图意,体会总数与部分之 间的关系,再列式计算。
第四关: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点:巩固 10 以内数的加减法,要 求学生能够准确地计算。
第五关:猜一猜。练习点:采用游戏的方式,进一步巩固 6、7、8、9 的加
减法和体会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师生互练,生生互练。
图 4 “数学之星”夺冠游戏图
组长在信封 2 中拿出 6、7、8、9 的点子图,组内开展“数学之星”夺冠游 戏, 其中一个人盖住其中的几个点, 另一个人猜猜盖住了几个点, 每人拥有四次 机会,答对一题得 1 分,答错题目不得分,游戏结束后,分数最高的同学获胜。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体会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加 减法的意义和利用画图解决实际问题, 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办法的同时, 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
( 四 ) 回顾小结, 赞美激励
6
师:这节课很快地结束了,说说你们的收获吧!你认为表现得怎么样
师: 今天, 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 小企鹅对你们的学习很满意, 愿意留下来 做大家的好朋友,和你们一起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把企鹅图挂在黑板上。 )
◆ 板书设计
◆ 教材图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