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应用题能力拓展卷(专项突破)-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应用题能力拓展卷(专项突破)-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14 17:1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应用题能力拓展卷(专项突破)-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1.抗击“肺炎”,我们在行动。志愿者们要为社区分发捐赠的抗疫物资,每6份或8份一组都正好分完,已知抗疫物资共有九十多份,你能算出抗疫物资共有多少吗?
2.一个工程队修一段马路。已经修了30米,还剩下50米没有修。已经修了的部分占这段马路的几分之几?
3.一堆糖果不超过110颗,如果3颗3颗数,刚好数完;5颗5颗数,最后还剩3颗;7颗7颗数,最后也剩3颗,这堆糖果一共有多少颗?
4.一块正方形布料,既可以都做成边长是16cm的方巾,也可以都做成边长是12cm的方巾都没有剩余。这块正方形布料的边长至少是多少cm?
5.五(1)班36位同学参加大扫除,其中的同学在擦窗,8位同学在扫地,剩下的同学在包干区捡垃圾。
(1)扫地的人数占参加大扫除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不必解答)
6.同学们去野餐,准备分成若干个小组。把24瓶雪碧平均分给每个小组,要恰好全部分完;把18瓶可乐平均分给每个小组,也要恰好全部分完。这次野餐最多可以分成几个小组?
7.聪聪和明明为抗疫献爱心,都捐了各自零花钱的,他们捐的钱一样多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8.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展园情况如下表。
展园名称 国内展园 国际展园 企业展园 特色展园
数量/个 31 41 17 3
国内展园的数量是国际展园的几分之几?
9.把20克盐完全溶解在100克水中,盐的质量占盐水质量的几分之几?
10.李老师拿着一个空水桶去所在小区的售水机处购水,售水机上两种水的标价如下:
(1)李老师决定购买活净水,他插入水卡开始购水,水卡显示有125.80元,灌满一桶水后,水卡里还剩123.55元。这个水桶可以装多少升水?
(2)如果用与(1)中同样多的钱购买富氢水,那么只能购买到整桶水的几分之几?
11.拖拉机厂一月份上半月生产拖拉机250辆,下半月生产拖拉机150辆。上半月完成了全月产量的几分之几?下半月完成了全月产量的几分之几?
12.某公司打算用下图的瓷砖铺地面。如果要铺一个正方形(铺地而的地砖均为整块),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多少厘米?
13.一个带分数,它的分数部分的分子是3,把它化成假分数后,分子是43,这个带分数可能是多少?
14.有两根不锈钢的钢管,第一根长60分米,第二根长45分米,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短钢管且没有剩余,每根短钢管最长是多少分米?可以截几根?
15.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发展、中国成就、中国价值的一张响亮的名片。它不仅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还在不同方面让人们获得幸福的体验。以郑州为例,郑州到武汉方向的列车大概平均每12分钟发一趟车,郑州到北京方向大概每隔9分钟发车一趟。如果8:40有同时发往武汉和北京的列车出发,那么下一次同时发车是在什么时间?请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16.端午节那天,红红和妈妈一起包了30多个粽子。如果按照每4个装一袋,正好装完;如果每6个装一袋,也正好装完。红红和妈妈一共包了多少个粽子?
17.媛媛和丽丽去图书馆看书,媛媛每3天去一次,丽丽每4天去一次,8月21日两人第一次在图书馆相遇。她们第二次相遇是几月几日?
18.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举办主题手抄报比赛,五年级学生上交72件作品,六年级学生上交84件作品,六年级学生的作品比五年级多上交了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
1.96份
【分析】根据题意,抗疫物资每6分或8份一组正好分完,找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再找出6和8最小公倍数的倍数,符合题意的倍数,即可解答。
【详解】6=2×3
8=2×2×2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24的倍数有:24、48、72、96、120……
抗疫物资共有96份
答:抗疫物资共有96份。
【点睛】跟题考查公倍数的求法,根据公倍数解答问题。
2.
【分析】根据题意可求出这段马路的长度为80米,已经修了30米,再根据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相关知识解出答案。
【详解】这段马路总长为; (米);已经修了的部分占总长的:

答; 已经修了的部分占这段马路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知识,解题关键是求出这段路总长。
3.108颗
【分析】3颗3颗数,刚好数完;5颗5颗数,最后还剩3颗;7颗7颗数,最后也剩3颗,说明糖果数量比5和7的公倍数多3,且是3的倍数,求出5和7的最小公倍数,再用最小公倍数分别×2、×3,确定110以内是3的倍数的数,加3即可。
【详解】5×7=35(颗)
35×2=70(颗)
35×3=105(颗)
105是3的倍数。
105+3=108(颗)
答:这堆糖果一共有108颗。
【点睛】两数互质,最小公倍数是两数的积。
4.48cm
【分析】正方形布料能做边长是16cm的方巾和边长是12cm的方巾,且都没有剩余,说明正方形布料的边长一定是16和12的公倍数,要求正方形布料边长至少是多少,即是求16和12的最小公倍数,据此可解出答案。
【详解】,,则16和12的最小公倍数为; ,即它的边长至少是48cm。
答:这块正方形布料的边长至少是48c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最小公倍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正方形布料的最小边长就是12和16的最小公倍数。
5.(1)
(2)有多少位同学在擦窗?(答案不唯一)
【分析】(1)要求扫地的人数占参加大扫除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用扫地的人数除以参加大扫除总人数,结果用分数表示即可;
(2)根据题中信息提出问题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
(2)据题中信息提出问题是:有多少位同学在擦窗?(答案不唯一)
【点睛】掌握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6.6个
【分析】两种饮料平均分给每个小组,都要恰好全部分完,求这次野餐最多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就是找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计算即可。
【详解】18=2×3×3
24=2×2×2×3
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2×3=6
答:这次野餐最多可以分成6个小组。
【点睛】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见详解
【分析】可把聪聪和明明各自的零花钱看作单位“1”,如果单位“1”相同,则捐的钱一样多,反之就不一样多。
【详解】结合单位“1”的含义可知:
不能确定他们捐的钱是否一样多,因为题目中没有告知聪聪和明明各自的零花钱是否一样多,如果聪聪和明明各自的零花钱一样多,那么他们捐的钱也一样多。如果聪聪和明明各自的零花钱不一样多,那么他们捐的钱也不一样多。
【点睛】考查了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要先确定单位“1”是否相同,再来比较分率,如果单位“1”不同,比较分率就没有意义。
8.
【分析】国内展园的数量÷国际展园的数量=国内展园的数量是国际展园的几分之几,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1÷41=
答:国内展园的数量是国际展园的。
【点睛】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9.
【分析】当20克盐完全溶解在100克水中时,盐水的质量是(100+20)克,要求盐的质量占盐水的几分之几,可以用盐的质量除以盐水的质量。
【详解】20÷(100+20)
=20÷120


答:盐的质量占盐水的。
【点睛】本题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先求出盐水的质量,再求盐占盐水的分率,是把盐水的质量看作单位“1”,即标准量,盐的质量看作比较量,用比较量除以标准量得来的。
10.(1)7.5升;(2)
【分析】(1)用减法求出本次购水花的钱数,看所花的钱数里有多少个0.3元就有多少升水;
(2)本次购水花的钱数除以0.5就是能买富氢水多少升,用富氢水的体积除以桶的容积就是购买富氢水占整桶水的几分之几。
【详解】(1)125.80-123.55=2.25(元)
2.25÷0.3
=7.5(升)
答:这个水桶可以装7.5升水。
(2)2.25÷0.5÷7.5
=4.5÷7.5
=45÷75

答:只能购买到整桶水的。
【点睛】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占”前除以“占”后。
11.;
【分析】由题意可知,把上月全月完成的产量看作单位“1”,求上半月、下半月完成了全月产量的几分之几,分别用上半月产量、下半月产量除以全月产量即可。
【详解】250+150=400(辆)
250÷400=
150÷400=
答:上半月完成全月产量的,下半月完成全月产量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应用,关键是要找出单位“1”,理解求一个数(量)占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12.120厘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铺一个正方形,边长最小是多少厘米,就是求出60和40的最小公倍数,即可解答。
【详解】60的倍数有:60、120、180、……
40的倍数有:40、80、120、160、……
60和40最小公倍数是120
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120厘米
答: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120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根据最小公倍数,求出正方形的边长。
13.或或或或或
【分析】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分母不变,把整数和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原来分子做分子;由于分数部分的分子是3,所以整数部分×分母=40,同时要注意分母要大于3;由此即可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知,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分母=40
即40=5×8=8×5=4×10=10×4=2×20=1×40
所以这个带分数可能是或或或或或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明确带分数化假分数的方法,进而确定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分母相乘的积只要得40,从而得解。
14.15分米;7根
【分析】先求出60和45的最大公约数,再用两根钢管的长度和除以最大公约数即得可以截的根数。
【详解】(60,45)=15(分米)
(60+45)÷15
=105÷15
=7(根)
答:每根短钢管最长是15分米,可以截7根。
【点睛】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最大公约数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5.9:16;思考过程见详解
【分析】由题意,可先运用分解质因数法求出12分钟和9分钟的最小公倍数,是36分钟;然后用最初发车时间加上36分钟,即是所求。
【详解】12=2×2×3
9=3×3
12、9的最小公倍数=2×2×3×3=36(分钟)
8时40分+36分=8时76分=9时16分
答:下一次同时发车是在9:16。
【点睛】下一次同时发车,意味着从第一次同时发车到第二次同时发车的这段时间,既能被12分钟整除,又能被9分钟整除;即这段时间是12、9的最小公倍数。
16.36个
【分析】由如果每4个装一袋,正好装完;如果每6个装一袋,也正好装完,可知这些粽子的个数是4和6的公倍数,因为是30多个粽子,所以这些粽子的个数是4和6的公倍数中大于30小于40的数。因此先求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然后乘自然数1、2、3、…,从中找出在30~40的4和6的公倍数即可。
【详解】4=2×2,6=2×3,
所以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12。
12×3=36(个)
答:红红和妈妈一共包了36个粽子。
【点睛】掌握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7.9月2日
【分析】要求下一次都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先求出两人再次都到图书馆所需要的天数,也就是求3和4的最小公倍数,3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所以8月21日两人在图书馆相遇,再过12日她俩就都到图书馆,也就是下一次都到图书馆是9月2日。
【详解】因为3和4是互质数,所以3和4的最小公倍数:3×4=12
也就是说再过12日就能一起到图书馆。
根据第一次都到图书馆的时间是8月21日,可推知她俩下一次都到图书馆是9月2日。
答:她们第二次相遇是9月2日。
【点睛】此题考查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这两个人再次都到图书馆中间相隔的时间,也就是求3和4的最小公倍数。
18.
【分析】把五年级上交作品数看作单位“1”,用六年级比五年级多上交作品数除以五年级上交的作品数,即为六年级学生上交的作品数比五年级的多几分之几。
【详解】(84-72)÷72
=12÷72

答:六年级上交的学生的作品比五年级多了。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问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