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C
2.D
【解析】
1.根据太阳活动的类型,光球层常见黑子现象;色球层常见耀斑和日珥;太阳活动是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现象,不是在太阳内部;ABD项错误。太阳风主要发生在太阳日冕层,故选C正确。
2.极光是出现于地球的高纬地区上空,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地球的极光是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与极地高层大气碰撞发光而形成,而金星没有磁场,D对;金星在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第二远,距离太阳近,太阳风可以到达,A、C错;金星有大气浓度高且与极光产生没有关系,B错。故选D正确。
【点睛】
高能粒子进入地球磁场,在磁场作用下向两极偏转,在高空激发空气分子而产生极光。
3.A
4.B
5.C
【分析】
3.
读图可知,该河流因受断层水平活动发生过流向变化,③为当前河流冲积扇,①②反映的是东北→西南流向的河段形成过程中不断向西南移动形成的冲积扇,所以形成先后顺序应为①②③,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
通常,活动断裂或断层对河流流向、河道迁移、河流袭夺、河床剖面以及河流水系布局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图中该河流流向发生了几乎90°的转折,转折处河流大致沿着断层线走向,说明该河段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断层水平移动影响,改变河流流向,B正确;褶皱相间沉积、河流洪灾频繁、河流侵蚀增强一般不会导致河流流向发生变化,ACD错误;故选B。
5.
冲积扇的范围大小,主要与沉积物供给量、气候因素、物质来源区与堆积区的地形条件有关。根据材料可知,涪江龙门山前多个冲积扇所在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前地带,地形坡度相差不大,植被覆盖也相差无几,AB错误;侵蚀时间都集中在夏季,但在冲积扇②形成时期可能因降水量较大,河流水位较高,流量较大,流速较快,流出山口后流程较远,从而导致该冲积扇范围大;其次,该时期内可能由于流速快,侵蚀强烈,且泥沙物质沉积时间较长,从而导致该冲积扇厚度大,C正确,冲积扇最终形成是沉积作用为主,D错误;故选C。
【点睛】
河流堆积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河流堆积地貌不仅存在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当河流冲出山口时,由于地逐渐趋向平缓,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冲)积扇,多个洪(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6.A
7.D
【解析】
6.河流形成的早期,河道比较平直,此时期的河流侧蚀比较明显。河流水在侧蚀过程中可能遇到河流两岸岩石软硬不同,较软的一岸侵蚀严重,逐渐形成凹岸,另一岸为凸岸。此后河流凹岸不断遭侵蚀,河流越来越弯曲(河道向凹岸一侧不断弯曲),所以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凹岸侵蚀,A正确。
故选A。
7.A、自然状态下,湖水不可能大量流出,A错误;
B、人类过量用水不属于自然原因,B错误;
C、牛轭湖形成后,与原河道脱离。不受上游河道影响,C错误;
D、牛轭湖是弯曲河流发生自然裁弯后的遗留河道,原河道的进、出口发生泥沙淤积,经历若干年后变成封闭的浅水湖泊。由于长期的湖水蒸发和下渗,以及植被发育覆盖使得牛轭湖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亡,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牛轭湖的形成和消亡为切入点,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湿地知识的迁移,难度较大。
8.C
9.D
10.B
【分析】
8.
读右图可知,该地貌地势大致中部高四周低,在海拔1000~1006m处等高线不连续(等高距应为2,但这里两条等高线相差6),说明该地貌存在镂空处,且顶部向内略微凹陷,其形态最接近蘑菇,C正确。该形态与调锥、洼地以及柱状等差异较大,ABD错误。故选C。
9.
从图像可以看出,该地貌体积变小,地势及坡度有所变化,且海拔在1000米以上。可能受风力侵蚀作用,下部受风力磨蚀等作用镂空,D正确。海拔高,为海浪侵蚀的可能性小,C错。图示的地质作用应为外力作用的表现,与内力作用无关,排除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AB错。故选D。
10.
由上题结论可知,该地受风力侵蚀较强,应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温差大,B正确。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的大陆性强,ACD错。故选B。
【点睛】
本题组抓住图中等高线的变化规律从而判断该地的地貌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尤其关注等高距信息以及右图中1000和1006等高线的变化,从而判断为风力侵蚀地貌,调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11.D
12.B
【分析】
11.
地面长波辐射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地面辐射,地面温度越高,地面长波辐射越强,支出越多,A、B错,D正确。云层越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强,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少,C错误。所以选D。
12.
甲地纬度较高,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地气系统热量收入较乙地差异缩小,地气系统发送到宇宙空间的长波辐射多,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量为负值;乙地纬度低,降水多,阴雨天气多,地气系统热量收入会减少,与甲地比收入差异缩小,但发送到宇宙空间的长波辐射少,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量为为正值。所以,造成甲、乙两地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出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天气状况,B正确。纬度位置、海拔高度主要影响收入部分,A、C错误;沿岸洋流对于甲乙两地影响较小,D错误。所以选B。
【点睛】
分析地气系统辐射差额,应该从收入部分和支出部分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不能单纯的只考虑太阳辐射。
13.A
14.D
【分析】
13.
读图,M处的500百帕等压面分布的高度较高,N处的500百帕等压面分布的高度较低,从M到N的500百帕等压面分布高度不断降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
近地面气压跟高空相反, 高空是高压,近地面是低压,高空是低压,近地面是高压。四个地点中,高空气压由低到高排列是青岛、上海、长沙、昆明,故海平面的气压由低到高的排序是相反的,气压由低到高的排序是昆明、长沙、上海、青岛,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等压面“凸高为高,凸低为低”,即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高空气压跟近地面气压相反,近地面气压总是大于对应的高空气压。
15.D
【详解】
A项,由图可知①处莫霍界面深度最深、地壳厚度最厚。故A项错误。B项 ②处莫霍界面深度较浅,即地壳厚度较薄,且位于河流附近,可能有富含金属矿产的岩石堆积。故B项错误。C项,③处莫霍界面深度大于②、④处,地壳厚度更厚,相应地幔深度更大。故C项错误。D项,④位于河流附近,地下水埋藏浅。故D项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16.B
17.A
【解析】
16.
莫霍面以上是地壳,因此莫霍面深度即地壳厚度,该地地壳厚度约34km-40km之间,说明在陆地上,可排除D选项。地下莫霍面的平均深度是33千米(大陆部分),陆地厚,海洋薄。青藏高原和安第斯山脉海拔高,地壳厚度大,可排除A、C选项。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地壳厚度接近陆地地壳平均厚度,故B正确。故选B。
17.
甲、乙两处莫霍面深度分别在34km-34.5km和38.5km-39km之间,在乙地,和甲地同一深度的地方位于地面以下34km-34.5km,在莫霍面以上,属于地壳,A正确。陆地地下33千米~900千米左右是上地幔,地下900千米到地下2900千米处是下地幔;地核在地下2900千米以下。故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A。
【点睛】
18.A
19.C
【分析】
18.
团雾是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导致大气中水汽凝结成雾。据材料可知,团雾是由于地面辐射形成逆温而导致。在夜晚,地面不断的释放热量,导致近地面气温下降,后半夜气温更低,容易形成逆温,而出现团雾。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9.
雾的形成条件之一是要有充足的水汽,因此空气湿度大的地区团雾浓度更高、能见度更低、发生频率更大。在河湖附近、低洼地段的高速公路,区域内空气湿度大,团雾发生频率更高。据图可知,③位于太湖附近,水汽较其他三个地点更为丰富,团雾发生频率更高,故选C。
【点睛】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多出现于春季二至四月间。 形成的条件: 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种类有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等。
20.
(1) C
(2)B是冲积扇,D是三角洲。相同点:都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不同点:冲积扇多在河流出山口附近发育;三角洲是河流在河口(入湖口、入海口)形成的特殊地貌。
【分析】
本大题以地理兴趣小组进行考察活动为情境,以四幅地貌景观素描图为材料,设置习题,涉及地貌名称、地貌分布及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
海南的三亚是沿海城市,多海岸,海岸地区常形成海蚀柱、海蚀崖等地貌。图中A为风蚀城堡、B是冲积扇、C是海蚀柱与海蚀崖、D是三角洲,因此绘制的最可能是C图。海蚀柱、海蚀崖等是受海水侵蚀作用而成的地貌。
(2)
读图可知,B是冲积扇、D是三角洲,二者都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但形成的位置不同,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只在河流出山口附近发育;三角洲是河流在入湖口、入海口或下游末端形成的特殊地貌。
21.
(1)位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地处地球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或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
(2)火星质量和体积小,吸引力小。
(3)距日距离远,表面温度低,不利于形成生命物质;温度低,液态水难以存在,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演化;大气密度低,且大气成分缺少O2,不利于高级智慧生命呼吸。
【分析】
本题以火星的相关资料为载体,考查火星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星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处在地球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2)
从表中信息可知,火星的质量大约只有地球的十分之一,体积也大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火星对它周围气体的吸引力小,因此火星大气密度比地球低。
(3)
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的自身原因是:有适宜的温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的水。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与地球相比,火星距太阳较远,表面温度低(为-23°C),不利于形成生命物质;由于表面温度低,水无法以液态的形式存在,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演化;与地球相比,火星的体积和质量小得多,对它周围气体的吸引力小,大气密度低,大气以CO2为主,缺少O2,不利于高级智慧生命呼吸。所以火星上高级智慧生命难以存在。
【点睛】
22.(1)夏初,该地区常常阴雨连绵(或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
(2)白天,湖水升温慢,气温较低,陆地升温快,气温较高,风由湖面吹向陆地,带来充沛水汽;沿河谷地形逐渐抬升,水汽凝结而降水;夏季午后,陆地温度高,气流上升,多对流雨。
(3)7月湖面宽广,湖陆热力性质显著,湖陆风大;夏季风强,与湖陆风叠加,增大风力。11月湖面狭窄,湖陆热力性质较弱,湖陆风小;11月处于季节过渡时期(由夏季风转为冬季风),冷空气势力较弱,风速较小。
【分析】
本题以洞庭湖周边地区等高线图为材料,考查热力环流的有关知识,难度一般。
【详解】
(1)夏初,江淮地区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常常阴雨连绵。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
(2)读图可知,A位于湖泊东侧,午后的降水主要为对流雨,是地表温度高,而夏季也是气温较高的季节,且陆地升温较快,受对流影响,降水多。从热力环流来看,白天湖泊和周边陆地的热容量有差异,湖泊形成高压,而A所处陆地为低压,风从湖泊吹向陆地,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产生降水,午后的热力差异更加显著,所以降水较多。
(3)风速大小与水平气压差异有关,每年的7月份,盛行夏季风,同时,夏季湖泊和周边陆地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湖陆风与夏季风相叠加,导致风力大。而11月份正是季节过度时期,此时冷空气势力弱,夏季风已经逐渐退去,湖泊和陆地之间的热力性质较弱,导致风蚀较小。
【点睛】
23.(1)季节差异:夏半年水位低,冬半年水位高。
原因:夏半年农作物生长需水量大,抽取地下水灌溉导致地下水水位低,灌溉期过后地下水水位恢复。
(2)腰坝绿洲内部进行农业灌溉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绿洲内部地下水水位下降;绿洲外围地下水水位高于绿洲内部,会不断补给绿洲内部;绿洲外围地下水水位下降,胡杨林因缺水而衰退。
(3)种植耐旱作物,减少灌溉用水;改变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节约用水,适度控制地下水开采量等。(任答2点)
【分析】
本题考察通过图表等考察形式考察自然地理特征的判读及其分析,再需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来进行原因的梳理,最后根据原因提出可行性措施,难度较高。
【详解】
(1)根据腰坝绿洲内部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图可知,其地下水水位呈现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半年水位低,冬半年水位高。结合材料“由于没有河流等地面水源,地下水成为该地区的主要水资源”“内部是以小麦、玉米等为主的种植业”推断,夏半年正值农作物生长期,绿洲内部大量抽取地下水灌溉导致地下水水位低,灌溉期过后地下水水位恢复。
(2)注意限定词“水循环角度”。结合材料可知,绿洲边缘胡杨林衰退的根本原因是绿洲内部进行农业灌溉,过量开采地下水,进而得出以下地理过程:腰坝绿洲内部进行农业灌溉,过量开采地下水→绿洲内部地下水水位下降→绿洲外围地下水补给绿洲内部→绿洲外围地下水水位下降→胡杨林因缺水而衰退。
(3)注意限定词“水资源利用角度”。结合上题可知,腰坝绿洲边缘胡杨林衰退的根本原因是绿洲内部进行农业灌溉,过量开采利用地下水,应针对这一根本原因提出具体措施:减少灌溉用水,推广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效率,控制地下水开采量等。
【点睛】广东省广州市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地理(合格考)模拟考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座位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假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3分,共57分)
一、单选题
地球上的极光是太阳风被磁场捕获,轰击大气层,使大气电离产生的发光现象。金星是我们观测到的除日、月之外的最亮天体,金星大气层比地球大气层浓密,导致只有少量的太阳辐射能到达金星地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阳风主要发生在太阳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
2.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其最合理的解释是
A.距太阳远 B.大气稀薄 C.太阳风无法到达 D.没有磁场
涪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岷山,是嘉陵江右岸最大的支流。该江穿越龙门山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四川盆地西北侧龙门山前地带堆积形成多个大小规模不等的冲积扇。下图为涪江龙门山前冲积扇序列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图中所示涪江三个冲积扇形成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4.导致涪江该河段冲积扇多次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褶皱相间沉积 B.断层水平移动 C.河流洪灾频繁 D.河流侵蚀增强
5.涪江该河段冲积扇②范围和厚度明显大于其他两个,说明该冲积扇地带( )
A.地形起伏大,漫流范围广 B.丛林覆盖高,障碍壅水多
C.河流流速快,沉积时间长 D.侵蚀强度大,泥沙含量大
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加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下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 )
A.凹岸侵蚀 B.凹岸堆积 C.凸岸侵蚀 D.凸岸堆积
7.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 )
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
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
以下等高线示意图(比例尺1:760)反映我国某地区一种地貌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现在该地貌的外部形态最接近于( )
A.火山 B.洼地 C.蘑菇状 D.柱状
9.图中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C.海浪侵蚀 D.风力侵蚀
10.该地区气候特征表现为(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光照充足,温差大
C.降水丰富 D.气候海洋性强
把地面及大气看成一个整体,称为地气系统。该系统的热量收支差额称为地气系统辐射差额,其中收入部分是地面和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支出部分为发送到宇宙空间中的地面和大气长波辐射。读“非洲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量(单位:卡/厘米2 分)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大气逆辐射
B.地面热量的支出多少主要取决于地表植被状况
C.云层越厚,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多
D.地面温度越高,地面长波辐射越强
12.影响甲、乙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海拔高低 D.沿岸洋流
下图为东亚部分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北京(N)至香港(M)一线500百帕等压面情况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中海平面的气压由低到高排序是( )
A.昆明、重庆、长沙、台北 B.青岛、上海、长沙、昆明
C.台北、长沙、重庆、昆明 D.昆明、长沙、上海、青岛
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
15.读图,据图可推断( )
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 B.②地煤矿资源丰富
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 D.④地地下水埋藏较浅
16.该区域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安第斯山脉 D.太平洋中部
17.在乙地,和甲地同一深度的地方处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被称为高速公路“流动杀手”的团雾,大多是由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浓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江苏省近年来由团雾引起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比例高达18%。下图是沪宁高速公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一天当中,团雾的多发时段往往是( )
A.0时至6时 B.6时至12时 C.12时至18时 D.18时至24时
19.沪宁高速公路团雾发生频率最高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二、综合题
20.海南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搜集到的地貌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5分)
A B
C D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三亚进行的,他搜集的图片最有可能是________图(1分)
(2)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简述B、D景观成因的异同点。(4分)
2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文昌成功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并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刚上高一的小明同学对火星探测非常感兴趣,进行了自主学习探究活动。阅读相关资料,帮助该同学完成学习探究任务。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km) 大气成分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轨道倾角 大气密度 表面温度
地球 1.496 N2、O2 1年 23时56分4秒 1 1 0° 1 15℃
火星 2.279 CO2 1.9年 24时37分 0.11 0.15 1.9° 0.01 -23℃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火星在宇宙中的位置。(4分)
(2)说明火星大气密度较地球低的主要原因。(2分)
(3)与地球相比,分析高级智慧生命难以在火星存在的原因。(6分)
22.下图为“洞庭湖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描述图示区域夏初持续时间较长的特殊天气的特征。(2分)
A地的居民发现夏季当地午后多降水,请从地形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
(3)湖陆风与盛行风会相互影响,当风向叠加时,则风速会加强。图中B气象站发现:该站年平均最大风速出现在7月。请简析其原因。(4分)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腰坝绿洲地处贺兰山西麓干旱地区,西邻腾格里沙漠。绿洲边缘分布有以胡杨为主的防风固沙林,内部是以小麦、玉米等为主的种植业。由于没有河流等地面水源,地下水成为该地区的主要水资源。近年来,绿洲内部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引发了边缘胡杨林衰退等一系列植被生态问题。下面左图为腰坝绿洲位置图,右图为腰坝绿洲内部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图。
(1)概括腰坝绿洲内部地下水水位的季节差异并说明原因。(4分)
(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腰坝绿洲边缘胡杨林衰退的具体过程。(6分)
(3)请从水资源利用角度,为保护腰坝绿洲边缘胡杨林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