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11 14:39:27

文档简介

府谷中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2.A3.B4.A5.D6.C7.A8.B9.B10.D11.C12.A13.D14.B15.A16.D
17.C18.B19.C20.A21.B22.C23.A24.B25.D
26.(1)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4分)原因:封建经济的
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民族交融推动了国家认同感的增强:中原文化传播的影响:法家思想的影响:中
央集权体制建立的推动。(4分,任答两点即可)
(2)措施: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并设刺史监察地方,在中央设立中朝: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4分)意义:增
加了政府财政收人: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与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分,任答一点即可)
27.(1)实质:三省长官合议,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构。(2分)作用: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4分)
(2)原因:政事堂已不适应唐玄宗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2分)评价:顺应了三省一体化的趋势,有助于行
政效率的进一步提高:破坏了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容易形成宰相专权局面。(4分,言之有理即可)
28.(1)特点: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贸易受到地方政府监督:帛练和蕃彩充当一般等价物。(4分,任答两
点即可)作用:促进了边境和内地的贸易交往;推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融。
(4分,任答两点即可)
(2)表现:在西北地区设置众多的羁縻府州;厚赐少数民族首领财务和虚衔:重用少数民族首领和部落参与
作战,并加授官职。(4分,任答两点即可)
29.示例一:
论题:世界十大雕塑的选择标准衫显了人文精神。(2分)
阐释:世界十大雕塑作品大多为人物雕塑,从时代看,贯穿了人类文明初期的古埃及、古巴比伦一直到
19世纪后期罗丹的代表作。从内容看,公元前5世纪的雕塑《掷铁饼者》,展现了古希腊公民对力量和健美
的追求,展示了人的力量,雅典娜作为城市的象征,体现了雅典公民对于集体主义和智慧的崇尚:近代米开
朗基罗的《大卫》和罗丹的《思想者》,通过对人体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当时解剖、透视等科学发展水平,也展
现了人类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8分)
综上所述,“世界十大雕塑”流传的不同版本,都体现出了人们对人类物质力量的崇尚和精神力量的挖
掘,反映了人文精神的深刻影响和广泛传播。(2分)
示例二:
论题:世界十大雕塑的选择带有一定西方中心论的偏见。(2分)
阐释:在流传较广的有关“世界十大雕塑”的说法中,古希腊、古罗马以及近代西方雕塑作品都占了一半
以上。西方文明圈以外的代表作品,多是从上古时期开始,与欧洲文明关系较为密切的古埃及、古巴比伦文
明:大洋洲的古代石雕群,也是由近代西方殖民者发现并宣传才令世人称奇。“世界十大雕塑”的题材集中
于个体人物塑像,这反映了现代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而古代印度,东南亚,中国众多的雕塑(如
秦始皇陵兵马俑、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等)竟无一人选。(8分)
综上所述,世界十大雕塑的选择,反映了近代社会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对人类精神文明及审美取
向的深刻影响。我们应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各文明的成果,加强文化自信。(2分)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
232488Z府谷中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川线内项目填写清能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出铅笔,把答斯卡上列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題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答字笔在名题卡上名斯的
题区战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牧。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一7课十必修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良渚遗址包括宫城、内城、外城,以及数十座高、低水坝等,规模之宏大,前所未见。此外,制作
大量玉器、漆器、陶器等所需的专业人工数量也很庞大。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B.先进的手工业技术
C.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
D.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2.下表是《左传》中关于周、郑关系的一些记载,这说明当时
公元前720年
周、郑交质,王子孤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公元前720年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公元前707年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A.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B.争霸战争此起彼伏
C.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D.农业生产逐渐衰退
3.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中,魏国李悝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楚国吴起主张“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
收其爵禄”;秦国商鞅主张“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等等。据此可知,这些变法运动
A.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B.助推了官僚政治的形成
C.巩固了宗法与分封制
D.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4孔子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也提出了“民贵君轻”“得乎丘民而
为天子”的主张。这反映儒家在政治上主张
A.以民为本
B.礼法并用
C,无为而治
D.教化万民
5.荀子说:“德行必须与职位相称,职位必须与俸禄相称,俸禄必须与作用相称。从士以上就必
须以礼乐制度去节制他们,对百姓就必须用法度去统制他们。”这表明荀子
A.强调社会等级和谐
B.要求重构社会秩序
C.注重维护伦理纲常
D.主张实行礼法并施
6.1989年,在湖北云梦龙岗六号秦墓出土了一批秦代简牍,其内容多与秦人法律相关,以《禁
苑》类律令最为详备,如:
简21时来鸟,黔首其欲弋射奥(uǎ,弱,与“强”相对)兽者,勿禁
简23诸取禁中豺狼毋罪
简48黔首犬入禁苑中而不追普及捕兽者,勿[敢]杀
其体现出《秦律》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第1页(共6页)】
232488Z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