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南宁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11 17:51:09

文档简介

南宁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参考答案
1-5. BBBDC 6-10. DCDAD 11-15. ABCDA 16. ABCD 17.C 18. BC 19.CD 20. ABCD
1.【答案】B【解析】捕蝇草即属于生产者、又属于消费者,A 错误;食草动物以生产者为食,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 正确;有些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不需要从消费者和生产者中获得能量,C 错误;青蛙可能以多种小动物为食,所以在食物网中可能处于多个营养级,D 错误。
2.【答案】B【详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A 正确;食物链起始端必须是生产者,草菇是分解者,B 错误;为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施加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如氮肥、灌溉等,C 正确;立体农业可以实现合理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由于植物的光能利用和物质利用的差异形成了能量和物质利用层次,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双赢。D 正确。
3.【答案】B【详解】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投入的饲料中包含的化学能,即 a+d+e,A 错误;鱼种甲是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去向有包括流入下营养级,鱼种乙是最高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包括流入下营养级,B 正确;植物只能获取太阳能,不能从塘泥腐殖质中获取能量,C 错误;鱼种甲到鱼种乙的能量传递效率是鱼种乙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鱼种甲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鱼种甲从饲料有机物中同化的能量)×100%=c/(b+d),D 错误。
4.【答案】D【详解】生物富集指某些在自然界不能降解或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在生物体内逐级富集,浓度越来越大的现象。表中数据表明 DDT具有生物富集现象,表中所列消费者中乌鳢的 DDT 含量最多,故其营养级最高,A 正确;浮游动物和鲫鱼体内的 DDT 的含量接近,因此浮游动物和鲫鱼可能属于同一营养级,B 正确;DDT 可以通过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因此生物富集也是具有全球性的,C 正确;DDT 随食物链单向移动,并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不具有循环性,因此与碳循环过程不相同,D 错误。
5.【答案】C【详解】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的是倒平板、接种,而配培养基不需要,A 错;应将接种后的平板和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放在恒温保温箱中倒置培养,B 错;菌种鉴定的依据可 以是形状、颜色、大小、隆起程度等,菌落数目多少跟接种的菌液浓度有关,不能作为判断菌种鉴定的依据,D 错。
6.【答案】D【详解】酵母菌一般不能直接将淀粉转化为酒精,酿酒的原理是酵母菌可以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 CO2,A 错;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抑制植物的生长、也能抑制种子萌发,故用脱落酸溶液浸泡大麦种子不能促进淀粉酶的合成,用赤霉素溶液浸泡大麦种子可以有效促进淀粉酶合成,增加麦芽汁中可发酵糖的含量,B 错;酵母菌发酵时应将温度控制在 18-30℃,C 错;泡盖的形成是由于向发酵池中通入无菌空气后,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 CO2,形成的 25~30cm 厚气泡层,能将麦芽汁与空气隔绝,D 正确。
7.【答案】C【详解】发酵罐内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A 错误;单细胞蛋白即微生物菌体,B 错误;利用放线菌通过发酵工程产生的井冈霉素可以用来防治水稻枯纹病,属于生物防治,D 错误。
8.【答案】D【详解】根瘤菌属于原核生物,AM 真菌属于真核细胞,二者都有核糖体,主要区别AM 真菌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A 错;试管和毛细管束应采用灭菌法,B 错;本实验重点在不同菌种组合处理的大豆根系分泌物对根瘤菌的影响不同,不在精准计数,虽然有两组的菌落数超过 300,但各组菌落的大差距已经可以判断,所以不需要重新实验,C 错误;从曲线图上可以看出,AM 真菌与根瘤菌共同存在时(AM++Rh +组),菌落数更多,说明根系分泌物对根瘤菌的吸引作用更强,D 正确。
9.【答案】A【解析】由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植物细胞的融合必须首先破坏细胞壁,再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加以融合,如果在愈伤组织培养中直接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不能导致细胞融合,故不能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A 错误。
10.【答案】D【解析】天竺葵(2N)和香茅草(2M)均为二倍体植物,则驱蚊草植株所含染色体的数目为融合前两种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之和,为异源多倍体,杂种植株含有同源染色体,理论上是可育的,BC 正确;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植物体细胞杂交成功的标志是杂种植株的形成,D 错误。
11.【答案】A【解析】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的不是抗病毒的新品种,还是原来的品种,不过没有病毒,仍然有可能感染病毒,A 错误;
12.【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对二氯二乙胺抑制癌细胞增殖进行验证”可知,自变量为癌细胞加或不加二氯二乙胺,A 错误;实验开始时和实验结束后都要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每组细胞进行计数并记录,以检测二氯二乙胺能否抑制癌细胞的增殖,B 正确;抗生素可以抑菌,而不能为细胞提供营养,C 错误;将实验组细胞放在二氯二乙胺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进行培养, D 错误。
13.【答案】C【详解】用源于病人体内的 iPS 细胞治疗相关疾病可以避免免疫排斥反应,C 错误。
14.【答案】D【解析】 维生素不属于能源物质,A 错误;克隆猴是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其性别由细胞核供体猴确定,B 错误;克隆动物绝大多数遗传物质是来自于体细胞供体的细胞核, 但也有来自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外(线粒体)中的遗传物质,C 错误。
15.【答案】A【详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A 错误;动物细胞培养使用液体培养基,制成细胞悬液;植物组织培养一般使用固体培养基,B 正确;动物细胞培养的主要过程是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是脱分化、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C 正确;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细胞或细胞产物,植物组织培养主要用于植物快速繁殖、获得脱毒苗、制备人工种子等,D 正确。
16.【答案】ABCD【详解】生态金字塔中的每一个层级均代表一个营养级,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但不包括分解者,A 正确。甲可为生物量金字塔,如海洋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小于浮游动物,但浮游植物繁殖速度很快,B 正确;甲类型的数量金字塔出现倒置的原因是消费者个体小,生产者个体大,比如树和昆虫,C 正确;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营养级越高所含能量越少,若丙可为能量金字塔,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金字塔通常是上窄下宽的,D 正确;
17.【答案】C【详解】该实验使用的基本培养基,A 错误;由图可知,本实验采用了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接种前应先用无菌水对样品进行梯度稀释,B 错误;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可知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上都存在多种微生物,若但报道结果截然不同,可能是手机的取样点和马桶的取样点都不相同,C 正确;为了确定是否出现杂菌污染(如培养基灭菌不合格),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组,D 错误。
18.【答案】BC【详解】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精氨酸依赖型谷氨酸棒状杆菌因缺乏将鸟氨酸转化为精氨酸的酶,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补充精氨酸后便能生长。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图中①②④为完全培养基(含有精氨酸的基本培养基), ③为基本培养基,C 正确;紫外线处理可以提高突变的频率,A 操作的目的是提高突变菌株的浓度,诱导基因突变应是图中进行紫外线照射的那一步。A 错误;从图中可看出,D 在基本培养基中无法生长,在完全培养基中可生长,说明 D 是氨基酸依赖型菌落,即 D 才生产鸟氨酸的目的菌种,D 错误。
19.【答案】CD【详解】原生质体在低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会吸水涨破,所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不能在低渗溶液中进行,而是在等渗或略高渗透压的溶液中进行,A 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利用射线诱导愈伤组织基因突变不能实现定向诱导,B 错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外植体会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C 正确;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正确
20.【答案】ABCD【详解】对照组和实验组均设置了三个孔,符合平行重复原则,最终求每个组的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降低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 正确;胰蛋白酶处理可以使肝癌细胞间的蛋白质被分解,破坏细胞间的连接,可以获得悬浮的肝癌细胞并计数,B 正确;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可知,对照组中加入的溶液是和实验组等体积的无菌二甲基亚砜,以排除溶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 正确;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最终细胞的数量:对照组(7.8×10 6)>药物 Y 实验组(5.3×10 5)>药物 X 实验组(6.7×10 4),说明加入药物 X 的实验组存活的癌细胞数是最少的,即可以初步判断药物 X 的抗癌效果较好,D 正确。
21.【答案】( 12 分,每空 2 分)
(1)消费者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有重要作用
(2)生物 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农药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对生物多样性的
破坏 )
(3)合理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循环
22.【答案】( 10 分,每空 2 分)
(1)就地 行为 维持生物种群繁衍
(2)其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以被其他生物取代
(3)直接和间接
23.【答案】( 9 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2 分)
(1)碳源(1 分)
(2)甲培养基上长出菌落,乙培养基上不长菌落
(3)将琼脂换为其他(微生物不能利用的)凝固剂
(4)乙、丙
(5)①对操作台,试验用品进行清洁,无菌处理;②对丢弃物进行无菌处理;
③对防护服进行无菌处理;④用肥皂洗手后再用清水冲洗
24.【答案】( 9 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2 分)
(1)作为碳源,提供能量,调节渗透压(1 点 1 分,共 2 分)
次氯酸钠(1 分)
(2)有利于
(3)几乎不受季节、天气等的限制,可工厂化大规模生产等(1 点 1 分,共 2 分)
(4)相对较高的 IAA/KT 比值有利于根形成,相对较低的 IAA/KT 比值有利于芽形成
25.【答案】( 15 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2 分)
(1)人的乳腺癌细胞
(2)既可以无限增值,又可以产生抗体
(3)A、H、T
杂交瘤细胞的全合成途径被物质 A 阻断后,因同时含有 B 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的遗传物质,故可以利用环境中的物质 H 和物质 T 进行补救合成途径而无限增殖;瘤细胞、
瘤-瘤细胞中的 DNA 全合成途径被物质 A 阻断后无法增殖。
(4)3(1 分) 单克隆抗体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5)作为诊断试剂、治疗疾病南宁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学试题 2023.4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生物只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组成成分
B.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
C.食物网中的青蛙只处于某一特定的营养级
D.细菌同化的能量来自于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
2.果树-草菇立体农业是利用果树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风速等特殊环境条件, 在果树下人工栽培草菇(一种食用真菌)的工程体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B.该生态系统中可能有草菇→昆虫→食虫鸟这样一条食物链
C.增加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该农业模式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3.某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a、b、c、d、e 表示相关能量。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图中 a 代表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鱼种甲和鱼种乙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同
C.植物可以从塘泥中的腐殖质获得能量
D.鱼种甲到鱼种乙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c/d×100%
4.某水域 DDT 的污染状况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成分 水 底泥 水生植物 浮游动物 鲫鱼 乌鳢
DDT 含量(μg/kg) 0.1 0.7 6.3 21.0 19.4 124.4
A.表中数据表明 DDT 存在生物富集现象,所列消费者中乌鳢的营养级最高
B.此水域中水生植物所含能量最多,浮游动物和鲫鱼可能属于同一营养级 C.DDT 通过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体现了生物富集具有全球性 D.DDT 进入环境便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循环过程与碳循环过程相同
5.下列关于微生物纯培养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配制培养基、倒平板需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B.为防止培养基脱落需将接种后的平板正置培养
C.用平板划线法能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形成单菌落
D.菌落的形状、颜色、数目都可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
6.传统啤酒酿造是以麦芽汁为原料,在敞开式发酵池中进行发酵,往麦芽汁中接入酵母后通入 无菌空气之后产生大量气体,并在麦芽汁表面形成 25~30cm 厚的泡盖,停止通气一段时间 后可得啤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酿酒的原理是酵母菌将淀粉氧化分解为酒精和 CO2
B.经脱落酸处理的大麦种子无须发芽也能产生淀粉酶
C.应将发酵池温度控制在30~35℃以提高酒精的产生速度
D.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 CO2 形成的泡盖能有效地隔绝空气
7.下列关于发酵工程与其产品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灭菌、发酵罐内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
B.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的单细胞蛋白可以制成饲料
C.极端微生物嗜热菌、嗜盐菌可以用来生产洗涤剂
D.利用放线菌产生的井冈霉素防治水稻枯纹病属于化学防治
8.为研究 AM 真菌对根瘤菌(Rh)形成根瘤的影响,研究人员分别取经 AM+和 Rh-、AM-和 Rh+、 AM+和 Rh+处理的大豆根系分泌物(+代表有,-代表无),灭菌后装满毛细管,将毛细管束放 入含有根瘤菌菌液的试管中,实验装置如图 1(此培养条件下根瘤菌能生存但并不增殖)。每三 天取出部分毛细管进行活菌计数,结果如图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根瘤菌相比,AM 真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其含有核糖体
B.需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试管和毛细管束进行消毒处理
C.两组菌落数超过300,需重新实验获取数据以保证结果的准确度
D.AM 真菌与根瘤菌共存时,根系分泌物对根瘤菌的吸引作用更强
9.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脱分化过程中加入 PEG 可促进细胞融合
B.再分化过程需要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
C.植物激素的比例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分化
D.接种时应将外植体的形态学下端插入培养基
10.驱蚊草产生的香茅醛因其特殊的柠檬型香气可起到驱蚊效果。驱蚊草是由天竺葵(2N)和香茅草(2M)经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而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香茅醛是驱蚊草的一种次生代谢物
B.植物体细胞杂交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理论上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驱蚊草是可育的
D.植物体细胞杂交成功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细胞壁
11.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医药工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经植物细胞工程获得的脱毒苗具有抗病毒特性
B.单倍体育种过程可以体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微型繁殖技术可以使作物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D.对人们有用的突变体经植物细胞工程可培育成新品种
12.二氯二乙胺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某兴趣小组设计了相关实验对其作用进行验证,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取小鼠肝脏的肿瘤细胞为实验组,正常肝脏细胞为对照组
B.实验开始和结束时都要对每组细胞进行计数并记录
C.培养液加入动物血清、抗生素以保证细胞对未知营养的需求
D.将实验组细胞放在含有二氯二乙胺的生理盐水中进行培养
13.下列关于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各种组织、器官甚至个体的潜能
B.胚胎干细胞由于伦理问题限制了其在医学上的使用
C.用源于病人体内的 iPS 细胞治疗相关疾病不能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D.由 iPS 细胞产生的特定细胞可以在新药的测试中发挥重要作用
14.2017 年,中国科学家应用体细胞核移植方法培育了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下列有关 “中中”和“华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早期胚胎的培养液中含维生素等能源物质
B.克隆猴是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无法确定性别
C.克隆猴能 100%遗传体细胞供体的性状
D.通过体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猴的成功率低
15.下表为有关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比较,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比较项目 动物细胞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
A 原理 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 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C 主要过程 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脱分化、再分化,形成植株
D 主要用途 获得大量细胞或细胞产物 植物快速繁殖、获得脱毒苗等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
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6.生态金字塔包括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关于生态金字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金字塔中的每一个层级均代表一个营养级,其中不包括分解者
B.海洋中某时刻可能会出现如图甲所示的上宽下窄倒置的生物量金字塔
C.消费者个体小,生产者个体大的生态系统常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数量金字塔
D.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生态系统通常出现如图乙所示的上窄下宽的能量金字塔
17.传言手机屏幕比马桶按钮单位面积上的细菌多,为辨别真伪,两电视台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 进行实验。部分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实验使用的是鉴别培养基
B.接种前应先用蒸馏水对样品进行梯度稀释
C.两个报道结果差异明显可能是取样点不同导致的
D.本实验已形成相互对照,不需要设置未接种的对照组
18.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精氨酸依赖型谷氨酸棒状杆菌因缺乏将鸟氨酸转化为精氨酸的酶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可作为鸟氨酸发酵的优良菌种。下图为纯化精氨酸依赖型谷氨酸棒状杆菌(目的菌)的部分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①②③④代表培养基,A、B、C 表示操作步骤,D、E 为菌落
A.A 操作诱导菌种基因突变可增加突变株的数量 B.B 操作需用涂布器把菌液均匀涂到②的表面
C.培养基③因缺少精氨酸导致菌落数目比④少 D.目的菌 E 扩大培养后可用于工业化生产鸟氨酸
19.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有
A.原生质体的制备需在低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进行
B.愈伤组织经射线处理后可定向产生优良性状的突变
C.脱分化会使外植体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
D.再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0.为了初步检测药物 X 和 Y 的抗癌效果,在细胞培养板的每个孔中加入相同数量的肝癌细胞, 使其贴壁生长,实验组加入等体积相同浓度的溶于二甲基亚砜(溶剂)的药物 X 或 Y,对
照组中也加入了一定的溶液,培养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细胞个数(个
/
孔)
对照
7.8
×
10
6
药物
X
6.7
×
10
4
药物
Y
5.3
×
10
5
)
A.各组均对三个孔细胞数取平均值可减少实验误差
B.可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癌细胞使其分散并进行计数
C.对照组中应加入和实验组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砜溶剂
D.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药物 Y 的抗癌效果较好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
21.(12 分)甘蔗螟虫是糖料蔗生产的第一大害虫,如防治不当,可造成甘蔗减产 。蔗农通常依 靠大面积喷洒农药来减少甘蔗螟虫的危害。广西植保站与南宁生物防治公司合作,在全国创新示范推广释放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赤眼蜂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2)“以虫治虫”属于 防治,这种防治方法的优点是 。
(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防治甘蔗螟虫的意义: 。
(4)糖厂利用甘蔗生产糖之后的糖渣作为猪饲料,猪粪排到鱼塘成为塘泥,塘泥可作为肥料种 植甘蔗,这过程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中 的原理。
22.(10 分)白头叶猴是仅存于广西的世界珍稀动物,政府通过建立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得野生白头叶猴的数量大幅提升。该自然保护区不仅可以保护野生动物白头叶猴还可以保护其赖以生存的喀斯特石山森林生态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1)白头叶猴的数量大幅提升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对其进行了 保护。到了春天繁殖 季节,雄性白头叶猴会通过各种复杂的“求偶炫耀”来吸引雌性白头叶猴,“求偶炫耀”属于 信息,这体现了信息传递的 作用。
(2)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其稳定性不会因环境变化导致个别物种减少甚至被淘汰而产生大的影响,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森林生态系统不仅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方便具有重要作用,景观还独具特色,吸引了大批游客,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3.(9 分)琼脂是一种多糖类物质,由于很少有微生物能将其降解而成为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常用的凝固剂之一。某科研工作者在一批经严格灭菌后的废弃固体培养基发现,其中一个培养基上存在一个正常生长的菌落。对此,科研工作者做出了以下假设:①此培养基内的营养未被消耗殆尽:②形成此菌落的为自养型微生物;③形成此菌落的微生物能利用琼脂。
(1)从科研工作者所作的假设可以推测①所说的“营养”指的最可能是 (填“碳源”“氮 源”或“无机盐”)。
(2)为了检验上述假设①是否正确,科研工作者配置了甲、乙(缺少“营养”)两种固体培养基,对上述微生物进行接种培养,实验过程的一切操作均规范,且培养时间充足。当菌落生长情况为 时,则排除假设②③,证明假设①正确。
(3)若上述实验否定了假说①,为进一步检验假设②和③,科研工作者欲配制一种新的培养基 丙,并通过乙与丙表面是否出现菌落作为观察指标。则与乙相比,丙的成分需要做出的变化是 。
(4)从功能上分类,上述的培养基 (填“甲”、“乙”或“丙”)属于选择培养基。
(5)为了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或感染科研工作者,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有:
(答出 2 点)。
24.(9 分)紫草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根部富含红色的萘醌类次生代谢产物——紫草宁及 其衍生物。它们具有抗菌、消炎、活血、诱导癌细胞凋亡和抑制Ⅰ型 HIV 等功效,同时也 是一种天然染料。科研人员利用紫草新生的营养芽为外植体获得愈伤组织,然后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以获得更多的紫草宁。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相关培养基时需加入蔗糖,蔗糖的作用是 (至少答两 点);接种紫草新生的营养芽前,除了要对其酒精消毒外,还需要用 溶液 处理 30min。
(2)研究发现,悬浮培养比固体培养更有利于紫草细胞的生长,紫草悬浮液培养时细胞的生长曲线如图所示:
接种后第 3 天左右,细胞团边缘变红,表明紫草宁及其衍 生物开始形成;细胞对数生长期,紫草宁及其衍生物的量 逐步上升;静止期,紫草宁及其衍生物形成速度加快至最 高水平。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紫草细胞悬浮培养时,细胞 生长缓慢 (填“有利于”或“不利于”)目的产 物的形成。
(3)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紫草宁的优点是
(至少答两点)。
(4)研究表明: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源的生长调节剂的比例会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研究人员将培养的愈伤组织分割接种到含有不同比例 IAA(生长素)和 KT(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的 MS 培养基中培养。实验处理与结果如表。(表中各培养基的生长调节剂浓度单位是 1mg/L)
编号 MS 培养基中的激素含量 分化情况
IAA KT
1 0 0 不分化
2 0 2 分化芽
3 2 0 分化根
4 0.2 2 分化芽
5 2 0.2 不分化
6 0.02 2 分化芽
7 2 0.02 分化根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5.(15 分)为降低乳腺癌治疗药物的副作用,科研人员尝试在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上,构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研究中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应选用 作为抗原注射小鼠。
(2)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第一次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细胞具有特点是 。
(3)已知正常细胞内 DNA 合成包括全合成及补救合成两条途径,物质 A 能阻断 DNA 的全合成途径;全合成途径被阻断后,正常细胞可以利用环境中获取的物质 H 和物质 T 经激酶或转化酶的催化合成 DNA,即启动补救合成途径。骨髓瘤细胞缺少补救合成途径所需的激酶或转化酶,故只有全合成途径。具体筛选原理如下图(不能增殖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很快死亡, 筛选时不用特别考虑):
为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选择培养基必须含有上图中的 物质,试分析其筛选原理:

(4)由单克隆抗体研制成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常由 (填数字)部分组成,其中被称 为“瞄准装置”的是 ,其作用的原理是 。
(5)单克隆抗体除可以运载药物外,还有 (答出一点即可)等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