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二次阶段测试
生物试题答案
1-5CBCBC 6-10CCCDC 11-15DDBDC 16.AD 17.ACD 18.CD 19.ABC 20.C
21.(11分)(1)将PE塑料作为唯一碳源 PE塑料不能提供氮源,而N是微生物合成蛋白质、核酸等物质所必需的
(2)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平板”) 形状、大小(或“颜色、隆起程度”等)
细菌计数板 偏大 显微镜下统计的是活菌数和死菌数的总和
(3)将培养液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接种(或者“适当缩短培养时间”) A1
A1的D/d值最大,对PE塑料的降解效果最佳
(4)开发对环境无害的塑料降解制品
22.(10分)(1)① 细胞分化程度低,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②细胞的脱分化
③聚乙二醇(PEG)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
(2)具有产量高、速度快、节约资源、不占用耕地、不受季节、天气等的限制等优点
(3)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用量比例不合适 (2分)
(4)①野生型的W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2分) ②在高CK诱导下A基因促进W基因表达(2分)
23.(9分)(1) 内细胞团 输卵管上皮细胞 营养物质(发育环境或发育条件)
(2) 小鼠的胎盘和胎膜 阳性
(3)检测嵌合体小鼠中来自灰色小鼠的ES细胞的发育情况
(4) 是 嵌合体小鼠不同细胞基因型可能不同,体外受精培养得到的小鼠不同细胞基因型一般是相同的(2分)
24.(12分)(1)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2)简并性 AB和BCA
(3) XhoⅠ和MunⅠ(2分) -CTCGAGCCTTTCAGCTCA-(2分)
(4)稀释涂布平板 氨苄青霉素和X-gal 白色
(5)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 找到并改变相应基因或合成新基因
25.(13分)(1) ①核糖核苷酸 ②5'→3' ③便于得到两种具有功能的蛋白质(一种mRNA可翻译形成两种蛋白质)
(2)使引物的3'端与模板链严格互补配对,保证子链的延伸
(3)①XbaI和NheI ②电泳法
(4)①目的基因与质粒c存在正反连接、目的基因多拷贝与质粒c连接等(2分)
②3.2kb和8.2kb (2分)
(5)①便于筛选导入重组质粒2的牛乳腺上皮细胞 ②hLYZ和hLTF(目的基因)能否表达
(6)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卵母细胞采集与培养技术)昌乐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二次阶段测试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的酿酒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齐民要术》记载:将蒸熟的米和酒曲混合前需“浸曲发,如鱼眼汤,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意思是将酒曲浸到活化,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把八斗米淘净,蒸熟,摊开冷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浸曲发”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代谢加快
B.“鱼眼汤”现象是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CO2形成的
C.“净淘米”是为消除所有的菌对酿酒过程的影响而采取的主要措施
D.“舒令极冷”的目的是防止蒸熟的米温度过高导致酒曲中的微生物死亡
2.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倒平板操作前需采用干热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B.步骤③应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出现单个菌落
C.操作③到④的过程中,接种环共灼烧处理了5次
D.步骤④划线结束后在皿盖上做好标注
3.某种物质X(一种含有C、H、O、N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菌能降解X。研究人员按照下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菌株。实验过程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X,乙的组分为无机盐、水、X和Y。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乙培养基均属于选择培养基,乙培养基中Y物质是琼脂
B.若要筛选高效降解X的细菌菌株,甲、乙培养基中X是唯一的碳源
C.步骤③后统计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高
D.步骤⑤的筛选过程中,若培养基中的X浓度过高,某菌株对X的降解量可能下降
4.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赖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菌由于发生基因突变只能在添加了赖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如图为以野生型菌株为材料,诱变、纯化赖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数字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是
A.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够合成所需的全部氨基酸,因此培养基中无需提供氮源
B.①②④培养基中需添加赖氨酸,而③培养基中不能添加赖氨酸
C.需将①中的菌液适当稀释后,用接种环蘸取菌液在②上进行接种
D.从④培养基中挑取乙菌落进行纯化培养即可获得所需突变株
5.由于发酵工程生产条件温和、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等,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农牧业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上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离、提纯获得微生物细胞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
B.啤酒发酵的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其中,酵母菌的繁殖在主发酵阶段完成,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C.生产柠檬酸需要筛选产酸量高的黑曲霉菌
D.通过发酵工程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也可制成微生物饲料
6.病毒感染果蔬后,会借助胞间连丝等结构扩散,导致果蔬产量和品质退化。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生产出脱毒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获取的植株茎尖切段需用70%的酒精和5%的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处理
B.脱毒苗培育过程需要更换培养基,提高生长素的比例有利于根的分化
C.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及细胞分化
D.植株茎尖细胞中不含病毒的原因可能是该组织胞间连丝不发达
7.DNA甲基化指生物体在DNA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将甲基基团加到DNA模板链的胞嘧啶上的过程。多数情况下可抑制基因的表达。中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培育出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体细胞克隆技术的难点在于将体细胞的细胞核转移到去核的卵细胞后,由于DNA甲基化修饰,某些生长因子基因无法正常表达,从而使重组细胞无法正常发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克隆猴体细胞的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的相同
B.与DNA未甲基化相比,DNA甲基化后,基因表达情况可能不同,导致性状有所差异
C.DNA甲基化使某些生长因子基因无法正常表达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D.克隆猴的诞生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8.黄曲霉毒素在保存不当的霉变粮油食品中含量较高,具有很强的致癌性。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能引起细胞中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不断脱落。科研人员用黄曲霉毒素偶联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以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当人误食黄曲霉毒素后,肠腺细胞可能发生消化酶的合成分泌减少
B.可用电融合法、PEG法或灭活的病毒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
C.细胞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杂交瘤细胞体外增殖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单克隆抗体用于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原理是抗原-抗体杂交
9.为研究多种血糖调节因子的作用,我国科学家开发出胰岛素抵抗模型鼠。为扩增模型鼠数量,科学家通过诱导优良模型鼠体细胞转化获得诱导胚胎干细胞(iPS细胞),继而利用iPS细胞培育出与模型鼠遗传特性相同的克隆鼠,具体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诱导优良模型鼠体细胞转化为iPS细胞的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脱分化
B.胚胎移植后,重构胚进一步扩大导致囊胚腔破裂的过程称为孵化
C.为确定克隆鼠培育是否成功,须对黑色鼠3进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检测
D.为获得更多的双细胞胚,可对白色鼠1注射性激素达到超数排卵的目的
10.小鼠克隆胚胎着床后胎盘发育显著异常可能是与克隆胚胎中H3K27me3印记基因过度表达有关,H3K27me3印记基因敲除极大提高了体细胞克隆的成功率。H3K27me3印记基因敲除的实验组克隆小鼠的体重与受精卵来源的小鼠一致,而对照组克隆小鼠的体重显著高于受精卵来源的小鼠;实验组克隆小鼠的胎盘直径和重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克隆小鼠,而与受精卵来源的小鼠一致。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克隆胚胎过大可能是克隆胚胎着床后成活率低的原因
B.克隆胚胎过大的原因可能是克隆胚胎的胎盘过大
C.H3K27me3印记基因过度表达抑制胎盘的发育
D.H3K27me3印记基因的表达产物可能影响早期胚胎滋养层细胞的发育
11.生长激素是医学实验及生物实验中常用的重要物质,最初生长激素是从牛和猪脑垂体中提取出来的,但副作用过多。而化学合成的方法效率较低,没有实用价值,因此,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大规模生产人生长激素是满足临床大量需求的重要手段。该过程所用的质粒A与含生长激素基因的DNA上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分别如图1、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l、BclI、Sau3AI、HindⅢ,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G↓GATCC、T↓GATCA、↓GATC、A↓AGCTT)
图1质粒中没有标注出来的基本结构是复制原点
B.BamHI酶和Bcl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连接部位用酶Sau3AI一定能切开
C.用Sau3AI切图1所示的质粒A得到DNA片段对RNA聚合酶有一定的亲和力
D.生长激素基因也可以嵌入羊基因组的任何位置,以得到转基因羊并对生长激素进行大规模生产
12.原位PCR技术是利用原位PCR仪,在组织或细胞中靶DNA所在的位置上进行的PCR循环扩增,通过掺入标记基团直接显色或结合原位杂交进行检测的方法。进行扩增时,反应体系中的反应成分需渗透到组织或细胞的靶DNA处才能进行扩增,PCR反应体系中需要添加一定浓度的Mg2+,而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会吸附Mg2+,使进入细胞的Mg2+减少。下列说法止确的是
A.反应体系中dNTP作为扩增的原料,会依次连接到子链的5,端
B.原位PCR反应体系中使用的Mg2+浓度要比常规PCR低
C.反应体系中引物的G、C碱基含量越高,复性的温度越低
D.原位PCR技术可用于人类β-地中海贫血致病基因的检测
13.人体内的蛋白TPA能降解由血纤维蛋白凝聚而成的血栓,但为心梗患者注射大剂量的TPA会诱发颅内出血。研究证实,通过蛋白质工程,将TPA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改良TPA,进而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下列关于该蛋白质工程的述正确的是
A.制造改良TPA无需用到基因工程的操作技术
B.可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TPA的晶体结构
C.该TPA基因增添碱基时可使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
D.需要在分子水平上直接对TPA进行定向改造
14.大肠杆菌经溶菌酶和洗涤剂处理后,拟核DNA就会缠绕在细胞壁碎片上,静置一段时间,质粒分布在上清液中。利用上述原理可初步获得质粒DNA。下列关于质粒的粗提取和鉴定的分析正确的是
A.提取DNA时可加入酒精,使不溶于酒精的蛋白质等物质析出
B.将提取的DNA溶于0.14mol/LNaCl溶液后,可用二苯胺试剂在沸水条件进行鉴定
C.用限制酶Ⅰ和Ⅱ分别处理提取的产物,电泳出现如图结果,说明未提取到质粒
D.溶菌酶能溶解大肠杆菌细胞壁,洗涤剂能瓦解其细胞膜,但对DNA没有影响
15.2022年1月7日,马兰里医学中心成功将猪心脏移植到一名57岁的心脏病患者身上,虽然这颗心脏仅仅存活了2个月,但仍然为异种器官移植的可行性提供了可观的数据。为了降低免疫排斥反应,研究者借助CRISPR/Cas9技术对移植的猪心脏进行了基因编辑。CRISPR/Cas9系统主要由向导RNA(sgRNA)和Cas9蛋白两部分组成,sgRNA可引导Cas9蛋白到特定基因位点进行切割,其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要对一个基因进行编辑,则通常至少需要设计两个序列不同的sgRNA
B.sgRNA可以特异性识别目标DNA分子,Cas9蛋白作用于磷酸二酯键
C.有时sgRNA会因错误结合而出现“脱靶”现象,一般sgRNA序列越短,脱靶率越低
D.为降低免疫排斥反应,可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相关抗原蛋白基因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超过一定值会与胺反应产生致癌物,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峰值一般出现在第5d。现用不同浓度的食醋对泡菜进行处理,测定其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亚硝酸盐峰值出现在第3d,推测原因可能为温度更为适宜
B.不同浓度的食醋不仅影响亚硝酸盐的峰值还影响峰值出现的时间
C.食醋浓度越大,对泡菜中亚硝酸盐产生的抑制效果越明显
D.健康饮食应选择食用在此条件下酿制9d后的酸菜
17.啤酒的工业化生产中,大麦经发芽、焙烤、碾磨、糖化、蒸煮、发酵、消毒等工序后,最终过滤、调节、分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B.焙烤是为了利用高温杀死大麦种子胚并进行灭菌
C.糖浆经蒸煮、冷却后需接种酵母菌进行发酵
D.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
18.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是指诱导植物细胞融合前,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照射供体细胞,导致融合后供体染色质片段化并大量消失,少量染色质片段可插入到受体细胞染色质中。长穗偃麦草具有良好的耐盐特性,我国科研工作者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耐盐小麦新品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科研工作者需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照射长穗偃麦草和小麦细胞
B.长穗偃麦草和小麦的原生质体融合常用PEG、灭活病毒等人工方法诱导实现
C.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可打破供体不良与优良性状的基因连锁,排除不良性状干扰
D.实验得到的耐盐小麦植株可经多代自交获得纯合耐盐小麦品系
19.卵母细胞成熟包括“细胞核成熟”和“细胞质成熟”两个方面。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敲除技术敲除小鼠的Btg4基因,发现Btg4敲除的卵母细胞虽能正常成熟和受精,但形成的早期胚胎却全部阻滞在1到2细胞阶段,造成雌性不育。胚胎停止发育原因是卵母细胞中的mRNA不能被及时降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输卵管阻塞,则精卵细胞结合和胚胎早期发育均不能完成
B.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Btg4基因在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中的作用
C.卵母细胞中mRNA的及时降解是启动早期胚胎基因组激活的前提条件
D.Btg4基因与卵母细胞中mRNA降解有关,可促使卵母细胞的细胞核成熟
20.为了获得抗蚜虫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雪花莲凝集素基因(GNA)和尾穗苋凝集素基因(ACA)与载体(pBI121)结合,然后导入棉花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限制酶BsaBI和DNA连接酶处理两种基因可获得GNA-ACA融合基因
B.与只用KpnI相比,KpnI和XhoI处理融合基因和载体可保证基因转录方向正确
C.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存活的植物细胞即为成功转入目的基因的细胞
D.用PCR技术可检测GNA和ACA基因是否导入棉花细胞中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海洋塑料垃圾每年会造成数十万海洋动物死亡,其中聚乙烯(PE,分子式为(C2H4)n)塑料因缺乏有效的降解途径而危害巨大。2021年,中科院海洋所首次发现了能有效降解PE塑料的海洋微生物菌群。通过对该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种类和纯度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其中有5类细菌菌群为优势种群,研究人员通过微生物培养技术成功获得了上述5类细菌的纯培养菌株,将其中具有较强降解PE塑料能力的3类菌株按一定比例复配后,成功获得了一个能稳定共存且具有显著降解PE塑料能力的菌群,该菌群只需两周时间就可以将PE塑料降解为碎片。经过反复的毒理实验证实该菌群对环境无害,且在降解PE塑料的培养物中发现了能够产生有效抑制多种病原菌的活性物质。
(1)为筛选能有效降解PE塑料的海洋微生物菌群,在设计培养基配方时,碳源的设计上应满足的条件是 ;在此基础上还需添加一定量的氮源,原因是 。
(2)研究人员发现了能有效降解PE塑料海洋微生物菌群中的5类优势菌群后,采用
了 法将单个细菌分散在固体培养基上,并根据菌落的 (至少写出2种特点)等进行初步区分,从中获得了能稳定降解PE塑料的菌种A1、A2和A3。如需计算一定体积的样品中某菌种的数量,可以利用 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其统计结果与实际活菌数相比 (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
(3)研究人员将经过稀释的含A1、A2和A3三种菌种的菌液进行接种,通过培养基中的分解圈来筛选分解能力强的菌种时,发现几乎每个分解圈都交错在一起,还有很多菌落紧挨在一起,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改进实验方案后,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透明圈的直径(D)与菌圈的直径(d)如图所示。如需进一步选择单一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应选用 菌种,理由是 。
(4)研究人员最终获得了一个能稳定共存且具有显著降解PE塑料能力的菌群,试分析该菌群的应用前景 。
22.紫草宁是从紫草细胞中提取的一种药物和色素,具有抗菌、消炎和抗肿瘤等活性。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的紫草宁投入市场,成为世界上首例药用植物细胞工程产品。
(1)常选取植物的茎尖作为外植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化学方法有_____________。
(2)与传统方法获得紫草宁相比,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紫草宁,具有_________等优点。
(3)若在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一步获得紫草植株的过程中,发现愈伤组织只分裂而不能分化出芽和根,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设计实验进一步探讨激素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生芽的机制。研究发现在愈伤组织生芽过程中,细胞分裂素(CK)通过A基因和W基因起作用。为探讨A基因与W基因的关系,将A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突变体a)和野生型的愈伤组织分别置于CK与生长素比例高的(高CK)培养基中诱导生芽,在此过程中测定W基因的表达量如图,分析图中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野生型的W基因表达量与高CK诱导时间的关系是随着高CK诱导时间的延长,______________;在高CK诱导下A基因与W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3.某科研小组采用“胚胎干细胞介导法”将荧光素基因导入纯种灰色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中并整合到染色体上,然后将转基因的胚胎干细胞注射到纯种黄色小鼠囊胚中构建嵌合体小鼠,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②收集的ES细胞来源于______________细胞,将胚胎干细胞置于用小鼠______________(细胞)制备的饲养层上,饲养层提供胚胎干细胞增殖所需的_____________。
(2)囊胚中的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___________________,取样滋养层细胞做SRY-PCR性别技术鉴定,当用SRY特异性探针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时,出现______(填“阳性”或“阴性”)反应者,胚胎为雄性。
(3)过程①中的荧光素基因表达的荧光蛋白可用于过程④,推测荧光素基因在该实验最终获得的嵌合体小鼠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⑤导入囊胚的胚胎干细胞数量是否会影响子代小鼠的性状?_______(填“是”或“否”)。嵌合体小鼠与体外受精培养得到的小鼠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组成个体的细胞基因型是否相同的角度分析)
24.1965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摘取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桂冠。人胰岛素基因表达的最初产物是一条肽链构成的前胰岛素原,经下图1所示的过程形成具生物活性的胰岛素。此后科学家又提出了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的两种方法:AB法是根据胰岛素A、B两条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两种DNA片段,利用工程菌分别合成两条肽链后将其混合自然形成胰岛素;BCA法是利用胰岛B细胞中的mRNA得到胰岛素基因,表达出胰岛素原后再用特定酶切掉C肽段。这两种方法使用同一种质粒作为载体。请据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体胰岛B细胞内,图1中前胰岛素原形成具生物活性的胰岛素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
(2)由于密码子具有______,AB法中人工合成的两种DNA片段均有多种可能的序列。____(填“AB”、“BCA”或“AB和BCA”)法获取的目的基因中不含人胰岛素基因启动子。
(3)图2是利用基因工程生产人胰岛素过程中使用的质粒及目的基因的部分结构。为使目的基因与载体正确连接,在设计PCR引物时可添加限制酶__________的识别序列。通过上述方法获得人的胰岛素基因后,需要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已知胰岛素基因左端①处的碱基序列为-CCTTTCAGCTCA-,则其中一种引物设计的序列是5’______3’。
(4)β-半乳糖苷酶可以分解无色的X-gal产生蓝色物质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为白色。经Ca2+处理的大肠杆菌与重组质粒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采用__________法将大肠杆菌接种到添加了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筛选出__________色的菌落即为工程菌种。
(5)科学家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研制出了赖脯胰岛素,与天然胰岛素相比,其皮下注射后易吸收、起效快。获得赖脯胰岛素基因的途径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__________→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 。
25.通常真核细胞翻译的起始必须依赖于mRNA的5'端帽子结构,而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则是位于mRNA内部的核糖体识别、结合序列,IRES使翻译可以从mRNA内部开始。人溶菌酶和人乳铁蛋白是人乳中重要的抗菌蛋白,科研人员构建人溶菌酶基因(hLYZ)和人乳铁蛋白基因(hLTF)双基因表达载体,并获得转基因牛胚胎。下图表示双基因表达载体的主要构建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IRES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翻译时核糖体在mRNA移动方向是________(5'→3'或3'→5')。与两个基因直接连接形成融合基因相比,两个基因之间插入IRES序列的意义是________。
(2)为实现hLTF与IRES序列的连接,在PCR扩增基因片段时通常在引物的5'端添加特定的限制酶识别序列,而不在3'端添加的原因是________。
(3)过程①中,用________切割质粒a、b后,再用________(方法)分离,收集质粒a的hLTF片段,与质粒b的大片段连接,获得重组质粒1。
(4)过程②中,用BamHⅠ分别处理重组质粒1和质粒c,再连接形成的重组质粒不止一种,这是因为_____。用BamHⅠ对重组质粒2进行酶切,获得的DNA片段大小为________。
(5)科研人员以包含重组质粒2的脂质体转染乳腺上皮细胞时,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新霉素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选择乳腺上皮细胞作为受体细胞便于检测________。
(6)研究人员试图以转hLYZ与hLTF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作为供体细胞,培养转基因克隆胚胎,在此过程中主要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