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级高一下学期 4月月考
语文试题
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20 分
一 现代文阅读(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2021 年是苏州昆剧传习所成立 100 周年,也是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
遗产代表作”20 周年。2021 年 9 月 29 日,第八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在苏州闭幕。本届昆剧艺术节为期 7 天,
26 台参演剧目接连亮相,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如何在戏曲的“老规矩”与“新创造”间寻找融
通途径,本届昆剧艺术节,呈现了近年来昆曲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的优秀成果,可提供些许
启示。
折子戏集中体现了昆曲的古典之美。我们继承的昆曲文化遗产基本以清代乾隆、嘉庆时期以来创作的
折子戏为基本规范,其中包含昆曲所有的身段表演、曲牌唱腔、行当家门,甚至上下场规制的精髓。因其
结构紧凑、行当丰富、雅俗共赏等特点,赢得观众的喜爱。江苏省昆剧院表演的《索衣》,与传统折子戏取
自明清传奇不同,此折子戏所涉之人之事皆可上溯至魏晋。昆曲精深的表演风范,拉近了古今距离。这出
原创折子戏既有古典性,又契合今人审美。剧中主角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编剧以王戎去女儿家“索
衣”的细腻心理走向,再通过副净、旦以及丑和贴旦行当的立体呈现,使全剧风趣诙谐,尽显喜剧性,充
分发挥了昆曲生旦之外的行当表演艺术魅力,展现了昆曲之“趣”。
戏曲理论家龚和德认为,现代戏曲不是一个题材概念,应当逐渐成为戏曲现代发展主流,以其原创性
强、活跃多样,逐渐积累起一批现代经典。将原创性渗入折子戏创作的思维,从小处深研戏曲结构、行当
表演、昆曲趣味,让原创的折子戏与典范性的昆曲审美重叠,持续探索、不断创造,打造原创折子戏经典,
未来可期。
同时,一批革命历史题材剧目在遵循昆曲艺术规律基础上努力创新,用心唱响红色故事,用情传承红
第 1 页 ( 共 10 页 )
色基因,用功赓续红色血脉,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现代审美理念。
本届昆剧节线下演出的 9部昆曲大戏中,昆曲现代戏作品占 4部。开幕大戏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
《瞿秋白》、上海昆剧团《自有后来人》苏州昆剧院《江姐》、湖南省昆剧团《半条被子》齐亮相,4 部作品
均为近两年所创。
剧本深邃的精神内涵最为动人。《瞿秋白》以瞿秋白的生平事迹为题材,讲述了 1935 年在福建长汀被
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的瞿秋白,面对敌人的轮番劝降,坚守信仰、不惧不屈,最终怀抱初心、慨然就义的故
事。编剧罗周通过“三劝降““秋白之死”架起全剧主要结构,围绕亲情、友情、爱情等故事讲述瞿秋白
生命的最后时刻,表现瞿秋白伟大的人格、坚定的信仰。
导演张曼君大胆运用写意的表现手法,以舞台形式之“变”来回应昆曲传统之“不变”。作为一部革
命题材的昆剧作品,《瞿秋白》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了深入探索。比如,剧中发挥小生行当特点,用音色
与造型刻画瞿秋白这一人物,在曲牌唱腔方面,又不失昆曲的固有章法。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戏
曲理论家汪人元认为:“如此笔墨铺排,不仅找到了充满戏剧性的完整故事,又写出了立体的、具有深度
的人。”
所以,古老昆曲要寻觅当代知音,要绵延其传统典雅的艺术气质,也要将目光放长远,朝着守护传统
和面向未来相统一的方向继承、发展、创造。
(摘编自张之薇《古老昆曲如何寻觅当代知音》有删改)
材料二:
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传统戏曲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多变化。实践表明,近代
以来的戏曲演变既融入了世界的文化影响,也继承了丰厚的戏曲传统。昆曲的变化以及昆剧的形成就是明
显例证。
昆剧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通过自觉努力,使传统艺术本体得到极好传承的范例。第八届中国昆剧艺术节
从经典剧目到舞台表演等都取得了突出成绩。
每个民族的艺术传统,都是社会各阶层民众在多元文化与艺术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最大公约数。戏曲传
统是一个复杂整体,它是千百年来戏曲创作与欣赏活动的深厚积淀,超越特定时间和空间(地域),既源于
个人审美趣味又超越其上,深藏着民族审美的密码。在戏曲艺术内部,传统则由代表性经典剧目承载。这
些剧目构成一个经典群,包含了本剧种从艺术语言到技术手段的所有风格、特点和要素,呈现出多姿多彩
第 2 页 ( 共 10 页 )
的戏曲风貌,提升了美学上的丰富度。现代戏曲发展历程,是各剧种不断发现并确证自身美学独特性的过
程,“百花齐放”是尊重保护戏曲剧种生态多样化的精彩表达。
对现代戏曲而言,现代性和戏曲化是不可或缺的一体两面,现代性是为了巩固戏曲与现实社会的密切
关联,戏曲化才能确保现代戏曲始终行进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轨道上。昆剧以及其他戏曲艺术的传承创新表
明,真正意义上的戏曲现代性一定是从中华民族的戏曲传统根脉上有机生长出来的,是基于传统的现代性,
必然要以“内生的现代性”为显著特征。努力接续、全面继承戏曲文化优良传统,让戏曲始终保持切合其
自身规律与特色的发展方向,才是戏曲现代性的成功之道。
(摘编自傅谨《尊重保护戏曲剧种生态多样化》)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的昆曲文化起源于清代乾隆、嘉庆时期以来创作的折子戏,具有结构紧凑、行当丰富、
雅俗共赏等特点。
B.戏曲理论家龚和德认为现代戏曲成为了戏曲现代发展主流,是因为其原创性强、活跃多样,
逐渐积累起一批现代经典。
C.《瞿秋白》 在遵循昆曲曲牌唱腔固有章法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内容和形式,呈现出了一个
立体的、具有深度的瞿秋白。
D.我国的传统艺术在现代化进程中通过自觉努力都得到了极好的传承,昆剧取得的突出成绩就
是很好的例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代戏曲只有融入世界文化的影响,才能继承戏曲传统,才能在“老规矩”和“新创造”之
间寻到融通途径。
B.审美最大公约数是指打破人们对文艺作品受众群体的理解,实现不同类型文艺作品的“雅俗
共赏”。
C.现代戏曲如果不同时具备现代性和戏曲化两面,将很难始终走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轨道上。
D.古老昆曲要寻觅当代知音,要在依循昆曲典范审美与现代性审美相融合的基础上创作。
第 3 页 ( 共 10 页 )
3 下列事例不能用来论证戏曲“守正创新”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自有后来人》由昆曲三代演员共同创作,并以“破套存牌”的方式移植演绎《红灯记》
这一观众耳熟能详的革命题材故事。
B.现代评剧《革命家庭》大胆探索古典美学和现代技术碰撞融合,奏响了一曲重温革命传统的
壮丽乐章。
C.豫剧《王屋山的女人》在遵循戏曲表演的原则上,根据题材内容和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创
造了大量新的表演形象。
D.《窦娥冤》多次被搬上舞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强化了中华戏曲惩恶扬善的教
化功能。
4材料一在论证结构或论证方法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5结合材料内容,谈谈在新时代里戏曲如何做到守正创新?(4分)
二 文言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20 分)
文本一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
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
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
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
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
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十一月中,项羽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
伤闻项羽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
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
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第 4 页 ( 共 10 页 )
(选自《史记 高祖本纪》,有删改)
文本二
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
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纣为虐’。且‘忠
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节选自《史记 留侯世家》)
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B.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C.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D.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祖,是古代帝王的谥号,一般是指开国皇帝。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质的概括,按性
质分表扬、批评、同情三类。“高祖”属于表扬类。
B.诸侯,是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秦朝施行郡县制,没有分封诸侯王。而文中“诸侯”
是指秦末项羽灭秦入关,借怀王之名,分封的十八路诸侯。
C.函谷关,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中,深险如西,古称函谷。与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同为我国古代的雄关要塞。
D.缟素,缟指白色精细的生绢,素指未经染色的生绢,均可引申为白色。因此,在古代有时会
使用“缟素”指称白色的丧服。而选文中的“缟素”则比喻质朴。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邦出身于沛郡丰邑县中阳里的普通人家,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幸目睹了秦始皇出行,
不觉显露出他内心对秦始皇的仰慕之情。
B.在抗秦的各路诸侯中,刘邦的军队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向其投降。一些将领主张杀了子
第 5 页 ( 共 10 页 )
婴,刘邦没有同意,认为杀子婴不吉利。
C.项羽听说刘邦率先平定了关中,非常生气,又听说他已在关中称王,更为恼怒,决定听从谋
士范增的建议,犒劳百万之师,一举歼灭他。
D.刘邦进入秦宫之后,被华丽的宫室、无数的珍宝和宫女的美色所吸引,想住在秦宫开始享乐
的生活,属下樊哙劝他离开,他一开始不肯听。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2)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10 班固评价司马迁的《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刘邦的“美”与
“恶”。(3分)
(二)文言基础知识检测(10 分)
1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鼓瑟希 B.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C.批大郤 D.刑人如恐不胜
1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B.视为止,行.为.迟
C.以其无.礼.于晋 D.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13 下列对加点字的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风.乎舞雩 ②赤也为之小. ③三子者出,曾皙后.
④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⑤良庖岁.更刀 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⑦而刀刃者无厚. ⑧夜.缒而出 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A.①③⑥/②⑦/④⑨/⑤⑧ B. ①②④/⑤⑥⑦/⑧/③⑨
C.①③⑨/④⑤⑦/②⑥/⑧ D. ①②⑧/④⑥/③/⑤⑦⑨
第 6 页 ( 共 10 页 )
14 下列句子从句式角度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以其无礼于晋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技经肯綮之未尝 C.异乎三子者之撰 D.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15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孔子“哂由”的原因是子路态度不谦虚,与“礼”相悖,但孔子并没有否定子路的志向。
B.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孟子有“臣未之闻也”巧妙
地回避了这个问题,把行霸道之事撇开而转入了谈论行王道之事。
C.庖丁认为自己解牛游刃有余的原因在于“道”,否定了文慧君对他“技”的赞赏。
D.《鸿门宴》中项伯也拔剑起舞,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遮护刘邦,而项羽不加制止,反映出项
羽胸无城府、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的性格特点。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 “ , ”两
句可以看出,冉有认为儒家的最高理想——实现礼治,要等待君子推行才能办到,体现了冉有
的谦虚和对礼制的推崇。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和
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 , ”,唱着歌走回家。
(3)《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悲凉而又壮阔的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
三 语言文字运用(共 17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 一 19 题(11 分)
走过冬天的旷野,我常常惊讶于自己能如此幸运。在难得的安静中,我见到一棵棵光秃秃的树。它
们默然无言,凌寒而立,我不由注目沉思。那有章法的线条历历在目地浮现眼前,有无限任人驰骋的想
象空间。
走一路看一路,我在欣赏大自然这位艺术家的杰作,一棵棵树,千姿百态,构成一幅幅 ① 的
画。它们一次次撞击着我的心灵,给我带来精神享受。四时之景有 ② 的颜色,不经意间转换画
风,使人常见常新。而在冬景中,树是画面的主体,日月星辰都是衬托,流水、小鸟和风早已成为点缀。
我选择性地把目光投向那片有一种沧桑之美、仿佛能给人以意志的萧索的草木。我爱看松树、杨
树、银杏树、枫树等,看一切落叶乔木与灌木,寻找它们的深刻寓意。看啊,那些枝条纵橫交错,只
是枝条上的树叶早已凋落,只留下 ③ 的空隙,阳光就被这些空隙切割成千万缕的光丝,从树间投
射下来。此时,我想透过这无数的空隙一窥树的心魂,追寻它的心路历程。
第 7 页 ( 共 10 页 )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恰当的成语。(3分)
18 请将文中画横线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
变原意。(4分)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
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20 题(6分)
很多人以为,玻尿酸只能由外部注入人体,其实, ① 。玻尿酸又叫“透明质酸”,是细
胞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内广泛分布,发挥着多种生理功能。一个成年人体内的玻尿酸有 15 克
左右,它主要分布在皮肤、关节、软骨、眼睛、结缔组织等处。这些玻尿酸会定期替换,比如皮肤里
的玻尿酸每天会替换 20%左右,可见人体自身的玻尿酸合成量是相当可观的。
一提起玻尿酸的用途, ② 。可事实上,玻尿酸的用途远不止于此,它已成功用于美容整形之
外的眼科、骨科、烧伤科的医疗实践中。在国外,它还经常被添加到食品和膳食补充剂中。那么吃了这
些玻尿酸食品能否达到美容护肤、保护关节的效果呢?欧洲食品安全局对此进行了专门的评估,
③ 。其实,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吃进去的玻尿酸在经过消化道时会被破坏一部分,剩下的“残兵
败将”经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转运,而进入血液的玻尿酸很快就会被降解,不太可能到达脸部或关节。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宇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分)
四 作文(50 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假如今天是两年后的 4 月 7 日,据高考只有 2个月了。 高中三年,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是你指间
磨起的厚茧,还是你书桌上堆满的试卷?是老师的谆谆教诲、父母的殷殷神情和同学的灼灼目光,还是你
在校园里留下的或阳光或忧伤的背影,抑或是镜子里自己那义无反顾的表情……有人说,高中,便是既有
似锦前程可奔赴,亦有峥嵘岁月可回首。
假如一个月后的今天,你会奋战在高考的考场上。想到这些,此刻的你最想说些什么?请写一篇文章
记录自己的心情或表达自己的感悟。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第 8 页 ( 共 10 页 )4月月考答案
1.C A 项,“我国的昆曲文化起源于清代乾隆、嘉庆时期以来创作的折子戏”错误,由材料一“我们继承的昆曲文化遗产基本以清代乾隆、嘉庆时期以来创作的折子戏为基本规花”可知,原文并没有说昆曲文化起源于清代乾隆、嘉庆时期以来创作的折子戏。B项,“戏曲理论家龚和德认为现代戏曲成为了戏曲现代发展主流”错误,由材料一“应当还渐成为戏曲现代发展主流”可知,选项变未然为已然。D项,“我国的传统艺术在现代化进程中……都得到了极好的传承”错误,由材料二“昆剧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通过自觉努力,使传统艺术本体得到极好传承的范例”可知,并不是所有的传统艺术在现代化进程中都得到了极好的传承。
2.A 〝只有融人世界文化的影响,才能继承戏曲传统”错误,条件关系不成立,由材料二“近代以来的戏曲演变既融人了世界的文 化影响,也继承了丰厚的戏曲传统”等可知,继承戏曲传统与融人世界文化影响是戏曲发展的两个并列方面,并不是只有融人世界文化影响才能继承戏曲传统。
3.D 没有体现创新,强调的是戏曲的教化功能。
4.答案(示例1)论证结构:采用总分总结构。(1分)开头从第八届中国昆剧艺术节谈起,提出如何在戏曲的“老规矩”与“新创造”问寻找融通途径的问题;(1分)然后以折子戏和革命历史题材剧目为例,分别从折子戏可向原创性发展和昆曲应体现时代特征两方面进行论证;(1分)最后提出昆曲既要守扩传统也要面向木来,这样才能寻觅到当代知音。(1分)
(示例2)论证方法:论证中较为突出地使用了举例论证,(2 分)如以昆剧作品《翟秋白》为例,论证“剧本深邃的精神内涵最为动人”的观点。(2分)
5.答案: 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守正的愿景和目标。(2分)守正是要守其优秀传统精神文化之道,守其艺术形式根本特征。(2分)创新是在演绎传统经典时,也应有新编创作,担负起创作现实题材的贡任,同时将传统手法融人现代手法,符合现代审美观念,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2分)(答出两点即可)
6.C“隆淮”和“龙颜”为并列结构,以“而”字连接,“龙颜’后应断开,排除A、B、D三项。且“喜施”为动宾结构,表达完整的意思,其前后应断开;“意”是“豁如地”的主语,其前应断开。
7.A “高祖,是古代帝王的谥号”错误,“高祖”是庙号。
8.C“又听说他已在关中称王”错误,原文说“沛公欲王关中”,即沛公想在关中称王,只是想,还不是事实。
9.答案(1)父老们苦于秦朝苛刻繁杂的法律已经很久了。我应该在关中称王。我和父老们约定三条法令。(“苦”“王”“约”各1分,句意1分)
(2)恰巧项伯想要救张良,连夜来见张良,趁机让项伯用不能玫杀刘邦的道理劝告项羽,项羽才不发兵。(“活”“因”“谕”各1分,句意1分)
10.答案 刘邦的“美”:①抱负远大,知错能政;(1分)②仁厚爱人,豁达大度,善于纳谏,体恤百姓。(1分)刘邦的“恐”;好酒好色,不事生产,贪国事乐。(1分)
11.D. 12.C 13.A 14.C 15.C 16略
17 精美绝伦。迥然不同。不计其数
18 我选择性地把目光投向那片草木,那片萧索的草木有一种沧桑之美,它们仿佛能给人以意志。
19 那有章法的线条历历在目,有无限的想象空间任任驰骋。
20 人体自身也能合成玻尿酸。 人们可能只会想到美容整形。 最终答案是否定的。
21 【立意探索】这是一道充满人文情怀的作文题。
材料以贴近高中生活的具体场景为背景,要求学生进行设想,表达自己在高考前一个月的心情或感悟。材料给出了可供选择的具体对象,即高中三年印象最深刻的事。“指间磨起的厚茧”“书桌上堆满的试卷”,指为备战高考而付出的努力;“老师的谆谆教海”“父母的殷殷神情”“同学的灼灼目光”,展现出高中三年学习生涯中遇到的温情;“在校园里留下的或阳光或忧伤的背影”“镜子里自己那义无反顾的表情”,体现的是高中学子在备考中的种种心情以及决胜高考的坚定。省略号可以引发学生关于学习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联想,拓宽了写作的范围。写作时,可以围绕几个相关的对象进行叙述,记录考前一个月的心情;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对象从不同角度发表感悟,表达特定的心情;还可以憧憬未来,传达拥抱未来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总而言之,无论选择哪一种写作方向,都需要充分调动思维,选取典型事例,并以生动的语言加以叙述,展示出思想的深度。
可写的立意有:①师恩难忘;②同窗情永驻;③拼搏充实青春;④决战高考,奋斗无悔;⑤父母与我同高考;⑥刻苦努力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等等。
翻译:1 高祖是沛县丰邑中阳里人,姓刘,宇季。高祖这个人,高鼻染,眉骨园起,胡须很漂亮,左边大腿上有七士三颗黑港。仁义而爱人,喜好施舍,思想旷达。平常有远大的抱负,不肯从事平民百姓的生产劳动。到壮年时,试着做官,任泗水亭的亭长,官府中的官吏没有不被他轻慢戏侮的。喜欢喝酒和美色。高祖曾经到咸阳服徭役,秦始皇出巡,允许人们随意观看,高祖看后长叹道:“啊,大丈夫应当像这样!汉元年十月,沛公的军队就先于各路诸候到达霸上。泰王手婴坐着白车,驾着白马,用丝带系着時子,封好皇市的金印符节,在软道旁投降。将领中有人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道我来,本来就因为我觉厚能容人;况且人家已经屈服投降,再杀掉他,不吉祥。”于是把秦王交给下属官吏,自己向西进入成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谏,手是封好秦宫的贵重珍宝、财物和府库,回军驻扎在霸上。召来各县父老豪杰说:“父老们苦于泰朝苛刻繁杂的法律巴经很久了。我应该在关中称王。我和父老们约定三条法令。”于是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去巡行郡县、乡邑,向百姓们讲清楚。秦朝百姓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犒劳士兵。沛公叉辞让不肯接受。百姓们又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能做泰王。
十一月中,项羽听说沛公巴平定关中,大怒,派遣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就到达戏水。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听说项羽发怒,想要攻打沛公,就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丞相,珍宝全都占有了。”曹无伤想以此求得项羽的封赏。亚父范增劝说项羽攻打沛公。项羽正在稿劳将士,准备次日和沛公会战。这时项羽兵力四十万,号称百万,沛公兵力十万,号称二十万,实力比不过项羽。恰巧项伯想要救张良,连夜来见张良,趁机让项伯用不能攻杀刘邦的道理劝告项羽,项羽才不发兵。浦公率领一百多人马,驱马来到鸿门,见到项羽后向他道歉。项羽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沛公因为樊哈、张良的帮助,得以脱身返回。回到军中,立即杀了曹无伤。
2沛公进入秦宮,那里的宮室、帷帐、狗、马、贵重珍宝、美女数以千计,沛公想留下住在宫里。樊哙劝谏沛公出去居住,沛公不听。张良说:“秦王室昏庸无道,所以您才能够来到这里。您替天下铲除残忍狠毒的人,应该以质朴为本。现在刚刚破入秦都,就要安享其乐,这正是人们说的助纣为虐。况且“忠言送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城”,希望您听以樊哙的意见。沛公于是回军驻扎在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