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1 11:0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篁竹(huáng) 为坻(chí) 参差披拂(shēn)
B. 翕忽(xī) 幽邃(suì) 佁然不动(yǐ)
C. 珮环(pèi) 清冽(liè) 寂寥无人(liáo)
D. 俶尔(chù) 摇缀(zhuì) 犬牙差互(cī)
2.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四面/竹树环合 B. 全石/以为底 C. 以其境/过清 D. 潭中鱼可/百许头
3. 下列加下划线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B. 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C.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D. 不可知其源 不可久居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B.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C.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D.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5. 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B. 如鸣珮环 C. 全石以为底 D. 卷石底以出
6.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B.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二、文言文阅读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心乐之 乐:高兴,快乐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澈:穿透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像北斗星那样
D.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内容或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珮环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2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若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头写日光鱼影,往来翕忽,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斗折蛇行”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4)根据对联的特点,将下面句子改成上联,使上下联对仗工整。
坐在小石潭上休息,柳宗元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醉翁亭中,赏心悦目
8.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雨中上韬光①,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稍倦,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息。 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②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
(节选自明代萧士玮《韬光庵小记》)
【注释】①韬光:指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②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
(1)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稍倦,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文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_______________情绪。
三、默写
9.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影布石上。
(2) , ,参差披拂。
(3)凄神寒骨, 。
(4)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巧用比喻写出溪水逶迤之状、时显时隐之景的句子是“ , ”。
语言表达
10. 学校文学社团风帆文学社决定举办一场主题为“读柳宗元·谈感受”的研讨会。作为风帆文学社的成员,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圆满举办这次研讨会,你想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于是找到教语文的温老师,你对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学社准备借此机会举办首届读书报告会,重点是向全校师生介绍文化名人。小玲想知道该介绍哪位名人,想听听你的意见,你对小玲说:“我建议介绍柳宗元,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
11. 学了《小石潭记》后,班级开展“走进美文,遍游天下”活动,请你参与。
(1)老师将宁波天一阁的一副对联“石潭白鱼__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选择能表现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的一项,补全上联 ( )
A.相 B.急 C.自 D.少
(2)下面是刘丽同学为本次活动撰写的开场白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她修改不恰当的地方。
浩如烟海的游记作品,是文学殿堂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甲】通过阅读这些游记作品,使我们领略到了优美的风光,体会到了作者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乙】我相信,你的参与一定会让我们这次活动蓬荜生辉!下面我宣布“走进美文,遍游天下”活动正式开始!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将“________”或“________”删去。
②【乙】处画线句子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参cēn。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给文言语句断句的能力。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阅读停顿(断句)有以下六种情况: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本题应根据题意及题中句子的翻译来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BC正确;
D.潭中鱼/可百许头。
故选D。
3.【答案】D
【解析】A项第一个“清”意为“清澈”,第二个“清”意为“凄清”;B项第一个“以”意为“把”,第二个“以”意为“因为”;C项第一个“从”意为“自、由”,第二个“从”意为“跟随”;D项“可”均为“能够”的意思。
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解答】
A凄: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心神凄凉。故A符合题目要求。
B无词类活用。故B符合题目要求。
C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故C符合题目要求。
D西:名词作状语,向西。故D符合题目要求。
故选B。

5.【答案】A
【解析】 A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均为倒装句。B项为谓语前置,应为“如佩环鸣”。C项为宾语前置,应为“以全石为底”。D项为主谓倒装,应为“石底卷以出”。
6.【答案】B
【解析】A、C、D三项运用了比喻,B项运用了拟人。
7.【答案】(1)A
(2)小石潭里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3)D
(4)小石潭上,凄神寒骨
【解析】(1)此处“乐”为形容词意动用法,意思应为“对……感到高兴”。
(2)本题关键词:“可”,大约;“许”,表示约数;“皆”,全,都;“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这些词语的翻译要准确。
(3)“斗折蛇行”是正面描写,用比喻的修辞表现溪水的曲折蜿蜒,不是侧面描写。
(4)修改时注意下联“醉翁亭中,赏心悦目”的句式。“醉翁亭中”是由地名和方位名词构成,“赏心悦目”是个并列短语。所以上联可以整理为“小石潭上,凄神寒骨”,结构上与下联相对应,内容上构成“反对”关系。
8.【答案】【小题1】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
【小题2】(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稍微疲倦时,可以蹲坐在石头上或靠着竹子休息。
【小题3】贬谪的悲凉(孤寂凄凉) 知音难觅的惆怅
【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能力。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根据句子的意思和结构及限断两处的要求,句子的正确断句是: 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
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本题注意“西南”“斗”“蛇”“踞”等词的正确翻译。
3.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及其作者情感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时,应先通读全文,理清文意;然后细读文章的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最后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解答即可。结合文本内容,【甲】文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贬谪的悲凉(孤寂凄凉)的心情。【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 知音难觅的惆怅情绪。
9.【答案】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悄怆幽邃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解析】略
10.【答案】(1)(示例)温老师,学完《小石潭记》之后,我们都对柳宗元其人其文产生了很大兴趣。我们准备举办一场主题为‘读柳宗元·谈感受 的研讨会,恳请您给予支持与指导。
(2)(示例)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文学创作、政治思想深深影响着后人。
【解析】(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请语文老师进行指导,将内容说清楚,注意用语要得体,表述连贯即可。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柳宗元的人物特点简要表述出来即可。
11.【答案】(1)C
(2)①通过 使
②蓬荜生辉 绽放光彩
【解析】(1)对联的上下联一般不重复用字,故排除A项;根据“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可排除B、D项。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