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 分钟 总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共 40 分。第 1-12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3-16 小题,每小题 4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19 年 12 月 8 日在重庆举行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人们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 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比赛过程中,由于营养物质被消耗,血浆渗透压会明显下降
B.运动过程中,线粒体内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体温略有升高
C.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与血浆中缓冲物质 NaHCO3 发生中和,血浆 pH 保持相对
稳定
D.大量流汗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2.科学工作者为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及突触间传递的情况,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图中 c 点 位于灵敏电流计①两条接线的中点,且 X=Y(指针偏转方向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 a 点未受刺激时,膜外电位为正电位;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其电位变化主要是由 Na+
的跨膜运输引起的
B.若刺激 b 点,电流计①指针将先向左偏转再向右偏转;若刺激 c 点,电流计①指针将不偏转
C.利用电流计②验证兴奋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刺激 d 点,若电流计②指针发生 2 次方向相 反的偏转,说明兴奋可以从 A 传到 B;刺激 e 点,若电流计②指针偏转 1 次,说明兴奋不能从 B 传到 A
D.刺激 d 点,观察电流计①、②指针发生第一次偏转的先后顺序,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 导速度大于其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
3.泡菜、果酒、果醋是通过传统发酵技术生产的产品,传统发酵技术是我国文化中的精髓,下列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当缺少糖源时,乙醇既是醋酸发酵的底物,又可以抑制杂菌繁殖
B.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需先通气,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后期再进行密封发酵
C.泡菜“咸而不酸”,可能是食盐浓度过高,发酵温度过低所致
D.果醋、果酒制作过程中发酵液的 PH 都是逐渐降低
4.近年来,宠物狗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宠物狗饲养的过程中,必须为其定期注射疫苗。人一旦
被狗咬,为安全起见,也需注射狂犬疫苗。下面是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使用的部分说明书,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
A.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抗体、效应 T 细胞和记忆细胞,从而产生了对狂犬病病毒的免疫力
B.清理伤口时,消毒数次,不包扎,能减少咬伤者被狂犬病病毒、厌氧菌等感染的机会
C.全程注射狂犬疫苗,表明机体产生的抗体达到一定量后,才能有效抵御狂犬病病毒
D.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相当于注射抗体,能与侵入细胞内的狂犬病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而直接消
灭狂犬病毒
5.稻-蟹共作是以水稻为主体、适量放养蟹的生态种养模式,常使用灯光诱虫杀虫。水稻为蟹提 供遮蔽场所和氧气,蟹能摄食害虫、虫卵和杂草,其粪便可作为水稻的肥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蟹粪便中的能量流向了水稻,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B.采用灯光诱虫杀虫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
C.硬壳蟹(非蜕壳)摄食软壳蟹(蜕壳)为捕食关系 D.该种养模式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6.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蜘蛛和甲、乙两种昆虫。甲、乙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为食。 甲在白天活动,乙在夜晚活动。甲采食该种植物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物质,该物质 既可吸引甲的天敌,也能驱赶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昆虫不同时活动,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B.上述生物构成 2 条食物链,蜘蛛处于第二、三营养级 C.乙昆虫的活动受到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的影响
D.若甲昆虫的数量减少,则乙昆虫的数量会持续增加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徜徉古诗意境, 思考科学问题。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纷纷细雨能为杏树开花提供必需的水分 B.杏树开花体现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周期性
C.花开花落与细胞生长和细胞凋亡相关联
D.“杏花村酒”的酿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8.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 H 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话
B.主动运输维持着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这是神经细胞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C.内环境 K+浓度升高,可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增大
D.谷氨酸和一氧化氮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
9.世界多地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更有效地保护 人民身体健康,我国政府正在大力实施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计划,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 的关爱。目前接种的新冠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A.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有助于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
B.给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注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C.多次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可增强人体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D.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和病毒核酸
10.微囊蓝细菌(微囊藻)和颤蓝细菌是引起湖泊发生水华的主要蓝细菌,为了治理水华,科研人员 在培养瓶中培养了两种藻类以研究其种间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湖水中微囊蓝细菌和颤蓝细菌种群密度的方法通常是样方法 B.曲线①表明,在 0-13 天内,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加
C.曲线②的 K 值小于①,原因是两种蓝细菌竞争有限资源和空间
D.单独培养微囊蓝细菌时,随着其密度的增加,环境容纳量会发生改变
11.我国麋鹿经历了本土野外灭绝、圈养种群复壮、放归野外等历程,成功建立野生种群。2020 年,
我国麋鹿分布点已从最初的 2 处发展至 81 处,数量超过 8000 只,基本覆盖麋鹿野外灭绝前的栖 息地,展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智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要统计麋鹿种群密度,不可采用逐个计数法
B.对麋鹿种群进行圈养复壮、放归野外的过程属于就地保护 C.麋鹿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内竞争最小
D.增加我国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种群的进一步发展
(
成
分
含
量
成
分
含
量
N
aNO
3
3
g
F
eS
O
4
0
.0
1
g
K
2
H
PO
4
1
g
葡萄
糖
3
0
g
琼
脂
1
5
g
定容
至
1
0
0
0
m
L
M
gSO
4
·
7H
2
O
0
.
5
g
抗生
素
0
.
1
万单
位
)12.如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
B.由培养基的原料可知,所培养的微生物是异养型,培养的微生物可以是酵母菌 C.本培养基中抗生素的添加满足了微生物生长对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
D.若该培养基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除去抗生素和 NaNO3,并加入尿素
13.乙烯可促进香焦果皮逐渐变黄、果肉逐渐变甜变软的成熟过程。同学们去香蕉种植合作社开展
研学活动,以乙烯利溶液为处理剂,研究乙烯对香蕉的催熟过程,设计的技术路线如图。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
A.对照组香蕉果实的成熟不会受到乙烯影响
B.实验材料应选择已经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 C.根据实验安排第 6 次取样的时间为第 10 天 D.处理组 3 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14.如图是在调查某生态系统中某一生物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该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 值(入)而绘制的曲线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第 9 年调查该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衰退型 B.0-4 年内该生物群落未发生演替现象
C.在 12 年左右该生物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20 年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
15.某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如图 1.其中 1、II、Ⅲ、IV 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 代表 能量的形式,某森林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如图 2。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图 1 还可以表示所有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 B.图 2 猫头鹰粪便中的能量来自于图 1 中的Ⅲ
C.图 2 中 B 的同化量与 A 的同化量的比值,一般 10%-20%
D.图 2 中若猫头鹰的能量来源均等,其增重 3kg 至少消耗 A 为 225kg
16.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
A 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 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正式实验 必须设置空白对照
B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 的变化 摇匀后抽取少量培养物,适当稀释,用台盼蓝染色,先滴 加培养液进计数室,再盖盖玻片计数
C 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 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 系等
D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可依据小动物趋湿、趋光、避高温等特性来设计诱虫器收 集土壤中的小动物
二、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60 分)
17.(12 分)辣椒素是红辣椒的活性成分,对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都有刺激性并可使皮肤产生灼烧 感。辣椒素型瞬时受体电位蛋白(TRPV1)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激活后促进细胞外 Ca2+、Na+ 内流,进而介导一些基本的生理功能,如神经递质释放、肌肉收缩等。TRPV1 不仅对辣椒素有反 应,高温同样能激活它。当处于温度在 43℃以上的外界环境时,TRPV1 就会打开,最终产生痛觉。 回答下列问题。
(1)人在吃辣椒时排汗增多,这个调节的反射弧为
(用具体名称和箭头表示)。
(2)辣椒素与 TRPV1 结合后,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这一过程属于
调节。
(3)吃辣椒后, TRPV1 所在的细胞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 ,产生热觉。兴奋 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4)极少数人吃辣椒会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的 功能过强的表现。此时辣椒称为
。
18.(12 分)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某林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回答下 列问题。
(1)可以用样方法调查该林地中某种 (填“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 度,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是 。若要调查 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2)该林地中,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有为动物提供 ;动物对植物的作用有 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3)若有物种入侵该林地时,种群增长曲线开始往往呈“J”型,从环境因素考虑,其原因有
(至少答出两点)。 入侵种的爆发通常会使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 。
19.(12 分)阿卡波糖是国外开发的口服降糖药,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高峰。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同类型新药,我国科研人员研究了植物来源的生物碱 NB 和黄酮 CH 对餐后血糖的影响。为 此,将溶于生理盐水的药物和淀粉同时灌胃小鼠后,在不同时间检测其血糖水平,实验设计及部 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每组 10 只) 给药量(mg/kg 体重) 给药后不同时间血糖水平(mmol/L)
0 分钟 30 分钟 60 分钟 120 分钟
生理盐水 - 4.37 11.03 7.88 5.04
阿卡波糖 4.0 4.12 7.62 7.57 5.39
NB 4.0 4.19 7.60 6.82 5.20
CH 4.0 4.24 7.28 7.20 5.12
NB+CH 4.0+4.0 4.36 6.11 5.49 5.03
(1)将淀粉灌胃小鼠后,其在小鼠消化道内的最终水解产物葡萄糖,由肠腔经过以下部位形成餐
后血糖,请将这些部位按正确路径排序: (填字母)。
a.组织液 b.血浆 c.小肠上皮细胞 d.毛细血管壁细胞
(2)血糖水平达到高峰后缓慢下降,是由于胰岛素一方面促进了血糖合成糖原、 、 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另一方面又能抑制 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3)本实验以 作对照组,确认实验材料和方法等能有效检测药物疗效。 根据表中的数据,该研究的结论: 。
(4)NB 和 CH 联合使用能否用于治疗糖尿病,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 计实验加以研究。实验材料及用具:糖尿病模型鼠、生理盐水、W 药物(NB 和 CH 按一定比例配置
而成)、血糖仪等。请简述实验思路:
。
20.(10 分)资料一:绿色高效可持续性发展是现代农业迫切需要而难以实现的重大课题。我国科 学家以水稻为基础建立了稻芋蛙鳅共养体系,稻田周围种植芋头,芋头种植除具有良好的收成外, 硕大的芋叶对青蛙、泥鳅有很好的遮荫和驱避害虫作用,结合频振灯诱杀、自然天敌昆虫和青蛙 的害虫捕杀,很好地形成了“四周种芋头、空中频灯诱、禾间天敌吃、禾下养蛙鳅”的共养体系, 取得了绿色高效益的好结果。 资料二:部分高寒草甸区由于长期处于过度放牧状态,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研究发现,在所有 恢复草地的方法中,施肥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某高寒草甸区的
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植被丰富度指数 物种多样性指数 植物地上生物量 g·m-2
对照组(不施肥) 6.51 1.46 205.21
农家肥组(有机质为主) 7.53 1.54 215.17
氮肥组(尿素为主) 12.92 1.94 300.0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一中,该生产模式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至少答两点)。
(2)资料一中,芋头产生的草酸钙、氢氰酸及生物碱等物质,对昆虫有驱避作用。人们利用上述 特性驱避 害虫属于 防治,从 能量流动的角度 分析,该防治方 法的生物学意义 是 。
(3)资料二中,分析表中结果,施氮肥更有利于高寒草甸区的草地恢复,理由是
。结合高寒草甸区的气候条件,分析施农家肥处 理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 。
21.(14 分)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人类消耗了大量的一次性口罩,这些口罩不及时处理会对环境 造成一定的污染。某科研人员欲筛选出能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主要成分是由 C、 H 两种元素组成 的聚丙烯纤维)的细菌,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该培养基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的四大营养物质分别是碳 源、 。
(2)通过相关实验来选择较合适的土壤样品,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因变量是 。
(3)图中“甲”指的是 _,将分离纯化得到的不同菌种分别接种到鉴别 培养基上,鉴别培养基以 为唯一碳源,并加入了能与之结合的显色染色 剂,从而方便挑选菌群。
(4)分离纯化聚丙烯纤维降解菌时,为了使培养皿上出现的菌落尽可能都是单菌落,应采用的方 法是 。采用该方法的原因是
。五校联考(2023.4)——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5CDBDB 6-10CDCBC 11-12DC 13-16CDDC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17、(12分)(1)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汗腺
(2)神经
(3)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只贮存于突触前膜神经元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免疫防御 过敏原
18、(12分)(1)双子叶 随机取样 标记重捕法
(2)食物和栖息空间
(3)食物充足、气候适宜、空间充裕、没有天敌等 降低
19、(12分)(1) cadb
(2)氧化分解 肝糖原的分解
(3)生理盐水组与阿卡波糖组
NB和CH均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高峰,且二者共同作用效果更强
(4)选取糖尿病模型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灌胃适量的不含药物W的生理盐水,乙组灌胃等量的含药物W的生理盐水,用血糖仪定时检测两组鼠的血糖水平。
20、(10分)(1)循环、协调、整体
(2)生物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氮肥对高寒草甸区的植物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及植物丰富度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草地的恢复;
低温降低了(酶的活性,)微生物对农家肥中有机物的分解作用(下降),使肥料的可利用性下降
21、(14分)(1)氮源、水和无机盐
(2)土壤样品的种类 一次性口罩的腐烂程度
(3)选择培养(或扩大培养) 聚丙烯纤维
(4)稀释涂布平板法 当样品稀释度足够时,每一个菌落都来源于分散的单个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