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22.1 一元二次方程说 课 稿南星中学数学组洪丹萍一、说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
(2)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实践与探索。
教材充分注意了两者的关系,始终将本章的教学置于实际情境之中。 本节是这一章的入门课,如何让学生充分体会在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回到实际问题中进行解释、检验和应用的过程,体会数学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习本节的关键,为今后系统的学习做好准备。 2 教学重点
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3 教学难点
方程的形成以及在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式后,如何确定一次项和常数项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学生情况 初三学生正处在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是自我意识和智慧的增长期,也是进一步巩固知识,争获丰收的时期。通过初一、初二课改教学的具体实践,学生已经初步具有自学能力、分组讨论的经验和个别归纳的能力,这为我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保障。三、说教学目标 本章是一元一次方程和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继续,又是代数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结合起来,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中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的贯彻更为关键。因此,结合本节教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体会两者之间相互比较和转化的思想方法。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经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发展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两方面的能力。四、说活动设计 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更好的得到贯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创新教育、主体教育、成功教育等教学观,采用自学、讨论、精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进行了联想法、观察分析、练习巩固等学法指导,教师只是在学生发现问题、思维受阻、缺乏勇气时进行引导。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回顾与复习、自学、讨论、精讲、随堂练习、小结拓展、作业几个阶段。你还认识“老朋友”吗?1、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吗?
2、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
一般形式:ax+b=0 (a≠0)
3、我们知道了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你还记得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吗?
◆1.审;2.设;3.列;4.解;5.验;6.答。回顾与复习同学们,只要大家用心去发现,生活中到处用到数学!1、追及问题:公路行车问题、运动会赛跑、抓贼等
2、行船问题:顺水、逆水,可用来求两岸间距离等
3、出租车计价问题:用来求车程、求车费
4 、银行储蓄问题:求年利率、求利息
5、几何题:盖房、改建问题;铸件问题;可用来求楼高, 求几何体外型问题
6、租车问题、做工问题、猜年龄问题、活动分配问题、增长率问题等身边的数学问题1:绿苑小区住宅设计,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则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
思考:
1、根据以往的经验,你想用什么知识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2、若设长方形绿地的宽为X米,则长方形绿地的长为多少米?3、你能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吗?(X+10)米X(X+10)=900把以上方程整理得:X2+10X-900=0 (1)问题情景1问题2: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5万册,预计到明年年底增加到7.2万册,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思考:
1、去年年底的图书数是5万册,若设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则今年年底的图书数是多少万册?5(1+X)万册2、明年年底的图书又是今年年底图书数的多少倍?(1+X)倍3、你能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吗?5(1+X)2 =7.2整理以上方程可得:5X2+10X-2.2=0 (2)问题情景2探索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什么规律?写出你的结论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
ax+b=0 (a≠0)
新方程:X2+10X-900=0 (1)
5X2+10X-2.2=0 (2)问题3:以上两个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在哪里?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区别在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不同,一元一次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以上俩个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是整式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归纳问题4:你能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给上面两个同一类的方程起个名称吗?
问题5:根据以上的讨论结果,你能给一元二次方程下个定义吗?
归纳为:整式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通常写成如下一般形式:
◆ax2+bx+c=0 (a、b、c是已知数,a≠0),其中a、b、c 分别叫做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提问:
分别说出方程(1)、(2)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X2+10X-900=0 (1)
5X2+10X-2.2=0 (2)说明要点提示:
1、a≠0是方程ax2+bx+c=0成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条件。
2、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既可以写成正数,也可以写成负数,此时相应的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均不同,要特别注意符号!为了便于交流,一般将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
3、方程根的意义对一元二次方程也成立,即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哈哈,一定要用心,否则,它会让你出丑的,你信吗?成功者是你吗?1、P27 练习1,2题;
随 堂 练 习回味无穷1、什么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怎么表示?
ax2+bx+c=0(a≠0)
3、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可以是任意实数吗?
4、如何确定一元二次方程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思考: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的特征是什么?
◆等号左边是按X的降幂进行排列,右边是零。这种特征有利于准确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也有利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提高运算的正确率。小结拓展知识的升华1、P27习题22.1 第1,2,3题;
2、练习册同步练习;
3、做好下节课学习内容的预习。
4、选做营养餐题目成功属于每天都努力学习的人!作业你能行吗?1、当m取何值时,方程(m-1)x3m+1+2mx+3=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mx2-3x+n=0的两个根是-1和 ,求m和n的值。
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1)-2ax=x(4x-1)+1,写出它的各项系数,并指出字母a的取值范围。
4、关于x的方程(k-1)(k+3)x2+(k-1)x-k+3=0.
(1)当k为何值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
(2)当k为何值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开启智慧知识的升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印度古算书中有这样一首诗:“一群猴子分两队,高高兴兴在游戏,八分之一再平方,蹦蹦跳跳树林里;其余十二叽喳喳,伶俐活泼又调皮.告我总数共多少,两队”?解:设总共有 x 只猴子,根据题意得 即x2 - 64x+768 =0.解这个方程,得x1 =48;x2 =16.答:一共有猴子48只或者说16只.例题欣赏六 设计说明 1、板书设计
§22.1.一元二次方程
回顾与复习:……
问题1:……
问题2:……
归纳:
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 ax+b=0 (a≠0)
新方程: (1)
(2)
问题3:…… 问题4:……问题5:……
提问:……
要点提示:……? (这样设计便于突出知识目标)(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借助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每个学生都具备创新的幼芽,关键在于要不断扶植和巩固学生想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于一定方法来实现他们的愿望。因此,在本节课中,我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利用不同程度的问题,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做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2、评价分析2005年12月24日谢谢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