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2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11 06:5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课前导入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庆祝获得美国政府2009年度安全奖的当天,该公司租赁的“深水地平线”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在墨西哥湾水域发生爆炸并沉没,导致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件。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英国石油公司为墨西哥湾溢油事故付出了数百亿美元的代价。
1.这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有什么特点?
2.是否会影响国家安全?
【课程标准】
认识我国应对跨国污染问题的国家战略和措施,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污染物跨境转移的主要方式,说明跨境污染引发的国家间的争端及其对环境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威胁。
2.运用实例和资料,认识我国应对跨国污染问题的国家战略和措施,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一、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
1.突发环境事件
在导致环境安全问题的环境污染中
突发环境事件较累积性环境污染更有可能影响国家安全
a.概念:是指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突然爆发并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b.特点:发生的随机性和瞬时性、
成因与形式的多样性、
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等。
一、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
2015年8月12日22时51分46秒,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本次事故中爆炸总能量约为 450 吨 TNT 当量。事故发生后,天津市气象局启动气象保障一级应急响应。中国气象局、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迅速启动环境应急响应模式进行分析。本次事故对事故中心区及周边局部区域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思考: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既是重大的安全事故,也是一次突发的环境危机。从环境安全的角度分析,本次事故的环境特点包含哪些?
一、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
2.突发环境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少数特别重大的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巨大,如果应对不得当或不及时,可能通过相关途径触发经济和社会危机,威胁国家安全
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发生后,我国各部门及时针对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处理。环保部门对事故区域三处入海排水口全部实施封堵,同时对现场隔离区外的雨水口、污水口、污水处理厂、海河闸口进行不间断监测。天津渤海湾海洋环境质量未受到影响。没有因环境污染导致的人员中毒与死亡病例。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已基本消除,受污染地表水得到有效处置,事故中心区土壤和地下水正在进行分类处置与修复。对事故可能造成的中长期环境和人员健康影响,有关方面正开展持续监测评估,并采取防范措施。
一、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
2.突发环境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a.在短期内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
b.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及人员伤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
a.使区域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在短期内受到严重损害
b.甚至导致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质量或宜居性恶化、经济发展衰退乃至难以为继
环境质量
a.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
b.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使环境安全问题转化为公共安全问题,从而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社会秩序
一、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
2.突发环境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太平洋地区发生里氏9.0级地震,继发生海啸,该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福岛第二核电站受到严重的影响。福岛县在核事故后以县内所有儿童约38万人为对象实施了甲状腺检查。截至2018年2月,已诊断159人患癌,34人疑似患癌。其中被诊断为甲状腺癌并接受手术的84名福岛县内患者中,约一成的8人癌症复发,再次接受了手术。2018年3月,日本会计审计署公布的检查结果显示,东京电力公司因福岛核事故支付的赔偿总额,包括临时预付补偿在内,截至2017年底,已达7682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619.95亿元)。
▋案例分析--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一、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
2.突发环境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事故发生后,因为要冷却反应堆的堆芯,不得不持续注入大量的水,加上渗入到反应堆的地下水及雨水等,生成了大量核污水。到现在为止,每天仍然要产生140吨的污水。福岛核电站建造了上千个大罐子在存储这些污水,总容量是137万吨。这10年来已经存了125万吨,就快装不下了。而且,最早的这一批罐子已经老化生锈,有的还出现泄漏。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在事故发生后,对福岛附近海域开展了辐射水平研究,发现其辐射水平,要比事故发生前高出5000万倍。
▋案例分析--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一、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
2.突发环境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案例分析--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当地时间2022年7月22日上午,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正式批准了东京电力公司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2022年10月,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当地时间13日召开集会,会上强调,全渔联坚决反对核污染水排入海中,这一立场丝毫没有改变。该团体人士再次表示,排污入海将给渔业从业者造成打击,对整个渔业造成不良影响。要求日本政府采取切实措施进行应对。同时,因日本政府将核废水直接排入海洋,在日本民间出现大量民众和组织,抗议日本政府的无耻行径。
一、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
2.突发环境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案例分析--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1.请你运用洋流的相关知识,说说日本排放核废水对中国有何影响
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日本暖流、千岛寒流和北太平洋暖流的三条线交汇处,根据洋流走向大致分析,核废水影响的可能不仅有日本,还有包括中国在内的沿太平洋的国家或地区。
中国大陆地区沿海理论上受影响相对较小,原因是排泄点福岛处于日本东海岸,又位于日本暖流的末端,核废水会顺着洋流在北太平洋绕一圈,才会达到中国台湾地区附近,而且中国的内陆河流都在中国大陆沿岸注入水资源,强大的压差形成一道天然的水屏障,因此影响相对较小。
一、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
2.突发环境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案例分析--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2.你认为此事件带给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哪些启示
此次日本政府在未穷尽安全处置手段的情况下,单方面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置核废水,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
因此当下的全球环境治理需要一个新秩序,一个强调责任的新秩序,需要处理好国内外质疑和反对,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充分协商,以达到完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目标。
二、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
1.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式
(1)污染物跨国传输:一个国家排放的污染物,可通过大气环流、河流径流、洋流等自然过程传输到其他国家。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60°
60°
30°

30°
60°
60°
30°

30°
90°
90°
下沉
下沉
下沉
上升
爬升
爬升
极锋
极锋
下沉
读世界各地每年排放的硫、氮量的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显示 (  )
A.硫、氮排放量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
B.中国人均硫、氮排放量较高
C.发达国家硫、氮排放总量较高
D.发达国家人均硫、氮排放量较低
(2)据调查,北欧的芬兰、瑞典等国的酸雨主要和英国、德国的工业污染有关,其转移的主要途径是 (  )
A.大气运动 B.跨国河流
C.洋流 D.国家之间的产品贸易
C
A
当前,发达国家每年将数百万吨电子垃圾运往加纳首都附近的阿格博罗什地区,该地原本是潟湖衍生的一块湿地,居住着4万余人,他们大多由北部穷困地区迁徙而来,以处理电子垃圾为生。部分垃圾最后通过焚烧处理,产生大量有毒的烟尘。下图示意阿格博罗什地区的位置。
3.阿格博罗什地区接收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主要是因该地 (  )
A.海陆交通便利
B.环境承载力高
C.垃圾处理能力强
D.环境标准较低
4.夏季,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当地焚烧垃圾产生的烟尘的扩散方向主要是 (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D
C
1.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式
(2)废弃物跨国转移:一个国家通过正常贸易或非法入境的手段,将在本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输入到其他国家。
巴西“洋垃圾”退运事件:2009年7月22日,巴西环境部门从英国进口的、标记为塑料袋的41个集装箱中检查出1400吨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其中包括电池、衣物、尿布、针管、血袋等。3名英国人因非法贩运此批垃圾而被捕,此批垃圾于2009年8月被退回英国。
科特迪瓦毒污泥倾废事件:2006年8月19日,荷兰托克公司的货船将530余吨毒污泥倾倒在科特迪瓦阿比让,造成十几人死亡,10万余人因头痛、皮肤和肺重度灼伤等症状就医。该事件引发民众示威与骚乱,科特迪瓦政府内阁宣布解散。图为倾倒在科特迪瓦阿比让的毒淤泥。
二、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
1.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式
(3)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或含有尚未被认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从一个国家进入到其他国家。
英国疯牛病牛肉事件:1996年3月,英国出口的牛肉检出疯牛病病毒,英国有8人因该病毒导致脑衰竭而死亡。事件引发进口英国牛肉或牛骨粉的欧盟各国及其他30多个国家的恐慌,各国相继宣布禁止进口英国牛肉。英国内牛被大量宰杀,牛肉销量下降70%。
二、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
二、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
2.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跨国传输
通常情况下,通过自然过程跨国传输的污染物浓度一般在安全范围内,不至于对输入国造成严重的威胁
但突发环境事件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高浓度的污染物跨国传输,威胁输入国的环境安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产品贸易日趋频繁
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通过废弃物跨国转移和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方式导致的污染物跨国转移问题也日渐增多
产品贸易
二、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
3.污染物跨境转移与两国国家安全
以某种跨境转移方式输入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污染物,可能对输入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安全造成威胁
进而引发跨境环境污染物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的矛盾或外交争端,甚至演变为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对双方的国家安全均造成影响
二、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
转移 原因 自然原因 空气和水的自然流动(洋流和大气运动)
人为原因 发达 国家 公众对污染物问题关注度高,环境标准日趋严格,对污染物的处理程序复杂
污染物处理费用环保成本高,污染型企业失去发展空间
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减少污染物处理费用
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
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薄弱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就业
环保法规不健全,不法经营者违法走私
污染物跨国转移的原因
二、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
案例
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引发的国际争端
1.请分析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如何国家安全的表现?
2.请分析沿岸各国该如何解决莱茵河污染物跨境转移的问题?
1.①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及人员伤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②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使环境安全问题转化为公共安全问题,从而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
案例
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引发的国际争端
2.
①控制污水排放,建设污水处理厂;
②研发减排和污水处理技术;
③进行国际合作,共同治理;
④建立预警机制;
⑤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⑥提高人们环保意识。
1.请分析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如何国家安全的表现?
2.请分析沿岸各国该如何解决莱茵河污染物跨境转移的问题?
1986年11月1日,位于瑞士巴塞尔市的某化学公司的仓库发生火灾,装有约1 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硫、磷、汞等有毒物质流入下水道,排入莱茵河。有毒物质形成70千米长的微红色污染带并向下游流去。事故造成约160千米范围内的大量鱼类死亡,约480平方千米范围内的井水受到污染而不能饮用。沿河自来水厂全部关闭,改用汽车向居民定量供水。下图示意1986年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据此完成1-2题。
1.1986年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的主要受害国包括 (  )
A.德国、法国、比利时 B.荷兰、德国、法国
C.瑞士、法国、卢森堡 D.奥地利、瑞士、德国
3.下列河流有可能发生类似1986年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的是 (  )
A.长江、澜沧江 B.多瑙河、尼罗河
C.雅鲁藏布江、黄河 D.恒河、伏尔加河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