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专题训练-------赏析一句诗的妙处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三)
陆游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1.请赏析“谁料如今袖手看”这一句的妙处。
二、阅读下首诗,完成题目。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下横岭望宁极①舍
韩维
驱车下横岭,西走龙阳道。
青烟几人家,绿野四山抱。
鸟啼春音阑,林变夏阴早。
应近先生庐,民风故醇好。
【注】①宁极,汝州龙兴县一隐士,韩维知汝州时,与其常有交往。
3、据载,“绿野四山抱”一句“当时无不传诵”,请赏析这一句的妙处。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4、下阕“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备受后人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妙处。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
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 到今犹恨轻离别。
5.“似和不似都奇绝”历来为人称道,请说说这一句的妙处。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朱服①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②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注】①朱服,字行中,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北宋熙宁六年(1073)进士。《全宋词》存其词一首,格调凄怆。②金龟:唐三品以上官员佩金龟,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记,贺知章曾解下金龟,“换酒为乐”,以酬李白。
6.朱服“恋树湿花飞不起”一句,广受后世称道,请联系上下文,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七、阅读下面这两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韩庄闸二首
翁方纲
其一
秋浸空明月一弯,数檐茅店枕江关。
微山湖水如磨镜,照出江南江北山。
其二
门外居然万里流,人家一带似维舟。
山光湖色相吞吐,并作浓云涌渡头。
7.后一首诗的第三句“山光湖色相吞吐”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8.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答案
1.①这句诗的意思是,没有料到自己如今竟然不得不对边关大事袖手旁观。②借事抒情,“谁料”二字表达了对如今只能“袖手看”的不满与遗憾。③与前句“无穷事”形成照应,诗人为国家的艰难尽心尽力的凌云壮志无法实现,其心情之悲痛苍凉,溢于字里行间。(意思对即可。)
2.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3.(1)鸟儿在暮春时节欢快啼鸣,林中早已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夏天的绿荫。
(2)碧绿的田野被四周连绵的青山环抱,全句用词精当,“抱”字运用拟人的手法,使山人格化,情感化,似乎群山一往深情地注视着怀中这块安静的土地,营造出安宁、静谧的氛围。
4.风吹云动,云开见月,月色朗照,花儿为风所动竟也翩跹起舞,婆娑弄影,用一“弄”字境界全出,流露出在一天的忧伤苦闷之后,品尝到即将流逝的盎然春意这一曲折复杂的心情。
5.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因而本词中词人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笔:“似和不似都奇绝”。 “似”是言色,“不似”则言香。朦胧月色之中,雪白梅洁,暗香浮动,词的上片以“似”与“不似”写出了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
6.①“恋”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落花以深情,落花有离树之愁,人也有惜春之情。
②借景抒情,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之情。
③结构上,“湿”字既照应上文“小雨”,又启示下文“飞不起”。
7.①运用比拟手法,描绘山光倒映、湖气升腾、相互“吞吐”之状,富有生命力。②山光湖色吞吐交融,静中见动,交相辉映,境界雄浑。③抒发了对湖光山色的赞美之情。
8.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