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5-22 09:2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阅读教材第4课,完成下列内容。
1.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其内容简称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指____________,“三改”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计划规定:_______~_______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____,建立国家_______化和_______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________、_______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_______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______________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实行了“_____________”的政策。到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____________的高潮。
4.到_______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标志着______________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 什么是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一五期间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过渡时期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过渡时期总路线:2、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间:
任务:
成就(一化三改)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1953—1957年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有步骤地促进 、
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 的改造;
保证国民经济中 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重工业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1953年 从这些成就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1957年10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通车典礼上,数百辆汽车驶过公路桥面。1952年新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拉萨人民庆祝青藏公路通车1952年动工兴建鹰(潭)厦(门)铁路宝成铁路建成通车1956年7月,第一汽车厂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1956年,第一种国产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三大改造”高速进行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说一说
你了解的“三
大改造”。时间、改造对象、途径、结局、意义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上海信大祥绸布店“公私合营”时的情景。 1956年1月10日,毛泽东在上海市长陈毅陪同下,视察上海公私合营申新九厂,和荣毅仁交谈。 为什么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了? 首都各界举行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庆祝大会。 1956年底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
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 我国基本建立起
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步阶段。
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过渡时期总路
线(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1953 — 1957年1956年底 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政治:通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剥削阶
级消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法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经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
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 我国基本建立
起来。 小结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制造。”请你回答:
(1)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工业面貌,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该计划决定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什么工业?
(2)参考上图联系课本知识,你认为上述计划的完成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什么?
(3)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我国政府决定有步骤地进行“三大改造”。请问“三大改造”是指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要的意义?1、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这个过渡时期是指( )A、1949年--1950年
B、1949年--1953年
C、1949年--1956年
D、1949年--1952年C2、第一个五年计划指出()A、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 B、集中力量发展民用工业
C、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C4、随着工业化起步,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迈开了步子,这次改造的主要行业有( )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官僚资本  ⑤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A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学得怎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取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业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陈云在第一届人大上的发言
材料二:在过去几十年里,从杨树浦到南码头,沿着黄浦江一带是各国的码头,一长串的外国军舰挂着各式各样的国旗,人们走过这里,会不知道这是哪国的土地。我自己是搞码头企业的,常常站在码头上摇头。如今,这一带码头上,都是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一个看过上海滩50年变迁的中国人,他心中会不高兴吗?……共产党能推动企事业发展,能使中国变成工业化的国家,这是我50年的梦想,我为什么不拥护她? ——资本家刘鸣生
(1)材料一中,“这样一种和平方法”指什么?怎样评价它?
(2)材料二中,为什么“用和平方法”能得到广大资本家的理解和拥护?
(3)包括工商业在内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