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自然环境 课后训练
一、选择题
1.夏季风强的年份,亚洲东部和南部可能出现的灾害是( )
A.霜冻 B.旱灾 C.涝灾 D.沙尘暴
2.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最广,最为典型的地区是( )
A.亚洲南部和西部 B.亚洲东部和南部
C.北美洲东部 D.欧洲和大洋洲
3.亚洲发源于中国又流经东南亚,注入南海的河流是( )
A.澜沧江 B.黄河 C.印度河 D.恒河
读图所示的亚洲大陆30°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4-5小题。
4.该图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
A.西部高、东部低 B.东西低、南北高 C.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D.四周高、中部低
5.最能说明亚洲地势起伏大的事物是( )
A.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河 B.横断山脉和苏伊士运河
C.珠穆朗玛峰和死海 D.伊朗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于2022年4月20至22日在中国海南省举行,结合亚洲图、完成下面6-7小题。
6.有关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没有热带分布 D.地势起伏小,河湖少
7.在亚洲的六个分区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召开地位于( )
A.东亚 B.西亚 C.南亚 D.北亚
读四大洲轮廓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8-11小题。
8.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0个左右,人口过亿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
A.甲大洲 B.乙大洲 C.丙大洲 D.丁大洲
9.乙和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土耳其海峡
10.图中哪两个大洲轮廓基本吻合,成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之一( )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1.关于四个大洲的世界之最,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大洲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 B.乙大洲有世界最长的山脉
C.丙大洲有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 D.丁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最低
读“亚洲简图”。读图,完成下面12-15小题。
12.亚洲面积广大,结合右图和所学知识判断亚洲主要位于( )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13.据图信息可知,亚洲主要位于的温度带是( )
A.热带 B.寒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
14.图中A、B表示的大洋和大洲分别是( )
A.印度洋、欧洲 B.大西洋、北美洲 C.北冰洋、大洋洲 D.太平洋、欧洲
15.亚洲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人口众多②地形复杂③河流众多④经济发达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二、解答题
16.美籍华人张卫国博士给儿子大卫讲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趣事,在网上找到了这幅图,并给儿子留下了下面这几个问题,许诺要是大卫能够解答这些问题,就带他回自己的老家,大卫非常想到中国看看,你能帮助他完成这些问题吗?
(1)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序号________所代表的________气候分布面积最广;亚洲的气候特点是复杂多样,________气候显著,其中序号③所在的我国南方属于________气候。
(2)由于亚洲中部青藏高原地势高,形成序号⑨所代表的________气候。
(3)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北跨纬度大,跨越三个温度带 B.东西离海远近差异大
C.植被类型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D.地形复杂并且起伏大,气候复杂
(4)序号⑥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其气候特征是( )
A.全年炎热干燥 B.全年高温,旱雨两季 C.全年高温多雨 D.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17.读亚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下面是对“世界第一大洲”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2)亚洲与“ ”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____河—大高加索山脉—____海峡。
(3)小刚同学通过读图,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他判断的依据可能是____。
(4)图中“ ”地属人口____(稠密/稀疏)区,原因是____。
(5)读图判断,亚洲气候以____(热/温/寒)带气候为主;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亚洲气候特点的是____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冬温夏凉,降水分配均匀 D.大陆性气候广
(6)地形地势和气候会对河流产生较大的影响。地形地势对河流产生的影响,如亚洲河流的流向是____。气候对河流产生的影响,如亚洲的中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多____河。
18.读“亚洲地形、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西部与欧洲分界线是①_____山脉。西南部与非洲分界线是②_____运河。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有多项世界之最。其中A_____为世界最高的高原;B _____为世界最大的半岛。
(3)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多分布在______部,平原和低地多分布在四周。地势特点_____。受其影响,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分别流入印度洋、北冰洋、______ 洋。
(4)亚洲地跨______、温带、寒带三个热量带,气候复杂多样。
参考答案
1.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的影响,亚洲东部主要受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亚洲南部主要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夏季风强的年份会带来大量降水,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霜冻发生在冬季,旱灾是由于夏季风弱导致的降水过少造成的;沙尘暴发生在每年的冬春,故A、B、D错,C正确,本题选C。
2.亚洲东部和南部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背靠最大的亚欧大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显著,B正确;亚洲西部没有季风,A错误;北美洲、欧洲、大洋洲没有季风气候,CD错误。故选B。
3.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东北部,流经西藏、云南两省区,出中国国境后被称为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于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是东南亚最大的国际河流。黄河是我国境内的河流。印度河主要流经南亚的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恒河发源于中印边境的喜马拉雅山南麓,注入孟加拉湾。A正确,故选A。
4.图中亚洲大陆的地势剖面图可以看出,亚洲东西方向的变化是中间高、东西两侧低,中部是青藏高原,东西两侧多海拔较低的高原和平原,故选C。
5.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死海是世界陆地最低点,两个地理食物都在亚洲,说明亚洲地势起伏大,故选C。
6.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A错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故B正确;亚洲有热带分布,故C错误;亚洲的地势起伏大,有很多大江大河,湖泊也不少,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
7.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于2022年4月20至2日在中国海南省举行,中国海南省位于东亚,故A正确,BC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
8.目前,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3个,其中有7个分布在甲表示的亚洲,亚洲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六十,故选A。
9.图中乙表示的是南美洲,丙表示的是北美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故选A。
10.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是在看到南美洲东部与非洲部轮廓十分吻合而得到启发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图中丙表示的南美洲,丁表示的是非洲,故选D。
11.关于四大洲的说法,甲大洲有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南美洲的巴西高原,故A错误。
乙大洲是南美洲,有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故B正确。
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在乙大洲的亚马孙河,故C错误。
丁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世界最高的,故D错误。故选B。
12.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0°纬线)为界,东西半球的分界是20°W和160°E。顺着自转方向,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南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北温带间的分界线,南北极圈线分别是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的分界线,所以地球五带划分的界线是南北纬23.5°和66.5°。亚洲主要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故选C。
14.从图中可以看出,A是世界上最大的太平洋,B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欧洲,故D正确,ABC错误。
15.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具有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亚洲地形和气候复杂、河流众多,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亚洲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故选A。
16. (1)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序号⑤所代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亚洲由于跨越的经纬度广,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其中序号③所在的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由于亚洲中部地势高,形成序号⑨所代表的高原山地气候。
(3)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是:亚洲面积广大,南北跨纬度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亚洲东西离海远近差异大,受海洋的影响不同;亚洲地形复杂、起伏大,加剧气候复杂性,故ABD正确,C错误。故选C。
(4)序号⑥是热带沙漠气候,其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干燥,A正确,故选A.
17.(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不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选B。
(2)亚洲与“ ”洲的分界线,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其分界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3)通过读图,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一方面可以根据河流流向;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图中的图例或高度表(图中必须有图例或高度表)。该题中图中没有图例或高度表就根据河流流向,河流从中部呈反射状流向四周。
(4)图中“”地属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高寒,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分布比较稀疏。
(5)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亚洲气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强显著。故答案C符合题意。故选C。
(6)亚洲河流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水系结构呈辐射状,形成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围海洋的外流水系 。二是内流流域面积广大。亚洲地形地势对河流产生的影响,如亚洲河流的流向是从中部流向四周。气候对河流产生的影响,如亚洲的中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多内流河。
18.(1)读图可知,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北与欧洲相连并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西南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读图可知,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有多项世界之最。其中A是青藏高原,为世界最高的高原;B是阿拉伯半岛,为世界最大的半岛。
(3)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分别流入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
(4)从图中看,赤道从亚洲南部穿过,北极圈从亚洲北部穿过,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三个热量带,气候复杂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