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2017)五年级下册 热 7.做个保温杯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2017)五年级下册 热 7.做个保温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11 10:54:1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2017)五年级下册 热 7.做个保温杯
一、填空题
1.(2023五上·南召期末)如图1是我们常见的暖水瓶外形,它里面的保温瓶结构如图2,保温瓶上的软木塞是热的   导体,作用是   ;双层结构的夹层被抽成真空,目的是   ;保温瓶的内外瓶壁是银镀层,目的镀银内壁是   。
【答案】不良;减慢热的传导(和阻止热的对流);无热传导和热对流;阻止了热辐射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保温瓶的设计中要防止或减小热传递达到保温的目的,保温瓶的软木塞是热的不良导体,减慢了热的传导。保温瓶的双层结构的夹层被抽成真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热传导和热对流,再加上银镀层,又尽可能地阻止了热辐射。
2.(2022五下·兴平期末)热水瓶的双层内胆中间被抽成真空,是为了   热量的散失。(填“加快"或“减慢”)
【答案】减慢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热水瓶能较好地保温,主要是因为双层内胆的内外层之间是根本不传热的真空,能够有效减慢热传递的速度。
3.(2022五下·宁南期末)下图是保温瓶内胆原理图,请在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三种热传递的方式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标明各部分构造在热传递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答案】热对流 热传导 热辐射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水瓶
【解析】【分析】 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的温度差或两个不同物体直接接触,两者并不产生相对运动,仅靠物体内部微粒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是固体的主要传热方式 。
热对流是流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在接触时发生相对位移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气体、液体中。
热辐射相互不接触的物体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物体具有温度就会辐射电磁波。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
二、单选题
4.(2023五上·岳池期末)下列材料制作的保温杯中,保温性能最差的是(  ) 。
A.塑料 B.金属 C.陶瓷 D.玻璃
【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保温杯应该选用热的不良导体来减慢热传递的速度,达到保温的效果。塑料和纸都是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保温效果最差。
5.(2022五上·海沧期中)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
A.这些材料自身能够产生热量
B.这些材料导热性能差,是热的不良导体
C.这些材料导热性能好,是热的良导体
D.这些材料自身能够储存热量
【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保温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将热量传导出去,所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6.(2022五上·兴仁期中)对于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外壳的保温杯一定比塑料外壳的保温杯保温效果好
B.深色的保温杯一定比浅色的保温杯保温效果好
C.保温杯的双层结构并抽成真空的设计能使保温效果更好
【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保温杯是通过双层材料,运用热的不良导体材料,将两层材料之间抽成真空,让保温杯的保温效果更好。此题选C。
7.(2022五上·六枝特期中)如图,保温瓶中双层结构的夹层被抽成了真空的目的是(  )。
A.利用减少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提升保温效果
B.利用减少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方式提升保温效果
C.利用减少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方式提升保温效果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热传导一般发生在温度不同的、相互接触的固体之间,对流发生在温度不同的液体或气体之间,辐射发生在不接触的温度不同的物体之间。所以保温瓶的夹层抽成真空,是为了减少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提升保温效果。
8.(2022五下·丰县期末)路路看到妈妈把煮好的奶茶放在杯子里,为了让奶茶凉得慢一些,下列做法中效果最好的是(  )
A.加盖、嵌入泡沫塑料内
B.无盖、外包毛巾
C.杯上加盖
【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加盖、嵌入泡沫塑料内可以让热传递的更慢一些。
9.(2022五下·光明期末)园区用餐时,妈妈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塑料杯、陶瓷杯、不锈钢杯倒了三杯开水, 优优说:“我选择凉得最快的那杯水”。优优选择的是(  )。
A.不锈钢杯
B.陶瓷杯
C.塑料杯
【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材料的导热能力不同。
三、综合题
10.(2023五上·昌黎期末)小明的爸爸是一名外卖配送员。对于配送的食物容易变凉的问题,小明认为要先减慢食物变凉的速度,可以用一些材料将食品盒包住。于是他准备了4个食品盒,用三种不同的材料分别包住其中的三个食品盒,最后一个没有用任何材料包裹。
(1)小明的实验设计中,有一个食品盒不用任何材料包裹,他的目的是   。
(2)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小明考虑了保持不变的因素,你觉得有哪些,在括号中打√;需要改变的因素有哪些,在括号中画。
食品盒的大小(  ) 食品盒中的食物(  )
包裹的材料(  ) 实验的时间(  )
(3)小明经过测试,得到如表所示数据:
包裹的材料 温度(℃)
初始温度 10分钟后的温度 20分钟后的温度 30分钟后的温度 40分钟后的温度
A盒:无包裹物 55 40 28 18 12
B盒:羊毛制品 55 48 42 37 32
C盒:泡沫制品 55 52 49 47 45
D盒:棉布制品 55 44 35 27 20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三种材料中,保温性能最好的是   ,最差的是   。
(4)夏天,小明的爸爸要配送冰激凌,为了防止冰激凌融化,建议小明的爸爸选用   材料进行包裹。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答案】(1)作对比
(2)食品盒的大小(√ ) 食品盒中的食物(√ )
包裹的材料( ) 实验的时间( √ )
(3)泡沫制品;棉布制品
(4)泡沫制品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物体的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物体传热能力强,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物体传热能力弱,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保温材料。
(1)小明实验设计探究不同材料的保温性,其中一个食品盒不用任何材料包裹,他的目的是:方便对比。
(2)对比实验要求每组实验只改变一个变量,其余条件保持不变。在实验设计时,小明考虑了保持不变的因素包括:食品盒大小、食品盒中的食物、实验的时间,控制的变量是包裹的材料,这样才符合对比实验的要求。
(3)小明经过测试,分析数据可知,三种材料中,保温性能最好的是泡沫制品,40分钟后的温度最高;最差的是棉布制品,40分钟后的温度最低。
(4)如果夏天的时候,小明的爸爸要帮忙配送雪糕棒冰,为了防止雪糕棒冰融化,你会建议小明的爸爸选用泡沫制品进行包裹。理由是:泡沫制品导热能力差。
11.(2022五下·文山期末)无盖杯子、加盖杯子、外包毛巾杯子、加盖外包毛巾杯子和加盖、嵌入泡沫塑料杯子对水的保温能力比较实验。
(1)如果我们要研究不同材料的保温能力,应该选择(  )
A.1号杯和3号杯 B.2号杯和5号杯 C.4号杯和5号杯
(2)不锈钢材料属于(  )
A.热的良导体 B.热的不良导体 C.热的超导体
(3)我们平常使用的保温杯,内外层都是用金属材料做的,保温能力好的原因是(  )。
A.这些金属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B.两层金属之间是真空
C.两层金属之间有空气
(4)有一组同学选择1号杯和4号杯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不能得出结论,原因是什么
   
(5)我们小组在做“做一个保温杯”的实验后得出了以下数据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6)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C.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答案】(1)C
(2)A
(3)B
(4)变量过多
(5)泡沫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6)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
(1) 如果我们要研究不同材料的保温能力,需要选择除了外面包材料不同,其他都同的杯子,所以要选4号和5号杯子。
(2)不锈钢材料属于热的良导体。
(3) 我们平常使用的保温杯,内外层都是用金属材料做的,保温能力好的原因是,这两层金属材料之间,有真空,真空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4)我们进行试验时,要控制变量,一次研究一个影响因素,如果影响因素过多,不能确定是哪个因素的作用。
(5)加盖、外包毛巾或嵌入泡沫塑料,能够减少温度的降低。由此可知泡沫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6)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是由于这些材料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热传导慢。
四、简答题
12.(2022五上·通州期中)制作保温杯时,你能想到哪些方法来提高保温效果?(至少二个)
【答案】加盖,杯外包毛巾;杯子里嵌入塑料泡沫等等,只要确实有保温效果的方法均可得分。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1、采用良好的保温材料.2、提高夹层中的真空度.3、合理的几何形状等等,只要确实有保温效果的方法均可得分。
五、实验探究题
13.(2022五下·红塔期末)探索保温盒的秘密。
(1)在实验设计中,A盒无包裹材料,其余3个保温盒用3种不同材料包裹,其目的是形成实验的(  )。
A.对比 B.模拟 C.观察
(2)在探究保温盒有无外包装是否对温度有影响实验时,应该改变的因素是(  )。
A.食品盒的大小 B.包裹的材料 C.实验时间
(3)经过测试,得到如下数据:
温度(℃)
包裹的材料 初始温度 10分钟后 20分钟后 30分钟后 40分钟后
A盒:无包裹材料 55 40 27 17 11
B盒:羊毛制品 55 48 42 36 33
C盒:泡沫制品 55 52 49 45 46
D盒:棉布制品 55 44 36 26 21
三种包裹材料中,保温性能最好的是.   盒,最差的是.   盒。
(4)要把煮好的奶茶放在杯子里,为了让奶茶凉得慢一些,下列做法效果最好的是(  )。
A.加盖、嵌入泡沫塑料里
B.无盖、外包毛巾
C.杯上加盖
【答案】(1)A
(2)B
(3)泡沫;棉布
(4)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考查包装材料对保温的影响。
(1)在实验中改变一个变量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2) 在探究保温盒有无外包装是否对温度有影响实验时应该改变的因素是有无包装,其他条件是不变的。根据相同时间后保温盒的温度可以看出泡沫制品的保温性能最好,温度下降的最慢;无包装材料的保温性最差,温度下降的最快。
(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加盖、泡沫塑料的杯子的保温性能最好。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2017)五年级下册 热 7.做个保温杯
一、填空题
1.(2023五上·南召期末)如图1是我们常见的暖水瓶外形,它里面的保温瓶结构如图2,保温瓶上的软木塞是热的   导体,作用是   ;双层结构的夹层被抽成真空,目的是   ;保温瓶的内外瓶壁是银镀层,目的镀银内壁是   。
2.(2022五下·兴平期末)热水瓶的双层内胆中间被抽成真空,是为了   热量的散失。(填“加快"或“减慢”)
3.(2022五下·宁南期末)下图是保温瓶内胆原理图,请在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三种热传递的方式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标明各部分构造在热传递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二、单选题
4.(2023五上·岳池期末)下列材料制作的保温杯中,保温性能最差的是(  ) 。
A.塑料 B.金属 C.陶瓷 D.玻璃
5.(2022五上·海沧期中)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
A.这些材料自身能够产生热量
B.这些材料导热性能差,是热的不良导体
C.这些材料导热性能好,是热的良导体
D.这些材料自身能够储存热量
6.(2022五上·兴仁期中)对于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外壳的保温杯一定比塑料外壳的保温杯保温效果好
B.深色的保温杯一定比浅色的保温杯保温效果好
C.保温杯的双层结构并抽成真空的设计能使保温效果更好
7.(2022五上·六枝特期中)如图,保温瓶中双层结构的夹层被抽成了真空的目的是(  )。
A.利用减少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提升保温效果
B.利用减少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方式提升保温效果
C.利用减少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方式提升保温效果
8.(2022五下·丰县期末)路路看到妈妈把煮好的奶茶放在杯子里,为了让奶茶凉得慢一些,下列做法中效果最好的是(  )
A.加盖、嵌入泡沫塑料内
B.无盖、外包毛巾
C.杯上加盖
9.(2022五下·光明期末)园区用餐时,妈妈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塑料杯、陶瓷杯、不锈钢杯倒了三杯开水, 优优说:“我选择凉得最快的那杯水”。优优选择的是(  )。
A.不锈钢杯
B.陶瓷杯
C.塑料杯
三、综合题
10.(2023五上·昌黎期末)小明的爸爸是一名外卖配送员。对于配送的食物容易变凉的问题,小明认为要先减慢食物变凉的速度,可以用一些材料将食品盒包住。于是他准备了4个食品盒,用三种不同的材料分别包住其中的三个食品盒,最后一个没有用任何材料包裹。
(1)小明的实验设计中,有一个食品盒不用任何材料包裹,他的目的是   。
(2)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小明考虑了保持不变的因素,你觉得有哪些,在括号中打√;需要改变的因素有哪些,在括号中画。
食品盒的大小(  ) 食品盒中的食物(  )
包裹的材料(  ) 实验的时间(  )
(3)小明经过测试,得到如表所示数据:
包裹的材料 温度(℃)
初始温度 10分钟后的温度 20分钟后的温度 30分钟后的温度 40分钟后的温度
A盒:无包裹物 55 40 28 18 12
B盒:羊毛制品 55 48 42 37 32
C盒:泡沫制品 55 52 49 47 45
D盒:棉布制品 55 44 35 27 20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三种材料中,保温性能最好的是   ,最差的是   。
(4)夏天,小明的爸爸要配送冰激凌,为了防止冰激凌融化,建议小明的爸爸选用   材料进行包裹。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11.(2022五下·文山期末)无盖杯子、加盖杯子、外包毛巾杯子、加盖外包毛巾杯子和加盖、嵌入泡沫塑料杯子对水的保温能力比较实验。
(1)如果我们要研究不同材料的保温能力,应该选择(  )
A.1号杯和3号杯 B.2号杯和5号杯 C.4号杯和5号杯
(2)不锈钢材料属于(  )
A.热的良导体 B.热的不良导体 C.热的超导体
(3)我们平常使用的保温杯,内外层都是用金属材料做的,保温能力好的原因是(  )。
A.这些金属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B.两层金属之间是真空
C.两层金属之间有空气
(4)有一组同学选择1号杯和4号杯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不能得出结论,原因是什么
   
(5)我们小组在做“做一个保温杯”的实验后得出了以下数据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6)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C.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四、简答题
12.(2022五上·通州期中)制作保温杯时,你能想到哪些方法来提高保温效果?(至少二个)
五、实验探究题
13.(2022五下·红塔期末)探索保温盒的秘密。
(1)在实验设计中,A盒无包裹材料,其余3个保温盒用3种不同材料包裹,其目的是形成实验的(  )。
A.对比 B.模拟 C.观察
(2)在探究保温盒有无外包装是否对温度有影响实验时,应该改变的因素是(  )。
A.食品盒的大小 B.包裹的材料 C.实验时间
(3)经过测试,得到如下数据:
温度(℃)
包裹的材料 初始温度 10分钟后 20分钟后 30分钟后 40分钟后
A盒:无包裹材料 55 40 27 17 11
B盒:羊毛制品 55 48 42 36 33
C盒:泡沫制品 55 52 49 45 46
D盒:棉布制品 55 44 36 26 21
三种包裹材料中,保温性能最好的是.   盒,最差的是.   盒。
(4)要把煮好的奶茶放在杯子里,为了让奶茶凉得慢一些,下列做法效果最好的是(  )。
A.加盖、嵌入泡沫塑料里
B.无盖、外包毛巾
C.杯上加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不良;减慢热的传导(和阻止热的对流);无热传导和热对流;阻止了热辐射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保温瓶的设计中要防止或减小热传递达到保温的目的,保温瓶的软木塞是热的不良导体,减慢了热的传导。保温瓶的双层结构的夹层被抽成真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热传导和热对流,再加上银镀层,又尽可能地阻止了热辐射。
2.【答案】减慢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热水瓶能较好地保温,主要是因为双层内胆的内外层之间是根本不传热的真空,能够有效减慢热传递的速度。
3.【答案】热对流 热传导 热辐射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水瓶
【解析】【分析】 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的温度差或两个不同物体直接接触,两者并不产生相对运动,仅靠物体内部微粒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是固体的主要传热方式 。
热对流是流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在接触时发生相对位移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气体、液体中。
热辐射相互不接触的物体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物体具有温度就会辐射电磁波。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
4.【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保温杯应该选用热的不良导体来减慢热传递的速度,达到保温的效果。塑料和纸都是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保温效果最差。
5.【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保温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将热量传导出去,所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6.【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保温杯是通过双层材料,运用热的不良导体材料,将两层材料之间抽成真空,让保温杯的保温效果更好。此题选C。
7.【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热传导一般发生在温度不同的、相互接触的固体之间,对流发生在温度不同的液体或气体之间,辐射发生在不接触的温度不同的物体之间。所以保温瓶的夹层抽成真空,是为了减少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提升保温效果。
8.【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加盖、嵌入泡沫塑料内可以让热传递的更慢一些。
9.【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材料的导热能力不同。
10.【答案】(1)作对比
(2)食品盒的大小(√ ) 食品盒中的食物(√ )
包裹的材料( ) 实验的时间( √ )
(3)泡沫制品;棉布制品
(4)泡沫制品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物体的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物体传热能力强,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物体传热能力弱,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保温材料。
(1)小明实验设计探究不同材料的保温性,其中一个食品盒不用任何材料包裹,他的目的是:方便对比。
(2)对比实验要求每组实验只改变一个变量,其余条件保持不变。在实验设计时,小明考虑了保持不变的因素包括:食品盒大小、食品盒中的食物、实验的时间,控制的变量是包裹的材料,这样才符合对比实验的要求。
(3)小明经过测试,分析数据可知,三种材料中,保温性能最好的是泡沫制品,40分钟后的温度最高;最差的是棉布制品,40分钟后的温度最低。
(4)如果夏天的时候,小明的爸爸要帮忙配送雪糕棒冰,为了防止雪糕棒冰融化,你会建议小明的爸爸选用泡沫制品进行包裹。理由是:泡沫制品导热能力差。
11.【答案】(1)C
(2)A
(3)B
(4)变量过多
(5)泡沫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6)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
(1) 如果我们要研究不同材料的保温能力,需要选择除了外面包材料不同,其他都同的杯子,所以要选4号和5号杯子。
(2)不锈钢材料属于热的良导体。
(3) 我们平常使用的保温杯,内外层都是用金属材料做的,保温能力好的原因是,这两层金属材料之间,有真空,真空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4)我们进行试验时,要控制变量,一次研究一个影响因素,如果影响因素过多,不能确定是哪个因素的作用。
(5)加盖、外包毛巾或嵌入泡沫塑料,能够减少温度的降低。由此可知泡沫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6)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是由于这些材料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热传导慢。
12.【答案】加盖,杯外包毛巾;杯子里嵌入塑料泡沫等等,只要确实有保温效果的方法均可得分。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1、采用良好的保温材料.2、提高夹层中的真空度.3、合理的几何形状等等,只要确实有保温效果的方法均可得分。
13.【答案】(1)A
(2)B
(3)泡沫;棉布
(4)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考查包装材料对保温的影响。
(1)在实验中改变一个变量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2) 在探究保温盒有无外包装是否对温度有影响实验时应该改变的因素是有无包装,其他条件是不变的。根据相同时间后保温盒的温度可以看出泡沫制品的保温性能最好,温度下降的最慢;无包装材料的保温性最差,温度下降的最快。
(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加盖、泡沫塑料的杯子的保温性能最好。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