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了解地区 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受气候影响,欧洲西部农业生产特点是
A.以谷物种植为主 B.以林业为主 C.以畜牧业为主 D.以渔业为主
2.南极地区气候寒冷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四周被海洋包围 B.有巨厚的冰层 C.地处高纬地区 D.高原地形
3.中南半岛主要的农作物是(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大豆
4.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 )
A.黑海沿岸 B.地中海及其沿岸
C.红海沿岸 D.波斯湾及其沿岸
5.被称为自然资源“大仓库”的是
A.北极地区 B.南极地区 C.南极洲 D.北冰洋
6.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7.下列对引起中东战争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三海五洲之地”——东西方交通要道 B.世界石油宝库——为石油而战
C.匮乏的水资源——为水而战 D.多元的文化——宗教纷争
8.马六甲海峡被称为( )
A.西方生命线 B.海上生命线 C.世界加油站 D.世界屋脊
9.下列宗教发源于南亚地区的是 ( )
①基督教 ②伊斯兰教 ③佛教 ④印度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下列中东国家属于阿拉伯国家的是 ( )
A.伊朗 B.伊拉克 C.土耳其 D.以色列
11.中国南极科考都选在二月份前后,是因为此时南极是:
A.夏季 B.春季 C.秋季 D.冬季
12.中东以( )气候为主。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热带沙漠 D.热带季风
13.去南极地区旅游是很多人的梦想。读“某旅行社‘南极大陆旅游注意事项’示意图”, 该注意事项主要反映出南极地区( )
A.生态环境脆弱,易被破坏 B.到处是冰隙,鞋子要防滑
C.植物毒性较大,一定要小心 D.气候寒冷,很多旅行者感冒
14.下列国家中,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大国的是( )
A.英国 法国 德国
B.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C.荷兰 瑞士 挪威
D.丹麦 瑞典 芬兰
15.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奉为圣地的城市是 ( )
A.麦加 B.罗马 C.耶路撒冷 D.麦地那
中东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通常是指地中海东部沿岸到波斯湾的广大地区。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被誉为“五海三洲”之地。读图,完成下面16-18小题。
16.中东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五海”是指( )
A.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B.红海、地中海、爱琴海、黑海、里海
C.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爱琴海、黑海 D.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
17.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是( )
A.土耳其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马六甲海峡
18.中东石油输出的主要方式是( )
①铁路运输②公路运输③海洋运输④管道运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中东地区略图”(下图),完成下面19-21小题。
19.下列描述与中东地区不相符的是( )
A.世界石油宝库 B.多元的文化 C.三洲五海之地 D.丰富的淡水资源
20.苏伊土运河(图中①处)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它沟通了( )
A.红海和阿拉伯海 B.地中海和黑海 C.红海和地中海 D.阿拉伯海和黑海
21.下列关于该地区石油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②是主要产油国
C.所产的石油绝大部分出口国外 D.石油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中东地区,是一个长期的热点地区,读图和漫画,完成下面22-24小题。
22.中东地区经常爆发冲突、战争,下列原因错误的是( )
A.石油资源丰富,为争夺石油而战
B.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C.经济落后,因争夺市场而战
D.多个宗教起源于中东,因宗教冲突而战
23.阿拉伯男人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这主要是因为( )
A.白色代表纯洁,所以阿拉伯人喜欢
B.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吸热较少
C.白色是一种宗教象征
D.这里的明星喜欢白色,阿拉伯人很崇拜明星
24.西亚石油生产国的外籍劳工多来自埃及,主要原因是两地域( )
①人种、语言、宗教相同②劳动力需求量相同③经济发展水平相同④地理位置临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读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25-26小题。
25.我国南极科考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泰山站 D.昆仑站
26.两极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A.大部分位于极圈以内 B.均没有常住居民
C.淡水资源缺乏 D.降水丰富
“有这样一个地区:与我国一衣带水,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为集中的地区。”据此,回答下列27-29各题。
27.上述地区是
A.俄罗斯 B.印度 C.东南亚 D.中东
28.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高粱 C.水稻 D.玉米
29.位于该地区的著名景点是
A.富士山 B.泰姬陵 C.巴厘岛 D.长城
二、解答题
30.阅读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4月25日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随后发生多次余震。印度、孟加拉国、中国西藏等地均有震感。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尼泊尔此次地震震级为里氏8.1级。这次地震导致尼泊尔一座建于1832年的著名高塔坍塌。
(1)在图中用字母M标出尼泊尔的大致位置。
(2)此次尼泊尔地震是由亚欧板块和( )两个板块之间的挤压逆冲造成的。
(3)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区为:
①____________平原; ③___________河;
④____________山脉; ⑤___________高原。
31.图1为南亚简图,图2为南亚雨季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亚的地理位置可概括为“北山南洋东湾西海”,其中“南洋”指____洋,“东湾”指____湾。
(2)南亚的地形区自北向南可分为三大部分: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包括印度河平原和A____平原);南部B____高原。
(3)图3表示南亚雨季季风活动,风从____(海洋、陆地)吹向____(海洋、陆地),此时该地区处于____季风控制。由于该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____灾害。
(4)东北部的乞拉朋齐,是世界上降水最丰富的地方,请说说你的理由____。
32.读材料和北极地区、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7月15日,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出发,进行北极海冰变化、海洋生物等考察和研究。
材料二: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示意图
(1)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相比,年平均气温较低的是____。
(2)去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____季。
(3)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中,位置最南的是____。
(4)大洲A是____,大洋B是____。
(5)在南极地区建科考站会遇到的困难是( )
①酷寒②烈风③沙尘暴④暴雨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6)由于全球变暖,北极海域冰层减少,严重影响北极地区生态环境。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注意哪些事情缓解这种情况?____(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
1.C
【详解】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由于这些地方常年受到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适宜牧草生长,适合发展畜牧业。故C符合题意。选C。
2.C
【详解】影响一个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陆和地形,但是纬度是最基本的因素,所以南极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南极地区的纬度高,冰层和地形只是起到了一个辅助的作用,故选C。
3.C
【详解】中南半岛绝大部分位于北纬10°~20°之间,主要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雨热同期,水热资源充足,适宜水稻种植。故选C。
4.D
【详解】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石油产量通常占世界总产量的1/4,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B
【详解】试题分析:注意区分南极地区和南极洲,北极地区和北冰洋,南极地区是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海洋,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及其周围的岛屿,所以被称为自然资源“大仓库”的是南极地区而不是南极洲,故选B。
6.C
【详解】中东地区主要是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故选C。
7.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该地位于“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重要,但与中东的战争无关,故A错误;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中东素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其石油蕴藏量之丰、油质之好、开采成本之低、运输之便捷,故B正确;该地区多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所以是匮乏的水资源,故C正确;中东地区宗教信仰复杂,文化差异大,所以是多元的文化所在地,故D正确;故选A。
8.B
【详解】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也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D
【详解】南亚地区是世界佛教的发源地,也是印度教的发源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地区,③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B
【详解】中东地区包括西亚和北非地区,大部分属于阿拉伯国家,这些国家的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被称为穆斯林,以上四个国家中,伊拉克属于阿拉伯国家,其他三个国家不属于阿拉伯国家,故选B。
11.A
【详解】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这就导致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每年的二月份左右,南极地区进入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是当地的夏季,白昼时间又长,适合进行考察,故选A。
12.C
【详解】中东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中东在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13.A
【详解】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被人类活动破坏后,很难恢复。南极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南极大陆素有“冰雪高原”之称,是因为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在南极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生物多样性。故选A。
14.B
【详解】欧洲西部是欧洲的西半部,是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是欧洲三大著名的旅游国.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15.C
【详解】以上四个城市中,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奉为圣地的城市是耶路撒冷;麦加只是伊斯兰教的圣城,故选C。
16.中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故选A.
17.霍尔木兹海峡位于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之间,是波斯湾石油海上外运的必经之地。所以被称为"石油海峡”.“世界油阀”。故选B。
18.仔细读图可知,图中有石油、炼油厂、输油管道、海上输出线路等图例,由此可知,西亚石油输出主要有管道运输和海上运输两种运输方式,故③④正确,故选B。
19.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A表述正确;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圣城,可以说明中东地区是多元文化并存的地方,B表述正确;中东地区地处亚洲、欧洲、非洲的交界处,位于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和阿拉伯海之间,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C表述正确;中东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干燥,水资源匮乏,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20.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距离,C正确;红海和阿拉伯海的分界线是霍尔木兹海峡,A错误;地中海和黑海的分界线是土耳其海峡,B错误;阿拉伯海与黑海距离遥远,D错误。故选C。
21.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最多的地区,其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A表述正确;②是沙特阿拉伯,世界产油大国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和伊拉克,B表述正确;其石油主要出口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C表述正确;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D表述错误。故选D。
22.读图结合资料可知,中东地区经常爆发冲突、战争原因是石油资源丰富,为争夺石油而战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多个宗教起源于中东,因宗教冲突而战,水资源匮乏争夺水资源。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3.我们经常看到阿拉伯男人头上缠着白色的缠头巾,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这主要是因为遮挡风沙烈日,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吸热较少,该地区终年高温少雨与白色代表纯洁宗教象征崇拜明星无关。故选B。
24.西亚石油生产国的外籍劳工多来自埃及,主要原因是两地域:主要原因是西亚和北非两地相邻,在人种、语言、宗教、文化等方面相似。故选D。
25.读图可得,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属于南温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内的北寒带和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故A正确;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都位于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故BC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
26.两极地区是指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内,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内,故A正确;南极地区无定居人口,北极地区有定居人口(因纽特人),故B错误;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故C错误;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干旱,北极地区气温比南极地区气温高,气温寒冷,降水少,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
27.由题目可知,该地区与我国一衣带水,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这个地区是东南亚,故选C。
28.由上题可知,这个地区是东南亚地区,这里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 间,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故选C。
29.东南亚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这里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富士山位于日本,泰姬陵位于印度,长城位于中国,故选C。
30.
(1)略 ;
(2)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尼泊尔处于两大板块之间所以产生了地震;
(3)读图可知:①是印度河平原,③是恒河,④是喜马拉雅山 ,⑤是德干高原。
31.
(1)读图1可知,南亚北临喜马拉雅山脉,南临印度洋,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因此南亚的地理位置可概括为“北山南洋东湾西海”。
(2)南亚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山地(即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平原(包括印度洋平原和A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即B德干高原)。
(3)读图2可知,风来自印度洋,吹向南亚陆地,此时盛行西南季风,降水丰富。若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易发生洪涝灾害;若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易发生旱灾,因此由于该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4)乞拉朋齐位于山地迎风坡,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受到山脉的阻挡,在此处形成丰沛降水,被称为世界“雨极”。
32.
(1)南极地区是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气候更寒冷。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因此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相比,年平均气温较低的是南极。
(2)去北极考察得在北极的暖季,也就是它的夏季。一般在选择在6到8月,此时气温较高,白昼时间长,利于科学考察。
(3)由南极地区示意图可以看出。我国共建有5个考察站。其中长城站纬度最低,离南极点最远。而昆仑站纬度最高达到80°S,离南极点最近,所以也就是位置最南的考察站。
(4)由北极示意图中大洲A所在的轮廓及周边的大洲和大洋,可以判断为亚洲;由南极示意图中B所在经度为0°,可以判断所在的大洋为大西洋。
(5)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南极大陆素有“冰雪高原”之称。除了严寒之外,南极地区还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南极的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到100米/秒,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南极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
(6)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我们节约能源,爱护植被,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从人们日常生活中落实,有利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行为有:节能减排、植树造林、低碳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