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11 09:15:53

文档简介

龙川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 答题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第1-2小题。
1.有关该地区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数量最大 B.③时期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C.④时期当地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D.⑤时期老年人口比例很小
2.④时期以后人口净迁入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变化 B.经济落后,大量人才外流
C.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人口迁入量减小 D.留守儿童问题使父母返乡务工
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据此完成下面3-4题。
3.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大 B.3550-3650米的百米高程人口最为密集
C.距河流8-10千米分布人口最多 D.高程4500米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4.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
A.巴西高原 B.非洲南部 C.藏南谷地 D.北美大草原
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行政村不同年份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其中X、Y、Z分别表示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甲、乙、丙分别为该村落1980年、2000年、2017年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据此完成第5-7题。
5.与甲相比,该行政村乙年龄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
A.出生率上升 B.死亡率下降
C.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D.社会经济的发展
6.导致该行政村年龄结构由乙向丙演变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气候因素 C. 社会变革 D交通和通信
7.2016年该行政村的小学被撤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该村落生育率低,学生少 B.学生辍学严重
C.全部进城求学 D.师资短缺严重
地域文化对城镇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镇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镇中的建筑。据此,回答第8题。
8.美国大城市市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而西欧城市市中心一般很少见到摩天大楼,对这一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技术先进、经济发达 B.美国城市用地紧张
C.西欧城市地质条件差,多地质灾害 D.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适度人口是指在一定条件和目标之下区域能够承载的最适宜的人口规模,它以区域内的最优人口数量为依托,寻求人口增长与外部要素之间的平衡。出于对大城市病的担忧,我国各大城市相继出台了人口总量控制政策。下表示意2018年北上广深四城市人口情况。据此完成第9-10题。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常住人口规模(万人) 2 154.20 2 423.78 1 490.44 1 302.66
人口密度(人/km2) 1 313.00 3 823.00 2 005.00 6 484.00
城镇化率(%) 86.50 88.10 86.38 99.75
距2035年政府规划 红线增长空间(万人) 145.80 76.22 509.56 697.34
9. 北上广深四城市中,缓解人口压力的紧迫性最强的是(  )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深圳
10. 深圳市距2035年政府规划红线增长空间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居民生活水平高 B. 生态环境承载力大
C. 经济发展水平高 D. 自然资源供给力强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1-12小题。
11.该地早期形成城市的有利条件有 (  )
①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④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图中布局不合理的设施有 (  )
A.工业区、批发市场 B.批发市场、普通公路
C.高速公路、工业区 D.高速公路、普通公路
城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居民出行时间影响显著。地铁站的进出站客流量对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影响很大,如下图是北京达官营地铁站在某工作日一天中不同时刻进站和出站的客流量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第13-14小题。
13.推测达官营地铁站周边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最可能是( )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 D.交通枢纽用地
14.以下时间点该地铁站周边共享单车在无调度情况下积压最严重的是( )
A.8时 B.10时 C.18时 D.23时
随着城市化推进,我国部分农村的建设用地(主要是宅基地)出现废弃或闲置,形成空心化村庄,其演化过程与乡村人口的空间动态移动密切相关。下图为城乡结合部空心化村庄演化阶段模式图,据此完成第15-17小题。
15. 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
A. 全村、村中心、村周边 B. 全村、村周边、村中心
C. 村中心、村周边、全村 D. 村周边、村中心、全村
16. 亚空心化阶段主要表现为(  )
A. 城市人口向村中心转移 B. 城市人口向村周边转移
C. 村中心人口向城市转移 D. 村周边人口向村中心转移
17. 农村再实心化会促使(  )
A. 城市用地规模减小 B. 城市产业大量外迁
C. 农村人均耕地增加 D. 农村设施逐渐完善
一般认为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下图示意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注:劳动力人口是指20~59岁男性人口及20~54岁女性人口)。读图,完成第18-20题。
18.图中显示(  )
A.全国劳动力人口减少 B.城镇非劳动力人口锐减
C.农村劳动力人口剧增 D.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
19.我国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年份可能是(  )
A.2038年 B.2040年 C.2047年 D.2050年
20.据图推测,2020年后我国应(  )
①积极发展大中城市 ②提高制造业水平 ③积极扩大耕地面积 ④延迟退休年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大豆播种面积有重要的影响。下图示意1998~2017年我国东北平原、黄土高原、黄淮平原、长江流域四个主产区大豆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及日均降水情况。据此完成第21-22小题。
21.图示丁主产区位于我国(  )
A.东北平原 B.长江流域 C.黄淮平原 D.黄土高原
22.大豆为需水作物,从水分条件的角度推测甲主产区大豆种植最需要关注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下表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化。据此完成第23-24小题。
产棉区 贡献率(%) 时段(年)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西北内陆
面积 单产 面积 单产 面积 单产
1950~1965 22.61 30.27 26.85 48.61 52.38 9.52
1965~1980 18.77 46.74 20.37 52.78 34.92 26.98
1980~1995 30.65 37.55 50.93 30.56 47.62 19.05
1995~2010 55.56 19.16 62.04 17.13 61.90 9.52
2010~2015 57.47 26.44 68.06 11.11 66.67 9.52
23.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 (  )
A.丰沛的降水 B.昼夜温差大 C.充足的光热 D.肥沃的土壤
24.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  )
A.长江流域棉区 B.黄河流域棉区  C.西北内陆棉区 D.三大棉区皆是
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莱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图2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据此完成第25小题。
25.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产量 B. 减少水土流失 C. 降低生产成本 D. 减少蒸发
“好粮卖好价、好米出好品”,在素有“北大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正在加速推进农业市场化转型。2020年哈尔滨某公司抓住“鲜米”做文章,该公司实行定制化服务,在稻谷储藏、加工、包装、配送等环节保证“新鲜”,确保水稻脱壳后的“鲜米”在90小时内送到客户家中。据此完成第26小题。
26.我国黑龙江省多出“好粮”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A.土壤肥沃,生长周期长 B.夏季高温多雨
C.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D.地形平坦,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陕南汉水谷地和陕北黄土高原都有大面积的梯田分布,但两地的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差距。黄土高原梯田农业春季常使用地膜覆盖技术。下图为陕西省铜川梯田和风堰梯田位置和景观图,读图完成第27-29小题。
27.黄土高原发展梯田农业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大地表植被覆盖率 B.防止水土流失
C.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 D.提高机械化水平
28.风堰梯田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熟制是( )
A.小麦一年两熟 B.小麦两年三熟
C.水稻一年两熟 D.水稻两年三熟
29.黄土高原梯田农业春季使用地膜覆盖的作用正确的是( )
A.增强大气逆辐射 B.增大昼夜温差,利于糖分积累
C.增大地面反射率 D.防止风力侵蚀,保持土壤水分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南方水网地区设置了“禁养区”、“限养区”。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猪场拆迁潮涌现,许多养猪大企业纷纷向东北等地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据此完成第30小题。
30.与南方相比,东北利于养猪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
A. 草场广阔,利于大规模放养 B. 河流湖泊众多,利于排污
C. 气候寒冷,猪瘟等疫情较少 D. 森林资源丰富,饲料充足
二、非选择题(40 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京津冀地理位置相邻,但经济和城市发展差异明显,三地协同发展势在必行。北京资源、环境压力过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分散城市职能是一项重要举措、下图为“京津冀区域简图”及“京冀1980年、2012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材料二:在20世纪初,半岛上的奥兰多发展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农产品交易地,是著名的“橘子皮城市”。20世纪50年代后期,太空时代开始,奥兰多的某些公司开始制造导弹,以及位于佛罗里达东海岸的航天中心的建立,给该地区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和大量的就业机会。1971年迪士尼乐园建成以后,奥兰多成为一个主题公园大都市,同期,奥兰多还建成了高技术走廊。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当地有人建议大量接收移民,但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下图为奥兰多位置图。
(1)结合材料一,从城市化水平和速度两方面,指出1980~2012年北京和河北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差别。(4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京将部分职能迁往河北的举措,对缓解北京城市问题的积极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奥兰多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芒果属于热带、亚热带水果,喜温喜光,不耐寒霜,生长的有效温度为18~35℃,-3℃以下幼树冻死、大树严重受冻,年雨量在700-2000mm的地区生长良好。我国芒果种植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台湾等省区,其中四川省攀枝花市是目前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的大规模芒果生产基地。攀枝花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芒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20年种植面积计划达到40万亩,占该区适合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下面三表为攀枝花(四川)芒果与其它产区相关情况比较。
表一 湛江芒果与攀枝花芒果成分对照表
主要成分 可溶性固形物(%) 总糖(%) 总酸(%)
湛江芒果 16.7 11.36 4.7
攀枝花芒果 22.6 11.51 4.2
表二 我国芒果主要产区上市时间
产区 海南 广东 广西 云南 攀枝花
上市时间 2~6月 6~7月 6~8月 7~8月 7~10月
表三 2002-2012年我国主要产区芒果平均价格(元/kg)
产区 海南 广东 广西 云南 攀枝花 全国
价格 4.65 3.55 1.79 2.29 6.42 3.45
(1)分析攀枝花市适宜种植芒果的自然原因。(6分)
(2)对比其他产区,攀枝花芒果有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
(3)攀枝花市要继续扩大芒果种植面积,有人表示反对。试列出反对扩种理由。(8分)龙川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B C C A A D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C B A C D A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C C C A B C D C
31.【答案】(1)城市化水平北京高于河北;城市化速度河北快于北京。
(2)分散大城市主城区的职能、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张;减轻主城区的人口压力,住房压力;缓解交通拥堵;减轻主城区的环境污染等等。
(3)沼泽广布,城市后备土地资源丰富;第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导弹制造,高新技术和旅游业的发展,就业机会多且收入丰厚,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加。
【解析】【分析】该题以京津冀地区和奥兰多城市化进程为背景,考查了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闸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对人地协调、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的考查。
32. 【答案】(1)地处金沙江谷地,四周有高山屏障,冬季北方冷空气影响较小,气温较高(或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或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山坡下层,因受下沉气流影响,气温较高;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干热河谷光照强。(每点2分,满分6分)
(2)特点:果品优;上市晚(成熟期晚);价格高。(每点2点,满分4分)
原因:干热河谷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果品优良;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开花晚,成熟期长,上市晚;果品佳,晚熟错时上市及山区运输不便,价格较高。(原因分析要对应特点,每点2分,满分4分)
(3)毁林种果,导致水土流失加重;树种单一,影响生物多样性稳定;向更高纬度、更高海拔推进,易受冻害,产量不稳定;农业结构趋于单一;产量增加,市场竞争压力增大,价格下降,经济效益降低。(每点2分,满分6分)
【答案】1.B 2.A
【解析】2.读图分析可知,①时期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之和大于0,人口仍在继续增长,人口总量不是最大,故A错。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故B正确。④时期人口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之和大于0,说明该地人口数量为增加状态,当地人口数量不是最小值,故C错。⑤时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说明人口出生率低,且经历了④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时期,说明该地区青少年人口比例较小、老年人口比例较大,故D错。所以选B。
2.读图分析可知④时期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该地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进而说明该地经济发达,劳动力短缺,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外迁,就业机会减少,导致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少,故A正确,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才,故B错,不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迁入量减小,故C错,就业机会少,生活成本提高等原因,使农民工返乡务工,故D错。综上所述,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3.B【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故A选项错误;B3550-3650米人口总数累积频率曲线斜率最大,即该百米高程人口最为密集,故B选项正确;C距河流1-2千米分布人口最多,故C选项错误;D高程4500米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小,故D选项错误。
4.C【解析】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达到4000米以上,符合题意,且由图可知,该流域谷底海拔为3500-4000米,且该处人口分布最为密集,故该流域很可能位于藏南谷地。故C选项正确。
5.C【解析】从材料中和图中得出,甲、乙分别为该村落1980年、2000年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前后人口对比,0~14岁出生人口明显减少,说明出生率明显下降,造成出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当时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C正确。出生率是下降的,A错;死亡率下降从材料和图无法得出,B错;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其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D错。故选C。
6.A【解析】从材料中和图中得出,乙、丙分别为该村落2000年2017年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前后人口对比,得出15~59岁青壮年人口大量减少,且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加,推断得出是由于外出务工造成的人口迁移所导致。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对落后的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发达地区,目的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故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正确。气候因素、交通和通信竿不是主导因素,与社会变革关系不大。故选A。
7.A【解析】2016年该行政村的小学被撤并,说明适龄的小学年龄人口变少,由于生育率的不断降低,学生越来越少(注意图中0~14岁人口比重逐渐减少),所以小学被撤并,A正确。学生辍学严重、全部进城求学和师资短缺严重从材料中无法推断出,且与常识不符,排除BCD。故选A。
8.D 美国纽约等大城市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市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欧洲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和主体建筑风格已经形成,市中心现代化大楼一般很少。
9. D 解析:由表中四城市人口密度可直接判断出深圳市人口密度最大,城市承载人口的压力最大,因此缓解人口压力的紧迫性最强,D正确。北京、上海、广州的人口密度均没有深圳大,A、B、C错误。故选D。
10. C 解析:居民生活水平高,对资源的消耗量更大,加大深圳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A错误。深圳市面积小,自然资源匮乏,资源环境承载力小,B错误。深圳市经济发展水平高,通过经济发展和科技手段可获取的生产、生活物资多,因此距2035年政府规划红线增长空间最大,C正确。深圳自然资源较为匮乏,供给力较弱,D错误。故选C。
11.D 12. C
13.C 14.B
【分析】13.读图可知,达官营地铁站早上8点左右进站客流量集中,与工人从家出发上班时相近,出站的客流量集中在18点左右,与工人下班回家时较吻合,故达官地铁站周边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住宅区,C正确,故选C。
14.从图中可看出,达官营地铁站早上8点左右进站客流量集中,上班人员早上从家中骑共享单车到地铁站换乘地铁,共享单车停在地铁站周边。读图可知,从早上5点一直到14点,此时段出站人员少于进站人员,停在地铁站周边的共享单车不断增多,故共享单车在无调度下一直积压,可知积压最严重的是14时之前;14点之后出站人数大于进站人数,共享单车数量开始减少,C、D错。8时到10点之间进站人数大于出站人数,地铁站周边单车数量还在增加,因此积压最严重的是10时,B正确,A错。故选B。
【答案】15. A 16. C 17. D
【解析】15. 读图,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全村的居人宅基地变化率由0开始,先增加,后减少,对应a。村中心居人宅基地变化率为正值,说明村中心住宅集中,是实心村。后来变化率首先下降,最先成为负值,对应b。村周边的最初是负值,后逐渐提高,最后转为负值,对应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全村、村中心、村周边,A对。B、C、D错。
16. 根据图中曲线,亚空心化阶段主要表现为村中心人口向城市转移,C对,D错。我国人口迁移方向是由农村迁移向城市,A、B错。
17. 农村再实心化会促使农村设施逐渐完善,D对。不会导致城市用地规模减小,A错。与城市产业大量外迁无关,B错。农村人均耕地不会变化,C错。
考点:读图文分析能力,人口迁移方向,村庄深化模式的影响。
【答案】 18.A 19.C 20.C
【解析】注意图示2010年农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第19题,计算可知,我国2040年的城市化率为67.3%,2050年的城市化率为73.6%,说明我国2040—2050年间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第20题,图示2020年我国劳动力比重仅为50%左右,应采取延迟退休年龄、提高制造业水平等措施,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
21.B 22.A [第21题,相比其他三个主产区,长江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最多,故选B。第22题,依据四个主产区大豆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图可知甲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最大,是我国东北平原产区。东北平原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节降水少,大豆为需水作物,冬季大豆已经收获,降水不会对大豆种植产生影响,春季是大豆的播种时期,降水多少会影响大豆种植,所以从水分条件的角度推测东北平原产区大豆种植最需要关注的季节是春季,故选A。]
23.C 24.C  [第23题,我国三大产棉区中,长江流域纬度较低,光热充足;棉花的生产季节是夏季,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较高,晴天多,光热充足,选C。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少,A错;长江流域降水较多,昼夜温差小,B错;西北内陆地区因气候干旱,土壤发育程度较低,D错。第24题,三大产棉区中,长江流域的面积贡献率在1950~1995年期间一直小于单产的贡献率,以单产贡献率为主,1995年后才转为以面积为主导,A错误;黄河流域的面积贡献率在1950~1980年期间小于单产的贡献率,1980年后才超过单产的贡献率,B、D错;西北内陆地区在1950~2015年期间的面积贡献率都大于单产的贡献率,选C
【答案】25.C
【答案】26.A
【解析】26.本题主要从自然条件分析,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属于社会经济条件,CD错;我国黑龙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错;我国黑龙江纬度度高,气温低,生长周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多黑土分布,土壤肥沃,可以提供大量的微量元素,因此多出“好粮”;故选A。
【答案】27.B 28.C 29.D
【解析】27.黄土高原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坡度陡,平地少,水土流失严重,在山坡上修筑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有利于保持土地肥力,提高粮食产量,B正确;发展梯田会破坏原有植被,减少植被覆盖率,A错误;黄土高原土地质量不高,发展梯田农业的目的不是为了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C错误;梯田连接性较差,不合适机械化操作,D错误。故选B。
28.凤堰梯田位于陕南汉水谷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条件好,降水充足,雨热同期,区域耕地类型为水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9.黄土高原地区春季气温较低,覆盖地膜有利于保温,减少地面辐射热量损失,地膜覆盖隔绝了土壤与大气的水分交换,有利于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且春季多大风天气,覆盖地膜有利于减少风力侵蚀,D正确;该地春季使用覆盖地膜的主要目的不是增强大气逆辐射和昼夜温差,AB错误;覆盖地膜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取决于地膜的颜色,C错误。故选D。
【答案】30.C
【解析】30.与南方相比,东北利于养猪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气候寒冷,猪瘟等疫情较少 ,C对。与南方相比,东北的河流湖泊少,B错。企业生产是圈舍养殖,不是放养,A错。作物秸秆丰富,饲料充足,D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