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习作例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颐和园》
《七月的天山》
学习任务一
自读课文
梳理结构
语文要素:
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习作要求:
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
妙笔写美景,
巧手著奇观。
海上日出
日出前 —— 日出时 —— 日出后
奇 观
游览顺序
路上
洞口
内洞
孔隙
外洞
出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
游览顺序
自读例文,梳理文章结构
要求:
1. 自读课文,画出概括文章特点的词句,概括主要内容。2. 找出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体会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3. 自己做批注,小组合作交流。
长廊
昆明湖
万寿山上
万寿山脚下
u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开头)
u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结尾)
首尾呼应
概括颐和园的特点
美丽
l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l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l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过渡句
游览顺序
长廊
昆明湖
万寿山上
万寿山脚下
进入天山
再往里走
走进天山深处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
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
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
繁华 呢?
概括天山的特点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读《七月的天山》,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进入天山
走进天山深处
再往里走
游览顺序
移
步
换
景
学习任务二
细读课文
品味景物特点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观察不同位置的景物时,视角也有变化。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绿
静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小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主要写了高耸的雪峰、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的雪水、山脚下的溪流,描写这些景物时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非常有条理。
进入天山
再往里走
主要写了天山的原始森林。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以马蹄溅水的声音来衬托它的幽静,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托它的稠密。
走进天山深处
主要写了野花。描写野花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像锦缎、像霞光、像彩虹,多美呀!
学习任务三
总结写法
体会语言特点
学习《颐和园》时,我们先找出中心句,再找出文中的过渡句,依据课文内容画出游览路线图,弄清楚作者写了哪些景点,最后联系旁边的批注和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将景物的特点写清楚的。
《七月的天山》(1)描写景物时可以按移步换景的顺序写,由外到里,由高到低。(2)可以运用衬托和比喻等手法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
抓住景物特点来写。 详略得当
B
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
D
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更形象。
C
按照游览顺序来写。
A
可以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
E
小结写法
品味语言特点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体会不同动作的词语,转换景物。
l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l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主要写了高耸的雪峰、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的雪水、山脚下的溪流,描写这些景物时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非常有条理。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
描写眼前景物加自己感受
比喻等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特点
学习任务四
回顾总结
迁移运用
《颐和园》 中心句:“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审 题
抓住颐和园美丽的特点,开门见山简单明了点名主题,引出下文。
总分总结构,首尾呼应。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结尾:
结尾反问形式,强调主题天山的繁华美丽。
《七月的天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开门见山简单明了点出题目,引出下文。
选材(写什么)
抓住有特点的景物描写:
顺序的安排是:
堤岸(堤上石桥、两岸杨柳)
——湖心小岛(葱绿、宫殿)
——十七孔桥(桥洞、栏杆、石柱、狮子)
①按游览顺序依次写;②用过渡句连接景点。③一处景点按从高到低或从远到近的方法介绍。④重点内容详细介绍(长廊、万寿山、昆明湖);⑤首尾照应(“总—分—总”结构)
怎么写
请仔细观察我们的校园,然后按照游览顺序写一篇游记,注意写出景物特点。
作业布置
学好语文
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