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试讲稿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并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含义。(重点)
2、理解并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进行合理论证的能力。(重点)
3、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难点)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试讲的题目是《劝学》,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好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一提到儒家同学们会想到哪些人物呢?我听到有同学说了,孔子、孟子,这位同学说还有荀子。老师也想补充一下,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秉承的是“性善论”思想,荀子却与之相反,他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后天不断的学习、教化才能摆脱“恶”的本质,他重视学习的作用,写下了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劝学》。(板书:劝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将目光聚焦到题目当中,从题目当中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呢?好来请这位第二排的女生,她说劝学,这里的劝是“鼓励”的意思,劝学就是鼓励学习。很好,请坐。
2.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同时完成屏幕上的预习提示,开始吧。好,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放下了手中的笔,哪位同学来汇报
(1)提示一:
为加点字注音释义。好,左边这位男同学,请你。
PPT展示:
輮(róu) 槁(gǎo) 砺(lì) 臾(yú) 跂(qì) 舆(yú) 蛟(jiāo)跬(kuǐ) 骐(qí) 骥(jì) 驽(nú) 锲(qiè) 镂(lòu) 螯(áo)
蟮(shàn)
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停止。
青于蓝:比蓼蓝(更)深。于:比。
輮以为轮:輮 :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一种手工艺)。以:把。为:当作。
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槁暴,枯干。
挺:直。
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
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习。日:每天。知: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动没有过错。
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须臾:片刻,一会儿。
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而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而,表转折。
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指声音宏大。
他的汇报结束了,同学们有什么不同意见吗?你说木直中绳的“中”应该读四声,生非异的“生”同“性”是天性的意思。你听的很仔细,这个字的读音和注释在课文中有,大家还要多复习巩固,都请坐。
3、请同学们再次大声朗读课文,等下我们分小组进行朗读比赛,看看那个小组读得更准确。
4、同学们已经能熟练朗读课文并理解大意了,那请大家来翻译几个重点句子。
有请靠窗那位同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冰是水所凝结成的,但比水更冷。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客观条件罢了。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刀刻东西如果中途放弃,那么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成功。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因而人的智慧自然获得,圣人的思想就由此具备了。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向上却能吃泥土,向下却能饮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洞和黄鳝洞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这位同学翻译得很好,我们给他一点掌声吧!
(2)提示二: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没错,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板书:学不可以已)
这句话中的“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停止的意思,告诉我们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换个成语来表示就是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3)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劝学这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咱们男女生合作来读一读,女生读前两段,男生读后两段。
同学们读的声音很洪亮,今天同学们学习的劲头十足,注意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一句可以加重语气,咱们全班的同学再来一起读一读。我看有些同学跟着节奏摇头晃脑,读出了古人的感觉,熟读成诵对我们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大家多读多背。
三、精读
1,下面请大家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一步思考探究:
文章是如何具体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结合课文来谈一谈,给大家8分钟的时间,一会小组派代表发言。好时间到,我看同学们讨论的都很激烈,哪个小组先来发言?
2.第三小组最先举手,你们先来说吧,你们说第二段用了比喻论证。通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冷冻而成的,却比水更冷。说明了经过了一定的学习,知识就会丰富,能力也会提高,甚至我们的本性都会发生变化。本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来说明施加外力,事物可以改变原来的形态,这就比前面的青于蓝和寒于水更进一步了。
结合本段最后一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生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是想告诉人们,经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你说得非常好,第二段作者从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告诉了我们学习的意义。(板书:学习的意义)
3.了解了学习的意义,作者在第三段又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呢?
好第二小组来说说。你们发现在这一段中,作者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等例子,最后得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结论。意思是君子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罢了。
第三段作者从学习的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你们组分析的思路也很清晰,总结的也很恰当,请坐。(板书:学习的作用)
4学习的意义与作用我们知道了,那在最后一自然段又是怎么论述的?
一组代表你们接着来说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在这里告诉我们学习要积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告诉我们学习要坚持;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告诉我们学习要专一。非常好,看来你读懂了这篇文章。
那么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呢?
没错,非常明显的对比论证,将蚯蚓和蟹进行对比,突出“用心一也”的重要性。
在这一自然段,学习要积累,要坚持,是从学习的方法来论述的,学习要专一,是从学习的态度论述的。(板书: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四、课堂总结
本篇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三段,学习要善假于物,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坚持、专一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五、布置作业。
下面我们就跟随着配乐再来读一读文章,感悟荀子先生想告诉我们的道理。伴随着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我们这节课就要接近尾声了。希望同学们可以从荀子的思想中获得启迪,终身学习,不断进步。在课下请同学们背诵这篇文章,搜集其他有关学习的诗句,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分享。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感谢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试讲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