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梳理
5 黄河颂
一、字音字形
巅 diān
劈 pī
气魄 qì pò
狂澜 kuáng lán
浊流 zhuó liú
宛转 wǎn zhuǎn
屏障 píng zhàng
哺育 bǔ yù
榜样 bǎng yàng
浩浩荡荡 hào hào dàng dàng
二、词语释义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宛转:诗中指弯弯曲曲地延伸。
哺育:喂养,培养。
榜样: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三、文学常识
本文的作者是光未然,原名张光年,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四、课文鉴赏
1.序曲部分的黄河表现出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作用是什么?
伟大而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2.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哪一个词总领,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对黄河进行了远镜头全景概写、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由“望”字总领,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3.歌颂黄河的部分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层标志性句子是哪句话?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分为三层;分层标志性的句子是:“啊!黄河!”
①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
②歌颂黄河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地理特征)。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③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指出黄河的自然特点。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中华民族。
4.“颂黄河”之后,作者又加了一个尾声,想想看,这一尾声起什么作用?
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全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5.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6 老山界
一、字音字形
攀谈 pān tán
峭壁 qiào bì
骨碌 gū lu
咀嚼 jǔ jué
督促 dū cù
呜咽 wū yè
灌输 guàn shū
苛捐杂税 kē juān zá shuì
酣然入梦 hān rán rù mèng
不可捉摸 bù kě zhuō mō
二、词语释义
攀谈:闲谈。
峭壁:像墙壁一样陡立的山崖。
骨碌:滚动。
咀嚼:①用牙齿磨碎食物。②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呜咽:本文中形容凄切的水声。
督促:监督催促。
灌输:①把流水引导到需要水的地方。②输送(思想、知识等)。
细切:形容声音细微急促。
苛捐杂税:指繁重的捐税。
酣然入梦:畅快地入睡。
不可捉摸: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三、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陆定一,长征途中任红军总政部宣传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长期负责党的宣传和文教工作。
四、课文鉴赏
1.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试以此为线索,概括作者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前一天的下午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天黑到达山脚;第二天半夜一点多,到达山腰;黎明时,从山腰出发,经过雷公岩;下午两点多钟,到达山顶;到达山顶后,一气儿跑到宿营地。
2.文中对于火把的描写,传达给了读者怎样的信息,表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表现山的陡峭、险峻,突出红军登山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
3.半夜露宿的情景写得非常生动感人,作者是怎样写夜景和感受的?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以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景,先写星星,次写山峰,再写四周的山;反复地运用比喻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景之美,也表现了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
4.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的?这体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结合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
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了四个方面的困难:
①行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②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③吃饭难——粮食短缺,肚子很饿;
④处境难——枪声密集,敌人追击。
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打趣逗笑、奋勇登山;酣然入梦、观赏夜景;鼓着勇气、继续前进;毫不畏惧、嘲笑敌机。这些都体现了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一、字音字形
摁 èn
掰 bāi
坚韧 jiān rèn
淳朴 chún pǔ
谦逊 qiān xùn
覆灭 fù miè
过瘾 guò yǐn
豁亮 huò liàng
犁耙 lí bà
二、词语释义
豁亮:宽敞明亮。
坚韧:坚固有韧性。
淳朴:诚实朴素。
谦逊:谦虚恭谨。
覆灭:全部被消灭。
放纵:放任纵容;对错误的言行不加干涉,不加制止,任其发展。
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
三、文学常识
本文的作者是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东方》、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我的老师》等。
四、课文鉴赏
1.第2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明确提出“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呼应文章题目,引起读者注意。
2.最可爱的人需要具备哪些特点?
纯洁高尚的品质,坚韧刚强的意志,淳朴谦逊的气质,美丽宽广的胸怀。
3.第3段介绍“我们的战士”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排比,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赞扬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境界,四个“那样”饱含赞颂的激情,语气整齐,情感强烈。
4.课文选取了哪三个典型事例?各表现志愿军什么精神?
①松骨峰战斗——革命英雄主义;②马玉祥火中救小孩——国际主义;③防空洞中的谈话——爱国主义。
5.课文结尾两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起什么作用?
议论和抒情。总结三个事例,赞扬战士可爱,引起读者共鸣;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8 土地的誓言
一、字音字形
碾 niǎn
誓言 shì yán
胸膛 xiōng táng
嗥鸣 háo míng
山涧 shān jiàn
高粱 gāo liang
斑斓 bān lán
缠绕 chán rào
亘古 gèn gǔ
默契 mò qì
田垄 tián lǒng
埋葬 mái zàng
镐头 gǎo tou
土壤 tǔ rǎng
禾稻 hé dào
丰饶 fēng ráo
污秽 wū huì
耻辱 chǐ rǔ
二、词语释义
挚痛:诚恳而深切。
誓言:宣誓时说的话。
呻吟:由于痛苦而情不自禁地发出的声音。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山涧:山间的小水流。
斑斓:灿烂多彩。
缠绕:①条状物回旋地束缚在别的物体上。②纠缠;搅扰。
亘古:远古。
丰饶:富饶。
污秽:肮脏的东西。
耻辱:声誉上所受的损害;可耻的事情。
三、文学常识
本文的作者是端木蕻良,现代作家,他的《科尔沁旗草原》和晚年创作的鸿篇巨制《曹雪芹》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是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课文鉴赏
1.“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在结构上总领第一段,在内容上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挚痛的热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第一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物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那么多吗,删去一半如何?
第一段中列举了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煤块、赤色的足金、幽远的车铃等等;有必要,删去不好,因为这些都是关东大地的代表事物,代表着关东大地的特征,它们可以使读者充分了解关东大地,感受关东大地的美丽富饶,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想象。
3.“不得不回去”“应该回去”“必须回去”三个短语的顺序能否颠倒?
不能调换,“不得不回去”带有强迫的意味,“应该回去”表示理所当然,“必须回去”则带有命令的口气。这三个短语语气逐渐加强,态度愈加坚决,情感表露也愈加浓烈。
4.品析“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以及渴望回到故乡去的迫切心情。
5.品析“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是我的家乡”。
描写家乡的美好天空,表达了作者对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与决心。
6.“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这是作者对土地发出的誓言:“我”愿意为了故乡付出一切,甚至生命。表达了作者坚定的信心和不向任何困难屈服的壮志。“我的坟前”表明作者愿为了故乡,死而后已的壮志。
7.本文只有两段,请大家想一想,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异同?
结构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直接抒情。
内容上的相同点:都有对故乡的回忆和描绘。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第一段选取东北的景物、物产,并采用景物、物产的叠加,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运用排比,加强了对读者的情感冲击力。第二段选取了春、秋两季的景物,同样表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但怀念中暗含着忧伤与愤怒,由此,情感才能在后半段强烈地喷发,面对土地发出自己坚强的誓言。
8.本文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那就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请你联系文章具体谈一谈。
其一,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恋,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 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比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等等。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
其二,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比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其三,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例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等处。
9 木兰诗
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贴上)
(二)古今异义
1.军书十二卷
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
2.从此替爷征
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3.出郭相扶将
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4.双兔傍地走
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5.赏赐百千强
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
(三)一词多义
1.昨夜见军帖(文告)
对镜帖花黄(同“贴”,贴上)
2.愿为市鞍马(买)
东市买骏马(集市)
3.愿为市鞍马(愿意)
愿驰千里足(希望)
4.不闻机杼声(织布机)
万里赴戎机(事务)
5.将军百战死(将领)
出郭相扶将(与“扶”同义,扶持)
(四)词类活用
1.策勋十二转(名词用作动词,记录)
2.愿为市鞍马(名词用作动词,买)
(五)成语积累
1.磨刀霍霍:本义形容磨刀声响亮。现常用来形容准备动手杀人或发动战争。
2.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二、课后习题解答
一、《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看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这样处理好在哪里?
①详写:“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内容。②略写:战斗过程,十余年征战生活。
这样处理是为了塑造人物和突出主题。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是对木兰孝敬父母、深明大义、不慕名利、勇于担当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木兰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详略处理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厌恶和远离。在结构上,则使文章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二、《木兰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风格刚健质朴。如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最后以风趣的比喻收束全诗。从课文中找出一二例,说说你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注意体会其韵律、节奏。
【示例一】“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这一句运用复沓的修辞手法,起到突出思想、加重感情、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的效果。一问一答,节奏明快,亲切自然。
【示例二】“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六句写木兰重入闺房,再着“女儿装”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回家后的喜悦和恢复女儿装后的激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木兰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采用铺排的方式叙述,起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使这首诗的人物刻画、感情意蕴、音韵节奏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三、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读完课文后,你认为原因是什么?木兰的哪些品格最让你感动?
原因在于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女子。她勤劳善良又勇敢刚毅,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且热爱祖国,不慕名利又热爱和平。这样的一位巾帼英雄怎能不让人喜爱?
木兰“代父从军”的孝顺品格最让人感动。孝顺善良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传承的美德,木兰不畏艰险,代父从军,她这种至孝的品格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理解下列诗句,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相互交错、补充的。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1.到东边集市去买骏马,到西边集市去买马鞍和坐垫,到南边集市去买马嚼子和缰绳,到北边集市去买马鞭。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2.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不幸战死了,有的转战数载(胜利)归来。这两句的意思是将士们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3.打开我东屋的门,坐在我西屋的床上。这两句的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不是开了东屋的门而不进去,然后转到西屋的床上去坐着。
4.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这两句的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三、文学常识
本文是一首长篇叙事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
四、参考译文
织布机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对着门在织布。(织布机停下来,)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姑娘在思念什么,问姑娘在惦记什么。(木兰回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夜(我)看见征兵的文书,(知道)可汗在大规模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为(此)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此替父亲去出征。
到东边的集市上买来骏马,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边的集市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长的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声音。早上辞别黄河出发,晚上到达黑山头(燕山),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像飞过去一样快。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多年后得胜而归。
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朝廷为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赏赐了许多财物。可汗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她回归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门梳妆打扮起来;小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的女装。对着窗子梳理像云一样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营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子。
雄兔两只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但当)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跑时,怎能辨别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