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 第二课时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高一年级数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5.1 第二课时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高一年级数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11 16:3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
数学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第五章 三角函数
第二课时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要求
1.掌握由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及两角差(和)的正弦公式.
2.会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
理清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内在联系,熟悉公式的特征,完善知识结构,重点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利用圆的旋转对称性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请同学们在回顾推导过程的基础上写出差角的余弦公式.
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 C(α-β).)
此公式给出了任意角的正弦、余弦与其差角的余弦之间的关系
①公式中的 、 是任意角;
②令公式中的 或 等于适当的特殊角,就能得到余弦的所有诱导公式
探究:令 或 等于适当的特殊角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
复习引入
下面以公式C(α-β)为基础来推导其他公式.
思 考
由公式C(α-β)出发,你能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其他公式吗?
比较cos(α+β)和 cos(α-β)它们的异同点是什么?
它们都是角的余弦,只是角的形式不同.
问题1
首先由C(α-β) 你能推出两角和的余弦吗?
追问1: - 与 + 之间有何种联系呢?
公式引入(1)
我们注意到
α+β与α-β之间的联系α+β=α-(-β),
则由公式C(α-β),有 cos(α+β)= cos[α-(-β)]
=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cosβ-sinαsinβ.
于是得到了两角和的余弦公式,简记作C(α+β).
cos(α+β)= cosαcosβ-sinαsinβ. ( C(α+β) )
这里用到的是加法和减法的联系,也可用换元的观点来考虑:由于公式C(α-β)对于任意α,β都成立,那么把其中的β换成-β后,也一定成立,由此也可推得公式C(α+β)
公式理解(1)
cos(α-β)= cosαcosβ+sinαsinβ. ( C(α-β) )
cos(α+β)= cosαcosβ-sinαsinβ. ( C(α+β) )
观察余弦和与差的公式特点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的记忆为:“余余正正,符号相异”.
①“余余正正”表示展开后的两项分别为两角的余弦乘余弦,正弦乘正弦,
②“符号相异”表示展开后两项之间的连接符号与展开前两角之间的连接符号相异.
公式引入(2)
比较cos(α+β)、cos(α-β)与sin( - )、sin( + )它们的异同点是什么?
它们包含的角相同,只是三角函数种类名称式不同.
问题2
你能根据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用任意角 ,β的正弦、余弦表示的sin( - )及sin( + )公式吗?
追问2:它们之间有何种联系呢?你想做怎样的转化?
公式引入(2)
sin(- )=cos
cos(- )=sin
sin(+ )= cos
cos(+ )= -sin
诱导公式五、六是什么呢?
公式引入(2)
推导 - 的正弦公式:
记忆口诀:
“正余余正,符号相同”
公式引入(3)
公式引入(3)
公式理解(2)
巩固与练习
巩固与练习
巩固与练习
巩固与练习
分析:和、差角公式把α±β的三角函数式转化成了α,β的三角函数式,如果反过来,从右到左使用公式,就可以将上述三角函数式化简,
要熟记展开公式的结构特点,以便做到公式的反向应用
巩固与练习
(3)首先观察分式特点
一是貌似和角的正切公式;
二是 1=tan45°
同学们思考, (3)还有其他解法吗?
巩固与练习
巩固与练习
巩固与练习
巩固与练习
规律方法
深化与思考
×
×

×
小结
限时小练
简解答:
课堂作业
1、教科书P220 第2(2)、3(1)(3)、
4、(3)(4) 5题
本节内容结束
THANKS