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第二单元
选必三 第二单元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麦加大清真寺
壹
重要名词
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吉尔伽美什》、《汉谟拉比法典》、儒略历、《天方夜谭》、《积分和方程计算法》、《萨比天文历表》、《医典》
贰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本课
重点
本单元时间轴
爱在西元前 作词:方文山 作曲/演唱:周杰伦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摩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橱窗前
凝视碑文的字眼
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
祭司 神殿 征战 弓箭是谁的从前
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于我的那画面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
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
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课程标准】
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古代西亚文化
壹
前18世纪—前15世纪
古巴比伦
前1553年—前1085年
埃及
新王国
前8世纪
亚述帝国
前800年—公元146年
古希腊
前6世纪—
前4世纪晚期
波斯帝国
前4世纪晚期
亚历山大
帝国
前27年—1453年
罗马帝国
古代西亚文化
两河流域文明的倩影
文化形成离不开自然、历史因素的影响
古代西亚主要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
自然因素
①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交通发达;
②两河流域提供充足水源和冲击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
③周围高原密布,易受游牧民族侵扰;
④洪水不可预见地泛滥,产生了现实、恐惧、悲观的人生观。
古代西亚文明是指在新月沃土的两河流域,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两河流域城邦林立,政权更迭频繁,后古巴比伦统一了这里。
相比周边地区(阿拉伯、伊朗),两河流域的冲积平原提供了水源和农耕平原。新月沃地处于欧亚非三大洲交界,交通要塞加上水源与平原环境的自然条件优势,容易引起争夺战争,遭受到外族入侵,使得出现统一政权的次数不多。
亚述帝国
671BC
新月沃土
巴比伦王国
新巴比伦
600BC
波斯帝国
490BC
苏美尔文明 公元前3200-前2300
阿卡德王国 公元前2300-前2191
乌尔第三王朝 公元前2113-前2006
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894-前1595
亚述帝国 公元前935-前612
新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626-前539
波斯帝国 公元前553-前330
历史因素:
战争频发、政权更迭频繁,多民族文化彼此交融
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早期的定居民族。苏美尔人建立了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者,世界已知最早的文明。
一、古代西亚文化
2.成就
(1)文字:“楔形文字”。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贝希斯敦铭文(BC552),用埃兰文、波斯文和阿卡德语巴比伦方言三种文字把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战绩刻在悬崖上
◎楔形文字演变
◎楔形文字书写的信
削尖的芦苇秆或木杆多刻写在烧制或晒干的黏土泥板上,因线条笔直形同楔形而得名。被称为泥板文书。这种书写材料的使用受到什么影响?
两河流域木材稀少,连石头也很缺乏,但却有得天独厚的两河冲积平原的泥土,有大量的芦苇可以使用。地理环境对文明的产生有影响作用。
你所追求的人生,永远无法得到
因为上帝造人之际,就让死亡与人伴随
……
穿上新衣,沐浴首身去吧
凝望挽着你手的儿女,愉悦怀中娇妻
人应该关心的,唯有这些事
猖獗的洪水啊,没人能和它对抗
它使苍天动摇大地颤抖,将成熟的庄稼淹没
一、古代西亚文化
2.成就
(2)文学:《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中间穿插大量神话故事,包括著名的洪水故事,史诗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诺亚方舟故事的原型
西亚最著名的传说是“大洪水”的传说 目前,世界大约有800多种“大洪水”传说,但是影响最深的是《圣经》中的“大洪水传说”。《圣经》中的“大洪水传说”可能取材于《吉尔伽美什》史诗。
史诗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反映了人们对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除史诗外,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学作品还包括神话、爱情诗、赞美诗、教谕文学、哲理故事、寓言和书信等。当今世界的大多数文学形式,在古代两河流域都曾出现。
一、古代西亚文化
2.成就
(3)建筑和艺术
①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生动有趣,壁画主题多样,别出心裁。
②亚述帝国修建了多座规模宏大的王宫,王宫大门上的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
③波斯王宫装饰豪华,雕梁画栋,多幅雕刻刻画了
臣民进贡的场景,体现了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
◎波斯王宫雕饰
◎亚述帝国人首飞牛
人首飞牛石雕
人首飞牛石雕是亚述帝国王宫大门上常见的雕刻,由人的脑袋、鹰的翅膀和牛的身体构成,代表这当地最强大物种的集合。它既是王宫的守护神,又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类别 成就 对人类文化贡献
文字
史诗
法律
建筑艺术
楔形文字
《吉尔伽美什》
已知人类最早文字
已知人类最早史诗
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泥偶雕像,壁画,
亚述帝国 “人首飞牛” 石雕
亚述帝国的标志性
雕刻“人首飞牛”
一、古代西亚文化
2.成就
(4)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
①内容:
A.前言:宣言君权神授,炫耀国王的功德;
B.正文:详细规定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涉及个人道德,兵役和劳役,租赁、借贷、债务,以及奴隶地位等方面。
C.结语: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法典,违反者将遭到严厉惩罚。
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两岸,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和迦勒底人,各民族之间代代你争我斗,现实生活动荡不安。一切都是转瞬即逝和变化无常的,生活的愉悦稍纵即逝。在政治上,巴比伦人虽然也敬奉神灵,但从根本上说巴比伦是一个法制社会。例如《汉谟拉比法典》开始假借神的口吻说话,一旦转入世俗的条文后,就把神抛到一边了。——摘编自赵克仁《两河文明与埃及文明的差异及原因探析》
制定原因:洪水泛滥、外族入侵,统治者希望通过编制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
性质:古巴比伦历史上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意义: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
君权神授,
王权不可侵犯
一、古代西亚文化
2.成就
请根据所提供的法典条文,概括出该法典的主要特点。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第23条 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结语 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
①施行严格的、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
②颁行保护平民利益的规定
③施行同态复仇法
④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⑤宣扬君权神授
地位: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古代埃及文化
贰
古代埃及文化
尼罗河的馈赠
古代埃及地处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此后虽时有分合,但古代埃及文明绵延约3000年。
自然因素
①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交通发达;
②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肥沃土壤,平原广阔,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稳定。
历史因素
③单一民族、单一语言,政权统一,发展具有连续性,社会环境相对安宁;
④宗教信仰浓厚,生活乐观,热爱生命,向往来世
地理范围:
古代埃及地处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绵延约3000年。
前王朝时期 公元前4500-前3100
早王朝时期 公元前3100-前2700
古王国时期 公元前2700-前2160
第一中间期 公元前2160-前2010
中王国时期 公元前2106-前1786
第二中间期 公元前1786-前1550
新王国时期 公元前1550-前1069
第三中间期 公元前1069-前656
后期埃及 公元前656-前332
二、古代埃及文化
2.成就
(1)文字:象形文字。来源于最初的象形字,由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象形文字约形成于公元前4千纪末,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
RA MS SS
RAMSES
拉美西斯二世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十分复杂,只有少数祭司和书吏掌握,所以人们称象形文字为“神说的字”。当时书吏的职责就是以象形文字抄写、记录文件和农产品的产量。
类别 成就 对人类文化贡献
文字
文学
建筑
科学技术
象形文字
已知人类较早文字
罗赛塔石碑
古埃及象形文字
埃及草书
古希腊文
圣书体,代表献给神明的文字
世俗体,埃及平民使用的文字
代表统治者的语言
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而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2.成就
(2)文学:古代埃及人创作出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神话包括世界诞生和人类起源等内容;诗歌大多是宗教诗,也有爱情诗;哲理故事传达着埃及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散文故事包含寓言和传记等。
◎莎草纸书写的《亡灵书》残片
万岁,尼罗河!
你来到这片大地,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
阿蒙神,你将黑夜引导到白昼,我们庆祝你,给我们指引。
你种植了拉神开垦的花园,给一切行走者以生命;永不停息地浇灌着大地,沿着你从天国下降的旅程。
食品的珍藏者,赐予谷物的人,普塔神给每个家带来了光明!
——尼罗河颂
二、古代埃及文化
类别 成就 对人类文化贡献
文字
文学
建筑
科学技术
象形文字
已知人类较早文字
罗赛塔石碑
古埃及象形文字
埃及草书
古希腊文
圆圈里是国王的名字
埃及象形文是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的。
莎草纸
莎草纸不是现代概念的纸,只是对纸莎草这种植物做一定处理而做成的书写介质。真正的造纸术是中国西汉时期发明的,经东汉蔡伦改进。经阿拉伯人得以广泛传播。
2.成就
(3)建筑和艺术:
①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受到宗教较大影响。埃及人给统治者修建豪华的陵墓,准备丰厚的随葬品。
②法老们还修建了众多神庙,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祭司们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法老赐予神庙大量财富。
◎金字塔
◎阿布辛贝神庙
◎图坦卡蒙黄金棺
二、古代埃及文化
在这幅壁画中间是拉美西斯一世,他的右边头戴王冠,头部呈鹰形的是荷鲁斯神(法老的守护者-复仇之神),他的双眼分别代表太阳和月亮,成为后来基督的雏形,他是上帝的化身;左边那个长着豺狼头人身的神叫阿努比斯,它是陵墓之神,还负责管理把尸体制成木乃伊。它在阴间审判庭上担任重要角色,他手中握有进入冥世大门的钥匙。这是一幅将国王引入冥世的画。
《拉美西斯一世墓壁画》
此外埃及神殿的特征是在殿门口矗立着一对象征太阳的方尖碑。 碑尖用金属包裹,当太阳照到碑尖时,他会像耀眼的太阳一样闪闪发光
2.成就
(4)科学和技术
①古代埃及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太阳历是古代世界最精确的历法之一。古罗马的凯撒在制定作为今天公历重要基础的儒略历时,吸收了埃及历法的成就。
②在数学、医学等方面,埃及人也颇有建树。
在他们那里,医术的分工是很细的,每一个医生只治一种病,……有治眼的,有治头的,有治牙的,有治肚子的,还有治各种隐疾的。
——希罗多德《历史》
二、古代埃及文化
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
公元前46年,儒略·凯撒以埃及的太阳历为蓝本,重新编制的历法。儒略历将全年分设为12个月,单数月是大月,长31日,双月是小月,长为30日,只有2月平年是29日,闰年30日。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一次宗教会议上,规定儒略历为基督教的历法。
类别 成就 对人类文化贡献
文字
文学
建筑
科学技术
象形文字
已知人类较早文字
神话、诗歌、哲理和散文故事
丰富世界文学
死亡今天就在我面前,
像没药的香味,
像微风天坐在风帆下。
死亡今天就在我面前,
像荷花的芬芳,
像酒醉后坐在河岸上。
死亡今天就在我面前,
像雨过后的晴天,
像人发现他所忽视的东西。
死亡今天就在我面前,
像人被囚禁多年,
期待着探望他的家眷。
——古希腊诗歌《死亡今天就在我面前》
埃及的象征,
深受宗教影响
金字塔、神庙
太阳历、在数学医学方面也有建树
世界上最早的历法,波斯宫廷中有许多埃及医生
波斯宫廷中的埃及医生
古代埃及的
《太阳历》刻石
在远古时代,谁先掌握了准确的年历,谁就拥有了领先的农业,也就有了生存的基本保障,为其它方面的发展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
1986年,大津巴布韦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近代欧洲殖民者入侵之前,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的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特征;
西非人在9世纪左右掌握了铁器和青铜的冶炼技术。
东非出现过一系列城市国家,与阿拉伯地区和中国都有贸易往来。
中部和南部非洲较多保留了黑人传统文化,大津巴布韦石头城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叁
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文化
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征服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上述地区的文化遗产,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自然因素
①亚非欧三洲交界处,东西方商路中心,交通便利,帝国疆域辽阔。
历史因素
②帝国政治相对稳定,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
③统一的语言和伊斯兰教信仰,为文化繁荣提供必要前提;
④统治者重视科学文化事业,注重教育和文化保存,受其他地区文化影响。
穆罕默德时代
正统哈里发时代
倭马亚王朝时代
倭马亚王朝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7世纪初
穆罕默德去世,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632年
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8世纪中期
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
622年
大规模对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广大地区
7世纪中期起
穆罕默德在610年开始以安拉使者身份在麦加宣传伊斯兰教,最初在亲朋中秘密传教,613年后在麦加公开传教,号召人们放弃原有信仰,皈依安拉。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迁往雅特里布城(后改称麦地那)。
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横跨亚、非、欧的洲际大帝国。
—— 比鲁尼
三、阿拉伯文化
2.成就
(1)文学
①阿拉伯半岛统一之前,阿拉伯各部落就经常派人到麦加附近举行诗歌比赛,获胜的诗歌悬挂在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名为“悬诗”。
②故事集《天方夜谭》在中国广泛流传;在西欧,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等,都受其影响。
类别 人物 作品 作用
数学
文学
其他科学
伊本穆萨 《积分和方程计算法》 把代数学发展成为独立科学
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中国出图的阿拉伯数字铜表
2.成就
(2)科学
①数学: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②天文:白塔尼修正了计算太阳和部分行星轨道的方法,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他的《萨比天文历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
③医学:伊本·西那的《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后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伊本·西那
◎阿拉伯数字
◎伊本·穆萨
三、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阿拉伯人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吸取亚非古国文明的营养, 融汇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精华, 创造了兼容东西方文明的阿拉伯文化。大规模的阿拉伯商业贸易,促进了亚欧非兰大洲各个封建文明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推动了中世纪印度洋区域和地中海区域海上贸易的繁荣与发展。印度的数学、稻米、棉花、食糖;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西方,丰富了欧洲人的经济文化生活,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促进了欧洲的文化发展。
猖獗的洪水啊,
没人能和它对抗。
它使苍天动摇,大地颤抖,将成熟的庄稼淹没。
——《吉尔伽美什》
(苏美尔史诗)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
你从大地涌流出来,
养活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
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古埃及人赞美尼罗河的诗歌
西亚文明
抗争、悲观、
注重现世
北非文明
乐观、自信
注重来世
对每年无法预见的非周期性洪水泛滥的恐惧,加之永远存在的外族人入侵的威胁,使苏美尔人深深地感到,仿佛自己正无依无靠地面对着许多无法控制的力量。....与人之间也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
——《全球通史》
现在必须承认,他们比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包括其他埃及人在内,都易于不费什么劳力而取得大地的果实,因为他们要取得收获,都不需要用犁犁地;不需要用锄锄地,也不需要做其他人所必需做的工作。那里的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去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到自己的土地上,叫猪上去踏进这些种子,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
——希罗多德
城市文明
帝国文明
人与自然与神和谐相处,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享受今生、追求来世”的生死观,乐观自信,重视家庭。
受到地理环境影响,政权更迭频繁,国王加强立法以维护统治,人民勇于抗争,注重今世的生活。
史诗等文学作品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事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是由于其属于历史研究的二手资料,要和考古及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探究:通过对比两首诗歌,尝试分析它们所代表的古埃及和古西亚人的生活态度,并进一步分析造成这种生活态度的因素有哪些?“史诗”对历史研究有什么价值?
文明之间的相处之道
西亚文明
城市文明、
抗争、悲观、
注重现世
北非文明
帝国文明、
乐观、自信
注重来世
阿拉伯文化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文化
地区性特征
城市国家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习近平
总结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形成原因
①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状况是文化多样性形成的根本决定因素。
②人类认识水平的逐渐提高为民族文化多样性形成提供了基础。
③不同地域文化形态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是文化多样性得以形成的时代动因。
2.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历史意义
①有利于增强文化的生命力。文化元素越多,文化多样性就越丰富,文化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文化的生命力就越强。
②有利于维护文化生态平衡。保护文化多样性是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是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必要前提。
③有利于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未来世界是不同民族共存的世界,多元文化有利于化解冲突。
总结
3.世界文化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第一,美国文化霸权威胁文化多样性。文化霸权主义持续扩展,文化多样性受到的威胁有增无减。
第二,消费主义文化与大众传媒威胁文化多样性。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消费主义文化成为资本全球扩张的重要动力。传媒与娱乐的合流和媒介自身的消费主义取向的加剧,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传统的价值观念,影响着广大消费者和受众的价值判断与文化选择。
4.面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尊重、维护、推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本课思维导图
(2022·北京卷)英国学者马丁·贝尔纳在其著作《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中,批判了关于希腊文明起源的传统观点,提出希腊文明的源头在西亚和北非。下列希腊文明成果,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字母文字 ②雕刻艺术 ③民主政治 ④冶铁技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链接高考
1、史诗《吉尔伽美什》将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描绘成半人半神的英雄。他进行残暴统治,致使民怨四起,人们便向神灵哭诉,于是神灵创造出巨人恩奇都去惩罚他,但两人在决斗中成为好朋友,此后吉尔伽美什弃恶从善,为民除害,立下许多功绩。材料可以用来反映( )
A、尼罗河流域文学发达 B、两河流域的文明程度
C、亚述帝国的王权崇拜 D、伊斯兰教的重要影响
2、《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凡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窝藏奴隶者,都处以死刑;窃贼应处死,或处以重罚;奴隶否认其主人,则割去该奴隶的耳朵。由此可见,法典( )
A、具有极端性和残酷性 B、内容全面而具操作性
C、严厉镇压奴隶的反抗 D、体现奴隶主阶级意志
B
【典例剖析】
D
1、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通过考察研究金字塔,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哪些方面的社会状况( )
① 建筑技术 ② 宗教信仰 ③ 自然科学 ④ 专制王权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古埃及人赞扬法老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材料表明( )
A、古埃及人崇拜神灵 B、法老崇尚理性
C、法老具有至上权威 D、法老以法治国
D
【典例剖析】
C
1、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有人说“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表明( )
A、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
B、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
C、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
D、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使者
2、以公元8世纪为界限,在此之前“阿拉伯人是以剑和舌为荣,而不是以笔为荣的”。在此之后,则变成了“他们把一切工作都归纳为剑和笔两个方面”。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阿拉伯文化的发展 B、造纸术的传播与普及
C、西学东渐促进科技交流 D、印刷技术的推广作用
B
【典例剖析】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